PBL模式在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6.52 KB
- 文档页数:2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学生团队合作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遗传学课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问题,如某家庭中发生遗传疾病,要求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推断家庭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通过情景问题的引入,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团队合作和角色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遗传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组成小组让学生共同协作解决遗传学问题。
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并整合各自的思路和观点,促进彼此的学习和共同进步。
每个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病人、医生、研究者等,模拟真实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PBL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信息搜索和实验设计等方式,探索和解决复杂的遗传学问题。
教师可以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进行解决。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不仅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PBL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遗传学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真实或虚拟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学生需要结合遗传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分析案例中的遗传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65・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收稿日期]2011-09-09[作者简介]吴娟(1980-),女,硕士,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KJ2009B085;20100693);安庆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90616);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青年科研基金(KJ201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1—0065—02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主干学科,是衔接基础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桥梁学科。
遗传学实验建立在通过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基础上,是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2],该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流行的新型教育模式。
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遗传学教学质量,我们对2009级生物技术本科学生遗传学实验进行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准备教师将学生分4—6人一小组。
实验课前一周,教师先将实验内容,如“植物多倍体细胞的诱导及鉴定”告知学生,要求以实验教材为依据,熟悉该实验目的、原理及方法、步骤,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实验所需药品、试剂和简易仪器准备妥当,并撰写预习实验报告。
二、实验课阶段(一)操作前讨论教师先利用15—2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讨论,每个小组根据各自在实验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派一名代表发言,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解PBL模式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吴 娟(安庆师范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11)摘要:为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笔者在遗传学实验课程中采取了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题驱动式学习(PBL)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一种热门选择。
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物学科中,遗传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讨论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效果。
一、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原理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并逐渐推广开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PBL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并不是主导者,而是担任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学习、引导学习和评价学习等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PBL模式强调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还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和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
在遗传学课程的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遗传学课程往往以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接受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
PBL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群体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 教学法在临床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医学教育领域,问题本位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法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遗传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探索人类遗传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临床遗传学教学中,面对复杂的遗传疾病和技术进展快速的挑战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
本文旨在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相关思考与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情况(第2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在临床遗传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存在的局限性,揭示该领域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第3部分)。
然后,通过分享一些临床遗传学实际案例,介绍PBL教学法在这些案例中的应用经验并评估效果(第4部分)。
最后,我们将对PBL教学法在临床遗传学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和思考,并给出相应建议(第5部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有两点。
首先,旨在通过介绍PBL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中的成功应用情况以及其优势特点,引起临床遗传学教育者对于尝试采用PBL教学法的关注。
其次,通过案例分享和思考,探讨PBL教学法如何在临床遗传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问题求解、协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文内容的阐述,希望能够为临床遗传学教育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并进一步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
2. PBL教学法介绍2.1 PBL教学法的定义和原理PBL教学法,全称为问题驱动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其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成人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它认为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PBL教学法在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中国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大班250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4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126人,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
结果――两组学生虽然在考试总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例分析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教材均为我校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类发育与遗传学》。
(二)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学时数相同。
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讲授。
实验组在学习基础理论后开展PBL教学。
1.PBL教学病例。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选择典型、简明的教学病例,这些病例多为来自临床医院的真实病例,经过教师与临床医生共同的“修整、加工”后成为教学病例。
教学病例必须准确、严密、完整,并且具有代表性(突出疾病特点)和综合性(多学科交互影响)。
例如,我们在PBL教学中选择了一个真实的Turner综合征临床病例,包括病史过程、体征特点、临床辅助检查等。
学生首先能够根据这些资料,初步诊断为生殖系统和性别发育异常,并围绕胚胎发育(尤其是性别发育)展开讨论,归纳出该病胚胎发育异常的特点(这是第一层次问题);接着学生联想到性别发育异常引起的性激素改变,并进一步围绕性别发育的内分泌基础展开讨论,归纳出该病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及其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这是第二层次问题);随后学生根据性别发育的遗传学知识,围绕性染色体、X、Y染色质等展开讨论,归纳出该病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即少了一条X染色体)的特点,并提出需要补充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性染色质检测等(这是第三层次问题);最后学生会探讨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并围绕减数分裂、配子发生展开讨论,归纳出该病是由于减数分裂X染色体丢失/不分离造成的(这是第四层次问题)。
当然,学生也会根据该病性激素水平异常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这是第五层次问题)。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模式是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的缩写,在教学中提倡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一种基于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首先,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性,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由地探查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打开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对于遗传学课程而言,PBL教学能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其次,P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在小组里合作开展PBL实践活动,能够结构化地让学生分工协作,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克服个人主义、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沟通和合作。
再次,PBL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PBL教学同样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究发掘问题的答案。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
最后,P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起到辅导、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则要根据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和创新性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创造性、独立性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问题,发挥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深入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将成为未来遗传学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2. 正文2.1 理论基础: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BL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PBL教学模式追求跨学科和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问题情境设计和任务设置,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协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2 实践案例: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展示。
在遗传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PBL教学模式进行分组合作,共同探讨与解决相关遗传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设计一个案例讨论关于育种的遗传学原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了解不同的育种方法和遗传改良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
在遗传学课程中引入真实生物数据的分析,也是PBL教学模式的重要应用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遗传数据,如基因型数据、遗传连锁图谱等,来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提升其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驱动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变革,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内容深奥、抽象,很多概念和原理需要学生动手实验才能真正理解。
PBL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遗传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本文将从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以及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PBL教学模式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认知心理学强调个体对知识的积极构建,强调个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和对外部信息的主动加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在实践中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活动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团队合作,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探究问题解决方案,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
三、遗传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规律,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与突变、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遗传学课程的核心是深入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
遗传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遗传学的概念和原理都需要通过实验才能真正理解。
基因的分离与连锁规律、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遗传变异的机制与规律等内容都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PBL 教学模式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00693)。
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简介:吴娟(1980—),女,安徽寿县人。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PBL 模式在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吴
娟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为激发高等院校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遗传学教学改革中引入PBL 教学法。
以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PBL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结果表明,在遗传学教学中应用PBL 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PBL ;遗传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117—02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
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不但是生命科学的主干学科,也是衔接基础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桥梁学科。
遗传学主要研究与遗传学有关的遗传物质的细胞学基础、
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机制以及相关的实验技术方法。
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内容覆盖面广、发展快、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渗透,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内容多而繁杂、
重点不突出、学生记不住、理不清等问题。
在几十个学时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遗传学教学内容,在头脑中建立起一
个较牢固扎实的知识框架,
为生物专业学生今后的生物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遗传学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
[1]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流行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
析、获得需要的知识并最终解决问题。
[2]
一、教师课前提出问题
PBL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老师把实际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问题特点给予一定
的指导,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学习,并寻求解决方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如网络学习、文献资料学习等,逐渐揭开问题的神秘面纱,在问题的解答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逐渐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一方面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将所学内容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在信息中把握知识,应用知识判断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所需,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利用现有知识储备,结合文献资料和互联网的信息,对所得结果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查找资料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需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结合自己现有的基础知识确定解决方案。
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一节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
进行探究,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获得胰岛素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呢?学生在图书馆和
网络资源中可以找到大量信息,
再和课堂里相对集中、提纲性的教学内容相互对照,在对比中提升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既保证了知识的全面性,又能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且学生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7
11
三、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主互助学习的一种方法。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由各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学习,在思辨中扩充原有的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查找资料,已经对问题答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每个学生可能只是一些只言片语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和融会贯通,通过这一阶段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并最终统一思想,形成一些决议或作出决定。
分组讨论阶段不仅是把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别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
一方面,它可以使活动者通过与其他小组的成果对比,看到自己小组的特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活动者互相学习彼此的成果,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思路,从而不断提高活动的能力。
四、教师总结
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准确的答案,同时也是前期学习和讨论结果的评价及学生学习结果的肯定,教师总结阶段必不可少。
这是惟一的一个需要教师直接参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再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得到最优的结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由于采用PBL小组分工学习模式,每组5 6人,每次学习过程属于小范围进行,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能够更为全面地检查、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可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量化考核指标,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和公允。
[4]采用PBL教学方法,知识的传授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问题的提出既要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能过于宽泛或艰深,超越学生的学习能力。
[5][6]在学生查找文献资料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跟踪指导,在学习结束后给予点评、补充和总结,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而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态度,真正进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养成良好的自学及终身学习习惯,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并提高自身素质。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另外,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案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
尽管进行PBL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难度,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PBL必将成为一种有效果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许多医学院校进行了以PBL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要全面推进这一方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提供足够的经费,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实行PBL 教学,形成自主学习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我们相信,克服困难和阻力,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PBL教学是可行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王爱云、徐刚标、吴若炎等.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白云.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3][4]杜少陵、徐思斌、宫磊等.医学遗传学多元式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遗传,2010(10).
[5]赵芳芳、刘勇、刘婷婷等.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9).
[6]李旭辉.PBL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提高运动生理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the Teaching of Genetics
WU Ju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Anqing Teachers’College,Anqing246011,China)
Abstract:In University,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of genetics,cultured with good overall quality of creative talent,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netics was introduced.Exampled by Biotechnology to2009full 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study,PBL teaching mode was adopted.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genetics,goo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ere obtained with improving studying interest,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 skills.Key words:Problem-Based Learning;genetics;teaching reform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