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植物资源学-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简)共14页

2植物资源学-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简)共14页

2植物资源学-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简)共14页
2植物资源学-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简)共14页

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

第一节概述

药用植物的定义:是指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一群植物。如首乌、扛板归、鱼腥草等。

或: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

药材的分类: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

药用植物的分类:

*按利用部位分类

*按药性分类

*按药味分类

*按用途分类

按利用部位分类:

1、全草类——积雪草、田基黄

2、及根状茎类——玉竹、商陆

3、茎、枝和树皮类——杜仲、三叉苦

4、叶类——枇杷叶、桑叶

5、果实和种子类——八角、青葙子

6、树脂和其他类——安息香、枫香、桃胶

7、花类—野菊花、木棉花、金银花

8、藻类和菌类——肉海藻、银耳

积雪草

按药性分类

1、寒性

2、凉性

3、热性

4、温性

药性——四性(四气)

即:寒、热、温、凉,也称四气。

有些药物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如梅叶冬青(岗梅根)、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如香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岗梅根

按用途进行分类

预防药:

预防感冒、流感、支气管炎、乙脑、流脑:大叶桉、板蓝根、大蒜、夏枯草抗癌药

南方红豆杉、喜树、长春花、白花蛇舌草、菝葜、地稔。

板蓝根

解表药——是指治疗伤风感冒的一类药物。

辛温解表药(发热轻、怕冷重、头痛身疼、口不渴的风寒症当用此药温散发汗):

桂枝、防风、生姜、葱白、苏叶。

辛寒解表药(发热重、怕冷轻、眼红口渴、咽喉肿痛、脉浮数的风热症当用此药凉散发汗):薄荷、桑叶、葛根、柴胡、无患子、蔓荆子。

止咳化痰药

桔梗、半夏、水杨梅、白果、杏仁、枇杷叶。

清热药

适用于急性热病高烧、口渴烦躁、小便赤黄、咽喉肿痛、风火眼痛及慢性疾病的持续低热;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红疹以及热疮、疔疮、痈肿和痢疾等症。其中多数药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木芙蓉、一点红、菊花、叶下珠、淡竹叶、莲、青葙、绿豆、丝瓜、黄连、千里光、金银花、鸡矢藤、火炭母。

木芙蓉一点红

利水渗湿药

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血)、尿路结石:

车前草、冬瓜子、灯心草、赤小豆、三白草、积雪草、海金沙、革命菜.

车前草灯心草

祛风湿药

八角枫、半枫荷、五加皮、接骨木、络石藤、路路通、瓜馥木、红桂木、苏铁。

八角枫苏铁

安神药

一般用于失眠、心悸、头晕、烦躁不安、胸闷等症:

酸枣仁(190)、首乌藤、灵芝、景天三七

温里药

适应于身体怕冷、神疲无力、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呕吐泄泻、大汗不止、心腹冷痛、水肿、脉象沉迟等虚寒病症:

干姜、肉桂、花椒、丁香、八角茴香、吴茱萸、山苍子。

丁香花肉桂

理血药

适用于各组织器官出血、血液流行不畅、瘀血阻滞的各种疾病如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出血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痈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阻滞以及风湿痛等血瘀症。

槐花、茜草、侧柏叶、降真香、旱莲草、藕节(莲蓬)、无花果、山茶、益母草、桃仁(桃叶、树皮)、杜鹃花、野棉花、六月雪、白背叶、大血藤。补益药:包括以下4种类型

补气药——适用于身体衰弱、四肢无力、动则气急、胃口不好、慢性腹泻、子宫下垂、脱肛等气虚所致的病症:

黄芪、淮山、人参、党参、甘草、大枣、白扁豆。

补阳药——适用于手脚发冷、腰竣腿软、遗精、遗尿、久泻不止等属阳虚所致的病症:

狗脊、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杜仲、胡桃、菟丝子。

杜仲巴戟天

补血药——适用于贫血面色萎黄或苍白、嘴唇指甲少血色、头晕耳鸣、心悸及月经不调等属血虚所致的疾症;

补阴药——口渴咽干、头晕眼花、眼睛干涩、低热盗汗等属阴虚所致的疾症:天冬、玉竹、女贞子、桂圆肉、桑椹子、当归、熟地、枸杞子、构树子、首乌。

玉竹当归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具有滑润大肠的药物.

蓖麻、商陆、巴豆、牵牛子。

收涩药

适用于脱肛、子宫下垂、自汗盗汗、遗精、二便不禁及体虚所致的肠出血、崩漏及带下.

金樱子、五倍子、鸡冠花、莲须(莲子)、五味子。

驱虫药——能驱除和杀各种肠道寄生虫的药物.

苦楝皮、土荆芥、铁扫帚、爵床。

抗疟药——是指凡能控制疟疾或根冶疟疾的一类药物。

常山、黄荆、稀莶、水蜈蚣、马鞭草、茅膏菜。

蛇伤药——是指解除蛇毒(神经毒、血液毒)一类的中草药。

八角莲、乌桕、扛板归、七叶一枝花、一点红、蛇总管

七叶一枝花

二、药用植物的名称

1、根据药物产地命名:

川连、杭菊、化州橘红、德庆首乌、广陈皮、广佛手、阳春砂仁、云茯苓、吉薄荷等。

2、根据药物功用而命名:

益母草、接骨草、蛇总管、血见愁、见肿消、路路通等。

3、根据药物的形、色或气、味而命名:

七叶一枝花(形)、人参(形)、土牛膝(形)、叶下珠(形)、黄连(色)、叶下红(色)、白果(色)、金银花(色)、木香(气)、茴香(气)、鱼腥草(气)、甘草(味)等。

4、根据药物生长特性而命名

夏枯草(夏至节后枯萎)、忍冬藤(经冬不凋)、迎春花、冬青等。

5、根据入药部位命名:

枇杷叶、桂枝、桂皮、枫脂、桃胶、桑叶、苏叶、马钱子。

三、药用植物的采收

一般药用植物可于下列季节采收:

根茎、根:深秋或初春

茎、叶:生长全盛时期

花:花苞刚开放时

果实:充分生长而未成熟时

种子:完全老熟时

树皮:春天初夏时

全草:花期中采收

四、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概况

东北著名药材:

人参、细辛、防风、甘草、关黄柏、龙胆、紫草、党参

华北著名药材:

山西潞党参、内蒙古甘草、黄芪、肉苁蓉、锁阳、河北知母

西北著名药材:

宁夏枸杞、甘肃当归、青海大黄、青贝、新疆紫草

华东著名药材:

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丹皮、浙贝、白术、白芍、白芷、菊花西南著名药材:

四川川芎、川贝、川牛膝、川木香、川黄柏、云南三七、金银花、贵州吴茱萸、西藏贝母、天麻

华南和华中著名药材:

河南地黄、湖北厚朴、湖南杜仲、玉竹、广陈皮、广佛手、益智、沉香(莞香)、肉桂、德庆首乌、化州橘红、阳春砂仁、巴戟

五、国内外医药市场概况

1、国际医药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药用植物

长春花、甘草、薯蓣、萝芙木、人参、曼陀罗

2、国际医药市场上受重视的药用植物

减肥药用植物:

车前子、鼠李等。

心血管系统药用植物:

萝芙木、长春花、山楂等

补益作用药用植物:

人参、刺五加、胶股蓝、缬草等

镇静作用药用植物:

缬草、粉色西番莲等

芳香药用植物:

薄荷、小茴香、八角茴香、香茅、大叶桉

保健饮料:

番石榴、鬼针草、越桔、玫瑰茄等

助消化作用的药用植物:

番木瓜、山楂等

与生产甾体激素有关的药用植物:

薯蓣、剑麻、甘草、闭鞘姜等

含有天然色素及甜味剂的药用植物:

甘草、忍冬、掌叶悬钩子、甜叶菊等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药用蕨类植物

药用裸子植物

药用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

多年生植物,有根、茎、叶及维管束的分化,根为不定根呈须根状,茎多为根状茎。

P15 芒萁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nh.

里白科芒萁属植物。

芒萁的功效及用途

【功效】:活血止血,解热利尿。

1 身体衰弱、四肢清冷——叶9-12克,枸杞9克,水煎服。

2 白带———茎心12-15克,龙眼肉30-60克,冰糖30克,水炖服。

3 蜈蚣咬伤、外伤出血、黄蜂伤——嫩芽叶捣烂外敷;或嚼烂敷。

4 骨折——鲜芒萁根捣极烂,正复后敷药。

P17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别名:铁线藤、左转藤。

性味:性寒,味甘。

1、外伤出血,创伤出血————鲜草捣敷,隔2日换1次;

2、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鲜全草30克,捣汁服。

3、胃肠炎、腹泻————鲜品60克,水煎服。

4、黄蜂螫伤————嚼烂敷。

P27 半边旗 Pteris semipinnata L.

半边旗为野生蕨类植物,由于小叶呈三角形半边羽状展开,故称半边旗。半边旗用途

全草入药,味苦,涩,性凉,清热解毒,止血凉血。也可栽培供观赏。

1 疮————水煎洗患处

2 止血———捣烂外敷

P42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 L.

乌毛蕨科乌毛蕨属。

酸性土指示植物。嫩叶可作蕨菜。

叶背孢子囊沿小叶中脉两侧生长。

外伤出血——嫩叶搓之敷之。

P50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Presl.

肾蕨科(骨碎补科)肾蕨属

肾蕨别名、功用

别名:石黄皮、马骝卵、天鹅抱蛋、圆羊齿。

性凉味涩。球状块茎供食用和药用。

肾蕨

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全草鲜品30~60克,水煎服。

烫伤,刀伤——鲜品捣敷。

咳嗽——马骝卵(球状块茎)30~90克煮精肉100~200克,吃肉喝汤。药用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的一类植物。

G.1 苏铁 Cycas revoluta Thunb.

别名:铁树/凤尾松/凤尾蕉/避火蕉

叶: 甘,温。

花: 甘,微温,有小毒。

种子: 苦涩,平,有毒。

1.吐血——苏铁花1-3朵,冰糖适量,水炖服。

2.闭经——苏铁叶烧后研粉,每次6克,黄酒送服。

3.劳伤吐血———苏铁根30克,瘦猪肉125克,水煎,服汤食肉。

G.2 银杏 Ginkgo biloba L.

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飞蛾叶

甘、苦,平。有小毒。

1、咳嗽————银杏果(白果)3-9克,水煎服

2.肺痨——果用菜油浸1年以上,每次服2粒,每日2次

3.小便频数——白果10枚,去壳煨热,每日服1次

注:生白果食用过量(小儿7-150粒,成人40-300不等)有毒,可用生甘草60克煎服

G.4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针叶2针一束。

松花粉--甘,温。润肺,燥湿,止血。

松香--苦,甘,温。有小毒。燥湿祛风,生肌止痛。

松节--苦,温。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松针--苦,涩,温。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

松树皮--苦,涩,温。收敛,生肌。

松子仁--甘,温。润肺,滑肠。

1.外伤出血——松花粉外敷伤口。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松花粉3克,冲服。

3.冻疮——鲜松针1大把,煎水洗患处,每日2次.

4.皮肤瘙痒症、漆疮、湿疹——松树皮煎汤熏洗。

5.预防肝炎,流脑——青松毛30克,煎服,连服数天。

6.风虫牙——叶尖3克,加水煎汁,冲鸡蛋2-3个服

7. 湿疹——松叶煎浓汁洗。

8. 腮腺炎——鲜根60-150克,煎水冲米酒内服。

G5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杉科杉木属。

辛,微温。

1.烫火伤————杉木烧灰研末,调花生油或茶油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

2.创伤出血——杉木老树皮烧炭研末,调鸡蛋白外敷

3.关节风湿痛————用鲜杉木根45克,酒水煎服。

4.痔疮——杉根煎水坐浴治疗

G6 侧柏(扁柏、香柏、片柏、片松)

Thuja orientalis L.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uco ]

苦、涩,微寒。

1、慢性气管炎————侧柏叶片,每次4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鲜叶45克,加水2斤煎成1斤,1日3次服完

3、鼻血、吐血、咳血、便血————取鲜侧柏叶30克,水煎服。

4、功能性子宫出血————侧柏叶120克,水煎,分3次服用。

5、脱发————侧柏叶120克,当归60克,焙干共研细粉,水泛为丸.每服10克,淡盐汤送下,每日1次.连服20天为1疗程,服3-4个疗程。

6、百日咳————鲜叶9-12克,红枣5个,水煎服。

药用被子植物

1.1白兰(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 alba DC.

前列腺炎——瘦猪肉100克,白兰花30克,煎服。

1.2 黄兰 Michelia champaca L.

1)风湿骨痛——根15-30克,泡酒服。

2)骨刺卡喉——含根即可。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本品主治百

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

子”的记载。

辛、甘、大热.

1、胃腹冷痛、虚寒泄泻——肉桂1.5-3克研末,温开水送服。

2、胃、腹疼痛、肺寒喘咳——肉桂子3-6克煎服。阴虚火

旺者忌服。

3、断肠草中毒——用桂油10-25毫升灌服。

4、风湿疼痛、跌打扭伤、头痛、腹痛、皮肤湿痒、毒虫咬伤——用桂油外涂患处。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性温味辛。

1、感冒——树皮或根9-15克,水煎服

2.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树皮或根9-15克,水煎服.

3、狂犬病——嫩叶60克,米60克,捣烂,加冷开水擂,取汁服

4、皮肤瘙痒、荨麻疹————叶或树皮适量,煎水洗患处

5、急性肠炎、腹痛、呕吐——二层根皮15克,生姜3片,绿茶15克,煎服。18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荷叶:苦,平;莲心:苦,寒;藕:甘,平

1、暑日受寒腹泻、水肿——鲜荷叶30克,煎服。

2、咯血、衄血等——鲜藕节,捣烂,取汁服,日2-3次。

3 睡不安神——莲子、大枣各6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日2次。

莲叶可解暑,梗则升阳止泻,蒂可和胃安胎。常用量:莲心3-10克,梗5-10克,蒂3-6克,叶不苟。

57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

苦,寒。

1 、跌打扭伤,皮炎,湿疹,毒蛇咬伤——鲜草捣敷。

2、皮肤痒疹————全草适量,煎浓汁,日洗3次。

3、百日咳,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便血————全草30-60克,煎服。

4 、毒蛇咬伤——根磨醋搽患处。

5 痢疾——全草1握,煮猪血数块,连猪血服。

57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味苦、甘、涩,性微温。

何首乌特征:

块根为滋补强壮、养血中药,治贫血、血虚发白、神经衰弱、腰膝酸软、肝肾阴亏,生用治便秘、肿毒、对慢性疮疡有卓效;

茎(夜交藤)治虚烦失眠、多梦;叶外敷毒疮肿毒,煎洗疮疥作痒。

1 月经不调——何首乌藤15克,水酒煎服。

2疔疮肿毒——鲜嫩叶口嚼外敷患处。

69 阳桃(五敛、五棱)

Averrhoa carambola L.

阳桃用途

甘、涩、酸,温。

1 风热咳嗽——阳桃鲜食。

2 风疹搔痒——叶连嫩枝适量,煮水洗。

69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

69紫花酢浆草O.corymbosa DC.

1.预防流感———煎服。

2.痔疮、脱肛——全草适量,煎服。

3.痈肿疮疖,蛇伤——鲜草捣烂外敷,或配内服。

4 哮喘——全草9克,米汤煎,连服3次。

103西瓜 Citrullus vulgaris Sehrad.

甘,寒。

清甜生津。然而,性属寒凉,体虚胃寒、便溏、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否则引起腹泻或腹痛。

药用价值西瓜皮胜于西瓜,有解暑清热,止渴利尿作用。

1、急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西瓜皮、鲜茅根各60克,水煮当茶饮。

2 、治咽干喉疼——西瓜皮60克,水煎服。

3 、急、慢性鼻窦炎,鼻出血——西瓜藤30克,焙干研末,分3次用开水冲服。106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1、产后乳汁不通、乳汁不足——用未全成熟的木瓜,煮猪脚吃。

或:鲜木瓜,煮鱼汤服食,治妇人产后乳汁缺少。

2、咳嗽——鲜熟木瓜一个,去皮后蒸熟,加蜜糖服食。

3 、胃病,消化不良——熟木瓜生食或煮熟食,或晒干研粉,每服5克,一日两次。

108 茶叶Camellia sinensis O.Ktze.

1 、牙痛——茶树花炖鸡蛋服。

2、偏、正头痛——茶叶、菊花各9克,泡开水饮。

3 、痢疾——茶叶15克,水煎浓汁服。

茶叶有清头目,止痢泻,解酒,健胃等功效,对菌痢、肠炎有良好效果。

老茶根炖米酒长期服用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

此外,茶叶还有恢复疲劳、苏醒、利尿等作用。

118 大叶桉 Eucalyptus robusta Smith

1.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桉叶水煎液,喉头喷雾。

预防流脑——鲜叶30-45克,加水一碗煎为半碗(成人量),在流行季节连服三天。

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嫩叶煎水,含漱。

预防麻疹——鲜叶适量,泡水代茶。

2.咳嗽——叶25-30枚(约25-30克)水煎服,对感冒引起的咳嗽有卓效。

3.菌痢——鲜叶60克,铁苋30克,煎服。

4.上呼吸道感染——鲜叶一两,煎服,日3次。

118桃金娘

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

1、孕妇贫血、产后体虚—干果9-15克,水煮服(常用中草药手册)。

2、劳倦内伤、肌肉关节酸痛乏力—豆稔酒早晚各服30cc。

*豆稔酒制法:干果500克,米酒1000克,浸泡10天后即成(药用果品)。

3、急性胃肠炎——鲜叶60-120克(干15-30克),煎服。

4、外伤出血——嫩部捣烂外敷。

120地稔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野牡丹科

1.子宫癌——全草30-60克,水煎服。

2.痢疾——根或全草60克,煎服。

3.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全草13克,白茅根30克,煎水,分3次服。

143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143 蔷薇科

1.咳嗽痰少——枇杷膏(单味熬膏)。

2.咳嗽痰多——核3-6克,水煎服。

3.支气管炎——枇杷叶煎水服;

4.呕吐——枇杷叶(去毛)、生姜,煎服。

143 桃Prunus persica Batsch.

1、盗汗、湿疹、汗疱、皮肤炎————叶煎水外洗。或:叶铺床睡其上。

2、肝硬化腹水——花晒干研末,每服6克,配大黄效力更大。

3、虚劳咳嗽———鲜果3个炖冰糖,每天1次。

4、烫伤——叶擂烂敷患处;或根磨水搽患处。

5、抗食道癌————新鲜树皮90-120克,捣烂加水取汁服。

花、仁有小毒,不可大剂量内服,孕妇禁用。

148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148蝶形花科

1. 神经衰弱(健忘)——叶120克,水煎服。

著名油料植物。花生外衣为红桃K主要原料。

167桑 Morus alba L.

1、盗汗——桑叶9克研末,拌米饭吃。

2、风湿痹痛、瘫痪——桑枝15-30克,水煎服。

3、贫血、神经衰弱——果实9-15克水煎服。

4、结膜炎,角膜炎,目赤涩痛——单味煎服或鲜叶煎汁外洗。

5、高血压——鲜桑根250克煎水服。

171岗梅(梅叶冬青、秤星木)Ilex asprella Champ.

用途

1、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鲜根120克,水煎服,外用嫩叶捣烂敷。

其他功用

本品常用做凉茶,或含根于口中解喝,味先苦而后甘。

是广东凉茶、廿四味、竹壳茶、甘和茶等重要组成成分。

194 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芸香科。

1.湿疹——鲜九里香茎叶煎汤,擦洗患处。

2.牙痛——叶适量捣敷。

3.蛇伤——叶捣烂外敷。

4.胃痛——九里香叶粉,两面针粉各2份,鸡骨香粉,松花粉各1份,和匀,加粘合剂制水丸如黄豆大.每次服10-15克,每日3次。

205芒果 Mangifera indica L.

205漆树科

1、镇咳祛痰——叶15-30克煎水服.

2、湿疹瘙痒——鲜叶适量洗患处。

3、急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消渴——叶16-31克,水煎服。

芒果叶冲剂可治病毒性感冒,有效83.3%。

213 积雪草(崩大碗、灯盏笼)Centella asiatica (L.) Urb.

1、中暑腹痛、腹泻——鲜草洗净,嚼细吞下。

2、百日咳——鲜草捣汁加蜜,调服。

3、尿道结石——积雪草、精猪肉各30-60克,炖服,1天1剂。

4、跌打损伤——鲜草180克,捣取汁,竞酒服,药渣揉患处

本品有解暑祛瘀、清热利尿,解毒作用,可用于炖鸡肉、瘦肉,有特殊性风味。

229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229 木犀科

胃痛——桂花子(果实)6-12克,煎服

232鸡矢藤(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

232 茜草科

1 毒蛇咬伤,无名肿毒————鲜嫩叶捣敷,配合内服:9-30克煎服。

2 肺结核咯血、衄血、腹痛、头痛、痢疾、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肠炎————全草30-60克,煎服。

3 烫火伤,疔疮疖肿————鲜叶捣敷。

鸡矢藤有祛风活血,清肝热,消食导滞,祛痰止咳,散瘀消肿,止痛解毒等功效而没有副作用,也常添加于食物如糍粑中。

290 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1.感冒风寒(轻症) ——生姜,红糖,煎汤热服。

用途

2 胃痛——生姜15克,红糖1匙,水煎服,1天2次。

306 大蒜 Allium sativum L.

用途

1.预防流感——每天吃生大蒜头数枚;或大蒜捣烂取汁,加水10倍滴鼻。

2.预防流脑——紫皮大蒜糖醋浸后生吃,日数次。

3.腹泻,菌痢——大蒜4-5枚,连服3天;

或:生大蒜头三五瓣,捣烂开水送服,治痢疾。

4 急性吐泻——蒜头一两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治呕吐。

5 预防痢疾、流感——在流行期间每天分次嚼服生大蒜头3-10片。

6 伤风感冒——生大蒜3个,捣烂加开水白糖调服,主治感冒失音。

7 鼻出血——大蒜头捣烂敷脚心,右孔出血敷左脚心,左孔敷右脚心。

8治高血脂——大蒜头捣烂取汁(或加奶油)服。

314 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R. Br.

1 白血病————葵树子30克,煎服。

2 绒毛上皮癌————葵树子30克,捣碎,煎数小时,与鸡炖服。

3 鼻咽癌、肺癌————葵树子30-60克,加瘦猪肉100克,炖服。

4 抗肺癌————葵树子90-120克,连皮及核研碎,猪肉60克,加水3斤煎成半碗,每天1剂,温服。本方煎2次,第二次加水1斤半,煎3-4小时。

332B 玉米 Zea mays L.

粮食作物,其髓心可制炸药,秆可造纸或作饲料。花柱(玉米须)及髓心清血热、利小便,治水肿、黄疸、风热、糖尿症、吐血、血崩、胆囊炎等,根叶治淋症、果序轴顶端治口腔溃疡。

用途

1水肿——鲜玉米须60克,红枣6个,水煎服。

2高血压、黄疸、尿路结石、膀胱结石—玉米须150克,水煎服。

3肺结核——玉米须60克,加冰糖适量水煎服。

4咳嗽——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5治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6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