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资源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5.42 MB
- 文档页数:4
一、判断题(每题 8 分,共 6 题,总分 48 分)•1、地质资源量包含可动烃和吸附烃两部分。
•A、对B、错正确•••2、Michael认为轻烃损失跟页岩油的比重有很大关系,认为比重越轻的损失可能越多,比重越重的可能损失越少。
•A、对B、错正确•••3、非常规油气是不同勘探程度地区资源量直接相加。
•A、对B、错正确•••4、总原地资源量包含已发现的和未发现的储集体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
•A、对B、错正确•••5、成因法主要以类比(类推)分析为依据并对单位地质体进行资源量估算与分析。
•A、对B、错正确•••6、页岩油是指一种具有页状或片状层理,粒径小于0.0625mm的细粒沉积岩。
•A、对B、错错误正确答案B•二、单选题(每题 8 分,共 6 题,总分 48 分)•7、评价方法中,()通常适用于成熟或较成熟勘探地区的中、后期评价阶段,不宜直接运用于早期的未勘探或未开发阶段。
•A、分析法B、统计法C、估算法D、成因法正确•••8、()页岩油主要发育在页岩层系的纯页岩段。
•A、纯正型B、致密油型C、过渡型D、转化型正确••9、Modica认为页岩油主要存储在有机孔中,有机孔是()。
•A、含水的B、亲油的C、排水的D、排油的正确•••10、()是地层中油气聚集的总量,相当于原地资源量。
•A、远景资源量B、地质资源量C、可采资源量D、经济可采资源正确•••11、纯正型是指()页岩油。
•A、低成熟B、中低成熟C、中高成熟D、高成熟正确••12、剩余地质资源量:指地质资源量减掉()后的量。
•A、一级储量B、二级储量C、三级储量D、探明地质储量正确•三、多选题(每题 8 分,共 3 题,总分 24 分)•13、现在中石油的页岩油主要是采用广义的页岩油的分类,包括狭义的()两大部分。
•A、裙边油B、页岩油C、致密油D、储层油E、可采油正确•••14、按岩层成熟度划分,页岩油分为()两大类。
•A、低成熟B、中低成熟C、中成熟D、中高成熟E、高成熟正确•••15、赵文智专著《陆相页岩油形成与分布》将页岩油分为4类:()。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因此,建立实际有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页岩油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建立把测井资料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体系。
关键字:页岩油气资源ΔLgR模型页岩有效厚度氯仿沥青“A”法0 引言中国沉积盆地中富有有机质的泥页岩广泛分布,从震旦系到古近系均有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条件,勘探前景非常广阔。
如何估算这些油气资源,对于我国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在页岩候选区评价中所采用的关键参数大致有2类,即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地质类参数控制着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与富集,包括页岩面积、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显示等方面;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地貌条件等,控制着开发成本。
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把测井资料等地物手段与地化实验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的分析,来预测页岩油气资源的含量[1]。
1 页岩油的特征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石油,一般只经过一次运移或进行了极短暂得到二次运移过程,在泥页岩层析中自生自储,以吸附态或游离态的形式赋存于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或裂缝系统中。
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受到页岩中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影响,只有在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后,才可能生成油气资源,有机质演化程度过高,则会转化形成页岩气。
页岩油主要包括游离油和吸附油,但在目前的开采水平阶段,吸附油很难开采出来,所以现今页岩油一般都指页岩油中的游离油;页岩气则同样包括游离气和吸附气。
2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2.1 页岩测井响应特征理论假设烃源岩有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而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流体组成;成熟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流体(水和生成的烃类)组成。
浅析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1. 引言1.1 油页岩资源概述油页岩是一种特殊的含油岩石,其主要成分是黏土矿物和含有有机质的泥质岩。
油页岩资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而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页岩气资源富集区之一,也具有丰富的油页岩资源。
油页岩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开发利用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由于油页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通过合适的加工技术可以提取出石油、天然气等有用的化石能源,为社会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对于新疆地区来说,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油页岩资源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能源资源,其开发利用需要技术含量较高,而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油页岩资源的开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加强对油页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油页岩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
开发利用油页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能够弥补传统石油资源日益减少的缺口,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能源安全性。
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加大对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开发技术水平,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油页岩资源的地质特征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石,通常富含腊石、泥质矿物和有机质等成分。
其主要地质特征包括高含油量、含水量低、有机质丰富、成岩时期和成岩环境等。
油页岩的高含油量是其最显著的地质特征之一。
油页岩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20%以上,这使得油页岩具有较高的油气含量,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
浅析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油页岩资源区之一,其油页岩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下文将从新疆油页岩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浅析。
新疆油页岩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伊犁盆地等地,总储量达数百亿吨。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储量丰富:新疆油页岩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吐鲁番盆地拥有与美国状况相当的油页岩储量,是中国全国储量最大的油页岩基地之一。
2.品质好:新疆油页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碳氢比低、干馏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开发利用。
3.分布广泛:新疆拥有较为广泛的油页岩资源分布区域,其中塔里木盆地为油气富集区,伊犁盆地的沙湾-博尔塔拉地区拥有大量优质油页岩储层。
4.发展潜力大:目前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目前,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主要采用热解和溶解两种技术。
其中,热解技术比较成熟,已经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
2017年,中国石化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启动了100万吨/年的油页岩加工项目,而新疆油田也在不断开展油页岩试采工作,并建设了一批油页岩开发项目。
此外,新疆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开展合作开发。
2019年4月,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与美国埃克森美孚签署了油页岩开发合作协议,企业将共同开发并评估伊犁盆地的油页岩勘探项目。
虽然新疆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技术成熟度不高:目前的油页岩开采技术主要以热解和溶解为主,虽然有着一定的成熟度,但在油页岩勘探、开发、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成本较高:由于油页岩开采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油价波动也影响油页岩开发的可行性。
要想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加强技术和管理的改进,降低成本。
3.环境污染问题:油页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政策支持不足:相对于传统能源,油页岩属于新能源,其发展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
第17卷第3期2017年1月 1671 —1815(2017)03-0136-09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7 No. 3 Jan. 2017©2017 Sci. Tech. Engrg.石油、天然气工业页岩油赋存状态与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陈小慧(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武汉430100)摘要由低熟-成熟页岩生成并原地滞留或经极短距离二次运移至致密夹层中的页岩油,以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等形式 赋存于各类微孔隙、夹层或裂缝中。
页岩油资源量可采用成因法、类比法和统计模型法进行静态估算,也可根据页岩油开发 过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资源动态评价;但因目前开采技术影响,页岩油中吸附态烃类难以获取,因而,页岩油中可动烃类的评 价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页岩油赋存状态资源评价可动烃中图法分类号T E122.1;文献标志码A1页岩油概念与分布页岩油(shale oil) ,20 世纪 20 年代 AAPG Bulletin 中的“shale oil”是指将油页岩经过热解、加氢或热液溶解作用提炼得到的人造石油[1],现在广义页岩油既包括页岩中的石油,还包括由页岩排出并运移至紧邻的致密储集岩中的石油[2_4];而狭义的页 岩油,则为储存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中的石油资源,页岩既是生油岩也是储集岩,为原地滞留石油[1’5]。
目前大多认为页岩油是成熟或低成熟烃源岩已生成 并滞留在页岩地层中或经极短距离运移至夹层中的 石油聚集[6,7],本文将沿用广义页岩油概念。
因此,页岩既是生油岩,也是储集岩;而且泥页岩层系中致 密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也为页岩油的储 集岩[8’9]。
页岩油主要形成于有机质演化的“液态 窗”阶段(办值〇.7% ~2.0%),未经过或只具有初 次运移或只经过极短暂的二次运移[2’8],可赋存于 泥页岩基质微孔隙、夹层及裂缝中[7],主要储集于 纳米级孔喉(50 ~300 nm)[1°^12]和裂缝系统中,多 沿片状层理面或与其平行的微裂缝分布[6]。
浅析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1. 引言1.1 新疆油页岩资源概述新疆是中国领土辽阔,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而新疆油页岩资源作为其中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
油页岩是一种含有丰富有机质的沉积岩,主要由粘土矿物、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具有可压性、可燃性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
目前新疆油页岩资源储量较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疆盆地、巴楚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油页岩等地区。
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含量高,热值大,矿床规模大,具有较好的经济开发前景。
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现状较为落后,存在着技术水平低、环境影响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亟需加强技术研究和管理,推动油页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疆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资源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新疆油页岩资源分布情况新疆是中国重要的页岩气产区之一,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
新疆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和北疆盆地等地区。
塔里木盆地是新疆最主要的油页岩产区之一,其油页岩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吐哈盆地也是新疆的重要油页岩产区,其油页岩储量也十分可观。
北疆盆地虽然页岩气资源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总体来说,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分布比较广泛,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新疆油页岩资源分布情况的差异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影响。
塔里木盆地的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康熙地区,地层稠厚,页岩类型多样;吐哈盆地的油页岩则以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厚度较大,且具有较高的含油气量;北疆盆地的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北部,页岩类型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总的来说,新疆油页岩资源分布较为广泛,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产区之一。
在未来的开发利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油页岩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现状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
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
页岩油是一种以页岩为母岩的油气资源,其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国际上的热点话题。
为了有效评价和开发页岩油资源,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地质评价。
本文将介绍页岩油地质评价的方法。
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页岩油地质评价的基础。
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样品,了解页岩油的地质条件、分布特点、储层类型、储量分布等信息,为后续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岩石学分析:岩石学分析是评价页岩油储层性质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了解页岩的岩石组成、矿物组成、孔隙特征、裂缝特征等。
3.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页岩油地质评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参数,如地震波速度、电性质、密度等,了解地下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等信息,为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4.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衡量储层物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室测试,了解页岩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渗流特点等信息,为后续的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5.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页岩油地质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地质数值模型,模拟页岩油储层的物性、储量、产能等,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并可以对不同开发方案进行比较。
6.综合评价:综合以上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页岩油储层的性质、储量、产能等特征,为后续的开发决策提供基础。
同时,要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油页岩资源评价包括油页岩质量评价、油页岩资源量评价及油页岩开发利用经济价值和效益评价。
油页岩质量评价时,其关键参数包括含油率(ω)、灰分(A g)、发热量(Q g DW)、全硫含量(S g Q)等。
油页岩含油率是指油页岩中页岩油所占的质量分数,是界定油页岩矿产资源概念的指标,也是油页岩品位评价的关键参数。
并依据含油率大小,将油页岩资源分为低、中、高3个品级:3.5%<ω≤5%、5%<ω≤10%、ω>10%。
含油率越高,油页岩品位越好。
灰分是指1 g油页岩分析样品在800±10℃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余的残渣重量。
它既是区别高含碳油页岩与煤资源的关键指标,又是衡量油页岩质量的参数。
该参数越低,油页岩的质量越好。
当高含碳油页岩的灰分产率≤40%时,则归为煤炭资源系列的含油煤。
为避免油页岩样品因含水程度的差异而使灰分测试数据发生改变,所以油页岩灰分值采用无水干燥样为基准来度量,并用Ag表示。
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油页岩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全部热量,是评价油页岩作为工业燃料价值的重要参数。
一般,化验室测定发热量多采用环境恒温式氧弹热量计,用氧弹热量计测定的发热量叫作弹筒发热量(Q DT)。
,评价油页岩的工业燃料价值,要剔除酸的生成热。
从弹筒发热量中剔除酸的生成热后称之为高位发热量(Q GW)。
从高位发热量中减去水的蒸发潜热后则称之为低位发热量(Q DW),这是油页岩燃烧时真正可提供的热量。
油页岩评价时主要采用干燥基的低位发热量(QgDW)来衡量其工业燃料价值。
该参数越大,其工业燃料价值越高。
一般油页岩的低位发热量高于4.18 MJ/kg。
全硫含量是指油页岩中各种硫分的总和,它是评价油页岩利用时潜在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按照硫分的赋存状态可将油页岩中的硫分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种。
有机硫是油页岩中有机质内所含的硫;无机硫是无机矿物质中所含的硫,其主要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
它们在油页岩低温干馏或燃烧时将生成SO2等环境污染物。
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页岩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藏,它具有低渗透性、低孔隙度和高黏度等特点,因此传统的油藏地质评价方法在页岩油上往往不适用。
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发展了一些适用于页岩油地质评价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利用已有的页岩油储层资料与新发现页岩油藏之间的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其岩石组成、物性参数等来评价新发现页岩油藏的潜力。
这种方法是一种简便且经济的评价方法,但需要依赖于已有的资料且较为主观。
2.物性分析法:通过对页岩油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得其孔隙度、渗透率、吸附容量等物性参数,从而对页岩油藏的储量和可采程度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需要较多的样品和实验数据支持,且实验室测试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成本。
3.孔隙结构表征法:通过孔隙结构的表征来评估页岩油藏的储层性质。
常用的方法有气体吸附法、水蒸气吸附法和压汞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吸附与排斥不同气体对孔隙的占据行为,间接推测出孔隙大小、分布以及孔隙对应的孔喉的特征。
4.地震反射率评价法:利用地震反射率的不同来识别页岩油层和页岩夹层,构建层序地震地质模型,识别页岩夹层的厚度、连通性和展布特征。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较全面的页岩油资源评价,但对于复杂地质构造和多层夹层页岩油藏的评价较为困难。
5.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页岩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建模,模拟流体在储层中的运移和储集行为,评估页岩油的储备量、产量和可采程度。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参数和岩石物性数据,并且对模型参数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物性分析法、孔隙结构表征法、地震反射率评价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等,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油藏研究的深入,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也将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砂资源评价成果来源:中国国土资源部报2003年至2007年,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石油、中联煤公司、延长油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和地质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都地矿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及成都理工大学等17家单位共同完成了全国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砂资源评价工作。
一、石油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我国陆域和近海115个盆地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其中陆地934亿吨,近海152亿吨;石油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其中陆地658亿吨,近海107亿吨;石油可采资源量212亿吨,其中陆地183亿吨,近海29亿吨(表1)。
表1 全国陆域和近海115个盆地石油地质及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表资源分布大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三个区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82%、79%、84%。
其中,远景资源量分别为418亿吨、271亿吨、152亿吨,占全国的39%、30%、14%。
地质资源量分别为324亿吨、175亿吨107亿吨,占全国的42%、23%、14%。
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00亿吨、48亿吨、29亿吨,占全国的47%、23%、14%(图1)。
图1 全国石油资源量(期望值)分布图资源潜力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8亿吨,探明程度34%。
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为507亿吨,占总地质资源量的66%,待探明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42亿吨,占总可采资源量的67%。
二、天然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天然气远景资源量56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43万亿立方米,近海1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地质资源量35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27万亿立方米,近海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量22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17万亿立方米,近海5万亿立方米(表2)。
表2 全国陆域和近海115个盆地天然气地质及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表资源分布大区: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近海,三个区远景、地质和可采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83%、85%、87%。
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油页岩特征及资源评价王喆;陈清敏;杨文博;姚肖博【摘要】为了认识铜川地区油页岩矿床特征和品级质量,准确评估油页岩勘探前景,利用钻探、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油页岩展开资源调查。
结果显示,铜川地区油页岩厚度较大,油页岩主矿层厚度一般为1.28~32.35m,最厚地段在瑶曲—何家坊—淌泥河—马泉头—马庄一带,主要为形成于深湖—半深湖环境的陆相油页岩。
油页岩层段集中,分布较稳定,主要产出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
油页岩质量中等,含油率一般为2.00%~6.67%;测井响应具有视电阻率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密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
体积法计算表明,研究区埋深在1200m以浅的油页岩资源量为154.40×108t,页岩油资源量为9.07×108t,资源潜力巨大。
在技术及环境保护成熟时,可适时进行开发利用。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年(卷),期】2016(003)004【总页数】8页(P32-39)【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油页岩;资源评价【作者】王喆;陈清敏;杨文博;姚肖博【作者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常规油气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非常规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油页岩相对容易开采、目前加工工艺成熟,且用途广泛,是最现实的接替能源之一。
第3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品质中等偏好,页岩油资源达476.44×108t,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1-6],开发潜力巨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中生代原型盆地分布面积近40×104km2[7]。
盆地不仅蕴藏巨量的油气资源,而且赋存丰富的煤、煤层气及地下水资源[8]。
铜川地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野外调查发现,该地区还存在着规模巨大的油页岩资源。
铜川地区油页岩延展稳定、分布范围广、含油率较高、构造简单,既有可露天开采的矿层(如铜川金锁关何家坊、宜君县棋盘镇马泉头)[15],也有适宜地下开采的地段。
油页岩评价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研究趋势摘要:随着页岩油逐渐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新兴力量,我国也逐渐的开展页岩油的勘探与开发工作。
对页岩油开发工程技术、页岩油开发成本现状、页岩油经济效益评价、效益开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页岩油;干馏炼油;综合利用;研究趋势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高矿物质含量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
油页岩经热解(低温干馏)可得到类似原油的页岩油和类似天燃气的煤气。
在国际上油页岩被列为非常规油气资源。
一、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分析1.开发利用方案。
油页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涉及矿山开采、石油、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是一项知识面广,纷繁复杂的工作.因此,要较好地开展油页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不但研究人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型、复合型的素质,还要充分借鉴国外开发经验、油气开发经验和煤炭开发经验,搞好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与综合利用的结合和与产学研用的结合.通过国内外油页岩开发利用调研分析,油页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闭合产业链,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能解决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其主要的综合开发路径有3条.①传统的方法:油页岩开采→炼油→发电→灰渣回填或制取有机肥料;②技术成熟,已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油页岩开采→炼油→发电→制取建材;③处于中试阶段,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油页岩开采→炼油→发电→元素提取.2.开发利用项目投资。
技术成熟的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投资包括:矿山投资、炼油厂投资、配套电厂投资及新型建材项目的投资.通过对国内外油页岩开发企业调研,矿山投资一般为200~233元/t;炼油厂投资一般为2000~2400元/t;配套发电厂投资一般为1000~1083万元/MW.3.开发利用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及成本。
油页岩开发利用的主要产品为:页岩油、发电、建材产品等.根据市场及相关企业的调研,国内矿山油页岩矿开采成本是:露天开采为40~60元/t;井巷开采为100~120元/t。
二、油页岩效益开发开发利用油页岩,首先要进行资源评价,包括油页岩岩质和油页岩灰的化学组成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