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_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05.37 KB
- 文档页数:4
第19卷第5期高校化学工程学报No.5 V ol.19 2005 年10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ct. 2005文章编号:1003-9015(2005)05-0648-06苯乙烯存在下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张才亮, 许忠斌, 冯连芳, 王嘉骏, 顾雪萍(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10027)摘要:分别在哈克流变仪(Haake)和双螺杆挤出机(TSE)中,研究了苯乙烯(St) 存在下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过程。
讨论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St用量、MA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反应器型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实验发现:随DCP用量的增加,MAH的接枝率先增加后减小,熔体流动速率(MFR)一直增加;保持MAH用量不变增加St用量时,MAH的接枝率在MAH与St的摩尔比为1:1时达到最大, MFR却一直减小;保持St用量不变增加MAH用量,MAH的接枝率先增加后略有减小,MFR却存在极大值;随反应时间的增加,MAH的接枝率与MFR都先增加后减小;温度过高,MAH的接枝率降低,PP热降解较严重;螺杆转速较低时,MAH的接枝率较低,螺杆转速较高时,PP降解增加;在TSE中的MAH接枝率比Haake中的低,但降解比Haake中的小得多。
关键词:聚丙烯;马来酸酐;苯乙烯;熔融接枝中图分类号:TQ316.343;TQ325.14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Melt-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Poly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StyreneZHANG Cai-liang , XU Zhong-bin, FENG Lian-fang, WANG Jia-jun, GU Xue-p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olymer Reaction Engineering Divisio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Abstract: In the presence of styrene (St), the melting-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MAH) onto polypropylene was conducted in Haake torque rheometer and twins screw extruder (TSE) respectively. In experiments the dicumyl peroxide (DCP) concentration, St concentration, MAH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screw speed were varied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DCP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both the grating degree of MAH and melt flow index (MFR) of the grafted product increase at first and then deerease. When maintaining MAH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ing St concentration, the grafting degree of MAH reaches maximum at St:MAH=1mol⋅mol−1 and MFR always keeps decreasing. When maintaining St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ing MAH concentration, the grafting degree of MAH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slightly decreases, and during which the MFR has a maximum point. With the reactive time increasing, both the grating degree of MAH and MFR of the grafted product increase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When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the grafting degree of MAH decreases and the scission of the grafted product increases. When screw speed is low, the grating degree of MAH is low too, and when screw speed is high, the scission of the grafted product increases. The grafting of MAH in TSE is lower than that in Haake torque rheometer, while MFR of the grafted product in TSE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Haake torque rheometer.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melt-grafting, the abov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discussed and explained.Key words: polypropylene; maleic anhydride; styrene; melt-grafting1 前言反应挤出技术不仅可用于单体的连续聚合、聚合物共混,而且可用于聚合物的功能改性[1,2]。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研究以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测定共聚物中酸酐的含量。
以丙酮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加入聚氧乙烯醚改性剂,回流条件下合成了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为主链,聚氧乙烯醚链为侧链的改性聚合物,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标签:沉淀聚合;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接枝反应;改性1 前言采用沉淀聚合方法[1]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含量高且容易水解,水解之后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刚性强难以加工成型而不能用作工程塑料。
作为皮革复鞣剂时,由于酸酐基团容易水解而失去化学反应活性,且该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较高,导致用其填充的皮革不够柔软[2]。
此外,由于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高,很容易水解成羧基,会排斥带有负电荷的染料而导致败色现象。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尺寸稳定性等特点[3],其分子链含有酸酐及苯环单元,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及衍生能力,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易发生酯化、酰胺化、酰亚胺化,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或使其带上电荷等,从而改变SMA 的亲水性、亲油性、柔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
通过这种分子设计和改造,合成出了许多新的功能化聚合物,拓宽了SMA的应用领域[4]。
王康成等[5]用自行合成的荧光小分子化合物,与商品化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中的酸酐基团反应,制成聚苯乙烯-马来酰亚胺(SMI),实现了SMA化学改性,在获得荧光聚合物的同时,不仅保持了原SMA的可溶性、成膜性等优点,其热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吉晓莉等[6]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剂,通过表面改性将上述改性剂接枝在粉体表面,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改性SiC浆料流变特性的影响。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是良好的分散剂,袁奥兰介绍了合成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3种方法,并综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这种分散剂的分散机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7]。
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研究1简介马来酸酐是一种含有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辐照接枝到聚乙烯上,从而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塑料薄膜、管材、电线电缆等领域。
2马来酸酐紫外接枝聚乙烯的热稳定性通过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可以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
因为马来酸酐分子中有双键,接枝到聚乙烯链上后,双键会与聚乙烯链中的烷基相连,形成一个假想交联结构,增强了聚乙烯的热稳定性。
同时,马来酸酐的羧酸基还具有缔合金属离子的能力,可以抑制烷基自由基的产生,进一步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
3马来酸酐紫外接枝聚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还可以提高其耐化学腐蚀性。
聚乙烯本身对化学腐蚀不敏感,但在马来酸酐的接枝下,聚乙烯表面会形成羧酸基,这些羧酸基可以吸附和缔合金属离子,形成一层致密的防护层,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此外,在接枝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功能的助剂,进一步提高聚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
4马来酸酐紫外接枝聚乙烯的机械性能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还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
在接枝过程中,可以控制接枝的程度和交联度,使聚乙烯表面形成一定的亲水性和分子链的交联结构。
这些结构可以增加聚乙烯与其他材料的黏附力,提高其拉伸强度、抗冲击性和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5接枝反应的条件和方法接枝反应需要在紫外辐照下进行,一般采用紫外线辐射器作为光源,并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
反应的有效时间一般为几秒钟到几分钟,反应温度一般在60-80℃之间。
此外,马来酸酐的浓度、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等都会影响接枝反应的效果。
6结论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手段,可以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随着市场对高性能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机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其制备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化学反应。
本文将从机理的角度来探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制备过程。
需要了解什么是马来酸酐和聚乙烯。
马来酸酐是一种含有双键和羧酸基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4O3。
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分子式为(C2H4)n,其中n为聚合度。
接枝聚乙烯是指将马来酸酐单体通过化学反应引入到聚乙烯链上,形成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这种接枝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辐射诱导聚合。
辐射诱导聚合是一种利用辐射源(如γ射线或电子束)引发聚合反应的方法。
在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时,首先需要将聚乙烯样品暴露在辐射源下,使其产生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可以与马来酸酐发生反应,引发马来酸酐单体的聚合。
马来酸酐的聚合过程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的。
在辐射诱导聚合中,辐射源的能量可以使聚乙烯链产生裂解,形成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与马来酸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在反应中,自由基会不断地与马来酸酐单体反应,形成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点。
随着反应的进行,马来酸酐单体会不断地添加到聚乙烯链上,形成越来越长的接枝链。
整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辐射源的能量和剂量,以及聚乙烯和马来酸酐的浓度,以获得所需的接枝聚乙烯结构。
此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也是影响接枝程度的重要因素。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例如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
这使得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塑料制品、涂料、粘合剂等。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制备过程是通过辐射诱导聚合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马来酸酐单体与聚乙烯链上的自由基发生反应,形成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这种接枝聚乙烯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各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制备效果,拓展其应用范围。
不同溶剂中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研究沈荣;鲍世轩;郭蓓;文轩;郭雅妮【摘要】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分别以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为溶剂,通过改变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投料摩尔比,探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聚物的合成条件对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单元含量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和热失重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进行沉淀聚合反应,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投料摩尔比为1:1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计算所合成的PSMA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单元质量分数为46.42%,产率为75%;通过GPC测得共聚产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9697.合成的PSMA是一种低聚合度、高马来酸酐单元含量的共聚物.【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1)001【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溶剂【作者】沈荣;鲍世轩;郭蓓;文轩;郭雅妮【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5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oly(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PSMA]是由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而成。
马来酸酐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发生均聚,但和苯乙烯在静电作用下极易形成一种电荷转移络合物,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典型的二元交替共聚结构[1]。
其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尺寸稳定性;由于其分子骨架上含有极性亲水基团马来酸酐,PSMA还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2],广泛应用于纸张施胶剂、黏合剂、乳化剂和颜料分散剂等方面[3]。
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研究以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研究为标题近年来,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该方法通过紫外辐照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链上,赋予聚乙烯更多的功能和应用潜力。
本文将以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研究为主题,探讨其工艺、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一、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工艺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辐照接枝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将聚乙烯样品进行表面处理,如去除污染物、增加表面活性等,以提高接枝效果。
接着,将马来酸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与聚乙烯样品进行混合。
最后,使用紫外辐射源照射混合物,使马来酸酐与聚乙烯发生接枝反应。
二、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性能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首先,接枝后的聚乙烯表面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改善了其润湿性能。
其次,接枝聚乙烯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
此外,接枝聚乙烯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可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三、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的应用前景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纺织行业中,接枝聚乙烯可以用于制备抗静电纺织品,提高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其次,在医疗器械领域,接枝聚乙烯可以用于制备抗菌涂层,减少医疗器械的感染风险。
此外,接枝聚乙烯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电子器件等领域,发挥其特殊性能和功能。
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
通过紫外辐照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链上,可以赋予聚乙烯更多的功能和性能,提高其应用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聚乙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信通过对该材料的研究,我们可以为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分子化学实验实验名称: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共聚班级:2015级高分子2班姓名:张涵张望博学号:********** 、**********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4)四、实验装置图 (4)五、注意事项 (5)六、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 (5)七、实验结果及分析 (7)八、思考题 (8)一、 实验目的1. 本实验要求掌握共聚合的基本基本原理和操作手段,了解基本的影响因素;2. 初步掌握高聚物中官能团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反应及其组成测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反应是用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的溶液聚合,由于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溶剂而沉淀析出, 因而又称沉淀聚合。
其反应方程如下:顺丁烯二酸酐由于结构对称 ,极化度低一般不能自聚。
但是它能与苯乙烯相好地共聚,这是因为顺丁烯二酸酐上有强吸电子基,使双键上电子云密度降低,因而具有正电性,而苯乙烯具有共轭体系的结构,当带正电性的单体进攻时,双键上显负电性,因而电性相反的两种烯类单体容易交替地进入聚合链生成交替共聚物。
其反应过程如下:C .C H 2H +OOOδ+δ-C H 2Hδ+H C CH C OCOOCH 2CH H C H C CO COO苯乙烯(M1)和顺丁烯二酸酐(M2)共聚的竞聚率r 1=0.04,r 2=0.015,r 1·r 2=0.006 若两种单体以1:1(mol)投料,则得到的接近交替共聚的产物。
这种聚合物是悬浮聚合的良好外散剂,如双加入少量二烯单体并取得低交联的聚合物,可以制备水溶性增稠剂。
通过共聚物在计量的碱中水溶液中溶解,剩余的碱用标准酸滴定,共聚物的组成。
三、 实验仪器及药品1. 仪器:搅拌器、三口瓶、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布氏漏斗、吸滤瓶、锥形瓶、滴定管、烧杯、滴液漏斗。
2. 药品: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甲苯、酚酞指示剂、AIBN(重结晶) )()四、 实验装置图注:1、电动搅拌棒2、4、塞子 5、球形冷凝管 6、三颈烧瓶图1 实验装置图H 3CH 3CCN C NNC CN CH 3CH 3五、注意事项1.在安装实验仪器时,必须要保证搅拌器垂直于烧瓶,以保证实验装置能够稳定,在搅拌器高速转动时,实验装置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震动和晃动。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末涂料在涂装行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具有环保、节能、美观等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而粉末涂料的性能也逐渐得到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粉末涂料中添加了多种添加剂,如硬质脂酸钠、硅烷偶联剂等。
其中,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作为一种常见的添加剂,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那么,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具体是什么呢?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的制备工艺1、原料准备:聚乙烯蜡、马来酸酐、间苯二酚二异氰酸酯、氢氧化钾、乙醇等。
2、制备方法:(1)将聚乙烯蜡按质量比例加入间苯二酚二异氰酸酯中,搅拌30min,温度保持在60℃,使其充分溶解。
(2)加入马来酸酐,调节pH值到10以上,继续搅拌1h。
(3)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到8左右,搅拌1h,再用乙醇溶液洗涤,直至洗涤液pH值为7。
(4)将洗涤后的样品放入真空平板干燥箱中,保持温度在70℃下干燥16h,最终得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
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1、提高涂料的附着性和耐磨性由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附着性,能够加强涂料的附着性和耐磨性,减少涂层的脱落和剥落。
2、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可以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提高涂层的抗氧化性和抗老化性能,保持长期的使用寿命。
3、提高涂料的耐化学性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能够吸收和分散有机和无机颜料粒子,能够降低涂层的气孔率,从而提高涂料的耐化学性能,防止涂层受到腐蚀和侵蚀。
总之,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微粉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能够提高涂料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增强了涂装行业的竞争力和应用价值。
第19卷第2期2009年4月皮革科学与工程L E A T H E R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V o l .19,N o .2A p r .2009文章编号:1004-7964(2009)02-0042-05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李小华,强西怀,洪新球(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摘要:苯乙烯-马来酸酐(S M A )交替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高表面活性、低界面张力等特性,因而在乳化、增稠、絮凝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S M A 交替共聚物的研究现状、性能特点、合成方法、改性方法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制革;应用中图分类号:T S 529.1 文献标识码:AP o l y m e r o f S t y r e n e -m a l e i c a n h y d r i d e a n d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E v o l v e m e n tL I X i a o -h u a ,Q I A N GX i -h u a i ,H O N GX i n -q i u(C o l l e g e o f R e s o u r c e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h a a n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X i 'a n 71002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t y r e n e -m a l e i c a n h y d r i d e a l t e r n a t i n g c o p o l y m e r a n di t s m o d i f i c a t i o np r o d u c t s h a v e s p e c i a l m o l e c u l a r s t r u c t u r e ,h i g hs u r f a c e a c t i o n ,l o wi n t e r f a c i a l t e n s i o na n ds o m e o t h e r p r o p e r t i e s ,t h u s ,t h e y a r e p r o m i s i n gi nt h e a r e ao f e m u l s i f i c a -t i o n ,d e n s i f i c a t i o n ,f l o c c u l a t i o n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o m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r e s u m m a r i z e di n c l u d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u d y i n g a c t u -a l i t i e s ,s t r u c t u r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p r e p a r a t i o na n d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o f s t y r e n e -m a l e i c a n h y d r i d e a l t e r n a t i n g c o p o l y m e r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l e a t h e r i n d u s t r y .K e y w o r d s :s t y r e n e ;m a l e i c a n h y d r i d e ;a l t e r n a t i v e c o p o l y m e r ;l e a t h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收稿日期:2008-09-08第一作者简介:李小华(1985-),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方向:轻纺化工助剂。
聚乙烯蜡溶液接枝马来酸酐工艺优化的研究2007年11月科技与开发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两相间的增容剂,可以提高材料的相容性、粘附性和表面印刷能力,同时具有价廉和良好的加工性,在聚合物共混、聚合物/无机填料填充复合和粘结剂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1-5]。
国内外虽有关于聚乙烯熔融接枝MAH的报道,但关于溶液法制备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5-9],且多以DCP、DTBP、BPO为引发剂,采用单因素变量的配方和工艺设计方法,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点不高。
本实验首次基于多因素变量设计法———正交设计法的思路,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蜡(PEW)和马来酸酐(MAH)为反应物,系统地研究了溶液接枝的工艺条件和影响接枝率的主要因素,得到较高接枝率和熔点的PEW-g-MAH。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PEW,工业品,上海金星化工厂;MAH,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BPO,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使用前纯化精制;甲苯,丙酮,二甲苯,聚乙烯蜡溶液接枝马来酸酐工艺优化的研究朱德钦,生瑜,王剑峰,张丽珍,王碧玮,林铭前,林增祥(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以BPO为引发剂、聚乙烯蜡(PEW)和马来酸酐(MAH)为反应物,采用溶液法合成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使用L9(34)正交实验表考察不同反应温度、时间、MAH和BPO用量对PEW-g-MAH接枝率的影响。
红外分析表明MAH已经接枝到PEW分子链上;在PEW用量为10g、MAH为1.40g、BPO为0.10g、温度100℃、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可得到接枝率为2.95%的PEW-g-MAH。
关键词:正交设计;PEW-g-MAH;接枝率中图分类号:O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53x(2007)11-001-3StudyonOptimalTechnicsofSolution-graftingMAHontoPEWZHUDe-qin,SHENGYu,WANGJian-feng,ZHANGLi-zhen,WANGBi-wei,LINMing-qian,LINZeng-xiang(CollegeofChemistryandMaterialsScience,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07,Fujian,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ideaoforthogonaldesign,polyethylenewaxgraftedmaleicanhydride(PEW-g-MAH)wassynthesizedbysolutionsynthesiswithBPOasaninitiator.Theinfluencesofre-activetemperature,time,MAHandBPOdosageonPEW-g-MAHgraftingratiowerestudiedthroughorthogonaldesigntableL9(34).FTIRanalysisresultsshowthatMAHhasbeengraftedontoPEW.ThePEW-g-MAHgraftingratiois2.95%ontheconditionsof:PEW10g,MAH1.40g,BPO0.10g,thereactiontemperature110℃andtime60min.Keywords:orthogonaldesign;polyethylenewaxgraftedmaleicanhydride(PEW-g-MAH);graftingra-tio收稿日期:2007-7-17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JB06075,2006F5031;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编号2004J017。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介绍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介绍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是通过采用生产聚苯乙烯(PS)的技术制造出来的。
它在重要的汽车内结构部件应用方面,作为最具有经济性的产品而被采用;同时,在工、商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而新的应用正逐渐被开发,有微波炉食品盒、以长玻璃纤维为基础材料的结构部件以及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共混物。
化学与性能最简单形式的透明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是通过苯乙烯单体与少量的马来酸酐单体反应制得的,见图一1。
马来酸酐单体无规地接到PS主链上,增加了玻璃化转变和热变形温度。
一般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品的热变形温度都超过260F。
在注塑成型时,即使温度超过550F时,这种聚合物的性能仍然相当稳定。
在反应阶段,橡胶段接校在聚合物上,可以使之具有很好的韧性。
在许多工程应用中,为了满足韧度要求,这一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在许多应用中,需要通过玻璃纤维补强来增加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强度和硬度。
在通过化学方法处理的玻璃纤维表面和高极性的马来酸酐组分之间,化学偶合可以很容易进行并且耐久。
这种良好的粘合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复合材料的断口,而得到充分的证实。
这种粘合性可以使其强度、模量、韧性(甚至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下)保持长期不变。
性能稳定化的产品,在温度超过235F、经过2000hr后,其主要的强度和韧性几乎没有损失。
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成的汽车外部构件,在汽车使用寿命期内,充分保证了乘客的安全性。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品种和性能实际上,只有一个厂向世界供应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可以买到的其它的苯乙烯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有苯乙烯-丙烯睛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以及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团三元共聚物。
这种聚合物冲击性的改善一般可通过与接枝ABS聚合物混合来获得。
其它苯乙烯聚合物品种在市场有售的包括:与甲基丙烯酸或许多不同的酰亚胺共聚,有时也有与丙烯睛共聚制成的产品。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接枝聚氨酯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姓名:向远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指导教师:刘朋生20030401向远清:苯乙烯.马柬酸酐交替共聚物接枝聚氯酯的合成、结构-,r{:能研究摘要以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苯乙烯一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分析了它的结构。
将4,4一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二醇合成聚氨酯预聚物,然后将它接枝在交替共聚物上,形成接枝产物。
刊时研究了交替共聚物与聚氨酯预聚物的反应性共混,获得了苯乙烯一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聚氨酯的共混物。
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热失重,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共混物的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微观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SMA与PU的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受聚氨酯中小同软段的影响。
SMA/PU反应性共混物呈多相微区结构,两相问通过分子链的物理作用和化学接枝交联形成界面层,使JE混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对于纯聚氨酯和交替共聚物,SMA/PU共混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共混物在保持了聚氨酯的高弹性的特点外,还获得了比聚氨酯更强的抗张强度。
当交替共聚物的含量在10.15%之间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利用交替共聚物对聚氨酯进行反应性共混改性,可以用两种易于得到的聚合物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共混物,降低r生产成本,也扩大了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将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苯乙烯一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聚氨酯,接枝,反应性共混,SMA/PU共混物m远清:苯乙烯一马来酸酐交许共聚物接枝集氨酯的合成、结构!-3性能研宄ABSTRACTThealternatingcopolymerofstyreneandmaleicanhydride(SMA)waspreparedbysolventpolymerizationanditsstructurewasanalyzed.Thepolyurethane(PU)prepolymerwassynthesizedbasedondiphenylmetbane4,4一diisocyanate(MDI)andpolyetherandpolyesterdiolswithvariouschainlength,andthenthePUprepolymerwasgraftedontotheSMA,thegraft—polymerwasgained.Atthesametime,thisarticlestudiedthereactiveblendingbetweentheSMAandPU,andaseriesofSMA/PUblendsweresynthesized.Thestructureandthermalpropertiesofthegraft—polymerwerecharacterizedbyInfraredspectrometer0R),。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EVA的研究
叶苗;谢续明
【期刊名称】《材料科学与工艺》
【年(卷),期】2001(009)004
【摘要】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EVA的反应,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AH接枝率随DCP用量、St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降低有最大值;当EVA/MAH/St/DCP质量比为100:4:4:0.4时,MAH接枝率最大,而凝胶率最小;以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抑制体系交联;St和MAH的相互作用和共聚反应生成的SMA共聚物在接枝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424-426)
【作者】叶苗;谢续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
【相关文献】
1.马来酸酐-苯乙烯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的机理研究 [J], 李颖;谢续明
2.聚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研究 [J], 张心亚;傅和青;黄洪;陈焕钦
3.马来酸酐-苯乙烯熔融接枝POE的研究 [J], 李庆丰;严伟;李娟;王丽娥
4.共单体/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全同聚丁烯-1研究 [J], 胡全超;韩雷;段友顺;许巍;赵永仙
5.苯乙烯/二乙烯苯协助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研究 [J], 祝宝东;王鉴;李红伶;董维超;董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