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
(1)合理规划电缆线路,采用合理的布置线路和引线等技术;
(2)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安全施工规范的电线电缆及接头料和配件;
(3)保证电线电缆接线牢固,不生锈、不开花、无变形、无丢失,波
纹管线路应无紊乱;
(4)满足电缆干线穿入墙体洞口容易磨损的要求,采用管道石棉板及
其他材料保护穿管;
(5)接线端子采用双方螺丝接线,接线材料应符合要求;
(6)电缆分支采用4口以上的灌耳式支接管,分支距端子口距离适当;
(7)将电线电缆固定在固定部位上;
(8)及时清除工作现场施工完毕后的垃圾和废旧材料;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验收要求:
(1)依据施工文档对电气工程遵守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考核和验收;
(2)对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质量以及加工、安装质量进行检查;
(3)回路的出线不得两用、不得混用、不得混接,每进出线应按说明
书及设计要求接线;
(4)试验电气安装工程的各工艺传动和控制系统,检查其动作状态是
否符合设计要求;
(5)对启动及运行状态检查、停机检查、故障应急处理及常规检查进
行测试;
(6)充分检查保护装置的有效性,保证机构及元件的正常运行;
(7)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手册,检查上下文件的完备性,检验人员需提供有效的检验文件;
(8)最后对电气安装工程总体质量进行检查,做出符合设计要求,且
实际完工情况符合施工标准的验收结论。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1. 引言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用于指导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的电缆线路施工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电缆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验收标准。
2. 施工准备2.1 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前应仔细审核电缆线路的施工图纸,确认线路布置、电缆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所需的电缆、电缆支架、输电线夹等材料,并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工艺3.1 线路布置: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合理布置线路路径,确保安全可靠,并保持线路的整洁美观。
3.2 线管安装:根据线路走向和规格,选择适当的电缆管道,进行安装。
安装时应保持管道畅通,避免弯曲过大和损坏。
3.3 电缆敷设:按照电缆规格和设计要求,进行电缆敷设。
电缆应保持足够的弯曲半径,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受到机械损伤。
3.4 连接和绝缘处理:对电缆的连接进行焊接或压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同时,对电缆连接处进行绝缘处理,避免漏电和短路。
3.5 线缆标识:在线路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线缆标识,包括电缆编号、起讫点等信息,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4. 施工验收4.1 施工质量验收:对电缆线路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包括线路布置是否合理、安装是否牢固、绝缘是否可靠等。
4.2 线路接地测试:对线路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确保接地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4.3 绝缘电阻测试:对电缆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确保绝缘性能良好,避免漏电和短路。
4.4 蓄电池系统测试:对蓄电池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电压测试、电流测试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4.5 启动试运行:在进行施工验收后,对电缆线路进行启动试运行,测试线路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5. 安全注意事项5.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施工区域。
5.2 施工过程中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条文说明(gb50168-92)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运输与保管第三章电缆管的加工与敷设第四章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第五章电缆的敷设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第三节管道内电缆的敷设第四节直埋电缆的敷设第五节水底电缆的敷设第六节桥梁上电缆的敷设第六章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第一节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第二节制作要求第七章电缆的防火与阻燃第八章工程交接验收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条扼要说明了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第1.0.2条根据电缆工业发展的状况及使用部门的要求,目前我国已有能力生产500kv充油电缆,实际应用也已有一条500kv充油电缆线路,其施工与330kv及以下充油电缆无明显差异,故本规范将适用电压等级定为500kv及以下。
对于特殊用途的电缆,如矿用、船用、冶金及化工等用的电缆,其结构、性能、安装场所均有其特殊性,本规范不可能都给予明文规定,因此提出“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4条由于电缆品种繁多,其结构特征,电气、物理机械性能各异,因此虽然在运输、保管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少部分在运输保管方面也有特殊要求。
本规范只能对常用有共性的运输保管要求做出规定。
对有特殊要求的运输、保管条件应按产品要求执行。
第1.0.7条本规范是以质量标准和主要工艺要求为主的,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也只是一般性规定,二者对于专业性的施工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规定得非常齐全;同时由于电缆工业的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不断采用,施工环境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求除应遵守本规范及现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外,对重要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1.0.8条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的施工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电缆施工要求。
其中包括预埋件的施工质量,按工序要求施工的工作,电缆敷设前沟道的清洁和安全保障,电缆端应为最低水位时船只搁浅及撑蒿达不到之处;上端高于最高洪水位。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06-07-20发布2006-11-0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目 录1、总则 (3)2、术语 (3)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 (4)4、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 (5)4.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5)4.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6)4.3、电缆线路其它防护设施与构筑物的施工 (7)5、电缆的敷设 (7)5.1、一般规定 (7)5.2、直埋电缆的敷设 (10)3、电缆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12)5.4、电缆构筑物中电缆的敷设 (12)5.5、桥梁上电缆的敷设 (13)5.6、水底电缆的敷设 (13)5.7、电缆的架空敷设 (14)6、电缆附件的安装 (14)6.1、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14)6.2、安装要求 (16)7、电缆线路防火阻燃设施的施工 (17)8、工程交接验收 (18)附录A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算公式 (19)1、总则1.0.1、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电力电缆线路(以下称电缆线路)安装工程及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的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0.3、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4、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5、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0.7、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006-07-20发布2006-11-0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目次1总则 32术语 3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 44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 54.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54.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64.3电缆线路其它防护设施与构筑物的施工 85电缆的敷设 85.1一般规定 85.2直埋电缆的敷设 123电缆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135.4电缆构筑物中电缆的敷设 145.5桥梁上电缆的敷设 145.6水底电缆的敷设 145.7电缆的架空敷设 166电缆附件的安装 166.1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166.2安装要求 187电缆线路防火阻燃设施的施工 198工程交接验收 20附录A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算公式 211总则1.0.1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电力电缆线路(以下称电缆线路)安装工程及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的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0.3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4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5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0.7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1.0.8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1.0.9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电缆[本体]cable指电缆线路中除去电缆接头和终端等附件以外的电缆线段部分,通常称为电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电机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线路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八章三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规范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了电缆桥架施工的要求、电缆防火措施的施工要求;补充了水底电缆敷设的部分内容、机械敷设电缆的部分内容、塑料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要求。
G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能源部和建设部共同制订。
该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电缆线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但对于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在施工前,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照已批准的设计进行。
同时,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也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若需长期保管,则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总之,本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障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四、防火材料如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应根据其性能和保管要求进行储存和保管。
五、电缆桥架应分类储存,以避免因受力而变形。
在储存期间,电缆盘及其包装应保持完好,标志应清晰,封端应密封。
一旦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
充油电缆应经常检查油压,并记录,油压不得降至最低值。
当油压降至零或出现真空时,应及时处理。
第三章电缆管的加工与敷设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应用于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宜做成喇叭形。
二、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三、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上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1;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超过3m。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11-6-28]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06-07-20发布2006-11-0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目次1总则 32术语 3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 44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 54.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54.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64.3电缆线路其它防护设施与构筑物的施工 85电缆的敷设 85.1一般规定 85.2直埋电缆的敷设 123电缆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135.4电缆构筑物中电缆的敷设 145.5桥梁上电缆的敷设 145.6水底电缆的敷设 145.7电缆的架空敷设 166电缆附件的安装 166.1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166.2安装要求 187电缆线路防火阻燃设施的施工 198工程交接验收 20附录A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算公式 211总则1.0.1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电力电缆线路(以下称电缆线路)安装工程及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的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0.3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4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5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0.7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1.0.8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1.0.9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1.0.1为确保电缆线路工程建设质量,统一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和验收条件,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500kV及以下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施工及验收。
1.0.3矿山、船舶、海底、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相关专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1.0.4电缆线路施工及照惊商简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2术语2.0.1电缆线路cable line由电缆、附件、附属设备及附属设施所组成的整个系统。
2.0.2金属套metallic sheath均匀连续密封的金属管状包覆层。
2.0.3铠装层armour由金属带或金属丝组成的包覆层。
通常用来保护电缆不受外界的机械力作用。
2.0.4电缆终端cable termination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使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或架空输电线相连接,并维持绝缘直至连接点的装置。
2.0.5电缆接头cable joint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续的装置。
2.0.6软接头flexible joint在工厂可控条件下将未铠装的电缆进行连接所制作的中间接头,连同电缆一起进行连续的铠装。
2.0.7电缆分接(分支)箱cable dividing box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但一般不具备控制测量等二次辅助配置的专用电气连接设备。
2.0.8电缆线路在线监控系统cable tunnel and cable lin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对电缆运行状态及电缆隧道等线路设施进行监测、分析、辅助诊断、报警与远程控制的系统。
监控系统由现场设备、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监控主机、监控子站、远程监控中心六部分组成。
·2·2.0.9电缆导管cable ducts电缆本体敷设于其内部受到保护和在电缆发生故障后便于将电缆拉出更换用的管子。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篇一: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3.3.1.2 电力建设工程文件及相关规程篇二:GB50168-2006测试题《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测试题填空题:1.0.3 GB50168-2006适用于()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7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制品。
1.0.8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 )措施。
3.0.1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应避免强烈的( )、( )、( )、( ),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
3.0.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
严禁将电缆盘( )由车上推下。
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3.0.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
滚动时必须( )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3.0.6电缆及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为( )及以内。
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4.1.1电缆管不应有( ),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 )。
4.1.2.2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 )和显著的( )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4.1.3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 )mm。
4.1.4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个,直角弯不应超过()个。
4.1.5.1电缆管明敷时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m。
4.1.5.2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 )。
4.1.6.1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篇适用于具有气体、蒸汽、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和火灾危险物质场所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本篇不适用于矿井井下和制造、使用、贮存爆炸物质(如火药、炸药、起爆药等)场所以及水、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第1.0.2条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l.0.3条防爆电气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有关物资运输、保管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规定。
第1.0.4条凡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具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第1.0.5条所有电气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一、开箱检查清点,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配件齐全;二、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三、防用电气设备的铭牌中,必须标有国家检验单位签发的“防爆合格证”号。
第1.0.6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除应遵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外,在扩建与改建工程中,尚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厂安全生产(运行)规程中与施工有关的安全规定;对重要的施工工序,尚应事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l.0.7条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装置安装有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第1.0.8条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安装前,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对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装置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应拆除,现场清理工作结束;二、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在埋有电气管路的设备基础模板上,应标明测量电气管路引出口坐标的标高用的基准点或基准线:三、会使防爆电气装置发生损坏或严重污染的抹面或装饰工作,应全部结束;四、电气装置安装用的基础、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应符合设计。
第1.0.9条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装置安装完毕,土建应完成下列工作:一、由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造成建筑物个别处的缺陷,应进行修补或粉刷;二、电气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的抹面。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12-26发布1993-07-01施行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第1.0.5条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
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第1.0.6条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第1.0.7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1.0.8条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4.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5.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三、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预埋件补遗、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修饰工作。
第1.0.9条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的敷设-直埋电缆的敷设
直埋电缆的敷设
第1条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2条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
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上,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二、电缆应埋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第3条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上方。
特殊情况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电力电缆间及其民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净距可降低为0.1m。
二、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净距或降为0.25m。
三、电缆与热管道(沟)、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热力设备或其它管道(沟)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0.25m。
四、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五、当直流电缆与电气化铁路路轨平行、交叉其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防电化腐蚀措施。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
注:①电缆与公路平行的净距,当情况特殊时可酌减;
②当电缆穿管或者其它管道有保温层等防护设施,表中净距从管壁或防护设施外壁算起。
第4条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距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车道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第5条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可采用泥凝土盖板或砖块。
第6条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第7条直埋电缆回填上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