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_容易混淆的种类和名字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58
海阳一渔民整理的海鲜大全,以后不怕不认识海鲜了,值得收藏!通哥说:皮皮虾,我们走!去海阳看海鲜去......你喜欢吃海鲜吗?你是海鲜热爱者吗?这些海鲜你都认识吗?下面是一渔民整理的资料,给大家普及下知识吧!1石蜐(jié)——佛手蚶石蜐,分布于东海、南海沿岸。
具有利小便,消痞块之功效。
用于小便不利,癖积,水肿,胀满。
2甘鲷——马头鱼马头鱼可用于美容瘦身、软化血管、排肠毒,利用延绳钓、底拖网渔法及船钓均可捕获。
冰藏或冻藏,生鲜出售,为高价的食用鱼,肉质柔嫩鲜美。
3大黄鱼——大黄花鱼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
注意: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不宜与荞麦同食。
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4黄姑鱼黄花鱼与黄姑鱼虽然只一字之差,但是味道相差很大。
黄花鱼鱼味鲜美,肉嫩滑且肉质呈蒜瓣状,而黄姑鱼则肉质较松粗,鲜美嫩滑程度不及黄花鱼。
5白姑鱼白姑鱼为石首鱼科白姑鱼属的鱼类,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
6海蜇(zhé)海蜇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注意: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
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
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7乌贼——花枝、墨鱼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与鱿鱼和章鱼一样属海洋软体动物。
注意:挑选生墨鱼时,宜选择色泽鲜亮洁白、无异味、无黏液、肉质富有弹性的。
挑选干墨鱼时,最好能用手捏一捏鱼身是否干燥,闻一下是否有异味,优质的墨鱼带有海腥味,但没有腥臭味。
市场上常见的海鲜贝类
贝类海鲜有:
1、尖螺
2、青蛤(青蛤一般指环,别称:赤嘴仔、赤嘴蛤、环文蛤、海
蚬)
3、海螺(别称:海螺(sea snail),峨螺,凤螺(conch),田螺)
4、沙螺(学名为尖紫蛤,又名西施
舌)
6、毛蛤
7、泥螺
10、文蛤(又称为蛤蜊,另有称谓为丽文蛤、蚶仔(hm-zfii)、粉晓(f引-ndo),白仔)
11、扇贝
12、海瓜子(海瓜子一般指寻氏肌
蛤)
13、单双头美人蛭(指甲贝,即缢蛭,俗称蛭子,别名青子、缢肠、美人
蛭)
14、竹节蛭
页眉
15、海红(贻贝(学名:Mytilus edulis )亦称海虹,也叫青口,煮熟后加工成干品一一淡菜)
16、赤贝
17、袋子(带子,北方称鲜贝,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所谓长带子,属江瑶科贝类的闭壳肌; 另一种是圆带子,属扇贝科贝类的闭壳肌。
其干制品即为江瑶柱,北方称干贝。
)
18、牡蛎
贝类海鲜是指海洋生物贝类中,能够为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
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
纲(或双壳纲)。
因一般体外披有1-2块贝壳,故名。
常见的牡蛎、贻贝(海虹)、文蛤(蛤蜊)、蛭(蛭子)等都属此类。
现存种类 1.1万种左右。
常见好吃的有:扇贝、花蛤、白蛤、海红(海虹)等等。
蛏子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
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海鲜品种大全海鲜是指人们在海洋中捕捞或者养殖的各种水生动物,是一种美味、营养丰富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
海鲜种类繁多,每一种海鲜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鲜的品种大全吧!一、鱼类。
1. 鲈鱼。
鲈鱼,又名鲈鱼、鲈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鱼类,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
2. 三文鱼。
三文鱼,又称鲑鱼,是一种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丰富的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
3. 鳕鱼。
鳕鱼,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适合各种烹饪方式。
二、贝类。
1. 扇贝。
扇贝,是一种贝壳类水生动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常见的海鲜食材。
2. 带子。
带子,又称干贝,是一种肉质鲜美、口感细腻的贝类食材,适合用来烹饪各种海鲜料理。
3. 蛤蜊。
蛤蜊,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肉质鲜美,味道鲜甜,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12,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鲜食材。
三、虾类。
1. 明虾。
明虾,是一种常见的虾类食材,肉质鲜美、口感鲜甜,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适合用来烹饪各种海鲜料理。
2. 对虾。
对虾,又称大虾,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虾类食材,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适合用来烹饪各种海鲜料理。
3. 虾仁。
虾仁,是指去壳去肠的虾肉部分,肉质鲜嫩、口感爽滑,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是一种常见的海鲜食材。
四、蟹类。
1. 大闸蟹。
大闸蟹,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螃蟹,肉质鲜美、味道鲜甜,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之一。
2. 梭子蟹。
梭子蟹,是一种常见的小型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合用来烹饪各种海鲜料理。
3. 螃蟹。
螃蟹,是一种常见的螃蟹类食材,肉质鲜美、口感爽滑,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适合用来烹饪各种海鲜料理。
五、其他海鲜。
除了以上提到的海鲜品种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海鲜,如海参、海螺、海胆等,每一种海鲜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值得人们去尝试和品味。
在日常生活中,海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一、海产品1、海水鱼类鳕鱼、带鱼、鲅鱼〔马鲛鱼〕、鲳鱼、沙丁鱼、鱿鱼、黄姑鱼、大黄鱼、白姑鱼、鲐鱼、鳓鱼、鲈鱼、鲱鱼、蓝圆鲹、马面鲀、秋刀鱼、石斑鱼、鲍鱼、三文鱼、鲆鱼、鲽鱼、海鳗、鳐鱼、鲨鱼、鲷鱼、金线鱼、金枪鱼、墨鱼、章鱼。
水鱼类。
2、海水虾类东方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宽沟对虾、鹰爪虾、白虾、毛虾、龙虾、其他海水虾类。
3、海水蟹类珍宝蟹、石蟹、贵妃蟹、皇帝蟹、花蟹、飞蟹、椰子蟹、马蹄蟹、蓝蟹、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青蟹、馒头蟹、其他海水蟹类4、海水贝类鲍鱼、泥蚶、毛蚶〔赤贝〕、魁蚶、贻贝、红螺、香螺、玉螺、泥螺、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牡蛎、文蛤、杂色蛤、青柳蛤、大竹蛏、缢蛏、其他海水贝类。
二、淡水产品1、淡水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鲮鱼、鲑〔大麻哈鱼〕、鳜鱼、团头鲂、长春鳊、鲂〔三角鳊〕、银鱼、乌鳢〔黑鱼〕、泥鳅、鲶鱼、鲥鱼、鲈鱼、黄鳝、罗非鱼、虹鳟、鳗鲡、鲟鱼、鳇鱼、其他淡水鱼类。
2、淡水虾淡日本沼虾、罗氏沼虾、中华新米虾、秀丽白虾、中华小长臂虾、其他淡水虾类。
3、淡水蟹类中华绒螯蟹、其他淡水蟹类。
4、淡水贝类中华园田螺、铜锈环梭螺、大瓶螺、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河蚬、其他淡水贝类。
5、其他淡水动物鳖〔甲鱼〕、牛蛙、棘胸蛙、蜗牛。
冻水产品一、冻海产品1、冻海水鱼类冻大黄鱼、冻小黄鱼、冻黄姑鱼、冻白姑鱼、冻带鱼、冻鲳鱼、冻鲅鱼、冻鲐鱼、冻鲈鱼、冻蓝圆鲹、冻石斑鱼、冻鳓鱼、冻海鳗、冻河鲀、冻比目鱼、冻鲆鱼、冻沙丁鱼、冻马面鲀、冻鱼块、冻鱼片、其他冻海水鱼类。
2、冻海水虾类冻对虾、冻去头对虾、冻鹰爪虾、冻虾仁、冻龙虾、其他冻海水虾类。
3、冻海水贝类冻扇贝柱、冻赤贝肉、冻贻贝肉、冻贻贝肉、冻杂色蛤肉、冻蛏肉、冻文蛤肉、冻海螺肉、冻牡蛎肉、其他冻海水贝类。
4、其他冷冻海产品冻梭子蟹、冻鱿鱼、冻墨鱼、冻墨鱼片。
二、冻淡水产品1、冻淡水鱼类冻银鱼、冻青鱼、冻草鱼、冻鲢鱼、冻鳙鱼、冻鲤鱼、冻鲮鱼、冻鲑鱼、冻鲥鱼、冻鳜鱼、冻泥鳅、冻鳝鱼片、冻黑鱼片、其他冻淡水鱼类。
常见的20种贝类海鲜你认识几种?(收藏起来再看)中餐西餐烘培甜品养生美食厨艺技巧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美食先生贝类海鲜是指海洋生物贝类中,能够为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
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或双壳纲)。
因一般体外披有1~2块贝壳,故名。
常见的牡蛎、贻贝、文蛤、蛏等都属此类。
现存种类1.1万种左右。
贝类营养价值较高。
含有丰富的钙等微量元素,如碘、锌、硒、铜等尤其是海蛎肉,是所有贝类中含锌量最高的食物。
且贝类肌肉细嫩,味道鲜美,其各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恰当,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下面来看看20种常见的贝类海鲜吧!1、田螺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营养成分>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功效>清热,消肿,软化血管,提高代谢,利尿,助发育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忌食田螺。
田螺的家常做法>【辣子田螺】【香辣田螺鸡】【炒田螺】2、香螺香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类。
海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
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功效>润肺,清热,明目,解酒禁忌人群>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慎食海螺。
香螺的家常做法>【酱爆香螺】【白灼香螺】3、生蚝生蚝,属双壳类软体动物,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
海菊蛤属与不等蛤属动物有时亦分别称为棘牡蛎和鞍牡蛎。
生蚝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壳中部隆起;下壳附著于其他物体上,较大,颇扁,边缘较光滑;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
功效>养肝,补肾,壮阳,提高免疫力,提高代谢,通淋散结,健脑禁忌人群>虚而有寒者忌食生蚝。
常见海鲜海鱼欣赏海鳝主要产地: 香港、中国、台湾食用季节: 9月至11月海鲜特点: 又称河鳗,体形呈圆椎形,色泽黑漆漆。
近年多为人工养殖。
肉味淡但口感爽脆,鳝味当然不及野生的。
豉汁清蒸,火腩红熳。
梅子蒸等也十分美味。
石蚌主要产地:沙巴食用季节: 7月至8月海鲜特点:身体较纵深,头背轮廓中等陡斜,背鳍有臀鳍的后部都呈现圆形,尾鳍截形至微凹形。
石蚌属中价鱼,肉质爽口,正常 3至4斤重,大条则有8斤以上,起球酱爆最合适。
油斑主要产地:南中国海、越南食用季节: 10月至11月海鲜特点:幼鱼的油斑身体淡黄色,有六条不规则的深褐色斜纹,由眼下方向外伸展,身上的褐色斜纹有白斑。
成熟的油斑身体深灰褐色,布满淡灰色小白点并汇聚成横纹,肉色雪白,肉质爽口, 1斤至斤半为最佳之选.海青斑主要产地:东南亚沿海食用季节:全年供应海鲜特点:鱼体满布黑色及棕色小点,拣选时以花纹黑白分明,鱼身圆胖为首选。
海产青斑肉带爽甜,鱼身没光泽的养斑则肉较粗糙,青斑一般较大条, 1斤多至6斤不等.以1斤多2斤重的已可一鱼几味。
绿衣主要产地:南中国海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海鲜特点:绿衣属于隆头鱼科,侧线平滑,体背橙色,腹白色;由胸鳍腋下至第七及九背鳍鳍棘基底有一深绿色斜带,此深绿色斜带后有一黄带,除尾鳍外,各鳍浅黄色。
肉质香滑,清蒸最佳。
多宝鱼主要产地: 北欧大西洋海域,中国山东、辽宁、广东潮汕食用季节:全年供应海鲜特点:其实是比目鱼中的名贵品种,又称欧洲大鲮平,香港人则以其英炆名 Turbot谐音改为多宝鱼,吉利易记,其肉质白嫩丰厚,口感软滑骨较少,味道鲜而营养丰富,含胶质。
近年香港市场买到的多为广东潮汕养殖鱼,肉滑但欠鱼味,当然比欧洲的退色.龙趸主要产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食用季节:入夏当造海鲜特点: 又称金花尾,身体粗壮,头背轮廓外凸,尾鳍圆形。
成鱼可达 100斤以上,鱼身呈深褐色,有淡色的斑驳图案,鱼鳍有黑点,皮坚肉厚有胶质,肉质尚算松化,鱼身及内脏均可烹饪入食,鱼皮宜包汁扣炖,鱼胆制练后可成为有药用价值的食材.皇帝星斑主要产地:南沙群岛、东南亚海域外、菲律宾食用季节: 7月—10月海鲜特点:又称豹纹星或竹星等,属于东星类的(新星),身上有许多不规则的深色斑纹,或灰或黑,带霸气,所以有称之为皇帝星;其鱼肉雪白嫩滑,鱼甜无比,嗜鱼者必吃。
海鲜的种类汇总海鲜的种类1.鱼类(活鲜)⼤黄鱼:⼤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硬⾻鱼纲,鲈形⽬(Perciformes ),⽯⾸鱼科(Sciaeni-dae ),黄鱼属。
⼜名黄鱼、⼤王鱼、⼤鲜、⼤黄花鱼、红⽠、⾦龙、黄⾦龙、桂花黄鱼、⼤仲、红⼝、⽯⾸鱼、⽯头鱼、黄⽠鱼。
为传统“四⼤海产”(⼤黄鱼、⼩黄鱼、带鱼、乌贼)之⼀。
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形态特征体侧扁,尾柄长约为⾼的3倍余。
头较⼤,具发达粘液腔。
下颌稍突出。
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侧线间具鳞8~9枚。
背鳍具9~11鳍棘,27~38(⼀般为31~33)鳍条。
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于眼径。
体黄褐⾊,腹⾯⾦黄⾊,各鳍黄⾊或灰黄⾊。
唇橘红⾊。
鳔较⼤,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侧肢最后分出的前⼩枝和后⼩枝等长。
头颅内有2块⽩⾊⽮⽿⽯。
椎⾻26~27个,有时25个。
分布种群⼤黄鱼⼤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
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
中国沿海的⼤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北部、中部群。
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福建嵛⼭岛附近。
②闽、粤东群。
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岛以南⾄珠江⼝)。
这⼀种群⼜分为北部和南部两⼤群体。
③粤西群。
主要分布于珠江⼝以西⾄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物习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以内的沿岸和近海⽔域的中下层。
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的混浊⽔域。
黎明、黄昏或⼤潮时多上浮,⽩昼或⼩潮时下沉。
成鱼主要摄⾷各种⼩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
⽣殖盛期摄⾷强度显著降低;⽣殖结束后摄⾷强度增加。
幼鱼主⾷桡⾜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响也很敏感。
它的主要发⾳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
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发声。
在⽣殖季节鱼群终⽇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之⼤在鱼类中少见。
史上最全海鲜品种,以后再不怕见到海鲜认不出啦!值得收藏!tips:第1-64款河海鲜,请看头条。
65、前鳞⾻鲻俗称⽩弦、青蚬仔等,味道鲜美,⽤以清蒸,⽪下会沁出黄油。
甬地也称作“三棱泽鱼”。
早年旺发时,熏⼲保存,做汤时放⼏根,鲜美⽆⽐,提鲜增味效果绝不亚于柴鱼⽚。
66、长鳍凡鲻俗称加剥、青蚬仔、⾖仔鱼、乌仔等。
⽣活于浅海咸淡⽔交界处,我国主产于南海、台湾海峡。
67、黄尾魣黄尾魣(少鳞魣),俗称针梭、⽵梭、黄尾⾦梭鱼等,⼀般体长40cm,最⼤可达60cm。
⾁⾷性,以⼩型鱼虾为⾷,我国主产于台湾海峡。
68、长蛇鲻头扁似蛇、形如鲻鱼。
⾁⾷性,性凶猛,以⼩型鱼类和幼鱼为⾷。
潮汕地区俗称其为“那哥鱼”,是做鱼饭、打鱼丸的主要鱼种之⼀。
因其鱼刺特别多,潮汕⼩孩如能独⽴吃“那哥鱼”,那吃鱼的基本功就算是过关了。
69、虱⽬鱼⼜称海草鱼,主要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台湾地区养殖较多,有“台湾家鱼”、“台湾第⼀鱼”之称。
传说郑成功喜⾷此鱼,问“这是什么鱼?”,百姓遂以谐⾳“虱⽬鱼”名之;近年在销往内陆时,改名为更富⼝彩的”状元鱼“。
70、远东海鲂⼜称太阳鱼、靶⼼鱼,⾁质洁⽩紧致鲜甜,刺也少,在沿海卖得极便宜,浙地兴做成“雪菜汁蒸太阳鱼”。
71、红鳍鲌⼴布于全国江河湖泊,⾁⾷性,刺多,但⾁质鲜嫩,在淡⽔鱼中属⾼价值鱼。
72、半滑⾆鳎俗称⽟秃、龙脷、箬鳎、⽜⾆头、鳎⽬鱼、鳎⽶等。
⾝体扁平,呈⾆状,两眼居于左侧,鳞⼩。
其分布很⼴,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均产,在沿海各地有较⼤养殖规模。
⾁质鲜美,出⾁率⾼。
73、⼤鳞⾆鳎俗称鞋底鱼、⽜⾆鱼、龙脷鱼等。
⼀般体长15-30cm,相对于同属的⼏种细鳞⾆鳎⽽⾔,其鳞⽚较粗。
清蒸、红烧、⼲煎等是常见吃法。
⾆鳎科常见的⾷⽤种另有半滑⾆鳎、⽇本须鳎、短吻三线⾆鳎、焦⽒⾆鳎、紫斑⾆鳎...…都长得巨相似。
74、带纹条鳎俗称花鰙鳎、花板、花⽜⾆、花鞋底、虎⽪、花条鳎、花⼿绢等。
我国沿海均产,东海尤多,⼀般体长12cm左右。
潮汕水产俗称vs学名,你vs鱼
潮汕人三餐几乎都吃鱼。
你有多少鱼还叫不出名的
俗称【三目鲚】 vs 学名【红星梭子蟹】
俗称【薄壳】 vs 学名【寻氏肌蛤】
俗称【红肉】 vs 学名【红肉蓝蛤】
俗称【蚝】vs 学名【牡蛎】
俗称【车白】 vs 学名【文蛤】
俗称【指甲螳】vs 学名【缢蛏】
俗称【淡菜】vs 学名【翡翠贻贝】
俗称【淡甲鱼】vs 学名【鲬鱼】
俗称【赤领鱼】vs 学名【狼鰕虎鱼】
俗称【乌鱼】 vs 学名【鲻鱼】
俗称【土虱】 vs 学名【胡子鲶】
俗称【姑鱼】 vs 学名【金色小沙丁】
俗称【那哥鱼】vs 学名【多齿蛇鲻】
俗称【巴浪鱼】vs 学名【蓝圆鯵】
俗称【迪仔鱼】【剥皮迪】 vs 学名【粗皮鲀】【独角鲀】【绿鳍马面鲀】【叉尾单角鲀】【丝鳍单角鲀】【绒纹线鳞鲀】
俗称【红目鳞】vs 学名【长尾大眼鲷】【短尾大眼鲷】
俗称【黄提】 vs 学名【泥猛鱼】【臭肚】
俗称【码头鱼】【鹦哥鱼】vs 学名【红新娘】【红鱼】
俗称【乌耳鳗】 vs 学名【乌耳鳗鲡】
俗称【血鳗】【鳝鱼】 vs 学名【黄鳝】
俗称【左口】 vs 学名【牙鲆(鱼帝)】
俗称【沙尖】 vs 学名【沙肠仔】【沙梭】
俗称【狗母】 vs 学名【长条蛇鲻】
俗称【龙舌】【龙利鱼】 vs 学名【须鳎】
俗称【午笋】 vs 学名【五指马鲅】。
史上最全海鲜大全!以后点菜不怕再叫不出名字啦海鲜种类太多,要吃顿大餐,面对有些陌生的海产还是一头雾水,今天菜菜整理了一份海鲜大全,小伙伴们瞅瞅~1. 河豚(tún)(顺便提醒只要把河豚内脏去除干净,鱼肉是没毒的可以食用)2 石蜐(jié),佛手3 鲎(hào)——鲎(hòu)4 黄姑鱼5 白姑鱼6 海蜇(zhé)7 墨鱼、乌贼8 鱿鱼9 望潮——章鱼10 钉螺——棒锥(zhuī)螺11 香螺12 花螺13 泥螺14 辣螺15 寄居蟹16 牡蛎(lì)17 花蚶(hān)18 淡菜——贻(yí)贝19 海瓜子20 海葵21 蛏(青)子——蛏(chēng)子22 青蟹23 米鱼——鮸(miǎn)鱼24 鳓(lè)鱼25 赤魟(hóng)26 虾蛄(gū)27 带鱼28 鲥(时)鱼——鲥(shí)鱼29 鲳鱼30 虾潺31 乌鳞鲳——乌鲳32 对虾33 竹节虾34 弹涂鱼、跳鱼35 蝤蠓虎——乌塘鳢(lǐ)36 凤鲚(jì)37 招潮蟹38 黄鱼——大黄鱼39 甲鱼40 鲻(zhī)鱼41 玉秃42 鳗(第一声)珠——斑尾刺虾虎鱼43 河鳗44 虎蠓——斑纹蟳45 红虎蟹46 鲈鱼47 梭子蟹48 海鳗49 水白虾50 蛇鳗51 大头虾——中华管鞭虾52 剥皮鱼--绿鳍马面鲀53 硬壳虾——须赤虾54 裙带菜--凉拌绿藻55 虾米、虾皮56 马尾藻--褐藻57 海苔--条斑紫菜58 小黄鱼59 文鳐鱼--飞鱼60 蛤蜊61 花蛤62 紫菜63 青占鱼64 秋刀鱼65 鲍鱼——海耳66 鲆鱼——鸦片鱼67 海带68 鲑鱼—马哈鱼—三文鱼69 扇贝70 大龙虾71 百吉海鳗——褐海鳗72 多宝鱼——大菱鲆73 石斑鱼——鲙鱼74 黑鲪——黑头75 棒鱼——针鱼76 安康鱼——海鬼鱼77 梭鱼——犬鱼78 香波螺——波螺79 鹿角菜——角叉菜80 海木耳81 桃花虾82 墨鱼蛋83 虾籽——虾蛋84 海胆——海刺猬85 海星86 虹鳟鱼87 黑鱼88 海马——水马鱼89 甘鲷——马头鱼。
这些海鲜你见过吃过,却未必能叫得出名字!
另一种蓝色贝壳的叫蓝口贝
形似扇贝,其特别之处在于,
其两壳颜色完全不一样
也叫带子贝
蚬,读xian,三声
形似蛤蜊,但有所不同
蛏,读cheng,一声
蛏子又分为竹蛏、螠蛏等
竹蛏形似竹子,螠蛏圆短
蛤,读ge,三声
蛤蜊包括花蛤、白蛤、文蛤、油蛤、巴非蛤等。
蚶,读han,一声
毛蚶、血蚶和魁蚶都是蚶子,
毛蚶黑,血蚶白、魁蚶大
也叫带子贝
虾类
shrimp
富贵虾、爬爬虾、濑尿虾、琵琶虾、螳螂虾、虾姑,都是它青虾和红虾是河虾,
严格说来属河鲜
蟹类
crab
请别再把所有的蟹都叫做螃蟹,毕竟蟹与蟹也有所不同。
身上有三点,因此得名
蟹盖上有不规则花纹
俗称海臭虫、虾蛄头
↑富贵蟹
也叫招财蟹
又因形似馒头被称为馒头蟹
↑珍宝蟹
刺身
shell
最后,你知道,海鲜刺身都有些什么吗?。
市场上常见的海鲜贝类
贝类海鲜有:
1、尖螺
2、青蛤(青蛤一般指环,别称:赤嘴仔、赤嘴蛤、环文蛤、海蚬)
3、海螺(别称:海螺(sea snail),峨螺,凤螺(conch),田螺)
4、沙螺(学名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
5、香螺(又名响螺、金丝螺)
6、毛蛤
7、泥螺
8、花蛤(花蛤一般指菲律宾帘蛤,通常又称杂色蛤或菲律宾蛤仔)
9、白蛤
10、文蛤(又称为蛤蜊,另有称谓为丽文蛤、蚶仔(hān-zǎi)、粉蛲(fěn-náo),白仔)
11、扇贝
12、海瓜子(海瓜子一般指寻氏肌蛤)
13、单双头美人蛏(指甲贝,即缢蛏,俗称蛏子,别名青子、缢肠、美人蛏)
14、竹节蛏
15、海红(贻贝(学名:Mytilus edulis)亦称海虹,也叫青口,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
16、赤贝
17、袋子(带子,北方称鲜贝,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所谓长带子,属江瑶科贝类的闭壳肌;另一种是圆带子,属扇贝科贝类的闭壳肌。
其干制品即为江瑶柱,北方称干贝。
)
18、牡蛎
贝类海鲜是指海洋生物贝类中,能够为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
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或双壳纲)。
因一般体外披有1-2块贝壳,故名。
常见的牡蛎、贻贝(海虹)、文蛤(蛤蜊)、蛏(蛏子)等都属此类。
现存种类1.1万种左右。
常见好吃的有:扇贝、花蛤、白蛤、海红(海虹)等等。
蛏子。
海鲜知识大扫盲,转自一个宁波女生校内blog来源:童丁毅동딩역的日志转自:唐沈君Acacia 校内网博客,写的比较全,故转过来了宁波嘛,海滨城市,虽然海不是很好看(黄不垃圾的),但是海鲜还是很赞滴。
我在成都读大学嘛,很多四川的同学都没怎么吃过海鲜,认识的海鲜也不多。
今天呢,来给大家讲讲宁波的海鲜。
大家见个面认识一下。
宁波人也可以看看,怀念怀念,出门读书的时候没的宁波海鲜吃,就来看这个帖子吧。
哇哈哈。
奇形怪状的后面再说。
先来一些比较有亲和力的吧。
鱼~~~(宁波话叫做“傲嗯”)这个是我的最爱!!鲳鳊鱼~~~肉质很鲜嫩啊。
好吃好吃,可以红烧可以油煎可以清蒸还可以啥啥。
海鱼比河鱼好的一个最大有点就是它们的刺构造很。
不知道怎么说,刺是连在一起的,长在身体里,总之刺不会卡到喉咙。
嗷嗷~幸好我是吃饱了来写这篇东西的。
不然我估计看看又要眼馋了。
带鱼。
很常见的。
这个不多说了。
带鱼和鲳鳊鱼都是深海鱼,所以一般市场上卖的都是死翘翘的。
但是鲳鳊鱼还是很好吃,很嫩的。
带鱼我不是很喜欢吃,咬刺还要咬两边,麻烦。
我们叫它玉秃,因为它煮好后光秃秃的白白的像一块玉。
(再次被宁波人的实在打败)但实际上它应该是叫比目鱼吧?我忘了。
这个也是我爱吃的傲嗯。
嗷嗷~~~大黄鱼。
东海产的黄鱼很有名。
大黄鱼我只吃过一次,因为比较少见。
而且还是那种速冻的包装好掉的,但是肉还是很鲜很嫩,黄鱼肉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油,不是油腻的那种感觉,很香噢。
好吃好吃。
这个是小黄鱼。
小黄鱼就很常见了。
我妈妈经常买小黄鱼煮咸菜小黄鱼汤(放咸荠菜小黄嗯汤)给我吃,鲜的要死啊啊啊啊。
橡皮鱼。
又名马面鱼。
我对鱼的肉质要求很高的,个人觉得这个鱼的肉不是很嫩。
橡皮鱼嘛。
图片里的这个是冰冻过的。
一般海鱼,特别是深海鱼,捕捞上来后不久就死翘翘了。
所所以运输时都要冻起来运不然会坏。
马鲛鱼:分布在我国沿海,为近海温水性洄游鱼类,北方人称其“鲅鱼”,又因其尾部形状似燕子的尾巴,故有的地方也称为“燕鱼”。
史上最全海鲜大全,以后不怕不认识海鲜了1 石蜐(jié),佛手雌雄同体,摄食小动物。
分布东海、南海和台湾。
2 鲎(hào)——鲎(hòu)鲎亦称马蹄蟹。
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3 黄鱼——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4 黄姑鱼黄姑鱼外形与小黄鱼相似,黄姑鱼的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外海。
5 白姑鱼俗名:白米鱼、鰃仔鱼、白梅、白姑子、沙卫口。
是无毒,经济型食用鱼。
6 海蜇(zhé)最大可达一米五,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
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7 墨鱼、乌贼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
8 鱿鱼鱿鱼,又称句公、柔鱼或枪乌贼,在中国宋代始见记述。
9 望潮——章鱼因其头上长有八腕,且腕间有膜相连,长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吸盘无柄,所以称作“八腕类”。
10 钉螺——棒锥(zhuī)螺钉螺属软体动物,有雌、雄之分,水陆两栖。
11 香螺香螺又名响螺、金丝螺。
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山东等地。
12 花螺花螺在广东俗称“花螺”、“东风螺”、“海猪螺”和“南风螺”。
其肉质鲜美、酥脆爽口,是国内外市场近年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
13 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
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14 辣螺分布在潮间带岩石间,一般食用品种。
15 寄居蟹寄居蟹又称为虾怪“白住房”、“干住屋”。
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类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
16 牡蛎(lì)牡蛎,是富含锌元素的食物之一,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
17 花蚶(hān)花蚶,又名“血蚶”“泥蚶”,在温州地区俗称花蚶。
18 淡菜——贻(yí)贝淡菜也叫或青口,雅号“东海夫人”。
淡菜的经济价值很高,也有一定的药食价值。
市场常见的102种海鲜,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你们吃过几种?相信大家跟小豆一样每次去海鲜市场或是菜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海鲜,很多都叫不出名字!作为沿海城市的我们真是很尴尬......别担心:整理了日常常见的100多种海鲜配图并介绍,大家赶紧来认一认~1、【东星斑】属于稀有品种鱼,日常仅供高档酒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2、【老虎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鱼皮胶质多。
3、【青斑】富含棕榈酸及良性脂肪酸,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功效较强。
4、【龙胆鱼】日常常见鱼种,能促进胶原细胞合成,有美容护肤的功效。
5、【小红斑】又名石翁鱼,特别适合熬汤,补钙及增强免疫力。
6、【贵鱼】滋补上品,多常见养殖类,纯野生贵鱼比较少见7、【小象蚌】肉质甜美柔嫩,炖盅炒涮都是不错的选择8、【海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
9、【大象蚌】又名象拔蚌,自然界中最长寿的物种之一,通常寿命可达100岁以上10、【海参】名贵海品可入药,补肾益精,养血祛燥11、【帝王蟹】多食用蟹脚,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12、【正蟹】即梭子蟹,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常见于酒席。
13、【面包蟹】蟹黄有清热解毒、杀虫之功效。
主治脚癣等症14、【太子蟹】又名珍宝蟹,产自美国,蟹大肉多,肉质纯净带甜15、【北极贝】肉质肥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
16、【带子】营养非常丰富,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
其干制品即为江瑶柱或称干贝17、【斑马贝】壳体成环形斑条装,肉多紧实,口感醇厚。
18、【油蛤】味道鲜美,脆嫩香甜,营养丰富,被称为“天下第一鲜”19、【沙虫】又名沙肠虫,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
20、【三角贝】口感清淡鲜甜,平时有大三角及小三角两种规格在售。
21、【黄金蛤】壳体呈金黄色,纹理明晰,蛤肉紧实可口。
22、【大海螺】又名恐螺,个头较大。
口感紧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