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波谱综合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53
第五章、波谱综合解析习题[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0H12O, IR表明在1710 cm-1处有强吸收峰,1H NMR表明: δ1.1 ppm (t, 3H);2.2 ppm (q, 2H);3.5 ppm (s, 2H); 7.7 ppm (m, 5H);写出(A)的构造式。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化学试题)[2]分子式为C4H8O2的化合物,溶在CDCl3中,测得1HNMR 谱图: δ= 1.35(双峰,3H), δ = 2.15(单峰, 3H),δ = 3.75(单峰, 1H),δ = 4.25(四重峰, 1H)ppm。
如溶在D2O 中测NMR 谱,其谱图相合,但在δ = 3.75ppm 的峰消失,此化合物的IR 谱图在1720cm-1处有强吸收峰。
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标明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并解释1HNMR谱图δ=3.75ppm 峰当用D2O 处理时消失的原因。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化学试题)[3]按下列反应和数据推测A的结构, 并将红外图谱中的吸收峰和核磁共振图谱中各种氢的化学位移进行归属:A元素分析:C 90.9%, H 9.1%; IR (cm-1):3030, 2910, 1600, 1450, 1380, 740, 690; 1H NMR (ppm):δ 0.68(4H, m), 1.22(3H, s), 7.08(5H, m)。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硕士入学考试有机化学试题)[4]某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6H12O3, 其IR的特征吸收峰(cm-1)为: 2830(s), 1075(s),1125(s), 1720(s);其1H NMR的δ为2.1(3H, s), 3.3(6H, s), 3.65(2H, d), 4.7(1H, t); 其质谱的主要m/z数值为132, 117, 101, 75, 43, 试推测化合物的结构式, 并给出质谱碎片的裂解途径。
《波谱分析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教学大纲Teaching Outline of Spectrometric Analysis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 课程代码:A09012.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3. 总学时数:36学时4. 开课部门:中药学院5. 授课对象:硕士生,博士生6.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80%,平时成绩20%7. 预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8. 主讲教师:李医明,王瑞9.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10.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唐恢同.《有机化合物的光谱鉴定》.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参考资料:常建华.《波谱学原理及解析》.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宁永成.《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姚新生.《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年版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药工程、药物分析等专业研究生。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基本掌握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及综合应用谱学技术来推断未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中引用大量实际光谱图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适量的课后习题和课堂练习相结合。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波谱学的理论以及解谱的思想方法,并能初步用于科研实践。
第一章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a)1. 主要内容1.1 紫外光谱产生的原理:有机分子价电子的跃迁类型和UV吸引带;Beer-Lambert 定律和UV表示法;影响紫外光谱与可见光谱的因素。
1.2 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含杂原子的饱和烃,烯类化合物,共轭多烯,羰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芳香化合物。
1.3 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λmax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相应的经验公式。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2. 教学要求掌握紫外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熟悉有机分子价电子的跃迁类型,了解紫外光谱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