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及土地供应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75.51 KB
- 文档页数:6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
(审批权在省政府)
第一部分:征地预公告及调查确认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规划局,市测绘所,区政府、区国土房管局、区统计局)
前提条件:
1、用地涉及的区政府牵头部署,召集镇(街)、村、经济联社和生产队干部,做好被征收土地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要出现农民对抗征地和信访上访的情况,维护社会稳定。
2、申请单位向市规划局申请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向各区国土房管局申请办理征地预公告。
第二部分:制定《征收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组织征地听证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规划局,区政府、区国土房管局)
第三部分:审核或拟定“一书四方案”(“一书三方案")上报市政府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国土房管局)
第四部分:上报审批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市政府、市计委、市财局,国务院、国土资源部)
第五部分:批后实施和供地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国土房管局、区国土房管局、征收税费的相关部门)。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用地手续办理流程一、引言建筑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用地的支持。
而在中国,要取得建筑用地往往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用地手续办理流程,包括土地报批手续、土地出让手续以及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手续等。
二、土地报批手续1.项目立项在进行建筑用地手续办理之前,申请方首先需要进行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是指通过审批程序,核准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投资效益,为后续的土地报批提供依据。
2.土地选择和预审在项目立项获得批准后,申请方需要选择适合的土地用于建设。
土地选择的原则包括合法性、规划性和可行性等。
同时,需要进行土地预审,检查所选择的土地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3.土地报批土地报批是指申请方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土地利用申请,包括填写土地报批申请表、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等。
政府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对土地利用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
三、土地出让手续1.土地出让公告土地出让是指政府将已经批准的土地用于出售或租赁。
在土地出让之前,政府部门会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公告中包括出让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以及投标要求等。
2.竞标和成交根据土地出让公告的要求,有意向的开发商需要参与竞标。
竞标包括报名、递交投标文件、竞标保证金缴纳以及开标等环节。
最终,竞标委员会会根据相关评标标准,确定中标单位并进行土地出让合同的签订。
3.土地出让合同备案中标单位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需要将合同备案至相关部门。
合同备案就是将合同的复印件和原件提交给国土资源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四、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手续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为了证明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包括项目的市场状况、技术状况以及经济状况等。
申请方需要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递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2.建设用地报批建设用地报批是指申请方向相关部门提交建设用地报批申请。
申请方需要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并递交给规划部门进行审查。
项目用地时间流程项目用地是指政府或企业在规划建设项目时需要占用土地资源,进行用地审批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过程。
项目用地时间流程是指从项目规划开始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整个过程,包括用地规划、用地审批、土地出让等环节。
下面将对项目用地时间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项目用地规划阶段。
1.项目立项阶段。
项目用地时间流程的第一步是项目立项阶段。
在这一阶段,项目发起方需要确定项目的规划范围、用地需求、用地性质等基本信息,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用地调查阶段。
项目立项后,需要进行用地调查,了解项目所需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所有权等情况,为后续用地规划提供依据。
3.用地规划阶段。
在用地调查的基础上,项目发起方需要编制项目用地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用地用途划分等内容,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二、项目用地审批阶段。
1.用地规划审批。
项目用地规划方案完成后,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内容包括用地范围、用地用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内容。
2.用地预审阶段。
用地规划审批通过后,项目发起方需要进行用地预审,包括提交项目建设规模、用地需求、土地使用计划等材料,并经相关部门审核。
3.用地许可阶段。
用地预审通过后,项目发起方需要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许可,经过审批后取得用地许可证。
三、土地出让阶段。
1.土地出让挂牌。
取得用地许可证后,项目发起方需要将土地进行挂牌出让,公开征集土地出让方案。
2.土地出让竞买。
经过挂牌出让后,符合条件的竞买人可以参与土地出让竞买,最终确定土地出让方案。
3.土地出让合同签订。
确定土地出让方案后,项目发起方与土地出让方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取得土地使用权。
以上就是项目用地时间流程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项目中,项目用地时间流程可能会因地区、项目性质等因素有所不同,但总体流程大致相同。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项目用地时间流程有所帮助。
简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是指在进行实际建设项目前,需要经过预审和报批的程序,以确保该项目在合法、安全、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规定,并得到行政许可。
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可以大致分为需求申请、资料准备、审查评估、意见反馈、审批决策、许可办理等环节。
首先,在需求申请阶段,项目申请方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需要预审报批,并提供项目的基本信息、设计方案、规划等相关材料。
其次,在资料准备阶段,项目申请方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准备和提交各类审批所需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规划利用证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评估报告、施工方案等文件。
然后,进入审查评估阶段,相关主管部门将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范标准和环保要求,并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评估。
接着,在意见反馈阶段,主管部门会向项目申请方提出审查意见和修改要求,申请方需要根据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直至满足预审要求。
随后,进行审批决策阶段,相关主管部门将结合预审的结果和意见,对该项目是否通过进行决策,并签发预审报批意见书。
最后,完成许可办理阶段,项目申请方根据审批意见书办理相应的建设用地许可证,取得合法的建设用地权益,方可开始实际的建设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在预审报批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上可能会有所不同,申请方在进行申请前应详细了解所在地区的相关政策和流程,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在预审报批过程中,项目申请方还应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预审报批的正常进行将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基本流程展开,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首先概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批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该流程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和意义。
项目用地报批流程项目用地报批是指在建设项目涉及到用地时,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并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后取得用地许可证等相关资料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项目用地报批的整体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项目用地报批流程的整体描述项目用地报批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2.用地初步勘测和评估3.用地规划设计4.用地申请5.用地审批6.签订用地协议7.领取用地证8.项目建设9.竣工验收10.取得土地使用证11.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二、项目用地报批流程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1.项目前期准备在项目启动前,需要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是指通过申请、评审、审批等程序,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明确项目的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等问题。
(2)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确定项目用地的位置和范围。
选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交通条件、水源、电力、气候等因素。
(3)用地性质的确定。
用地性质包括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根据项目的需要和周边环境的需求确定用地性质。
(4)用地需求的确定。
用地需求包括用地面积、土地类型、用途等。
根据项目的需要和规划要求确定用地需求。
2.用地初步勘测和评估用地初步勘测和评估是为了了解用地的状况和评估用地的价值。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用地现状。
对用地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调查,了解用地的自然状况。
(2)了解用地权属。
用地权属是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包括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对用地的权属进行调查和确认。
(3)勘测用地面积和土地类型。
对用地面积和土地类型进行勘测和分类,确定用地的基础信息。
3.用地规划设计用地规划设计是为了保证用地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用地规划方案。
根据用地的性质、需求和现状,制定用地规划方案,包括用地布局、用途、容积率和绿化等内容。
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及基本要求建设用地报批的程序1.前期准备在建设用地报批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所要建设的用地进行勘查和调查,确定用地性质和用途,并编制详细的规划方案。
同时,还需要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报批程序的顺利进行。
2.报批材料的准备一般来说,建设用地报批需要提交的材料比较繁琐,包括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用地协议、土地使用证等。
这些材料的提交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否则可能会影响报批效率和通过率。
因此,在准备报批材料时,需注意相关规定,确保材料的完整和合规。
3.报批程序的审批建设用地报批的审批程序一般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并批准。
在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对报批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报批单位需及时对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审核。
在审批流程中,还需要注意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审批出现延误或问题。
建设用地报批的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规划和法律法规要求在建设用地报批过程中,需符合国家规划和法律法规要求,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设计标准等。
只有符合国家要求,才能保证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环境保护要求建设用地报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社会稳定要求建设用地报批需要考虑社会稳定因素,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和谐关系。
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建设单位在进行用地报批时,需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
不得浪费土地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建设用地报批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建设单位在进行用地报批时,需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各类型土地开发项目的报批流程01国有建设用地报批程序一、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程序1.建设单位向项目建设用地所在地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按规定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2.用地申请符合土地管理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材料齐全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用地申请。
3.受理用地申请后,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请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告知、听证、确认”等征前程序,同时,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并组织编制其它相关用地报件材料。
4.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相关报件材料,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呈报用地请示。
同时,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作建设用地报盘,通过远程网上申报系统,将用地报件材料报送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5.用地报件材料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查、呈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注: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和城市(城镇、工业)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存在差异〕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要求1.用地报件材料形式、内容齐全,符合用地申报规定;2.用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行业用地标准;3.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4.落实耕地占补平衡;5.符合国家、省相关规定(单独选址和批次用地)。
三、建设用地报件材料目录单独选址项目建设用地单位申请用地应提交的文件材料包括:(1)用地申请表(原件);(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核准、备案文件)、初步设计批复(或有关部门审查确认意见)(原件或复印件);(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原件或复印件);(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审查意见及报告扉页、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评审专家名单(原件或复印件);(5)项目建设压覆矿产资源查询证明材料;涉及压覆矿产资源及矿业权的,需提交项目建设业主单位已与矿业权人就压矿补偿问题协商的说明、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做好压矿补偿协调工作的承诺函(原件);(6)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拟征(占)用土地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原件);(7)环保、建设(规划)、社保、林业(占用林地)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复)同意文件材料(原件或复印件);(8)占用耕地涉及补充耕地的,出具《新增耕地合格证》及附件;补充耕地为委托补充的,需提供委托补充耕地协议及耕地开垦费缴纳凭证(原件或复印件);(9)建设用地审查表(针对公路、铁路项目),超出用地标准的,须进行专门说明(原件);(10)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批复备案文件(原件或复印件);(11)项目选址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占用的其它区域土地的,须提交有权限的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复)同意的文件材料;项目建设涉及占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土地的,须提交有权限的文物主管部门出具的拟用地是否占压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及是否同意用地的意见(原件或复印件)。
用地报批流程及手续流程
用地报批?听起来好像很专业呢!不过,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想要使用一块土地,得先跟政府说一声,看他们同不同意。
想申请用地,首先得准备一份申请报告,就像是给老师写请假条一样。
要说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这块地,还有打算怎么用。
别忘了,还得带上土地的地图和我们的身份证明哦!
准备好材料后,就可以送到政府那里啦。
政府会仔细审查我们的申请,看看是否合理,符不符合规定。
这有点像老师批改作业,看我们做得对不对。
政府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我们修改一下。
这时候,我们就得乖乖听话,按照他们的要求来。
然后,再次提交申请。
最后,如果政府觉得我们的申请没问题了,就会告诉我们被批准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心地开始使用那块土地啦!
所以,用地报批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我们平时跟
老师、家长沟通一样简单。
只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做,就能顺利完成了!。
土地报批流程土地报批是指土地使用权的行政审批程序,是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土地报批流程是指土地使用权的申请、审批、颁发等一系列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报批的流程。
首先,申请人需要向土地管理部门递交土地使用权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包括土地使用的具体用途、用地面积、地块位置等相关信息。
申请书的内容应真实准确,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定。
接下来,土地管理部门对申请书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对申请人资格、土地用途、土地规划等进行审核。
如果初审通过,土地管理部门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土地使用规划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环境影响评价等。
评估通过后,土地管理部门将组织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对土地使用的意见和建议。
听证会是保障土地使用决策公开、公正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确保土地利用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意愿。
在听证会结束后,土地管理部门将对听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拟订土地使用权审批意见。
审批意见将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审批程序包括行政审批和公示程序。
审批程序的具体内容和时限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审批通过后,土地管理部门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申请人可以凭证书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并开始土地利用。
土地使用权证书是土地使用者合法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
总的来说,土地报批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程序,需要申请人按照规定逐步完成各项手续。
土地管理部门也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批,确保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定。
只有在严格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土地利用才能实现合理、高效、可持续的目标。
在土地报批流程中,各方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信息真实准确,积极参与听证会,维护土地使用的公平公正。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土地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报批流程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程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批后实施工作流程
第一部分:征地预公告及调查确认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规划局,市测绘所,区政府、区国土房管局、区统计局)
前提条件:
1、用地涉及的区政府牵头部署,召集镇(街)、村、经济联社和生产队干部,做好被征收土地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要出现农民对抗征地和信访上访的情况,维护社会稳定.
2、申请单位向市规划局申请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向各区国土房管局申请办理征地预公告.
第二部分:制定《征收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组织征地听证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规划局,区政府、区国土房管局)
第三部分:审核或拟定“一书四方案”(“一书三方案”)上报市政府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国土房管局)
第四部分:上报审批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市政府、市计委、市财局,国务院、国土资源部)
第五部分:批后实施和供地阶段
(涉及的政府部门:市国土房管局、区国土房管局、征收税费的相关部门)。
1、市政府年度收储计划 ------2、农用地转用申请------3、市土地储备中心审核----4、规划部门下达农用地转用规划条件-----5、土地勘测院申请土地勘测定界(缴费、成果) -----6、土地部门申请土地分类-----7、征地村告知(村、被征地户代表意见,有的要组织听证会) ----8、缴纳社保金-----9、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审批 -----10、落实增减挂钩指标-----11、缴纳征地预存款-----12、网上报省、市国土部门审查-----13、省国土厅审批------14、缴纳“两费----15 完整纸质材料上报审批------16 省政府发文。
⑴、单位介绍信或法人委托书(原件)及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⑶、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书(4) 、意向选址位置的 1:500 或 1: 1000 莆田市统一平面座标和高程系统的地形蓝图(一式六份)(5) 提交可研阶段设计方案成果图 (一式一份) 和 1:500 或 1:1000 莆田市统一平面座标和高程系统的现状地下管线蓝图。
(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专家论证,发改部门审批)(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专家论证、环保部门审批)(3)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4)项目洪水影响评价(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5)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市国土局备案)(1)单位介绍信或法人委托书及经办人身份证明;(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3)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书;(4)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1:500 或 1:1000 莆田市统一座标和高程系统的地形蓝图及数字化地形图文件。
(6)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7)土地预审意见(复印件);)(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专家论证,发改部门审批)(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专家论证、环保部门审批)(3)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4)项目洪水影响评价(需要专家论证、水利部门审批)(5)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市国土局备案)(6)消防审批( 7)人防审批(8)防震等级审批(1)单位介绍信或法人委托书及经办人身份证明;(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3)申请材料真实性保证书;(4)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1:500 或 1:1000 莆田市统一座标和高程系统的地形蓝图及数字化地形图文件。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及土地供应程序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规定,各类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前应当依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规定完成预审,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程序:
按照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所需的材料(所需材料见附表)组织报批材料,同时根据报批地类编制建设用地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征地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中的方案,经局领导会审通过后报县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
准或转报由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
具体流程详见《批次建设用地报件流程》
根据《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新计价房[2001]500号)、《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新财综[2007]1号)、《关于执行耕地开垦费暂行标准的通知》(昌州国土资发[2010]171号),所需缴纳相关审批费用,具体如下:
1、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4元/平方米;
2、耕地开垦费2000元/亩;
3、征迁管理费为征地费用总额的3%;
4、征拨未利用土地管理费50元/亩。
受理条件告知单(一)
编号:201100
(单位、个人):
批
准
权
限
厅级审批(批次用地)
资料清单序
号
内容
提交
情况
备注1书面用地申请报县人民政府,县领导批转
2发改委立项批复
3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审批意见
4
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附图
及规划用地性质的说明
5勘界报告及相关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补充耕地位置图、项目位置示意图)
6林业部门出具的占用林地审批文件
7草原部门出具的占用草地审批文件
备注
以上资料一式三份,每项资料至少一份原件。
受理条件告知单(二)
编号:201100
(单位、个人):
批准
权限
州级审批(集体土地中心村建设、牧民定居、移民安置等)
资料清序
号
内容
提交
情况
备注1书面用地申请报县人民政府,县领导批转
2发改委立项批复
单
3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审批意见
4
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附图
及规划用地性质的说明
5勘界报告及相关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补充耕地位置图、项目位置示意图)
6林业部门出具的占用林地审批文件7草原部门出具的占用草地审批文件8平面布置图
9安置情况说明(镇、村两级)
备注以上资料一式二份,每项资料至少一份原件。
注:集体土地中心村建设土地权属不能改变,若改变权属则适用《通知单(一)》。
受理条件告知单(三)
编号:201100
(单位、个
人):
批准
权限
县级审批(设施农业用地、养殖小区等)
资料清单序
号
内容提交
情况
备注1书面用地申请报县人民政府,县领导批转
2发改委立项批复
3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审批意见
4乡镇人民政府或畜牧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
图或规划说明及意见
5勘界报告及相关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项目位置示意图)
6林业部门出具的占用林地审批文件
7草原部门出具的占用草地审批文件
备注以上资料一式二份,每项资料至少一份原件。
注:设施农业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养殖小区建设不得占用耕地。
回执单
受送达人
事项办理用地手续送达地点
送达文件送达人送达日期
受送达人
签名或盖章
送达方式
玛纳斯县国
土资源局《受
理条件通知
单()》
201100号
书面送达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