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及典型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325.14 KB
- 文档页数:4
一、氮肥行业
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表1-1 同类企业典型事件案例
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参照国内氮肥行业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如下表所示:
表1-2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二、焦化行业
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表2-1 同类企业典型事件案例
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参照国内焦化行业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如下表所示:
表0-2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森林火灾事故案例在这个新的年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森林火灾是其中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不仅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给周围的生物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近年来的事件中,有一起特别引人关注的森林火灾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一座美丽的森林中,火势迅速蔓延,最终造成了大片的树木燃烧。
整个森林被烧毁,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损害。
而更让人痛心的是,许多野生动物被困在火灾中无法逃生,生命无法挽回。
造成这起森林火灾事故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天气频繁出现,使得森林更加易于燃烧。
其次,人类的不当行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某种目的,肆意放火,导致火灾的发生。
另外,一些游客在森林中生火烧烤,却没有及时处理火源,也可能引发火灾。
针对这起森林火灾事故,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首先,加强森林防火意识,提高人们对森林火灾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火灾发生。
其次,完善森林防火设施,提高森林消防能力,及时制止火灾蔓延。
同时,应该加大对疏散野生动物的力度,尽量减少动物的伤亡。
最后,要加强对森林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和防范措施的完善,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美丽的自然环境,让森林永葆生机。
在面对森林火灾事故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积极参与到防火工作中,为森林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这起森林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森林火灾的严重性,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在我国某地区过去曾经发生过一种奇怪的脱发病。
有人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头发成一束束脱落,当地人恐惧地称之为“鬼剃头”。
经过医学和地质学工作者的考察研究发现,原来这里的土壤里富含铬、铅、铊、锌等元素。
当地人非法开采矿石的现象非常普遍,废弃的矿渣随意堆放,对当地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对污染地区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乏力、下肢无力、发麻或失眠等症状较多见。
少数人有视力下降、四肢远端感觉障碍、疼痛及脱发等症状。
1.依据描述的症状,初步判断污染物质可能是什么?2.分析可能的污染来源及危害健康的途径。
3.如若为了客观地评价该地区该污染物是否对当地人群产生健康危害,应如何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请设计一个实施方案。
选自杨克敌《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案例讨论对我们新手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我试一试,不妥请指教。
1.可能是铊中毒,还可能伴有体内其他微量元素失衡(如Cu缺乏也可脱发),具体还需取患者和当地居民枕骨下距发根1-2cm处头发消化后分析微量元素。
2.可能是矿石中的铊等元素随处堆放污染了水源和土壤,并有可能在生物体内富积或蓄积,使人体通过饮水及食物受到污染,引发脱发.3.要评价该地区铊及其他微量污染是否对当地人群产生了健康危害,需要进行环境暴露评价和人群健康效应评价,对病区从水源、土壤、生物体及人体微量元素检测,同时设好对照,了解铊的外暴露和内暴露,最终发现该地区人“脱发”的主要原因。
catcell: 有几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1.造成脱发的因素如果是某两种或几种元素有交互作用而产生脱发的结果怎么设计呢?2.文章中描述比较明确的是"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头发脱落" 从这里推断是个急性中度表现还是慢性中毒表现呢? 在设计调查时该如何设计?3.楼主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判断可能的污染来源和危害途径? 那我们在设计中如何具体设计呢?是不是应该在污染区设置一个调查组在非污染地区也设置一个调查组? 关于危害途径?一般要从消化\呼吸\皮肤等途径考虑,那如何设计调查才能比较明确说明呢?是仅仅调查饮水\食物(粮食\蔬菜\肉类)中的铊含量和空气中铊含量吗? 我一头雾水4.楼主的第三个问题是"如若为了客观地评价该地区该污染物是否对当地人群产生健康危害,应如何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就设置两个调查组一个是该地区的一个是非污染地区的比较两组该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就可以了吗?4.关于设计科学的实施方案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呢?如何尽可能地去控制这些混杂因素? 好头疼希望能帮忙解答下,这样讨论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应用.谢谢看来大家都去过节了呵呵这几天人气不旺哦我也试试:觉得楼上的主要是针对实验室研究进行考虑的,土壤的卫生事故监督还需要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一、背景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风险事故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危害,某机械制造企业(以下简称“该企业”)委托陕西迈迪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术服务公司”)为其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案例概述该企业位于宝鸡高新区千河镇,主要业务为矿用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刮板机的制造与维修。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固废、废气等污染物。
技术服务公司针对该企业特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 风险评估:技术服务团队对厂区内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与评估,发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泄露和部分原辅材料的易燃易爆性是主要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点。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对该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
2. 制定预案:技术服务公司与该企业团队密切配合,依据有关规定和相关最新法律法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响应流程、团队组成、设备需求、应急联系人和联络机制等。
3. 预案实施:预案编制完成后,技术服务公司协助该企业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案例亮点1. 全面的风险评估:技术服务公司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全面调查,确保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2. 科学的预案编制:预案内容全面,涵盖了应急响应的各个环节,确保了企业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3. 实战化的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检验了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四、案例启示1. 企业应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及时编制和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 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3.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指导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环境风险防控,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某地区近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环境事件。
据初步调查,该事件是由工厂排放污染物、恶劣天气和环境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
事件发生后,当地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首先,工厂排放污染物是导致此次环境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现场调查,该工厂长期以来存在环保设施不完善、排放超标等问题,严重违反了环境保护法规。
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周边空气、水质的污染,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其次,恶劣天气也加剧了环境事件的恶化。
近期该地区遭遇了持续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导致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
恶劣天气条件下,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环境管理不善也是导致环境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疏于监管、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了环境违法行为的频发。
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暂时的经济利益,违法排放污染物,而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致使环境事件发展至今的严重程度。
针对当前环境事件的紧急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
首先,对涉事工厂进行了停产整顿,并责令其立即整改。
同时,加强了对其他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其次,加强了环境应急预案的落实,对受影响的居民进行了紧急疏散和医疗救助。
同时,加强了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最新的环境状况和防护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环保法规,加强企业的自律和责任意识,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总之,此次环境事件对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突发环境事件中典型水污染物应急去除技术及案例突发环境大事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难、生产平安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平安,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及重大社会影响,需要实行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大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大事和辐射污染大事[1]。
突发环境大事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发生突然、集中快速、初期风险不明及处置艰难等特点。
由于产业空间布局与生态平安格局之间、产业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冲突,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大事多发频发态势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环境风险形势依旧严峻[2]。
突发环境大事中受污染水的移动性强,自然稀释力量有限,污染物可沿河道进行长距离迁移,影响范围大,对水生态系统影响显著,直接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平安,因此,突发环境大事的应急处置是重点和难点。
笔者梳理了突发环境大事中水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和去除技术要求,并对突发环境大事中常见水污染物类型及其去除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突发环境大事应急处置技术的选择供应参考。
1. 突发环境大事水污染物主要特征及其去除技术要求1.1 水污染物主要特征突发环境大事水污染物的主要特征详细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可能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去除特性各异。
如工业化学品污染物有60 000 余种,原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危急化学品名目》含 2 800 余类危急化学品,原环境爱护部发布的《企业突发环境大事突发评估风险指南》含 310 种污染物,已纳入 GB 3838—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标准的污染物有 100 余种。
2)污染物超标倍数大,去除率要求高。
如2022年松花江水污染大事中,硝基苯浓度最超群过GB 3838—202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017 mg/L)数百倍[3]。
突发事件的案例引言突发事件指的是在日常生活或社会运转过程中,以突然、突发和意外为特征的事件。
突发事件可以是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也可以是人为事故(如交通事故、工业事故、恐怖袭击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深入探讨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和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突发事件一:日本福岛核事故事件背景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地震,导致位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
地震造成了核电站的主要供电系统失效,进而导致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产生了核熔融。
事故的后果持续至今,对福岛地区和整个日本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事件原因1.设计缺陷:福岛核电站在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如安全壳不够坚固等。
这些设计上的缺陷使得核电站在地震和海啸的冲击下无法承受,导致事故发生。
2.应急响应不力:在事故发生后,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不力。
例如,未能及时启动紧急冷却系统,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应对措施1.应急疏散:面对核电站事故,政府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周边居民,并设立了禁区,以限制核辐射的扩散。
2.紧急冷却:政府通过派遣专业人员和装备,尽力进行核反应堆的冷却,以减少辐射的危害。
3.核污水处理: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核污水处理,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社会影响1.区域经济受损:福岛事故导致福岛地区的农林渔业和旅游业等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2.环境污染:核辐射导致福岛周边的土壤、水源和海洋受到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威胁。
3.公众健康担忧:事故引发公众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忧,对未来的核能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突发事件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背景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袭击目标包括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和五角大楼。
袭击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美国和全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事件原因1.恐怖组织策划:911恐怖袭击由基地组织策划和执行,旨在对美国进行严重的报复,以示反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
突发环境事件案例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的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突然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前的总结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通过几个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的总结,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事件。
一、突发水污染事件某一废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施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整个城市的用水受到了威胁,沿河地区的居民生活遭受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事件,当地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全力展开救援和清理工作,并对污染企业进行了处罚。
加强了废水处理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二、突发气候变化事件在某一地区,一场异常强降雨导致了山洪暴发和洪水灾害,给当地居民和农作物带来了严重损失。
大量土壤被冲刷,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针对这一事件,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并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及时疏散和转移。
加强了防洪和水土保持工作,规范了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减少了气候变化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三、突发动植物疫病事件某一地区突然爆发了一种新的动植物疫病,严重危害了当地的农作物和牲畜。
大量农民的收成受到了严重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一事件,当地政府及时组织了病害防控工作组,派遣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防治工作。
加强了动植物疫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大了对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措施来减少事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提高人们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的紧急处理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
【字数:429】第二篇示例:突发环境事件是指意外、突然发生的环墋变化或环墋因素的影响,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失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案例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自然界或人为因素下发生的突如其来的、对环境和人类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会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下面我们将就一些突发环境事件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1. 突发天气事件突发天气事件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事件,如龙卷风、暴雨、暴雪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发展导致的环境破坏,各地频繁发生了各种天气灾害。
2019年日本台风“海贝思”袭击东北部地区,造成了数百人死亡和失踪,数千户家庭房屋被淹水损坏。
在这种情况下,应急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及时采取行动,组织疏散、转移人员和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2. 突发化学物质泄漏事件突发化学物质泄漏事件通常是由于工业生产、运输或储存中发生事故导致的。
化学物质泄漏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严重危害,可能引发爆炸、火灾、毒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2015年中国天津港爆炸事故就是一个突发化学物质泄漏事件的案例,导致了173人死亡,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后,政府加强监管和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这些事件通常会对人类、财产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2010年中国青海玉树地震就是一个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案例,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和数万人流离失所。
在这种情况下,应急部门需要迅速展开救援工作,组织疏散和安置灾民,并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由传染病、食品中毒等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
近年来,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就是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典型案例,对全球人类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加强合作,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危害,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应对能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突发环境事件案例总结突发环境事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不断提醒着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案例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以期为未来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一、案例一: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事件1.事件概述: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2.原因分析:经调查,事故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化学物质泄漏,引发爆炸。
3.影响:爆炸导致大量有害气体和污染物释放,对周边空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影响范围达数十平方公里。
4.应对措施: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污染源进行封堵,疏散周边居民,开展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
二、案例二:陕西西安石油管道泄漏事件1.事件概述:2018年12月,陕西西安一处石油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原因分析:事故原因是石油管道老化,导致泄漏。
3.影响:泄漏的原油对周边土壤、水资源和植被造成严重影响,污染面积达数平方公里。
4.应对措施:企业立即展开泄漏点封堵和原油回收工作,政府部门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
三、案例三:福建泉州碳九泄漏事件1.事件概述:2018年11月,福建泉州一家化工厂发生碳九泄漏,对周边海域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2.原因分析:事故原因是企业在运输过程中违规操作,导致碳九泄漏。
3.影响:泄漏的碳九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4.应对措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对泄漏海域进行封控,开展油污清理,并启动生态修复工程。
四、总结与启示1.严格环境监管,加强对企业的执法检查,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
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3.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4.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与案例分析第一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不断遭遇挑战、战胜挑战的历史。
预防和应对各种类型、大大小小的突发性灾难事件,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突发事件的诱因更加复杂,形态更加多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国际和国内的风险和矛盾交织并存、错综复杂、公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分级从历史早期的灾荒饥馑、瘟疫兵祸,到现代工业革命后的技术事故、环境灾难,再到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形态日趋多样。
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科研人员及众多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在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分级、预防、应对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这一概念提出了很多定义,至今已有100多种,这些定义都从考察角度和研究目的不同各有侧重.在我国目前对“突发事件"概念是这样规定的: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从突发事件这一定义来看,明确界定了4个要件:1、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里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
2、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
3、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4、不确定性事件的发展和可能影响往往根据已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二)突发事件的分类对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种类划分,是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防范应对措施的前提,目前,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的种类划分并不统一,因为,突发事件的类型纷繁复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常见或多发突发事件也会有所不同。
化工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摘要: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因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导致有毒有害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退化或生态破坏,危害公共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公共秩序的事件,并迫切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同时,根据近年来事故案例统计,化工企业往往容易发生重大特别是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容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灾害,如果应急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
关键词:化工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析;防控措施1化工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化工生产具有原料风险高、生产规模大、化学反应条件复杂、产品自动化生产等特点,使得化工生产过程面临较大风险,容易发生各种生产事故。
处置不当将对企业和外部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从环境影响来看,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风险源多,化工企业储存大量化学品,易燃易爆因素多,生产加工过程中危险点多。
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环境事故,带来严重的化学污染,影响周边环境质量。
第二,后果严重。
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不仅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而且一旦处置不当,还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影响水体、环境空气等,事后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处置难度大,处置成本高。
第三是一连串的事故。
由于化工企业往往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生产,一旦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和多米诺效应,风险后果叠加,难以控制。
第四,不确定性。
化工产品生产链有很多风险点和风险环节。
此外,由于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预测事故。
第五,难以量化。
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多种不同的生产材料和不同的设备管理单位,很难有效量化风险源,也很难准确控制事故的发生。
2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意义2.1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化工生产实践中,生产和管理人员一直处于一线岗位。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水污染及处理, 2014, 2, 28-31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journal/wpt/10.12677/wpt.2014.23005Feature Analysis and Typical Cases of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Daxin Zhu, Chengwei Ying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Email: sjzdx@, yingchengwei@Received: Jul. 1st, 2014; revised: Jul. 18th, 2014; accepted: Jul. 23rd,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Statistics of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occurring i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during 2010-2013 was done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llution objects, the reason of the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the kinds of the polluti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disposal of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was summarized combining with the typical cases.Keywords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Feature Analysis, Typical Cases,Emergency Monitoring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及典型案例朱大昕,应诚威上海市松江区环境监测站单位,上海Email: sjzdx@, yingchengwei@收稿日期:2014年7月1日;修回日期:2014年7月18日;录用日期:2014年7月23日摘要本文统计2010~2013年4年间发生在上海市松江区境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分析污染的对象,发生的原因和污染的种类,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经验。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案例,应急监测1. 引言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质,致使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恶性事件[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风险和环境矛盾日益凸显,突发环境事件也时有发生[2]。
因此,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事件对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统计了2010~2013年中发生在上海市松江区境内的突发环境事件,为更好的应对和处置同类事件提供借鉴。
2. 松江区突发环境事件的整体情况及特征分析2.1. 突发环境事件整体情况2010~2013年,四年来松江共发生56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2010年7起,2011年20起,2012年13起,2013年16起。
虽然未出现重特大环境事件,但呈现频发、多发态势。
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1.10”金山水污染事件、“2.10”车墩牛奶河事件和“3.8”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等的发生,给我们环保及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处置带来了较大的挑战[3]。
2.2.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对象分析由于环境事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能在瞬间或者短时间内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有些呈现多重污染的特点,既会对地表水造成影响,又同时对大气和土壤造成影响[4](图1)。
四年中,发生的56起突发环境事件中,涉及地表水污染有36起,涉及大气污染有30起,涉及土壤污染有12起,占15.4%。
污染地表水的突发环境事件最多。
由于本区超过一半的面积处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且交通路网发达,像交通事故,企业安全事故等引发的环境事件都有可能造成地表水污染。
涉及大气的突发环境事件也时有发生,发生时往往局部污染物浓度高,扩散快,影响大。
对监测和处置有较高的要求。
突发环境事件中土壤污染主要以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为主,后续修复工作难度大,时间长。
2.3. 突发环境事件整体情况四年来,由于个人或企业污染物排放引发的有23起,占41.1%,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有20起,占35.7%,交通事故引发的有13起,占23.2%(图2)。
个人或企业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环境事件有的是严重超标排放造成,也有非法偷排造成,且后者居多。
究其原因是由于个人或者企业环境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为了逃避监管,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些行为时有发生,给环境安全造成了较大的风险。
同时,环境违法成本较低也是让违法分子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5] [6]。
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主要是由于工业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未按照作业规范操作或者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
有些生产过程存在环境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在Figure 1. The pollution object of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图1.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对象统计图Figure 2. The scale of the causes of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图2.突发环境事件污染产生原因比例图20起生产安全引发的环境事件中,有8起是火灾事故引起,在救援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污染,控制污染和环境监测时需要综合考虑[7]。
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主要是在运输工业原料和危险化学品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多为疲劳驾驶,违规驾驶等造成[8]。
此类事件往往在夜间发生,污染物一般相对单一,偶然因素较大。
对事故发生地周边环境影响由运输物品的性质所决定。
总体来看,污染物排放和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污染事件占了76.8%。
说明严查后端治理和控制前端生产是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3. 典型案例3.1. “1.10”金山水污染事件2013年1月10日,“赣天宜化0003号”船在金张公路码头装运危险货物碳九时因操作不当致使约52.48吨碳九泄漏至码头所在的金山区朱泾镇掘石港河道内,导致掘石港及下游黄浦江河道内水质污染。
1月11日凌晨,环保部门接报后启动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对涉及到的各取水口进行了采样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松江泖港水厂及其河东分厂于11日5:30起暂时停止供水。
至11日17:00,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恢复正常,水质趋好,恢复供水。
此次事件不仅涉及金山区和松江区,连奉贤区和闵行区取水口也受到影响。
金山区朱泾镇等地区因空气及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引起46名居民身体不适入院治疗。
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计人民币480余万元。
2013年10月9日金山区法院宣判涉案的货主、船老大、码头老板在内的6名事故责任人获刑五年至两年不等。
此次事件暴露出一系列危险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避免此类事件就要严格禁止资质挂靠行为,以防监管缺位。
危险货品运输环节要严格管理,保证危险货品从出厂、运输到目的地均有监管,均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2. “9.10”盐酸槽罐车交通事故侧翻泄漏事件2013年9月10日18:19,在G15与S32高速公路岔道口一辆装有30吨浓盐酸的槽罐车发生翻车事故,车辆槽罐被压在车下,罐体破裂严重,现场酸雾弥漫。
环保和消防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方面关闭事故点周边河道砸门,一方面采取了水封方式阻止氯化氢气体扩散。
环境监测人员在事故点下风向以及下风向各敏感点进行空气检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敏感点居民进行了疏散,至21:30空气中氯化氢浓度恢复正常。
由于事发地为高架路段,在事故点下方绿化带中形成了积水坑,采用石灰对废酸液体进行中和处理,将泥水混合物进行外运妥善处理,在处置和转运全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同时进行了跟踪监测,直至各项监测指标恢复至正常值。
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此次事件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考验了各部门的应对处置能力。
危险品运输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规定车辆行驶路线、行驶状态、杜绝超速行驶、超时驾驶等行为,防止和减少运输事故。
4. 结论1) 2010~2013年,松江区的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增高态势,虽然未出现重、特大污染事件,但是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
地表水污染事件最多,其次是大气污染,再者是土壤污染事件。
2) 污染物排放和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污染事件占了76.8%,交通事故也频有发生。
作为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作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查环境污染行为。
参考文献(References)[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2]宋献光, 杜惠文, 李昆(2010) 环境应急监测的案例研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11-12.[3]陈丹青, 赵淑莉, 肖文, 傅德黔(2012)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中国环境监测, 3, 4-7.[4]李国刚(2005) 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装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8-12.[5]闪淳昌(2011) 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肩上的总体思考.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1, 9-10.[6]胡文(20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分析. 环保科技, 4, 26-29.[7]素惠平, 沈秋华(2012) 工厂火灾应急监测案例探讨. 理论研究苑, 2, 215.[8]李慧敏(2005) 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探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8, 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