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矿产资源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大冶铁矿选矿概况大冶铁山矿床由6个大矿体组成,自西向东为铁门坎、龙洞、尖林山、象鼻山、狮子山和尖山矿体。
除尖林山矿体为盲矿体外,其余各矿体均露出地表。
铁山矿床分氧化带和原生带。
氧化带以假象赤铁矿矿石为主,氧化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100 m 以内。
目前氧化带已采空,仅剩下少量上部挂邦矿石。
原生带物质组分复杂,根据其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特征分为磁铁矿矿石和赤铁矿- 菱铁矿- 磁铁矿矿石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矿石平均品位53.8%,最高的达54-60%。
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
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磁铁矿矿石。
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为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少量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等。
磁铁矿呈自形、半自形至它形细至粗粒结构,系致密块状构造为主。
其次为条带状、浸染状、粉状、多孔状构造。
混合矿矿石。
金属矿物主要有假象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组成,其次为黄铁矿、黄铜矿等。
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等。
矿石呈交代粒状及残余- 核晶结构为主,其次为蜂窝状结构、环带结构、放射状结构、束状结构。
矿石构造以花斑状、似条带状构造为主,其次为角砾状、块状、脉状等。
赤铁矿密度为4. 28 g/ cm3 ,菱铁矿密度为3. 60 g/ cm3 ,废石密度为2. 6 g/ cm3 左右。
按照重选矿石的可选性准则判断,属易选矿石。
选矿工艺为磁选—细筛—磁筛—细筛筛上和磁筛中矿再磨后返回细筛的工艺流程破碎设备碎矿作业中的破碎机及筛分机等主要设备都采用了高效节能设备,可使破碎产品粒度达到12 mm以下,为磨矿作业节能与改善细度创造了条件。
湖北大冶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一)区域地质概述(1)区域地质特征鄂东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的复合地段。
大致与传统构造区划的下扬子褶皱带西部大冶复式向斜构造部位相当。
区内西南角大磨山一带有元古界板溪群及震旦纪地层零星出露。
古生界和中生界及中下三叠世地层广泛分布于本区,除志留系、泥盆系为一套砂页岩建造外,其余均为碳酸岩建造,夹有少量碎屑岩及煤层。
上三叠及其后的中生代地层分布于本区北部和西部。
西部梁子湖一带中生代断陷盆地广泛分布侏罗纪砂页岩及白垩纪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
新生界为陆相红色碎屑岩堆积。
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及梁子湖、大冶湖盆地附近。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与铜铁矿产有关的多期侵入的中酸性复式岩体、规模大小不等,有三十多个,其中主要的自北向南依次有鄂城、铁山、金山店、阳新、灵乡、殷祖六大岩体,同时还有铜山口、丰山洞、阮家湾等许多小岩体分布。
(2)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其次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和龙潭组。
大冶群碳酸盐类岩石在铁山火车站以北,由于燕山期铁山岩体的改造而不同程度变质为大理岩。
由于多次区域构造变动,特别是铁山岩体侵入时热力和动力等因素的作用,在大理岩中形成复杂的摺叠层,造成标志层不清,地层层序不明。
但矿区地层区内与区外的地层完全可以对比,即他们的大部分均属下三叠统大冶群,次为上二叠统的大隆组与龙潭组。
由于矿区内变质岩系地层中未见到古生物化石,所以在地层对比中主要依据的是变质前后的岩性特征、组合特点、残存的原岩结构与构造标志(如缝合线,层理度等)。
(3)岩浆岩铁山岩体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5公里左右,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成北西-南东纺锤形。
经前人76年1:5万铁山幅地质测量确认,铁山岩体是燕山期多次岩浆活动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
矿床范围内出露的岩浆岩有四种岩浆岩,属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部分,根据野外穿插关系和间接证据、适当参考同位素年龄数值确定上述四种岩浆岩形成顺序自早而晚为:中细粒含石英闪长岩、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正长闪长岩和斑状含石英闪长岩。
大冶特产大冶主要旅游景点金牛千张皮铜绿山古矿遗址大冶印子粑小雷山马叫荞麦粑殷祖镇董家口风景区南山云雾茶南山头革命根据地富家山旅游景区黄坪山生态旅游景区大冶劲酒大泉购风景区大冶市西南边陲的金牛镇,是个5县(市)交界的集镇,自古井市繁荣,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小吃也多,其中之一是千张皮。
千张皮,简称皮子,又叫豆皮,也叫千张,是金牛的特产,也是鄂东南的风味食品。
金牛千张皮历史悠久。
相传,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后不久,这里就开始制作千张皮,到了宋代,此地商业日盛,油盐柴米布匹生意兴起,城乡豆腐店增多,豆浆、豆花和豆果等品种花样翻新,千张皮也就大宗制作起来。
制作千张皮的主要原料是黄豆和冬豆,七月乌豆、泥豆也行。
制作方法和步骤大体是:先将豆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用手掐掉豆壳,豆壳浮于水面,用捞子捞去豆壳,再用清凉井水洗净豆子,然后磨成浆糊状,装进布袋,加入少量食油脚子,边掺清水边舀动,过滤出来汤状的豆汁,放进大锅煮沸后,倒进缸中,慢慢点进熟石膏水,俗叫点豆浆。
边点浆边用水瓢在上面来回搅动,待出现小颗粒状为止,盖上木盖,待20分钟左右便成脑浆状,这就是豆腐脑。
再用小竹帚搅匀,用瓢浇进事先放在专用木架上的木匣(匣约26厘米见方,10厘米高)内的棉布片上,浇一层盖一层布片,可浇至1米高以上,再用木杠将略小于木匣的术头压进匣内将水榨干,然后将布片从匣内取出,用手轻轻的一层层剥落,就成千张皮。
黄豆是一种健脾食品,金牛皮子由黄豆深加工而成,薄而脆,香而甜,松且软。
千张皮食用时,可切成丝条状或3厘米宽的条条结成皮子花,用鲜鱼一起煮,味道鲜美,其中尤以鳜鱼焖皮子闻名远近。
大冶、鄂州、成宁、阳新等地群众婚丧喜庆或节日,请客办酒席离不开它。
席上第一道菜就端出千张皮,称“皮子席”,在历史上仅次于殷实之家办的“海参”、“鱼翅”席。
金牛千张皮不仅在当地享有盛名,而且在鄂东南,在稀水、黄冈、九江、武汉也受欢迎。
南来北往的旅客,凡来到金牛,除一饱口福外,总忘不了带几把金牛皮子回家,或自食或赠亲友分享。
一、实习背景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是中国著名的露天铁矿之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大冶铁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开采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大冶铁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开采工艺;2. 掌握露天矿床的勘探、开采、选矿等基本知识;3.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区域地质背景大冶铁矿位于鄂东南地区,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西端。
该地区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发育。
大冶铁矿所在的铁山矿田位于鄂东南三角形构造岩浆岩区的中心,处于印支期构造的大冶向斜的南翼与燕山期鄂城一大磨隆起带的中脊以及姜桥一下陆断裂褶皱带的交切部位。
2. 矿区地质(1)地层:铁山矿区内出露地层以中下三迭统大冶灰岩为主,次为二迭系乐平统硅质页岩层。
(2)构造:矿区构造复杂,深部有山坡一枫林穿壳断裂横贯区内,区内盖层与深部连通,成为深部物质向盖层运移的活动中心。
(3)岩浆岩:铁山矿区岩浆活动发育,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等。
3. 矿床地质特征(1)矿体特征:大冶铁矿共由6个大矿体组成,自东向西依次为尖山、狮子山、象鼻山、尖林山、龙洞和铁门坎。
(2)矿石特征:大冶铁矿矿石品位较高,以磁铁矿为主,部分为赤铁矿。
(3)成矿期和成矿阶段:大冶铁矿成矿期主要在元古代,成矿阶段分为磁铁矿阶段和赤铁矿阶段。
4. 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1)成矿条件:大冶铁矿成矿条件优越,主要有以下几点:1)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冶铁矿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2)良好的地质构造: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有利于成矿;3)适宜的成矿环境:鄂东南地区气候适宜,有利于成矿。
(2)成因分析:大冶铁矿成因主要为岩浆热液成因,即岩浆热液在地下循环过程中,将矿物质带入地表形成矿床。
四、实习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露天矿床的勘探、开采、选矿等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湖北省大冶市宋家湾金矿矿体特征及成矿模式发布时间:2021-09-06T15:22:10.20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作者:许杨李连支袁雄余志远[导读] 宋家湾金矿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第二段许杨李连支袁雄余志远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武汉 430080摘要:宋家湾金矿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第二段和第三段灰岩地层中,受近东西向褶皱和NWW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母岩为燕山晚期石英闪长岩,矿床原生金主要形成于岩浆期后热液,沿断裂及次生裂隙充填,后期受表生成矿作用改造,使金矿进一步富集,形成小而富的金矿体。
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喜山期关键词:金矿;燕山晚期;热液充填宋家湾金矿位于扬子陆块区(Ⅰ级)下扬子陆块(Ⅱ级)鄂东南褶冲带(Ⅲ级)大冶台地裂谷带(Ⅳ级)内。
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复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铁、金、钨钼矿产资源丰富。
1、矿床地质特征(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栖霞组地层为矿体主要成矿围岩,该地层可分为三段,岩性从上到下依次为:含泥钙质条带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含泥、炭质灰岩。
(2)岩浆岩矿区侵入岩为燕山晚期石英闪长岩,在岩体与碳酸岩接触带上发育规模较小的石榴石矽卡岩,岩体内部普查发育钠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部分段见多条构造破碎蚀变带。
(3)构造矿区位于鹿耳山背斜南翼,断裂构造及次生裂隙发育,走向以近EW向和NWW向为主。
其中以F2断裂构造规模最大,呈近EW向,长1.3km。
该断裂经历三期活动,前期偕同褶皱变形过程,形成韧性剪切带及糜棱岩,中期以水平扭动为主,形成复式碎裂岩,后期活动表现为张性,断裂内见大量构造角砾岩。
该断裂两侧次级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为近EW向、NWW向、NNE向,规模较小,断面平直,倾角较陡,兼具控岩和控矿特征。
(4)矿化蚀变矿区矿化蚀变强烈,主要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金属矿化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磁铁矿化及褐铁矿化等。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冶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冶市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全市已发现矿产65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42种。
一前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上游产业。
大冶以矿立市、因矿兴市,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大冶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重要资源保证。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大冶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矿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2002年—2010年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深入分析大冶市市情、矿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规划的目标,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安排和优化布局,是指导全市未来5——10年矿产资源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政策性文件,是市政府和矿产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保护与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大冶市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的要求,根据市政府赋予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的职能而制定。
《规划》基准年为2002年,近期到2005年,远期到2010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大冶市所属的16个乡、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及农场。
二矿产资源形势(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1.自然地理概况大冶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处在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距省会武汉仅90公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北大冶铁矿床矿床地质报告班级:地质09-1姓名:***学号:********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年4月7日一、大冶铁矿简介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大冶铁矿开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开采迄今已有1700余年。
历经古代开采、近代开采、日本掠采、重建开采和深部开采5个历史阶段;先后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商办、公私两矿并存以及国有开采5种经营形式。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大冶铁矿,指示矿山要综合利用好矿产资源。
此后,大冶铁矿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采场、选厂进行改造。
截止2004年,累计采出原矿1.14亿吨,生产铁精矿7321万吨,矿山铜34万吨,钴硫精矿206万吨,球团矿308万吨。
有色金属产品行销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家冶炼、化工、建材行业。
今日大冶铁矿,基础设施成龙配套,管理方式先进,生产工艺精良,科技实力雄厚,矿区局域网络全线贯通,办公实现自动化。
多次评为湖北省花园式工厂、清洁无害工厂、安全生产文明单位。
多次获湖北省文明单位及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二.矿床地质特征1、矿区地层矿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灰岩、白云岩建造,其次二叠系、统大隆组长兴组龙潭组地层二叠系与三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根据岩性及层理特征;变质残余结构岩石化学成分等可将矿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变质地层划分为七个岩性段;灰黑色竹叶状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黑白相间大理岩夹层黄褐色白云质大理岩,白色薄层细齿状大理岩,灰白色薄层大理岩,含灰黑色角砾团块大理岩浅绿色薄层,含石榴石、透辉石条带大理岩、浅灰色薄层与中厚层互层状,含香肠构造大理岩、灰黄色、灰黑色斑点角岩,泥质角岩夹有泥灰岩透镜体变质程度较浅,上铁山岩体东西长24km,南北宽5km,面积120km2。
出露形状呈纺锤形。
铁山岩体是燕山期多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
大冶矿产资源简介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
境内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65种之多,大小矿床273处,列入储量表的矿产42种。
铁矿石储量3.5亿吨,是全国10大铁矿生产县(市)之一;铜矿石550万吨,名列全国6大铜矿石生产基地之一;黄金122吨,白银750万吨,储量居全省之冠;煤矿1.32亿吨,跻身全国重点煤矿生产县(市)之列;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大冶的铁矿,大体上可分为金山店、灵乡、陈贵等铁矿区;大冶的铜矿,大体上可分为铜录山、龙角山、铜山口等铜矿区;煤矿主要分布在还得桥、保安等煤矿区;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还地桥、保安、金山店、金湖、陈贵、灵乡等地;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大萁铺等地。
探明储量大的非金属矿还有方解石和膨润土,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殷祖、刘仁八等地,膨润土分布在灵乡、陈贵、保安等地。
大冶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品种多,品味高,储量大,国家重点冶金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的主要矿山均在大冶境内。
1、还地桥镇还地桥镇素有“煤铁之都”、“建材基地”之称,已勘明的矿产品种达20余种。
全镇境内煤田遍布五分之三的村组,以柴煤为主,量大质优。
铁矿石类型多,分布面较广、品位高。
石灰石、白长石、方解石、花岗石、大理石等。
该镇煤炭储量为大冶之冠,储量约6000万吨。
铁的润藏量已初步探明储量为850万吨。
铁矿石种类多,分布面较广,绝大部分分布在铁贺线以北的地方,有沙子垴、分伙山、太平山、鸡墩包、艾家庄、罗家庄等处。
主要是磁铁矿、此为假磁铁矿、伴生有硫、磷、硅、砷等矿。
硫矿储藏量约600万吨。
石灰石矿分布于屏峰山、秀山、陈家山、桂树、西野山、银山等处,总储量约15亿吨。
白云石矿分布于大井村的陈家山、西野山等处。
土红矿分布于大山垴,陶瓷粘土。
2、保安镇保安镇辖区内以探明且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6种,其中铁储量300万吨,平均品位在43%;工业用烟煤储量1400万吨,发热量在5000卡至6500卡;膨润土储量1900万吨,蒙脱石含量≥66%;高岭土储量1000万吨,含氯化硅68%;沸石储量近600万吨;石灰石储量75亿吨以上,碳酸钙≥54.6%。
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项目背景大冶市位于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工业城市之一。
铜绿山铜铁矿是大冶市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但由于长期的开采活动和矿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未得到有效处理,导致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的综合治理与修复任务亟待开展。
本项目旨在对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目标1.实施有效的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措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2.恢复和保护铜绿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3.提高铜绿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项目内容1. 尾矿库综合治理1.1 废矿渣处理通过科学的工艺方法,对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中的废矿渣进行处理和利用。
可以采用浸出、浮选、干法分离等技术,将矿石中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回收利用,同时减少废矿渣的体积和毒性。
1.2 污水处理对尾矿库产生的污水进行全面处理,降低其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1.3 废弃土地修复对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周围的废弃土地进行修复,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通过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手段,提高土壤质量和水保持能力,以减少土地的侵蚀和土壤污染。
2. 生态环境恢复2.1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恢复措施,逐步恢复尾矿库周围的植被覆盖率。
可以进行栽植、种草等活动,引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物种,增加植被的多样性,改善地表的生态环境。
2.2 水域修复对尾矿库周围的水域进行修复,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
可以进行河道疏浚、水生植被恢复等工程措施,促进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恢复水生物的生态平衡。
2.3 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铜绿山地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建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保护当地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
3.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3.1 矿业企业转型鼓励铜绿山地区的矿业企业转型,从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型企业转变为新型矿业产业。
大冶铁矿发展历史论文大冶铁矿是中国最早开发、生产铁矿石的地方之一,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
大冶铁矿地处湖北省的荆楚平原,地质资源丰富,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铁矿开采的传统。
在宋代,大冶铁矿曾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铁矿石产区之一。
到了清代,大冶铁矿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为中国古代军事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初,大冶铁矿开始引进现代化的矿山开采设备,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冶铁矿也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冶铁矿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对于工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大冶铁矿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大冶铁矿还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加大了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投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大冶铁矿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石开采基地之一,其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矿业工业的发展历史,也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以说,大冶铁矿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在21世纪,大冶铁矿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大冶铁矿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大冶铁矿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合作,大冶铁矿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为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和声誉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矿业工业的先行者和标杆,大冶铁矿在也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的步伐,为中国矿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冶铁矿的发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才能应对经济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大冶铁矿的发展历史同时也鼓舞着我们,它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冶地区的发展现状
大冶地区是湖北省黄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江汉平原的中部地带。
近年来,大冶地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首先,在产业发展方面,大冶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着力推动矿山经济转型升级。
大冶地区的金属矿产储量丰富,尤以煤炭、铁矿、铜矿等为主要矿种。
通过深化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冶地区的矿业企业逐渐实现了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向技术创新型经济的转变,提高了矿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其次,在城市建设方面,大冶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城市道路的拓宽和改造、水电气供应的完善、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工作得到了加强,城市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大冶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大冶地区注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各级教育机构不断完善,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率。
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居民的医疗保障有了更好的保障。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总体而言,大冶地区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然而,也应该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大冶地区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加强创新能力,
推动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大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力度,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大冶地区的发展构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冶铁矿博物馆解说词各位**、各位**:您们好!欢迎大家参观大冶铁矿博物馆。
大冶铁矿是我国首批、湖北省唯一一家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是其中的看点之一。
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大冶铁矿的历史。
(这时人站在《大冶铁矿记》边)大冶铁矿从公元226年三国起吴大帝开采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的,解放后从1958年7月1日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至2004年,已成功剥离废石3.7亿吨,生产矿石1.3亿吨。
也就是说如果用这里剥离的废石可以从这里铺一条通往月球的大路,如果用我们的矿石炼成钢轨可铺成220条京九铁路。
大冶铁矿是中国人雇聘外国矿师用地质科学勘得之第一座铁矿;是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之大型露天铁矿;是汉冶萍公司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张之洞创办众多洋务企业中唯一保留下来之一家;是毛泽东主席视察过唯一一座铁矿山;是日本最早掠夺中国铁矿之矿山。
在大冶铁矿爆发过中国唯一一次以胜利告终的下陆大罢工;组建过中国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429队,并自重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运用现代力学治理稳定了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兴建了亚洲第一硬岩复垦基地。
所以说,大冶铁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
目前博物馆共设8个展厅,集中展现珍贵历史图片资料635幅,矿物标本 483个。
首先请大家看沙盘。
从这个沙盘我们可以看出,大冶铁矿地处群山之间,宛如盆地。
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是这富饶的矿山养育了我们矿山四代人。
大家细看这个沙盘主要分两大区域,一是我们的家属区,我们可以看张之洞文化广场,矿办公大楼等,大家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楼房,那就是我们的家属区。
我着重讲一下矿区,大家看,这个桔黄色闪灯的呈梯田状的地方就是亚洲第一采坑——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坑,这个具有114年机械开采历史的露天采坑东西跨度为2400M,南北为900M,上下落差为444M,形成了亚洲第一边坡,现场的景色颇为壮观。
大冶铁矿矿床有6个主矿体,从我的右手边自西往东依次为铁门坎、龙洞、尖林山、象鼻山、狮子山、尖山矿体(手指分别各个山脉)。
大冶地区的发展现状大冶地区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
此地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首先,大冶地区在矿产资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冶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钨都、金都,拥有丰富的钨、金、锡等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尤其是近年来,大冶地区积极引进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矿石的开采效率,推动了地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其次,大冶地区在旅游业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冶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大冶古城、大冶博物馆等。
这些历史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大冶地区还与周边地区形成了旅游联动,共同打造了一条风景名胜线路。
随着旅游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推广的加强,大冶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再次,大冶地区注重发展现代制造业。
地区的经济结构正逐渐发生转变,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冶地区已经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此外,大冶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地区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如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加强土地整治等,大冶地区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这种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不仅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外来投资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大冶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实施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还提高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大冶市政府利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理念,积极推进城市绿化、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大冶地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总之,大冶地区的发展现状令人鼓舞。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业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兴起、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的推进,使大冶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提高地质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X月至X月在大冶铁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训。
此次实训让我对大冶铁矿的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大冶铁矿概况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露天铁矿之一。
大冶铁矿历史悠久,自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开采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矿区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矿石储量丰富,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三、实训内容1. 地质勘探在实训期间,我跟随地质勘探队进行了实地勘探工作。
通过野外观察、采样、测量等方法,掌握了大冶铁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
(1)地层:大冶铁矿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下三迭统大冶灰岩、二迭系乐平统硅质页岩层等。
(2)构造:矿区位于印支期构造的大冶向斜的南翼,燕山期鄂城一大磨隆起带的中脊以及姜桥一下陆断裂褶皱带的交切部位。
(3)岩浆岩:矿区附近存在阳新岩体,岩浆活动较为发育。
2. 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大冶铁矿的实地勘探,我了解了矿床地质特征如下:(1)矿体特征:大冶铁矿矿体呈层状,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中下三迭统大冶灰岩中。
(2)矿石特征:矿石品位较高,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等。
(3)成矿期和成矿阶段:大冶铁矿成矿期为燕山期,成矿阶段主要为沉积成矿和热液成矿。
3. 地质环境保护在实训期间,我了解到大冶铁矿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地质环境保护。
以下是大冶铁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措施:(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矿山废弃地、尾矿库等进行整治,恢复生态平衡。
(2)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3)科技创新:研发绿色开采技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四、实训体会1. 增强了地质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地质勘探、矿床地质特征、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地质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矿区地质矿区在大地构造上系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西翼,在区域构造上则系位于保安复式背斜北翼或碧石渡向斜南翼,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
矿区内所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下统大冶群灰岩—含白云质灰岩,次为二迭系上统大隆组和龙潭组,后者主要见于矿床南侧的铁山复背斜轴部一带。
三迭系中—上统及其以上地层均已剥蚀,而直接为第四系所覆盖。
地层走向为北西西,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由于岩浆岩侵入的接触热变质作用,致使近岩体接触带1—1.5Km范围内的大冶群灰岩变质为大理岩,其泥质夹层变质为角岩。
详见图4-1:铁山地区地质构造图。
1、地层(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 m)分布在露采坑附近地势低洼处(废渣堆放位置)及洪山溪、白雉山一带,由露天开采所弃废渣及选矿尾砂组成。
(2)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分布在山间洼地及冲沟底部,由冲洪积物组成,厚0~20m,一般厚度为10m左右。
具双层结构,上部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0—20m,一般10m左右;下部以砂砾石为主,厚3~7m。
(3)三迭系下统大冶群(T1dy):按岩性分为六个岩性段,即:1)大冶群第六段(T1dy6):厚约140m。
为本区出露的大冶群最高层位。
主要分布在矿床范围之外南侧的屏山、太平山一带。
依其岩性及其组合特征分为四个亚段。
第四亚段(T1dy6-4):厚约40m,上部灰白色、褐黄色泥质、白云质角砾状灰岩。
中部为灰白色厚层灰岩,含泥质条带缝合线,下部青灰色砂屑灰岩,分布于屏山。
第三亚段(T1dy6-3):厚约60m,灰白色厚层白云岩和青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
夹有含泥质白云岩及中—薄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分布于屏山。
第二亚段(T1dy6-2):厚约20m。
为青灰色厚层状砂屑灰岩。
分布于屏山。
第一亚段(T1dy6-1):厚约20m。
灰黑色、青灰色中厚层~厚层花斑状砾屑灰岩。
变质后为深灰色到灰黑色花斑状砾屑结晶灰岩。
仅在铁门坎后山南一小山见有出露。
2)大冶群第五段(T1dy5):厚约248~290m。
矿床学第四次实习湖北大冶铁山铁(铜)矿床姓名:班级:学号:目录一.区域地质背景 (3)二.矿区地质 (3)§2.1地层 (3)§2.2构造 (4)§2.3岩浆岩 (4)三.矿床地质特征 (4)§3.1矿体特征 (4)§3.2矿石特征 (5)§3.3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8)四.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 (8)一.区域地质背景鄂东南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西端,北与秦岭褶皱系烯水台褶束相接,南与咸宁台褶束相邻,西以武汉台褶束为界,处于隆坳过渡地带的构造活动地段,构成一个三角形构造—岩浆区(如下图)。
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发育。
铜绿山矿田位于鄂东南三角形构造岩浆岩区的中心、阳新岩体的西北端,处于一种特殊的构造位置。
构造上位于印支期构造的大冶向斜的南翼与燕山期鄂城一大磨隆起带的中脊以及姜桥一下陆断裂褶皱带的交切部位,其深部有山坡一枫林穿壳断裂横贯区内,区内盖层与深部连通,成为深部物质向盖层运移的活动中心。
二.矿区地质§2.1地层出露的铁山矿区内出露地层以中下三迭统大冶灰岩为主.次为二迭系乐平统硅质页岩层(构成铁山背斜之轴核)。
更老地层依次向南始有出露。
(如图右图所示)上三迭统蒲沂群紫色砂页岩及侏罗系砂岩、砂质页岩层则分布于铁山侵入体的北缘及东西两端。
中下三迭统大冶灰岩.由下而土按其岩性可分为三层:(1)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与纸状页岩互层.底部有约30米的泥质灰岩;(2)灰黑色中厚层纯灰岩;(3)含少量白云质(M g O 1. 5-}- 5男)厚层灰岩,中夹数层厚约20 ~30米的灰质白云岩( Mg015}-20多).第(3)层相当于嘉陵江组层位.上述各层受岩浆侵入之接触变质(主要是热力变质),均遭不同程度的大理岩化.而与成矿关系密切者仅为(2)、〔3)层。
§2.2构造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西翼,以折皱构造和挤压性断裂为其特征。
大冶矿产资源简介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
境内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65种之多,大小矿床273处,列入储量表的矿产42种。
铁矿石储量3.5亿吨,是全国10大铁矿生产县(市)之一;铜矿石550万吨,名列全国6大铜矿石生产基地之一;黄金122吨,白银750万吨,储量居全省之冠;煤矿1.32亿吨,跻身全国重点煤矿生产县(市)之列;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大冶的铁矿,大体上可分为金山店、灵乡、陈贵等铁矿区;大冶的铜矿,大体上可分为铜录山、龙角山、铜山口等铜矿区;煤矿主要分布在还得桥、保安等煤矿区;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还地桥、保安、金山店、金湖、陈贵、灵乡等地;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大萁铺等地。
探明储量大的非金属矿还有方解石和膨润土,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殷祖、刘仁八等地,膨润土分布在灵乡、陈贵、保安等地。
大冶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品种多,品味高,储量大,国家重点冶金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的主要矿山均在大冶境内。
1、还地桥镇
还地桥镇素有“煤铁之都”、“建材基地”之称,已勘明的矿产品种达20余种。
全镇境内煤田遍布五分之三的村组,以柴煤为主,量大质优。
铁矿石类型多,分布面较广、品位高。
石灰石、白长石、方解石、花岗石、大理石等。
该镇煤炭储量为大冶之冠,储量约6000万吨。
铁的润藏量已初步探明储量为850万吨。
铁矿石种类多,分布面较广,绝大部分分布
在铁贺线以北的地方,有沙子垴、分伙山、太平山、鸡墩包、艾家庄、罗家庄等处。
主要是磁铁矿、此为假磁铁矿、伴生有硫、磷、硅、砷等矿。
硫矿储藏量约600万吨。
石灰石矿分布于屏峰山、秀山、陈家山、桂树、西野山、银山等处,总储量约15亿吨。
白云石矿分布于大井村的陈家山、西野山等处。
土红矿分布于大山垴,陶瓷粘土。
2、保安镇
保安镇辖区内以探明且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6种,其中铁储量300万吨,平均品位在43%;工业用烟煤储量1400万吨,发热量在5000卡至6500卡;膨润土储量1900万吨,蒙脱石含量≥66%;高岭土储量1000万吨,含氯化硅68%;沸石储量近600万吨;石灰石储量75亿吨以上,碳酸钙≥54.6%。
主要资源中得膨润土储量占全市第一位,石灰石、沸石矿等资源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3、金山店镇
金山店镇素有“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之称。
中央国有大型矿山企业—武钢金山店铁矿就坐落在镇区腹地。
除武钢金山店铁矿红线区划内的矿产种类外,分布其他各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10余种,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硫铁矿,其中铁矿石储量为3200万吨,硫铁矿储量120万吨;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黑曜岩、辉绿岩、膨润土、石膏,其中石灰石储量10000万吨,白云石储量400万吨,黑曜岩储量800万吨,辉绿岩储量800万吨,膨润土储量500万吨,石膏储量1536万吨;燃料矿产有烟煤,探明储量达450万吨。
祝山石膏矿储量达1536万吨,是黄石地区尚未开发的石膏储量较大的非金属矿体。
4、陈贵镇
陈贵镇素有“荆楚矿业第一镇”的美称。
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铜、铁、锰、钴、石灰石等10余种。
其中仅铁矿石储量就达5000万吨以上,锰矿储量3000万吨以上,石灰石储量达12万亿吨以上,是大冶市主要的原材料基地之一。
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刘家畈、大广山、安船、铜山口4大矿区,矿石品位相对较高,易采易选,年产矿石160万吨以上。
矿石伴生的矿泉水资源已为陈贵镇带来新的效益。
水泥用石灰石矿床储量大,既可大规模露天开采,又可以井巷开采,是周边几个乡镇的建材行业原材料基地。
5、灵乡镇
灵乡镇是中国资源大镇,湖北省矿业大镇,有“楚天矿乡”之称。
境内已探明金属、非金属、资源和水产矿产资源4大类40种以上,占全省已探明矿产136种的30%,该镇已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42种,其中铜、硫、钴、钼、金、银、锶、锑、铅、硅、灰石、锌、透辉石、泥灰石、溶解凝灰岩、大理石、白云石等矿产储量经济价值100亿元以上,居全省乡镇之冠。
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铀、锰、铜、锌、铅、钨、钴、钼、钨金。
其中铁矿石探明储量为亿吨以上,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有锗、镓、铊、钴、碲。
非金属矿产有磷、含钾岩石、含镁岩石、方解石、膨润土、石灰石、硫、无青石、石膏、硅灰石、陶瓷土、煤,
其中石灰石、膨润土、硬水石膏、陶瓷土储量均过亿吨,硬水石膏储量居全省第一,优质石灰石储量居全省第三。
灵乡镇矿产资源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易采易选,其中生矿都可综合开发利用,该镇已探明矿床(点)130处以上,其中铁、硫、石灰石、石膏、锰、铅、镁、钨金、镁、大理石、陶瓷土、膨润土矿床60处以上。
6、刘仁八镇
刘仁八镇已探明有金属、非金属2大类12种,主要矿产有金、铜、钨、钼、锰、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花岗石、石灰石、石膏石等10种。
有色矿产有铜、金、钨、钼,其中铜储量达800万吨,贵重金属矿产有金、钨等,其中金矿储量达400万吨;非金属矿产有硫、石灰石、方解石、石膏、硅灰石、白云石、花岗石等7种。
全镇以探明矿床(点)5处。
7、殷祖镇
殷祖镇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产20余种,金属有金、银、铜、铁、钨、锌、铝等,其中金储有量10吨;非金属有方解石、石灰石、硅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石膏等,其中方解石储量4500万吨,雄踞鄂东南地区首位。
8、大萁铺镇
大萁铺镇已探明金属、非金属和能源20余种,其中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金、银、钼、钨,铜储量500万吨以上,品位在1.09%-6%,钨、钼储量44.2万吨,黄金储量15万吨;非金属矿产有硅灰石、石
灰石、方解石、黑色大理石等,硅灰石储量576.69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黑色金属有铁,燃料矿产有煤炭。
大萁铺镇矿产相对集中在三角桥、叶花香、东角山和富家山地区。
9、茗山乡
茗山非金属矿已探明的矿藏有硅灰岩、玻璃岩、膨润土、凝灰岩等,金属矿产有铅锌矿、铁矿、铜矿、金矿等,至今均未开发利用。
10、罗桥街办
罗桥街办已探明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三大类21种,占全市已探明的矿产53种的40%,列入储量表的矿产18种,其中金、银、铜、铁、磷、煤、石膏、石灰石、方解石等11种储量潜化经济价值达100多亿元,居大冶市乡镇第三位。
有色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钨、钼、钴等8种,储量大、品位高,是全省主要产黄金基地之一。
非金属有磷、石膏、石灰石、方解石等12种,其中石膏矿已探明总储量2608.7万吨,矿层厚,易开采,含膏地层一般厚167.39-193.31米,可采膏组1、5、6层,局部可采2、3、4层,其中5、6层为硬石膏,膏质好、矿床大,开采价值高,居黄石第一位。
燃料矿产有煤炭,主要潜伏在黄石煤矿区小牛井田部13-18勘探线上,矿床有2处,总储量180万吨,地质结构好,安全系数大,开采价值广阔,是目前全市唯一最完好的矿体。
11、金湖街道办事处
金湖街道办事处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铁、钴、钼、铟、镓、硫、硅、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27种,其中
铜矿以其储量多、品位高居全省之冠,金矿产储量位于全市第一。
现已探明铜矿石资源储量9458万吨;金矿资源储量26483公斤;铁矿资源储量23.21万吨;方解石资源储量1310.2万吨;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1848万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