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食品加工和出售的过程中,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以确保食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食品安全中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不同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光谱来鉴定和定量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
该方法具有非破坏性、无需样品处理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添加剂、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的快速检测。
二、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特定分析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的技术。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和细胞传感器等。
这些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等特点,在食品中检测微量有害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快速质谱技术快速质谱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
它能够迅速识别和定量分析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有害物质和毒素等。
快速质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四、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快速免疫分析技术是基于免疫学原理,通过特定的抗体与目标分析物相结合来进行检测。
该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分析物质。
在食品安全中,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和过敏原等。
五、快速核酸检测技术快速核酸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核酸扩增和检测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目标生物、基因或者基因组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等优点,可用于食品中病原菌、转基因成分以及其他潜在的危害因素的快速检测。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涵盖了光谱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质谱技术、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和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也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这些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们的饮食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保障。
食品快速检测教学大纲食品快速检测教学大纲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为了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制定一份食品快速检测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人们的心,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概述1.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定义和作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快速、准确的方法,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保障食品安全。
2.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分类(1)光谱技术: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2)生物传感技术:包括酶传感技术、免疫传感技术等。
(3)电化学技术:包括电化学传感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4)质谱技术:包括气相质谱、液相质谱等。
三、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方法(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提取、浓缩、净化等。
2. 检测方法(1)光谱技术的应用:通过光谱仪器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
(2)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利用生物传感器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3)电化学技术的应用: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
(4)质谱技术的应用:利用质谱仪器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四、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1.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通过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保障人们的健康。
2.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 食品中的致病菌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是引发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五、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将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食品平安检测中关于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浅析随着人们程度的进步,食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消费、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污染微生物的可能。
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导致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
所以,讨论食品平安检测中微生物环节的快速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目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采用生物化学技术手段的途径,目前最成常用的是PCR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是采用体外酶促反响合成特异性DNa 片段,再通过扩增产物来识细菌。
由于PCR灵敏度高,理论上可以检出一个细菌的拷贝基因,因此在细菌的检测中只需短时间增菌甚至不增菌,即可通过PCR进展挑选,这样做节约了大量时间,这也是目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所需要的优点。
但PCR技术也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1 食物成分、增菌培养基成分和微生物DNA对Taq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阴性;1.2 操作过程要求严格,微量的外源性DNA进入PCR后可以引起无限放大产生假阳性结果;1.3 扩增过程中有一定的装配误差,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基因探针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目的细胞具有同源性序列的核酸单链在适当条件下互补形成稳定的DNAO RNA或DNAD DNA链的原理,采用高度特异性基因片段制备基因探针来识别细菌。
基因探针的优点是减少了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所需要分析的条带数。
目前比较成熟的有基因探针检测系统,该系统对于别离到的单个菌落,可以30rain完成微生物确实证试验。
但是基因探针的缺点是不能鉴定目的菌以外的其他菌,所以适用领域相比照拟狭窄。
微生物测试片作为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手段的优势是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霉菌和酵母的计数,目前国际先进的产品除上述工程外还有检测乳杆菌、沙门菌、葡萄球菌的功能。
这种微生物测试片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评价技术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评价技术概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评价技术是指在食品安全领域中,采用各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对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技术。
这些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维护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1.1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核心特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率: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食品样本的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
- 高准确性:现代快速检测技术通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准确识别和测量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 操作简便:快速检测技术通常设计得易于操作,非专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进行检测。
- 低成本:相比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技术的成本较低,更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1.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控食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
- 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在食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进行快速筛查,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 餐饮服务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行业可以通过快速检测技术对食材进行检测,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 消费者个人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可以使用便携式的快速检测设备,对购买的食品进行自我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评价技术的发展历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评价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2.1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早期发展早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依赖于感官检测和简单的化学试剂反应,这些方法虽然简便,但准确性和效率都较低。
2.2 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型,包括:- 免疫分析技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对食品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快速检测。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评估和确认微生物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和存在情况。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般流程,并详细介绍常见的验证技术及其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可以了解到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概述、目的和文章结构。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探讨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重要性,包括其背景与意义、验证方法的必要性以及验证结果的影响和应用。
第三部分将介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一般流程,包括设计验证方案和实验步骤、样品的准备与处理,以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在第四部分中,则具体介绍常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技术,包括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计数法验证方法、膜过滤法验证方法以及PCR法验证方法。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进行总结,对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重要性进行归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了解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文章。
通过介绍其概述、重要性、一般流程和常见技术,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并对未来方向有所思考。
同时,本文也为从事相关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以提高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技术的应用水平。
2.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的重要性2.1 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背景和意义微生物限度检验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药品、食品、化妆品以及其他消费产品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
微生物污染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细菌感染、传染病传播和中毒等。
因此,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2.2 验证方法的必要性验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验证方法,可以确认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有害微生物存在,并排除误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一、背景介绍食品中的微生物指的是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食品中,引发食物中毒甚至传播疾病。
因此,监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原理1. 传统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食品样品放入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利用食品中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并形成可见的微生物集落,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检测多种微生物,但是存在检测时间长、有可能遗漏无法培养的微生物等缺点。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食品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新兴领域。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序列,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其中,PCR技术和测序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PCR技术可以放大微生物的DNA片段,并通过比对特定序列来识别微生物。
测序技术则可以进一步对PCR扩增的片段进行测序,从而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这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优势,但是在样品处理和设备要求方面相对较高。
三、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1. 工业生产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原料的筛选和检验、发酵及酿造工艺的控制、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测等方面。
通过及时检测微生物污染,可以避免微生物对生产过程的干扰,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2.食品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机构必须依靠微生物检测技术来评估食品质量和安全。
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并给出合理的检测结论,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3. 公共卫生监管监管部门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检测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和应用。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是指一种能够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技术,它能够有效地诊断食品污染问题,并且迅速定位和处理。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包括: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度好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待检物中的微生物结合,然后用一种标记有酶的次抗体与之结合,再观察酶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
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多种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细菌。
2.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高度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放大微生物DNA片段,从而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
该技术适用于检测各类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细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操作简便、快速。
3.荧光PCR荧光PCR是一种依靠荧光信号检测DNA扩增产物的技术。
与普通PCR相比,它不需要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减少了处理步骤和污染风险,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
二、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是指在处理食品和药品时,必须在无细菌的环境中进行操作的技术。
其原则是通过对操作环境的杀菌和消毒,有效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和滋生。
常见的无菌操作技术包括:1.灭菌灭菌是指在高温、高压或紫外线等条件下杀死细菌的过程。
灭菌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热灭菌、干热灭菌、滤器灭菌、紫外线灭菌等。
2.消毒消毒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细菌的过程。
消毒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用银离子消毒、氧化物消毒液消毒、过氧化氢消毒等。
3.无菌操作台和无菌柜无菌操作台和无菌柜是用于进行无菌操作的工作台和柜子,其内部有特殊的过滤器和杀菌装置,并且使用空气过滤器将带菌空气过滤掉,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
总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技术,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并且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耗时太多,不利于工厂生产的快速调整,因此,需要建立现代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
快速测定方法建立的基础是:利用现代技术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现将国外较成熟,常刚的典型快速测定方法介绍如下: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按检出时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方法是在比相应的传统方法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
此类方法的典型例广是:膜过滤一微菌落一荧光法。
具体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样品(或样品稀释液)经膜过滤(过滤膜φ巾≤0.45μm),再过滤膜放在培养基上或放在浸行液体培养基的厚纸板上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将膜放在浸过0.1%ANS(8一苯胺基萘磺酸镁)溶液的纸片上作用10分钟,将膜揭下,在80℃条件下干燥5—10分钟,最后在100倍的荧光显微镜(入=340~ 380nm)下计数蓝绿色菌落的数目。
对于不同样品,膜过滤一微菌落一荧光法使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时间不同。
检验凝乳中酵母菌时,可采用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也可放在2ml双料液体培养基浸润的纸片上培养15—24小时。
检验食品中需氧性细菌数时,可用琼脂计数平板,也可用营养肉汤或酪蛋白胨一豆粉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培养8小时。
食品中酵母和霉菌的选择性检测可使用添加100ppm氯霉素的麦芽汁提取物琼脂培养基,或添加100ppm氯霉素的双料麦芽汁提取物液体培养基。
糖果中耐渗透酵母的检测可采用50% 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时间为48小时(菌数>10个/克)—72小时(菌数≤10个/克)。
第二类快速检测方法一般在6—12小时内得出检验结果。
典型的方法有放射性示踪法和阻抗测定法。
放射性示踪法是以放射性标记物作碳源,测定经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放射性标记的CO2量,从而确定样品中含菌量。
测定菌数小于1000个/毫升的样品,大约需要7小时。
阻抗测定法可根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在一天内完成检测。
这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微生物在培养基中不断缯殖,其代谢产物的增加会导致液体培养基中电阻的变化,使介质的导电性增强,即电阻减小。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食品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危害。
因此,研究和发展出一种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PCR技术PCR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疗领域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
PCR技术利用聚合酶的作用,在体外复制基因序列,从而实现对微生物或毒素的快速检测。
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污染菌,例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通过提取食品中的DNA,使用PCR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
PCR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灵敏的特点,可以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
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毒素进行分析和检测,例如黄曲霉素、霉菌毒素、真菌毒素等。
质谱分析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特点,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性和高准确性也使其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食品检测技术。
三、拉曼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质发生拉曼散射进行分析的方法。
拉曼光谱技术的检测速度非常快,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对食品中的微生物、物质等的检测。
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拉曼光谱技术无需进行样品的处理,可以直接对食品进行检测。
同时,拉曼光谱技术还可以对非常小的样品进行检测,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
四、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对物质进行检测的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检测到食品中的微生物、有害物质等。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同时,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还可以检测非常小的样品,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
五、两化融合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两化融合技术是一种综合了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新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生物技术的发展下,许多新的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
一、基因检测法基因检测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检测食品中的基因信息,从而判断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到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以及转基因成分等。
目前基因检测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蔬果、肉类和水产品等食品的检测。
基因检测法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样品破碎、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析等步骤。
通过特异性引物选择性扩增目标基因片段,再通过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的数量和大小,可以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者转基因成分。
二、酶联免疫检测法酶联免疫检测法是一种利用酶的特殊性质和免疫反应来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酶联免疫检测法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样品提取、抗体标记、抗原结合、底物显色等步骤。
通过特异性抗体的识别和结合,可以定量或者定性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或者致病菌。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利用质谱仪来分析和鉴定食品中的成分和化学结构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法包括气相质谱法(GC-MS)和液相质谱法(LC-MS)。
质谱法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样品处理、分离、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通过获取样品分子的质量谱图,可以对食品中的成分和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鉴定。
四、快速测定法快速测定法是借助现代化学分析仪器和生物技术手段进行食品中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快速检测的方法。
其中,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应用最为广泛。
快速测定法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通过测量样品的吸光度、色谱图谱或电流变化等,可以快速获得样品的含量和成分信息。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基因检测法、酶联免疫检测法、质谱法和快速测定法等。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称作食源性疾病。
导致这类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
随着人们居住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却在不断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和检验也就越显示其重要性,常规的检验大多依靠培养目标微生物的方法来确定食品是否受到此微生物的污染,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少则2~3天,多至数周,才能确定。
而现行有效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微生物检出率并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早期诊断、鉴定等方面,以做到快速、简便、准确。
快速方法包括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领域。
(二)、常见、常用的快速、简便的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如下:
1、活细胞计数的改进方法
(1)、旋转平皿计数方法
(2)、疏水性栅格滤膜法(HGMF)或等格法(isogrid method)
(3)、血膜系统(Pertrifilm)
(4)、酶底物技术(ColiComplete)
(5)、直接外荧光滤过技术(DEFT)
(6)、“即用胶”系统(SimPlate)
2、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阻抗法
(2)、A TP生物发光技术
3、其他方法
(1)、微量量热法
(2)、接触酶测定仪
(3)、放射测定法
(三)、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检方法
1、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法
2、免疫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4、自动传导法
(四)、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自1982年在美国被分离并命名以来,陆续发现本菌与轻度腹泻、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出血性肠炎、婴儿猝死综合症等多种人类病症密切相关,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
E.coli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
近年来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E.coli O157:H7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利用其生化特征、免疫原性建立的方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
1、E.coli O157:H7鉴别培养基及显色培养基
2、免疫学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普通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
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空气、水、土壤、饲料和一些物品上,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其肠毒引起的,目前已确认的肠毒素至少有A,B,C1,C2,C3,D,E和F8个型。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中毒爆发事件,近年来
首推2000年日本“雪印奶粉”事件,14000多人受感染。
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研究多集中于肠毒素的检测方法上。
(六)、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李斯特氏菌,特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动物脑膜炎、败血症及孕妇流产等疾病,且死亡率极高,可达30%~70%。
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肉、奶、蛋、水产品和蔬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该菌在4℃冰箱保存的食物中以可繁殖生长,使其危害性增加。
最初用于李斯特氏菌检验的方法为冷增菌法,此法培养物在4℃培养30天,有时甚至长达一年。
现在采用的常规方法为常温培养方法,这些方法大部分需要将样品在增菌液中分别培养24h至7天,故需要7~11天才能分离鉴定出李氏菌。
自1985年以来单克隆抗体、DNA探针和PCR等技术用于此菌的检验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七)、弯曲杆菌快速检测方法
该菌的检验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对该菌的检验方法研究有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有下面几种:
1、酶免疫检测方法
2、VIDAS方法
3、乳胶凝集试验
4、PCR方法
5、DNA探针检测方法
(八)、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
致病性弧菌系指能够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或其他病症的弧菌属细菌,除了常见的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外还包括其他10种致病性的弧菌,但至目前为止,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还大多集中于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且霍乱弧菌由于是一类强致病菌,因此,对它的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研究,目前的方法研究多为临床诊断方面,应用于食品检验中的快速方法就很有限。
(九)、其他检验方法和快速鉴定方法
1、厌氧菌检测装置
2、微生物快速鉴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