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别董大》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9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简介: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
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古诗译文:满天乌云笼罩,太阳昏暗无光,北风吹,雁南飞,落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方路上没有知心好友,天下有谁不知道您的品行为人。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
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
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不会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别董大》古诗第一首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解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较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
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
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
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下眼前之景:北风滚滚,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就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为了黄色,本来璀璨
夺目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通常。
大雪纷纷扬扬地飞舞,群雁排起整齐
的队形向南飞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丽的环境中,送行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器重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
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
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练习朗读古诗。
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
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你看到黄沙飞扬,黄云残日的空旷,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此刻夕阳西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凄凄惨惨齐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9•这是怎样的悲壮而凄凉啊,师指课题:此景,别董大,这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诗中明E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10.(板书:愁)。
“愁”。
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 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和第二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11 •你怎样理解“前路”?(结合理解“知己”)12.此刻我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这“曛”不仅写出了天色昏黄,也写出了前途昏暗,分不清方向。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说得很好,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
然而,高适却写下的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课件)(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宰相非常赏识他,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
听。
这就是董大当年善弹的那首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此刻,你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几句话。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
)生:你的琴艺咼超,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
所以,诗人开导他,读一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是一代琴师,边当朝宰相都非常赏识你,你还担心什么呢?所以,诗人劝慰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诗词鉴赏《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
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的古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背景:
高适(-),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
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
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辨:器重。
君:您。
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晓君。
”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
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
后两句力劝董大不必害怕今后再从这以后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器重像是你这样杰出的人物呢?这两句,既抒发了彼此这间浓厚情谊,也就是对友人的品格和就可以的高度赞美,就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行诗能写下得如此豪放向上,真的难得。
四年级上册《别董大》古诗1. 《别董大》这首诗啊,那可真是太精彩啦!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们的心呀!想想看,高适和董大分别时的那种不舍,是不是很让人感动呢?比如你和好朋友要分开时,不也会难过吗?2. 四年级上册的《别董大》,哇塞,那简直就是诗歌中的瑰宝呀!它就如同黑夜里的明灯,照亮我们的情感世界。
你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得多豪迈呀!这不就跟你鼓励小伙伴时说的话一样嘛!3. 《别董大》啊,真是一首能让人沉醉其中的古诗!它仿佛是一阵春风,吹散我们心中的阴霾。
就好像当你遇到困难时,突然有人给你加油打气,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了力量?就像诗中给董大的力量一样!4. 四年级上册的《别董大》,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呀!它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情感的大门。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画面感,是不是超强?就好像你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一样!5. 哎呀呀,《别董大》这首诗太有魅力啦!就像一个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
当我们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时,不就像有人在耳边告诉你别怕,大胆往前走吗?这感觉多棒呀!6. 四年级上册的《别董大》,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呀!它好似一颗璀璨的星星,在诗的天空中闪耀。
你想想,高适对董大的情谊,不就像你和你最铁的哥们儿之间的感情一样深厚吗?7. 《别董大》,哇,这诗简直太牛了!就如同那雨后的彩虹,给人带来惊喜。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多么大的肯定呀!难道不比你被人夸奖时还开心吗?8. 四年级上册的《别董大》,绝对是古诗中的精品呀!它像一阵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心里。
当董大读到这首诗时,该有多感动呀!就像你收到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一样!9. 哇哦,《别董大》这首诗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盒子,打开就有无限精彩。
你说,这诗里的情感是不是也让你感同身受呢?10. 四年级上册的《别董大》,那真的是太了不起啦!它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