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思维导图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6
溶液溶液的形成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组成由溶质和溶液组成溶质、溶剂的判断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量少是溶质,量多是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看做溶剂。
乳化现象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洗洁精去油污就是这个道理。
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如氯化钠分类 根据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分浓溶液和稀溶液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结晶 定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方法蒸发溶剂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达式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交叉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注意只要提到溶解度,这个点一定在曲线上 曲线下面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
气体溶解度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 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压强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应用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溶液的配制 仪器天平、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误差分析偏小 偏大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称量好的固体倒入烧杯时洒到外面烧杯中有少量水氯化钠固体不纯,混有杂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洒到外面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降温结晶法)酸和碱酸碱指示剂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种类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变色规律 石蕊常见的酸盐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用途硫酸酸的化学性质与指示剂反应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俗称物理性质:白色半透明状晶体,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用途氢氧化钙制取 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石蕊:变蓝;酚酞:变红与指示剂反应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酸反应与某些盐反应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方法范围0~14之间,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关系p H<7,溶液呈酸性(不一定是酸溶液)p H>7,溶液呈碱性(不一定是碱溶液)p H=7,溶液呈中性测定方法(使用pH试纸)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中和反应表达式:酸+碱→盐+水应用酚酞酸红碱蓝酸无色碱红色金属除锈制药浓酸特性 挥发性:溶液浓度变小,质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