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本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13.37 MB
- 文档页数:18
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本知识和健身指导一)主要内容:1、生命在于运动2、体育健身基础知识一、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必须讲究科学—一生命在于科学运动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
体育运动:用于增强身体素质的各种活动。
体育活动(锻炼):有目的地,所从事的专门的身体活动。
运动员=健康运动员W健康运动员=不健康(一)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影响健康的四大基石:心理平衡、适量的运动、合理的膳食、戒烟限酒(二)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1、有利于情感、情绪的改善与调节;2、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3、有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形成;4、有利于自我正确观念的确立和人际关系的改善;5、有利于减轻疲劳、消除心理障碍季浏:体育活动的心理效益;体育活动的坚持性;体育活动行为的理论、预测及干预;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
(三)体育锻炼对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四)体育锻炼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1、体育健身扩大了人们的社会参与2、体育健身可以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3、体育健身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4、体育健身可以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二、体育健身基础知识(一)体育健身与健康体育健身: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身体机能提高过程。
健康:(二)体力活动与体育健身(三)常用健身方法(运动的种类,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四)体育健身过程中伤病事故的急救院前急救:急救是对於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伤患,在紧急医疗救护人员未达现场或送至医院治疗前,给予立即的救护。
1、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损伤运动损伤的分类:2、现场急救的顺序1)首先判断环境是否安全2)呼喊病人,判断患者反应情况3)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及旁人帮忙)4)采取现场急救的初步措施5)心跳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初步诊断、初步急救(急救的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转运)3、现场急救的原则1)挽救生命;2)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3)增进医疗效果4、方法与措施1)初步检查病人神志、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5分钟观察一次。
1、体育的概念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故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体育包括:竞技体育、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是指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2、体育的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社会情感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3、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服务。
4、我国体育的任务: (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
(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体育手段的定义和特点: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体育手段的分类:健身性手段。
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健身、康复和预防疾病。
如:健身走、太极拳、气功以及各种徒手的和轻器械的练习(如健身操、广播操)等。
健美类手段。
这种手段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健身,而且是为了健美。
如:艺术体操、健美操。
花腔滑冰、舞蹈等。
娱乐类手段。
这种手段的主要目的是玩、放松,获得积极性歇息。
如弈棋、游泳、康乐球、高尔夫等。
竞技类手段。
这种手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机体的竞技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
竞技运动项目都属于此类。
冒险类手段。
这种手段的主要目的既不是为了健身,也不是为了健美,而是为了锻炼人的体能、胆量,满足探险、创造奇迹的需要。
如:乘气球飞跃大西洋,只身驾驶太阳能游艇横渡太平洋,蹦极等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社会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大众普及性的体育活动。
简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主要4大专题内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是为了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而设计的一系列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公众健康和身心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通常分为几个主要的专题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运动训练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方法。
一、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必备的知识基础,包括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指导员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以及如何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1.1 体育科学在这一部分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学习关于运动与健康、运动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他们将了解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以及如何通过合适的运动方式来促进公众健康。
1.2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机制的学科。
在这一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学习关于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
他们将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并学习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设计合适的训练计划。
1.3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运动中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变化的学科。
在这一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学习关于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自我效能感、竞争焦虑、团队合作等。
他们将了解到如何帮助参与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竞技水平。
二、运动训练技能除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外,社会体育指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训练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术、训练方法和评估能力等。
2.1 基本运动技术在这一部分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如篮球的运球、投篮,足球的传球、射门等。
他们将了解到如何正确地进行基本动作,并能够教授给参与者。
2.2 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指在培养运动员技能和提高竞技水平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训练手段和方法。
在这一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学习各种训练方法,如循序渐进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等。
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是指针对社会体育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旨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社会体育工作。
本文将从培训的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训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旨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通过培训,使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掌握相关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培训内容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体育教育理论、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使指导员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体育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2.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包括社会体育组织的建立、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使指导员能够熟悉社会体育组织的运作机制,具备相关的管理能力。
3.体育赛事组织与运营:包括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推广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使指导员能够熟悉体育赛事的各个环节,掌握相关的组织和管理技能。
4.体育健康管理:包括体育健康知识、健身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使指导员能够具备健康指导和健康促进的能力,推动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
5.社会体育教学法与指导技能:包括社会体育教学法、指导技能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知识,使指导员能够具备有效教学和指导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培训方式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等。
其中,集中培训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系统授课,同时结合实践案例和互动讨论等形式,使学员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
分散培训是指将培训内容分散到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适应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网络培训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教育,通过在线学习和交流,使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第一讲《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他们与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工作者一样,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会体育指导员包括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1、社会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者社会体育主要体现的是大众对体育的广泛参与,也是体育的本质所在。
在群众性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同体育场地设施一样,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得以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们不但通过自身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感染着身边的人群,同时也对全民健身的普及与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从我国目前的体育体制、教育体制来看,已离开传统意义上学校系统学习的人群,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来源渠道主要还是源自于在各类健身场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传授。
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把握,不断提高了体育休闲与健身的乐趣与品味,进而促进人们的体育参与。
3、公民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促进者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其所拥有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服务于大众,为公民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社会交往而服务。
居民通过掌握的技能参与体育休闲与健身,为其健康生活而服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指导人们体育健身与休闲活动的时,也为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管理办法》出台的社会背景(一)社会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引言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担负着社会健康促进和体育教育普及的重要角色。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是为了提高指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使其能够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本文将介绍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目的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组织和指导各类社会体育活动的专业人才。
通过培训,指导员将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操作技术,了解体育法规和规范,并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培训内容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理论知识:指导员需要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指导员更好地理解运动的规律和原理,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
2.运动技能和操作技术:指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操作技术,包括各类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指导员应该能够熟练地演示和教授这些技能,以便能够有效地指导运动员。
3.体育法规和规范:指导员需要了解体育活动中的法规和规范,包括比赛规则、安全保障措施等。
这样可以保证运动活动的公正性、安全性和规范性。
4.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指导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一支运动队伍,有效地与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合作。
培训方法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1.理论学习:培训中会组织理论学习,介绍体育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点。
学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等方式获得知识。
2.实际操作:培训中会安排实际操作环节,让学员亲自动手进行运动技能和操作技术的练习。
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3.案例分析:培训中会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员通过分析案例来学习和理解体育法规和规范。
案例分析可以增加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是提高社会体育工作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社会体育是指由社会团体、机构组织,以及个人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活动广泛,参与者众多,是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会体育组织中负责指导、教练、服务体育运动者的专业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主要面向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教练员、体育老师、社会体育组织负责人等相关人员,以及对社会体育事业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培训内容1. 体育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教练员提供理论指导。
2. 运动训练与指导技术学习运动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运动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制定、运动员技能指导等内容,帮助教练员提高训练和指导水平。
3. 社会体育管理学习社会体育组织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组织管理、活动策划、场地设施建设等内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4. 体育法律法规了解相关体育法律法规,包括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器材安全、运动员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法律意识。
5. 社会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学习社会体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技巧,包括活动策划、宣传推广、活动执行等内容,培养教练员的策划和组织能力。
6. 应急处置与救护知识学习应急处置和救护知识,包括体育意外事故处理、运动伤害救护等内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急救能力。
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课堂授课、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观摩学习、个人作业等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周期本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共计12周时间。
每周安排3天培训时间,每天6小时,总计216小时。
六、培训教材准备《体育理论基础教程》、《运动训练与指导技术》、《社会体育管理实务》、《体育法律法规》等教材,为培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第一章体育概述一、是非题1.广义的体育包含竞技运动、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与身体娱乐三部分。
(√)2.狭义的体育也称体育教育。
(√)3.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健身与攀登竞技体育高峰。
(×)4.体育手段具有历史性、国际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1.我国体育的任务是什么?3.按照体育运动要达到的目的,能够把体育手段分为什么类别?三、论述题1.试述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第二章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述一、是非题1.社会体育是政府强制公民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大众普及性体育活动。
(×)2.社会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体育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通常认为社会体育的对象为社会全体公民。
(√)4.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中华人民共与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进展实现了一个更大的飞跃。
(√)5.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是我国职业系列中的一种。
(×)6.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二、简答题1.社会体育有什么特点?(1)对象的广泛性;(2)时空的广泛性;(3)目的、内容的多样性;(4)组织的灵活性;(5)参与的自愿性。
2.社会体育有什么作用?(1)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2)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3)促进生产进展与经济建设。
3.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什么作用?(1)推动体育产业进展;(2)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什么意义?第三章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须知一、选择题1.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体育道德B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规范C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原则D 行为准则2.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根据是----。
A 《体育法》与《劳动法》B 《体育法》与《职业教育法》C 《体育法》与《职业教育法》D 《体育法》与《教育法》3.根据《劳动法》,集体合同签定后,应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