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届各专业毕业生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一、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柏连阳同志简介柏连阳,男,汉族,湖南祁阳人,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现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合作指导教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围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农业部专家库成员,湖南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湖南省青年科技奖、娄底市第五届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南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领衔人。
主要研究方向:农药加工与应用,生物农药,农药毒理学,除草剂与安全剂。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资源筛选与机理研究”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了“植物诱抗剂的活性成分及诱抗机理”等9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科技项目;主持的科研成果获湖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于国内外首创“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研究,率先开展了“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与机理研究”和“水稻稻瘟病植物诱抗剂研究”,系统、全面研究麻类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尤其对麻类作物杂草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有突出成就;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害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项课题。
主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一种缓解乙草胺对水稻伤害的方法” 等4项专利已获授权;主持开发的“15%乙苄WP”等5个农药新产品均获国家农业部农药登记,已累计在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区推广应用9000多万亩;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植物保护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Binding of Three Cry1A Toxin i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Strains of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等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6篇;出版专著6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人文、社科类)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8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4)二、报表目录 (6)三、统计表式、主要指标解释和填表说明(一)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情况表(教社科年报1表) (10)(二)人文、社会科学R&D人员情况表(教社科年报2表) (12)(三)人文、社会科学R&D经费情况表(教社科年报3表) (16)(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览表(教社科年报4表) (20)(五)人文、社会科学R&D课题情况表(教社科年报5-1表) (23)(六)人文、社会科学R&D课题情况表(教社科年报5-2表) (25)(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情况表(教社科年报6-1表) (28)(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情况表(教社科年报6-2表) (31)(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教社科年报7-1表) (33)(十)人文、社会科学专利情况表(教社科年报7-2表) (35)(十一)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交流情况表(教社科年报8表) (37)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全面系统了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模和布局,了解科研人员、组织、结构的现状以及各要素的构成,准确、客观、真实地掌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动态,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此项统计调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办法(校政发〔2019〕19号)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湘教通〔2016〕102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引导各二级学院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规范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有关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工作部署,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进一步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主要包括学院办学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与办学特色等7个审核项目,涵盖各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发展,教学设施及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及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招生就业情况、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情况,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等,评估范围及评估内涵说明见附件。
三、评估对象全校各二级学院。
四、评估组织学校成立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人事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党政办、教务处、质量监控与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学工处、团委、计财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校地校企合作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由质量监控与发展规划处负责。
成立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负责具体评估工作。
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特殊情况下,报经校务会同意后可择时进行。
欢迎选用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毕业时间湖南师范大学简介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一所集自然之神秀、汇人文之灵杰,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学校。
走过了60多个春秋的湖南师大,今非昔比,生机勃勃。
目前,学校下设23个学院,59个系(部)、49个研究所(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11个“十五”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专业6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硕士点95个,并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学科点、历史学科点、伦理学国家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和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科技部省部共建实验室。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20多万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000余人,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2000余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正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0余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取得了优异的教学科研成果。
学校重视同国内外高校或文化机构的学术交流,先后聘请了英、美、德、俄、日、澳等1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一些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
学校图书馆藏书29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20万册,中外期刊4700余种。
学校创办的12种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还办有《湖南师大报》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南人文科技教务处篇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件院政发〔20xx〕29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关于印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的通知校属各单位、各部门:现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二○○九年九月九日主题词:印发校内津贴分配方案通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办公室 20xx年9月9日印发录入:陈学好校对:尹钟宏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根据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臵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xx]59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参照同类院校的做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一)向教学一线和优秀人才倾斜的原则;(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按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三)按需设岗、以岗定酬、岗变薪变的原则;(四)教职工待遇不低于同级公务员待遇的原则;(五)专业系(部)实施二次分配的原则。
二、校内津贴的种类及其标准(一)机关教辅单位岗位津贴及标准学校对机关教辅单位(含职业技术教学部)的岗位津贴按照不同岗位分别设立专业技术系列、管理系列、工勤系列三个系列,各系列岗位津贴标准如下: 1、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标准单位:元/月(1)机关工作人员的任职级别以学校或上级机关正式下文为准。
晋升(或免除)职务的从发文的下月起按新职务发放岗位津贴。
(2)若部门正职空缺由副职主持工作或代理工作者按正职的岗位津贴标准的90%发放;副处级单位的正职按副处级实职的岗位津贴标准发放。
(3)机关教辅管理人员一律按管理岗位津贴标准中相应的等级发放岗位津贴。
(4)机关教辅单位中的专业技术岗位暂限定为计划财务处、审计处、档案馆、后勤基建处(仅对预决算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图书馆、学报编辑部、校报编辑部、教育电视台和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但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具有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按管理岗位发放岗位津贴。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研究学校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性别入学年份陈琳12424131 农学女2012年9月刘佳佳11419111 食品科学与工程女2011年9月丁亚琴12424134 农学女2012年9月黄彩萍12419142 食品科学与工程女2012年9月彭伟卓12424126 农学男2012年9月指导教师金晨钟周友职称教授学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刘佳佳曾在首届大学生走读湖南乡村文化活动中获调研文章省一等奖,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第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现已结题;其他成员均未参加过类似挑战杯的活动。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金晨钟,教授,1985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一直从事植保科研与教学工作至今。
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教材1部。
获国家省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8项次,目前主持和参与的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在本项目中负责技术指导。
周友,学士,毕业于吉首大学,2012年考取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技学院全日制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在本项目中主持并负责项目技术路线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以及项目成果的总结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项目研究的背景(1)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感病表现为植株矮小、穗头小、结实不好、矮缩枯死,且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日益加重;(2)现阶段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处理过程复杂,用药不科学、不及时,药液量不足,无法达到稻苗基部,白背飞虱杀灭不及时,无法达到防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理想效果;(3)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不同,在用药剂防治时对不同种药剂的用量就无法精确的判断,对于讲究绿色食品的现代人,过多使用农药不健康不环保。
(二)项目研究的目的(1)通过本研究找出引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根源,进而探讨防控此病的措施,从而达到更好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促进水稻的生长,确保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2)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与黑条矮缩病异同的问题,通过优化设计简并引物,建立一种快速鉴别两种病毒的方法,为明确调查这两种病毒在我国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3)通过本实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学到更多有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容,丰富自己阅历。
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论文一、学生因素国家的扩招带来大批高中生为了升学而选择音乐专业,如今各大高校招生大部分设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主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面试主要展示专业水准展示技能,两个环节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而学生大多不能做到专业和理论两方面都强,但高校依然为了升学率而招生。
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数从高中阶段就被列为特殊群体,文化课普遍比一般学生差,才选择的学习音乐,又因为专业学习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音乐本身又要求学生较为活泼,不能静下心来看书,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的数据采集就可看出,音乐系在图书馆看书的占比一直是排在全校系别的倒数,也就很少有学生能在进入大学后能积极的钻研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弱,也就导致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这又和如今的市场需求背道而驰。
导致毕业后很难胜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
二、缓解音乐生就业率分析(一)专业教育的引导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学生多是以声乐或者器乐专长而考入学校,这样在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客观的产生了偏科现象,所以这样不利于培养出合格的教育型人才,多数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单一的专业技能,导致严重的偏科,所以院校在大学生教课方面,准确制定音乐生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和学习习惯上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机制,促使大学生由传统的习惯性学习思维方式,向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建立准确的学习方式,并促使其向复合型学习转变,比如在声乐生中加强钢琴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觉得钢琴只是一门凑学分的课程,以此来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步伐,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二)就业培训指导在大学生课程中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培训是不被重视的一项,我系的就业指导以讲授的形式存在,另外在该方面的教育师资不够完善,学生刚进入大学是以专业为主,但是到了大三大四后,关键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更好的建立就业观,了解本专业的具体现状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职业规划需求,通过开展相应课程使学生就业观更加健康趋于实际,让学生把就业观和社会需求的客观实际相结合,调整好自己的固有的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目前社会的需求和职业前景,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就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