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的趋势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风电项目规模不断增加,其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采用系统思考和制度设计的方法,重点分析风电项目在不同阶段存在的环境风险和管理问题。
旨在建立起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管控体系,通过采取科学措施,推动风电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1、构建风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意义风电工程包含准备、建设、运营和退役等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环境风险。
综合研究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风险问题,并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是风电全生命周期环境问题管控的基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识别各阶段环境风险,促进风电项目精细化管控风电规模化建设过程中,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行业对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尚不足,对各阶段环境影响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因此,开展全生命周期环境管控是加强宣传,提升公众对风电项目全面认知的重要途径。
调研发现,在风电项目选址阶段,涉及到触碰生态红线、未经批准就开始建设、危险废物存储不合理、退役设备环境处理不当等问题普遍存在。
若这些风险问题未能被及时识别和采取措施处理,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潜在危害。
因此,开展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管控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风电项目实现精细化的环保管控,优化环保管理策略,提高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保水平。
有助于构建适应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体系,推动风电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风电技术的更新和迭代速度加快,开发和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的单一管控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因此,急需从全局角度更系统地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管控。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体系有助于准确识别各环节中潜在的、易被忽视的、监管薄弱的环境问题,并在各阶段推进中及时保护和逐层加强保护。
风电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风电项目作为一项新兴的能源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关注的领域。
然而,这个领域的风险也比其他领域要高得多。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风电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安全管理制度目标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风电项目的运行安全,降低潜在的风险,保护现场员工的生命和健康。
本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包括风电项目的所有环节和方面。
三、组织架构项目经理、安全经理和质量经理负责制定、实施和维护本安全管理制度,并担任管理代表。
他们共同确保本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实施。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调试、投运和维护。
安全经理负责监督安全管理实施,制定风险评估向导方案,培训安全教育,处理安全事故。
质量经理负责项目的所有质量相关问题,包括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四、作业安全管理1.施工前评价: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评估,确认所有设备的符合安装要求和安全标准。
未通过评估的设备必须更换或修理。
对于危险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方案,进行现场规划和安全讨论。
2.安全培训: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工人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了解项目的重点安全条例和操作规程。
3.安全监督:安全经理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
对于未及时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安全经理需要在每周会议上,向项目经理和质量经理递交安全报告,包括安全问题和整改进展。
4.安全控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危险,如建立安全平台、安装安全防护措施、装置警告标志、管理电力线路、限制进入出入口、排除危险物等。
5.安全防护:风电场内必须设置安全锁、铭牌、警示带等安全措施,普及电气设备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
五、日常巡检和维护1.设备维护:所有设备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在发现设备问题或异常迹象时,必须立即通报相应部门。
2.安全标记:必须设置合适的标记,包括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等,以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
3.维护计划:对于设备和安全锁定装置,必须制定维护计划,并在计划内检查。
海上全生命周期成本结构及变化趋势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行业界的同仁、各位朋友,大家好!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47号),同时配发了“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
47号文本质上是要求地方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配置资源,取代传统的通过行政审批分配年度建设规模指标的方式,同时,上网电价作为竞争配置的重要条件,取代了现在的固定电价的模式。
文件的出台为地方政府分配指标提供了规则和依据,消除了项目核准过程中的非技术成本,并期望通过技术进步和方案优化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最终达到“促平价、可落地”的目的。
47号文的发布给整个海上风电行业和全产业链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了新的机遇,海上风电行业将会迎来新的转折点。
中国电建华东院作为海上风电主要勘测设计单位,我们以总包、设计、咨询、监理等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全国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建设开发工作,下面我将从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成本结构、勘测设计角度技术方案优化对成本的影响以及成本变化趋势和展望三个维度进行交流和汇报。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结构47号文发布后,之前推了很多年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概念一下子火起来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是国际能源行业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评估发电项目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已得到欧美国家的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真正到了评估项目的时候,很少有人再用这个概念,最终还是看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现在因为电价不固定,传统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评估项目可行性的方法不能用了,只能计算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
根据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计算公式,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主要就是建设成本、资产折旧和税收、运维成本和固定资产残值现值等,其中折旧和税收影响,在这里就暂且不说了,主要谈谈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设计和建设经验逐步积累,海上风电投资逐步下降,福建、广东海域受地质条件、海域养殖征迁等因素影响投资仍然较高。
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优化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优化对于项目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并提出优化策略,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实施风电项目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引言: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于发电领域。
然而,风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包括高投资成本、技术风险、并网环节问题等。
在这些挑战下,进行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优化能够帮助项目经理降低项目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并促进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1. 前期投资成本分析:风电项目的前期投资包括土地购置、风机采购、电网接入等。
在进行前期投资时,项目经理需要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土地成本、设备采购成本等因素,并通过灵活的财务模型进行优化。
2. 建设阶段成本分析:建设阶段成本分析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费用、施工管理费用、监理费用等。
项目经理应综合考虑施工资源、管理人员、监督机构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控制成本。
3. 运营阶段成本分析:运营阶段成本分析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费用、运维人员费用、电网接入费用等。
项目经理应制定运维计划,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与维护,以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
4. 退役阶段成本分析:退役阶段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拆除工程费用、土地恢复费用等。
项目经理应在项目实施之初就考虑到退役阶段的成本,并制定相应的资金储备计划,以确保项目退役时能够及时、安全地完成。
二、风电项目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策略:1. 技术选型与供应链优化:在风电项目实施之前,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区域条件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2. 运维管理与设备维护优化:项目经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海上风电项目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风电项目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为了确保海上风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本文将探讨海上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海上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是评估项目从规划阶段到运营阶段的各个环节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过程。
这种评估不仅包括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还包括风机制造、船只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影响。
准确评估这些环节的影响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项目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其次,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上风电项目来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清洁能源需求的同时,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碳排放、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将项目纳入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中,避免只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
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和工具。
其中包括碳足迹评估,即评估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来综合评估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评估结果能够提供决策者科学的依据,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对于海上风电项目来说也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环境影响的分析可以帮助项目规划者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减少对鱼类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其次,社会影响分析可以确保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尊重当地社区的权益,充分参与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利益。
最后,经济影响的分析可以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此外,为了实现海上风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保项目在设计和建设阶段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发电效率,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
管理纵横风电EPC项目管控要点分析吴向炜(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为了提高风电项目建设的质量和速度,项目单位和建设单位已经逐步将EPC模式引入进来。
本文分析和研究风电项目EPC 模式,希望能够做好EPC项目的管控工作,将EPC模式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风电;EPC项目;管控进行风电项目建设的时候,对于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地完善项目管理的模式,从而确保项目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由此将EPC模式引入风电项目中,希望能够发挥其作用,提高风电项目建设的质量。
1 风电EPC项目管理特点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EPC项目已经非常广泛地运用到了风电项目中。
进行风电管理的时候,我们通过对比风电EPC项目和其他行业的EPC项目可以发现,风电EPC项目自身的特点比较明显,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1.1 风电EPC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短暂和其他项目相比,风电EPC项目建设周期比较短暂,项目的工作量比较大。
这种情况下,相关单位所承受的风险也比较高,在项目开工之后,相关部门所承担的建设工作强度也比较大,需要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更好地进行配合。
1.2 风电EPC项目的合同金额比较大和其他项目相比,风电EPC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合同金额比较大。
具体而言,在合同金额中,设备费用、征地费用以及工程费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设备费用占比非常高。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项目本身的特征来进行总承包模式的选择,从而为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条件。
1.3 风电EPC项目合同委托内容有了较大变化与传统模式相比,风电EPC合同委托的内容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随着风电市场不断的发展,风电EPC 项目产业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明显的拓展。
随着变化的出现,合同委托内容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在早期的时候,风电项目合同往往包含了采购、项目设计以及施工总承包模式,EPC模式运用后,项目合同委托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报建、整地以及项目运营等内容添加了进去,并且还包含了业主工作职责等一系列的内容。
■设施设备I Facilities&Equipment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要点闫娜(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摘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电力中仅次于水电的清洁能源,全面平价上网的到来对风力发电建设的项目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电项目工期短,一次性投入大、投产后的维护费用较低。
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很好的控制住工程成本会明显降低后续的基建期的成本花费,同时也可以使风电场在投产之后获得更好的收益,所以研究风电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风电项目;成本控制;措施1风电项目建设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风电项目建设由于地理位置、人文条件等差异较大,个性明显,受交通、地形制约”风电场在前期工作中,依据测风获得的原始数据设定风资源开发区域,根据技术软件分析的风能玫瑰图确定主导风能方向并依地势情况大概选择施工地点,再结合当地风资源的状况实施后续工作。
但是微观选址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对建影响”1.1基®m对项目辭的影响风电项目中,风机的怖以微观选址为前提,所以在道路的排布上要根据风机点位进行设计。
对于处于不同的地理范围和海拔高度的风电项目,所需的道路成本就会出入很大,而且如果不能对当地的道路情况进行科学详细的勘察,就会导致道路成本额外增加。
1.2运输財对项目瞬的影响我国目前风电项目以陆上风电为主,海上风电为辅,因而野外作业所占的比重巨大。
按照我国风电项目抖怖列示,这些风电场大多集中位于我国西北和北部区域,南方和北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均造就了设备运输制约风电建设的尴尬格局。
虽然设备供应商货源充足,却由交通、地形制约导致设备不能及时到货。
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导致设备成本大幅增长。
而且如果货源、设备等不磁时供应,就会使个别环节的工期延长,从而使环项目不能如期完成,导致其他的成本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1.3主设劭格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建设风电场的主要成本中,主设备所需的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约占6槪右,所以对主设备成本的控制对总成本有很重要的影响。
风场全生命周期概述上海南华机电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范江海1、宏观选址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选址。
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他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
1.1、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有: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1.2、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2.1、风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1.2.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1.2.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1.2.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1.2.5、保证工程安全;1.2.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1.2.7、规划装机规模满足经济型开发要求及项目投资回报;1.3、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1.3.1、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详查地区风资源分布,关注现有风场动态;1.3.2、初步拟定开发区域后,跟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1.3.3、通过参考已投运风电场、咨询相关部门、结合风资源分布图等渠道进行风场选址;1.3.4、宏观选址现场踏勘;1.3.5、编制《风电场宏观选址报告》;1.3.6、宏观选址报告审查;2、立塔侧风现场测风的目的是获取准确的风电场选址区的风况数据,要求数据具有代表性、精确性和完整性。
2.1、为了能够确定在各种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风能变化的特性,需要测量风速、风向和其湍流特性。
为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微观选址,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和地形地貌,需要确定测风点及塔的数量、测风设备的数量。
2.2、测风时间应连续,至少一年以上,连续漏测时间应不大于全年的1%有效数据不得少于全部测风时间的90%。
还应借助与风电场有关联的气象台、站长期记录数据以分析风的年际变化。
2.3、测风设备选定由于野外工作性质,应选用精度高、性能好、功耗低的自动测风设备。
风力发电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李龙君;马晓茜;谢明超;廖艳芬【摘要】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到了标煤的消耗量为11.13g/kW·h,CO2排量为46.6g/kW·h,分别为煤电的0.25%和0.21%.加权平均后得资源耗竭系数为3.61E-04 mPRgo,其中油占68.42%,煤占31.58%;总环境影响负荷为4.03E-05人当量,GWP和AP分别为煤电的1.81%和3.9%.对系统进行敏感性分析得知,风机运输距离的影响作用小于发电量的影响作用,且完善技术、健全管理制度能够显著提高风电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效应.【期刊名称】《风机技术》【年(卷),期】2015(057)002【总页数】7页(P65-70,84)【关键词】风力发电;生命周期;节能减排【作者】李龙君;马晓茜;谢明超;廖艳芬【作者单位】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27;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TK05当今社会能源紧张,由“中国统计年鉴2010”可知[1],2009年的能源消耗为30.664 7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1倍。
过去30年的能源消耗数据显示化石燃料占中国能源消耗的90%,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且使用过程中会排放温室气体[2]。
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有效的可替代能源,以其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多个国家正致力于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3]。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4],以其分布广、储能大[5],高“绿度”,风能技术较成熟等优势备受人们青睐[6]。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据“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到126亿kW·h,成为亚洲第一风能利用大国,且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装机容量增幅都超过100%。
风电场建设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如何实现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电场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生产方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要确保风电场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收益,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风电场建设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究竟如何实现呢?全生命周期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风电场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退役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它不仅仅关注某个阶段的局部优化,而是着眼于整个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在规划阶段,需要对风电场的选址进行深入研究。
这包括对当地的风能资源进行详细评估,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对风能的影响。
同时,还要分析周边的电网接入条件、土地使用政策以及环境影响等。
只有在选址上做到科学合理,才能为后续的建设和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环节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风机型号和布局方案。
风机的选型不仅要考虑单机容量和发电效率,还要考虑其可靠性、维护成本以及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
合理的风机布局可以减少尾流影响,提高整个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此外,电气系统、道路和集电线路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需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建设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工程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要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进度。
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检验。
同时,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赶工而影响工程质量,也要防止工期延误导致成本增加。
风电场建成后,运营阶段是实现长期效益的关键。
有效的运维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诊断和修复等工作。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实时掌握风机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
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近年来,海上风电在碳中和目标的全球共识与创新实践中发展迅猛,在新能源基地化、规模性、集约化、平价化的发展趋势中,正逐步成为一种主力能源,越来越得到政府及开发商的重视。
恶劣的海洋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海上风电项目平准化度电成本的控制及降本增效的任务紧迫而艰巨,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提升。
海上风电企业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目前其资产管理聚焦于财务管理、账目核对和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等工作,难以通过资产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在海上风电项目竞价上网时代,海上风电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是交付优良资产、提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降低海上风电项目平准化度电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的特点与挑战海上风电场的资产具有可达性差、关联性强、运维成本高、生命周期长且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当前海上风电企业的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下。
(1)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理念不明确。
资产管理局限于关注运营维护期的风机设备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决策单独进行,未能从大资产、全过程的角度考虑。
(2)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企业资产管理统筹部门和其他各部门间管理目标不统一,管理合作效率低,无法实现成本、效益和风险的企业级全局最优。
(3)资产管理智能化水平不高。
海上风电企业部门管理系统不互通和编码不统一造成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难以整合,较少采用数据挖掘算法提炼数据资产的价值,为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支持。
因此,如何构建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指导海上风电企业全面开展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工作是尽快实现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平价上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建立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理念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包括四大理念:大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反馈管理和智能化管理。
(1)大资产管理。
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主要关注三类资产:一是核心实物资产,即海上风电机组、海缆、陆上升压站和海上升压站等共同完成发电和输电任务的实物资产;二是支持性实物资产,即施工、维护时用的设备、备品备件等能够维持核心实物资产系统健康状态的实物资产;三是支持性非实物资产,即人力资产和信息资产等能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起到支持和辅助作用,提升实物资产的管理效果的非实物资产。
2021年第2期2021Number2水电与新能源HYDROPOWER AND NEW ENERGY第35卷Vol.35DOI:10.31322/j.3nki.3n42-1100/tv.3671-3334.3221.32.301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胡威1张天姣0,陈晓军2(0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2;2.中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34)扌摘要:依据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将风电场气象灾害的分析、识别、评估、管理贯穿于各个阶段,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研究,对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气象灾害管理的流程建立、组织构建、制度修订、行为规范、检查反馈等提供支撑。
关键词: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风电项目中图分类号:TM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354(2021)02-0001-03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for Wind Power ProjectsHU Wei1,ZHANG Tianjiao1,CHEN Xiaojun2(0Xinjianj Goldwinj Science&Technology Co.,LtV.,Beijing100176,Chino;2.Zhonooeeo Power-Tech Development Co.,LtV.,Beijinj100034,Chino)Abstract:Ac inVydVe risk manayemeeV system of meteorolooicel disaster for win4power projects is estaOlishee,in which tVe disasteo analysia,ineetificdtioa,eeluOioa ant manayemeeV aro cerriee out taronuOonV tVe life cycie of tVe projecta.The p rocess estaniisameei,oroanizatioa constroctioa,system-yisioa,opedtioa code,ant inspection ant feeebnch of the meteoroloaicel disaster mananemeei aro discnssee.Key words:meteeroloaicel disaster;o P manayemeei;wint power91x00,,我国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和地理的布局复杂且多变,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可利用资源丰富。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
【摘要】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存在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风险因素,本文就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论述,并作出全文总结。
【关键词】风电项目风险分析管理对策
近年来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能源紧缺现状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寻求替代能源是实施能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有极为丰富的风能资源,风力发电也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在我国能源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风电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本文作者在工作实践基础上,就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展开探讨,希望能为风电行业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1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所存在的风险
一般而言,风电项目的施工工期较长,通常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如此长的施工工期也增加了风电项目建设的风险因素。
根据项目施工周期的不同,可以将整个风电项目分为投资规划、可行性研究、施工和运行四个阶段,而每个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
对风电项目的不同阶段做出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 投资规划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风电项目投资规划阶段所应注意到的问题很多,有资源环境、国家政策和经济因素等。
在整个风电项目施工中,资源环境是最难以评估的风险因素,对风力资源评估不足将影响到项目完工后的盈利水平。
国家政策时有变化,有可能给风电项目建设带来政策风险。
风电项目投资资金数额庞大,项目实施中有可能存在资金准备不足问题,而这也成为风电项目最主要的经济风险。
风电项目施工工期较长,期间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缺乏对自然灾害的足够预期,将形成风电项目施工的自然风险因素。
1.2 可行性研究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需要具备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实现对风电项目成本、资源、财务等诸多方面的探讨。
如果缺乏对风电项目中财务问题的深入研究,很可能出现成本风险和财务风险,而这两种风险是可行性研究阶段最应规避的问题。
除此之外,风电项目建设对资源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当建设场地自然条件无法满足项目设计要求时,就会出现资源环境风险,而这会影响到项目施工进度和后期盈利状况。
1.3 项目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风电项目施工需重视三个方面,即施工费用、项目工期和施工质量。
正因如此,风电项目施工进程中,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就项目费用、工期和质量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特别要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除此之外,鉴于风力发电机组属于高空作业,安全生产问题成为其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做好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测评工作。
1.4 项目运行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风力发电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季节风力有所不同,这决定了我国风力发电存在不稳定性,对风力发电成分形成影响。
风电项目运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或长期无风的现象,这将给风力发电带来不利影响,进行风电项目风险分析和管理时应考虑到上述因素。
风电项目运行阶段是实质性盈利阶段,现阶段,我国风力发电系统接入全国电网,电价由政府以招标的方式确定,而当其他发电技术趋于成熟时,国家极有可能下调电价,风力发电存在价格优势,其他发电技术电价优势的增加,将使风力发电逐渐失去自身优势,甚至可能带来项目运行资金风险。
除此之外,全国电价浮动,也将给用电合同签订带来难度,综上所述,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规避电价风险。
2 加强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是对各种因素加以筛选和处理的过程,项目施工是动态化的过程,风电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管理风险,而这些风险因素也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实施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是完善风电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应树立起全局观念,寻找各风险因素间的关联性,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风电项目建设实现其应有的意义。
2.1 制定并落实政府政策
近年来,我国一直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风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有效利用这种能源能够促进我国能源行业中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早已认识到利用风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风电项目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政府为风电行业制定很多优惠性行业政策,而在正确解读政府相关政策基础上,可以有效利用政策资源,巧妙缓解风电项目所存在的政策风险。
一般而言,风电项目相关企业需做好如下三种举措:
首先是关注政府政策动向。
政策变化往往引发投资环境变化,风电项目相关负责人要有政策变化的前瞻性,做好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调研工作,只投标可以承担的项目。
其次是加强和当地政府的联系。
与风电项目所在地政府搞好关系,能及时了解当地政府动态,了解风电行业政策的可行性,也可以使风电项目具有合法性。
最后是密切关注电价变化。
可以采用分担策略来规避电价风险。
2.2 加强技术的创新和开发
我国风电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大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在引进外来技术的同时,也注重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更为重视风电技术的创新和开发,从而实现风电技术的本土性和科学性。
2.3 加强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有必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规避风电项目市场风险,特别是为了有效应对电价波动,将市场风险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应注重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做电价风险预算,在现有政策下,可以适当缩短项目投资回报时间;其次是选用保守方式进行项目预算,为控制风险计算收益率最低值;最后是实施成本控制,特别是对项目施工阶段和项目运行阶段的成本管控。
3 结语
我国能源行业改革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都深入发展,作为清洁性可再生能源,风能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风电行业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而政府也必将继续加大对风电行业的倾斜力度。
当下风电项目建设受各种风险的不利影响,引进并完善风电项目风险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降低其全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因素,而这也成为当下风电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吴晓平.风电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传播,2012年第17期.
[2]孙涵.基于蒙特卡洛的风电项目风险评价分析[J].理论月刊,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