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现代青花瓷的发展与创新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85
景德镇青花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
到了元、明(公元13~17世纪)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在生产技术和规模上都得以进一步提高。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
它以含氧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描绘花纹,再施一层透明白釉,入窑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青花瓷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
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青花瓷的发明是景德镇陶瓷前辈们智慧的结晶。
青花瓷由唐代褐彩衍变发展而来,它是先民们在唐代褐彩和唐三彩的基础上。
青花瓷的产生标志着中国陶瓷已有素瓷向彩绘瓷过渡的里程碑。
在此之前,中国陶瓷装饰大部分是以刻、划、印等装饰为主流。
青花瓷的发明使陶瓷艺术家不再单一地追求“如冰似玉”的效果,而是向彩绘瓷的领域进军与发展,青花瓷的烧造成功震惊了整个世界,使过去的素瓷暗然失色。
青花瓷具有计庄重、典雅、幽雅、明块的东方文化艺术风格和强烈客民族色彩与装饰风貌。
青花瓷从功能上来分大致可分为三种,一、青花日用瓷,二、青花仿古瓷,三、青花艺术瓷。
但是青花在装饰形式上还经常与釉里红、颜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珑等形式结合起来交织在一起进行装饰,相互衬托而形成青花斗彩。
(青花斗彩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受日用瓷,仿古瓷的束缚,由艺术家注意发挥)青花日用瓷:指在人们日常使用的餐具、饮具(包括茶具、咖啡具、酒具、凉水具等等),厨具、文具、卫生洁具等器皿上运用青花所装饰的产品都有为青花日用瓷。
青花日用品瓷以独特的装饰手法、完整的配套和画面、鲜丽、沉着的颜色、清亮、莹润白中泛青的釉质结合美观、大方的图形以及庄重朴素的纹样,制造出大型配套的中、西餐具、饮具、文具、厨具等日用品。
青花瓷是釉下彩,先画后烧,创始于元,盛行于明清,是适用于观赏与日用的主流品种。
元朝政权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生活在蓝天白云大草原的环境下,对蓝天白云有天然的喜好,青花瓷则得以迅速发展。
一、青花瓷从元朝开始盛行的原因首先,元朝统治者他们原先生活在大草原,有尚白尚蓝的习俗,可以说我国内蒙古至西亚等大部分游牧民族都有尚白尚蓝的习俗,青花瓷具有胎体坚细洁白,釉色晶莹纯润的艺术特色,很符合游牧民族生活环境和与生俱来的喜好,这是青花瓷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当时的青花瓷不但供给于元朝统治阶层,而且还大量出口至西亚各国,大量的需求和广袤的市场得以让青花瓷流行开来。
至明朝有大部分伊斯兰教群体,也很喜好青花瓷,直到清朝,清朝统治者也是游牧民族,承袭了元朝的喜好,青花瓷又进入盛行时期,从乾隆仿制大量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就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对青花瓷的喜好。
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发展。
青花瓷在保留我国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优秀部分,艺术市场上的青花瓷作品异常丰富,可谓欣欣向荣,一片好景。
二、景德镇成为青花瓷创烧地的原因及传承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元朝当时的制瓷中心,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青花瓷在这片土地繁荣发展。
景德镇地处南方,在元蒙统一全国时较少受到战火的牵连,算是一片安详之地。
自古景德镇素有“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名,为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元朝之所以将大量陶瓷匠人聚集景德镇,是因为瓷器能为其创收大量外汇。
当时元朝统治者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攻城略地,但唯有匠人不杀,其中就有陶瓷匠人,这也为陶瓷艺术的延续保留了人才。
景德镇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的结合下,从而使青花瓷在这片土地上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并一直延续至今窑火旺盛。
釉下青花瓷在经过元明清和近代的不断发展,为我们保留了许多优秀的传统釉下彩瓷文化,纹饰题材相当丰富。
1、瑞兽。
龙纹是封建皇权统治之下不可或缺的装饰纹样,不仅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有吉祥、守护的寓漫谈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王慧丽摘要:Talking about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Blue and White PorcelainWang HuiliAbstract: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Jingdezhen thrived due to the creation of underglaz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porcelain producing area centered on Jingdezhen. More than 60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underglaz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matured. How to take the next step requir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generations of artists.Keyword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21-07-07五爪龙纹的主要地位,在永乐年间,出现了海水龙纹,五爪龙纹也开始慢慢转变为四爪或者三爪的龙纹。
2020-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关于景德镇青花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探微孙宇(开封市文物商店,河南开封475000)摘要:青花瓷是在瓷土胚胎上使用含钴矿物原料彩绘,经过高温烧制呈现出蓝色花纹的瓷器,是景德镇最为著名的瓷器。
基于此,本文针对青花瓷工艺传承和创新进行研究,以期为青花瓷工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景德镇;青花瓷;造型工艺;装饰工艺;烧制工艺中图分类号:TQ17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22-01一、引言青花瓷是我国国粹,也是陶瓷艺术的重要构成,更是重要的世界文明产物。
青花瓷发源于唐朝,在元明时期发展成熟,在清朝达到鼎盛。
经过丝绸之路交流,从中国运往非洲、东南亚、欧洲等各国。
青花瓷的传播也推动了陶瓷工艺的交流和发展。
青花瓷作为工艺和艺术的结合,对艺术文明有重要价值,讨论青花瓷工艺的创新,对陶瓷艺术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青花瓷的成型工艺在青花瓷传统成型工艺中存在明显的时代特征,唐代青花瓷主要用于日用器,以碗、盘类为主。
宋代青花瓷多为碗类造型,敞口、直口较为常见。
元代青花瓷造型偏向厚大,多为大罐、大碗,加高瓶口,让瓷器更加沉稳丰满。
明代青花瓷造型更加多样,各类碗、盘、壶、瓶、炉、杯均常见。
清代青花瓷从早期敦厚,进化为精巧秀丽,但造型多厚重呆板,主要以生活用器、祭祀器为主。
传统成型工艺主要为泥板、印坯、拉坯三种工艺,拉坯以制胎最常见,利用轱辘车发力,手工拉坯制作。
印坯主要利用模具,手工成型。
泥板成型在镶器和瓷板中最为常见,通过人力锤打将泥料制作成平板,再进行塑型。
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青花瓷继承了传统工艺,并进行现代化创新。
目前成型工艺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需求,大批量使用机械化制造,对压坯成型工艺进行创新,生产日用瓷器,主要使用压坯机自动完成成型。
或使用注浆成型工艺,将泥料灌入石膏模具中,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
实心注浆通过不断灌入泥浆,经过干燥后制作实心瓷器。
景德镇青花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分析作者:韩江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9期摘要:景德镇青花瓷工艺包括成型工艺、装饰方法、烧制技术,每个环节都非常复杂,必须把握准确,才能制成高水平的青花瓷。
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德镇青花瓷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新成型、贴花等制作工艺,加上气窖、电窖的使用,使青花瓷紧跟时代的脚步,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景德镇;青花瓷工艺;传承与创新青花瓷可以称之为白地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其他分别是玲珑、粉彩、颜色釉。
青花瓷不单单是我国国粹,更是陶瓷艺术的极品,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它在我国甚至世界工艺美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花瓷技术始于唐朝,逐渐成熟于元朝,鼎盛发展时期是清朝。
在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不同,这也表现出青花瓷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下文就青花瓷工艺传承以及创新做简要分析。
1青花瓷的成型工艺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陶瓷使用的需求及大众对器物的审美,可通过器物不同的造型表现出来。
唐朝时期,青花瓷的器形以枕、罐、碗、盘为主,日用器中青花瓷盘和碗比较多。
到了宋代,青花瓷已经发展为直口碗和敞口碗的碗形器具为主。
元朝时期,青花瓷有新的突破,主要特点为“厚”“大”,器物的造型以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为主。
元朝梅瓶在宋代梅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肩部更宽,瓶口也更高,看上去更加丰满和沉稳。
另外,其他朝代的青花瓷还有其他特点。
就青花瓷的绘画艺术而言,以陶瓷坯体为基础,胚胎造型直接影响青花的绘画效果,所以,坯胎制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传统制作模式下,成型工艺包括印坯、拉坯、泥板成型,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拉坯。
传统模式的圆形器具一般以手工拉坯的方式完成,古代使用轱辘车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借助手掌和手指的力度,进行拉、挤、压、扩等操作,并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将泥料制成一定的形状。
另一种方法就是印坯成型,这种方式需要将泥料放到模具中,然后手工均匀挤压,制成一定形状,待泥料干燥后,脱去磨具,形成最后的形态。
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发展综述景德镇,听这名字就知道跟陶瓷有关了,对吧?这可是中国的陶瓷之都,早就有“瓷都”之称了。
你要问怎么回事?说白了,这地方出土的瓷器,那叫一个精美绝伦,堪称艺术品。
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早就不止是传统的手工艺了,现在可是走在了科技前沿,真的是越来越牛了。
不信?咱往下看。
先说说这陶瓷产业的历史吧。
咱们都知道,景德镇的陶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开始出瓷器了。
别看那时候技术简单,连火候都掌握不好,可人家就能做出让皇帝都赞不绝口的瓷器,咱们的“青花瓷”,很多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你想,古代的工匠们靠手艺吃饭,一个不小心就会毁了整块瓷器,但他们就是靠着那一份执着,把瓷器做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
你现在一看,瓷器上的花纹,精致到让你舍不得用,差点就当做收藏品了。
天啊,那种细腻程度,真的是让人怀疑它是不是能穿越回去的。
说到现在的陶瓷产业,嘿嘿,不光是传统工艺,现代化的技术也早就进入了。
你以为还在烧窑、打陶土?人家早就有了高科技陶瓷生产线了。
现在景德镇的陶瓷已经不光是作为艺术品卖了,更有了很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比如说,航空航天领域、医学、电子设备等地方,景德镇的陶瓷都可以大显身手。
你能想象吗?一个小小的陶瓷杯子,居然能够和太空飞船里的零件扯上关系,这可是科技的进步啊!这也让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不再是传统手工业,而是朝着智能化、现代化、高科技方向发展了。
有意思的是,陶瓷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景德镇可不是只有一家做陶瓷的,周围一圈,几乎每家都有人在搞这行。
竞争不小,但也激发了创新的火花。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这些陶瓷企业早早就开始了产品多元化发展。
你看看,原先以瓷器为主的景德镇,现在做的瓷砖、卫浴、家居饰品甚至还有陶瓷餐具,种类繁多,什么都有。
说到这个,谁敢说他们不够聪明?在竞争的浪潮里,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才算是真正的“活得长久”。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景德镇的陶瓷产品还成功走向了世界,做到了国际化,已经不单单是国内市场了。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底蕴。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陶瓷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下面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详细介绍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市场需求是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和消费国家,市场需求量庞大。
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追求,使得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景德镇陶瓷备受欢迎。
传统造型的青花瓷、彩瓷、粉彩瓷等仍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审美观念的改变,现代设计和创新的陶瓷产品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
景德镇陶瓷企业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加强研发和设计创新,不断推出具有时尚感和艺术性的陶瓷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其次,技术创新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关键。
陶瓷制作技术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也能够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陶瓷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同时,他们还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陶瓷材料、装饰工艺和烧制技术的进步。
一些企业还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提高了陶瓷制作的精度和一致性。
这些技术创新的实施使景德镇陶瓷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第三,品牌建设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陶瓷品牌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树立信誉和提高产品附加值。
景德镇陶瓷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积极推广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品牌。
他们在产品设计、包装、销售渠道等方面下功夫,注重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参展展览、开展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国内外消费者展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这些品牌建设的努力,使景德镇陶瓷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更多机会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