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2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标题: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引言概述: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护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护理团队的组建1.1 确定团队成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团队应包括专业护士、医生、呼吸治疗师等多个专业人员。
1.2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应明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3 专业培训和持续教育:护理团队应接受专业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二、护理质量管理2.1 制定护理规范:建立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规范,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2.2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3 强化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三、患者护理计划3.1 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3.2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3.3 与医疗团队协作: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四、感染控制和安全管理4.1 严格的消毒措施: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4.2 防范交叉感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
4.3 安全意识培训:对护理团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患者和家属教育5.1 专业知识传授: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技巧。
5.2 沟通和支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关系,提供情绪支持。
5.3 出院指导: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出院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和回归社会。
结语: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至关重要,护理团队应密切合作,做好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并注重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工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努力。
重症监护室实习心得体会重症监护室实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三个月已经过去了,这个月我实习的是重症监护室,当我听到这个科室时,对此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第一次走进重症监护室的时候,脑子里是一片空白,这里的病床设置和其他科室完全不同,老师带我们熟悉了环境,这个月里,我们很认真的学习关于重症监护室方面的知识,了解工作性质,熟悉所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特殊器械,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
对于无菌操作技术,如戴无菌手套.穿脱手术衣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等,都能够熟练准确的操作。
在这个科室里,都是些危重病人,所以病人来后,首先做的不是给予怎样的治疗,而是先抢救,给予心电监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医嘱,给予相关治疗措施。
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
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由于在这个科室的病人都比较重,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做血气分析,看电解质有没有紊乱,是否贫血,根据结果给予对症处理。
在这里,我学会了抽血气,用换药碗换药,用吸痰机吸痰,悉了做心电图,抢救时胸外按压。
因为这各科室的病人那个科的都有,所以综合性很强,所以得全面考虑。
在这里面,重要的不仅仅是如何治疗病人,更重要的是护理病人,如;帮助病人勤翻身、拍背、吸痰,促进痰液排出。
经过这个月的实习,我深深体会到: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有时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车祸是无情的,等后悔了就来不及了。
在后面的科室里,我会认真实习,掌握更多的临床技巧,为做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症监护室实习心得体会(精选篇2)ICU给我的印象那便是“神秘”带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理进去我第二个实习的科室。
踏入科室,正是交接班,映入我眼前的便是着绿色护士服的不停在我眼前穿梭,病床上躺着昏迷的病人插满了各种的管道旁边还有各种仪器显示着有些熟悉的数字。
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1、进入监护室着装整齐,进门换拖鞋,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
2、坚守岗位,制止串岗、脱岗的现象发生。
3、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器械齐全,定点、定位放置,确保功能良好。
4、熟练掌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各种抢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
专人保管,定期维修、保养。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做好特护记录,随时制订、修订诊疗护理计划,并责任到人。
6、各种护理表格要书写规范,无漏项,无涂改。
监护室资料妥善保管。
7、严格无菌技术,遵守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8、治疗、用药、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到用药及时、准确,治疗、护理到位,防止差错事故及并发症发生。
9、监护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复苏技术,结合病情正确分析、监测资料,根据需要做出相应急救措施。
10、保证各种管道畅通,并妥善固定,避免脱出。
11、危重病人标记、护理级别、饮食种类一览表、床头牌应与病历相符。
12、本室仪器不能外借,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有借用手续,机器性能、附件应当面详细检查,交代清楚,如有损坏,按制度赔偿。
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2)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内负责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特殊部门。
由于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需要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护和护理,因此ICU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ICU的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制度1. 领导班子:ICU应设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ICU主管护士等,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人员编制:根据ICU的规模和工作需要,合理编制医生、护士、工程技术人员等各类人员,确保ICU的正常运行。
3. 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岗位责任的履行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对ICU各项医疗操作和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强化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和事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
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1.工作制度(1) 病区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2) 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3) 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3 次:夜班晨、上午、下午各一次. (4) 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5)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号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
(6)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7) 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8) 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9)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10)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11) 值班医生24 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12)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13)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14)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5) 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16) 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
(17)对床位较多及住院患者流量较大的病区,可设副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监护室的日常运行,监护室护士应相对固定.2。
抢救制度(1)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详细记录。
重症监护护理科室管理制度一、前言重症监护护理科室是医院内负责重症患者救治和监护的关键部门。
为了确保科室的有效管理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重症监护护理科室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职责与权限1. 重症监护护理科室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 提供高水平的监护护理服务,保障重症患者的安全和生命体征的稳定。
b) 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生理参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c) 管理重症患者的疼痛、呼吸机使用、心电图、血压监测等技术操作。
d) 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和救治措施的制定。
e) 提供心理支持和病情解读,与患者和家属保持有效沟通。
2. 重症监护护理科室的权限包括但不限于:a)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监护仪器的设置和参数。
b) 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病情评估和相关的治疗操作。
c)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并确保给药的安全和准确性。
d) 协助医生进行有创和无创操作,如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等。
e) 建议和配合医生进行特殊治疗方法的尝试。
三、工作流程1. 患者转入重症监护护理科室的流程:a) 医生确定患者需要转入重症监护护理科室,并书面通知科室护士长。
b) 护士长及时调配护理人员和资源,准备好监护仪器和所需设备。
c) 患者到达科室后,护理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建立监护记录。
d) 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督促执行。
2. 转出重症监护护理科室的流程:a)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出重症监护护理科室。
b) 护士长确保转出相关的床位和设备,并与接收科室进行沟通。
c)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衔接护理,详细交接病情和治疗计划。
d) 完成转出流程后,及时整理好患者的监护记录和相关文书。
四、标准操作规范1. 监测与评估a) 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应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时间间隔进行,并记录到监护单中。
b) 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c) 对异常生理参数的处理应及时提醒医生,并与其协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一、病人的管理(一) ICU职责: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生命体征稳定、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支持、感染防治、各种检测、监护等。
(二) 专科情况专科决策、专科处理,每天实行专科查房。
(三) 临床科室ICU之间须相互理解通力协作。
严重复合伤、跨科病人、重大治疗方案的更改、实施、病人进出ICU适应症的选择等问题,原则上由ICU与各科共同协商,ICU 须充分尊重专科处理意见。
当治疗方案出现分歧时,可通过院内会诊。
当进适应症及转出方向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时,由ICU主任决定,权力与责任同在。
(四) ICU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加快周转,提高使用率。
(五) 与医疗管理有关的各项制度,如:疑难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等按统一规定执行,必要时ICU与相关科室共同参与。
(六) ICU与临床科室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二、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凡生命体征不稳或目前虽稳定但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者,可入ICU。
具体疾病:(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 ;(十)DIC;(十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心脏手术后、肺切除术后、缩窄性心包炎术后、食道、纵膈、横膈等疾病术后、颅内肿瘤术后、颅内血管疾病开颅术后、腹部肿瘤根治疗术后、布加氏综合征术后、肝脏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术后、复杂胆道术后;全胃切除+淋巴清扫术后、大动脉瘤术后、脏器移植术后、颈胸椎术后、肾功除术后、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子宫全切盆腔清扫术后、高龄、高危患者术后、其他手术后出现生命体征不稳者等)。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要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是医院中专门为危重病患者提供高度监护和护理的特殊部门。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理。
一、专业技能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护理人员应了解及熟悉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护设备的操作、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等。
他们必须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包括静脉穿刺、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专业培训,保持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二、严密的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的监测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监测设备监控患者的生理参数,并能实时报警,护理人员需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对患者的液体平衡、尿量、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进行监测,以及对特殊监测指标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进行监测。
只有通过严密的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呼吸管理重症患者常因呼吸功能异常而需要特殊的护理。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掌握呼吸机的使用及调节参数的技巧。
他们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氧合指标和通气参数,合理调整呼吸机设置。
护理人员还需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采取有效的吸痰措施,以确保患者的通气畅通。
四、循环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循环功能,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
他们应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补充适当的液体,及时纠正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护理人员还需掌握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以协助医生进行循环支持治疗。
五、感染控制重症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感染传播。
他们需遵守洗手、戴手套等感染控制措施,保持病房的洁净。
护理人员还需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患者的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