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好文化练习题一、单选题1.西汉时期,中国人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通过改进造纸原料和技术,纸张的使用日益普及,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人是A. 蔡伦B. 张仲景C. 毕昇D. 祖冲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A. 华佗B. 扁鹊C. 张仲景D. 李时珍3.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 《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4.鲁迅先生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A. 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B. 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A. 秦统一六国B. 陈胜、吴广起义C.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D. 华佗制成“麻沸散”6.有关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不正确的是()A.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C.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D. 《史记》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7.下面几位人物中,便利了人们的书写,对人类文化传播者贡献大的是( )A. 张衡B. 蔡伦C. 张仲景D. 华佗8.一位同学得了重病需要做手术了, 他很怕疼。
他的同学安慰他说: “不要怕, 我国在东汉末年就有发明过最早的麻醉剂了, 你放心好了。
”( )A. 李时珍B. 华佗C. 扁鹊D. 张仲景9.如果你对佛教感兴趣, 那么下面可以去游览的佛教建筑是?( )A. 陕西韩城太史祠B. 河南洛阳白马寺C. 四川成都青城山D. 福建泉州老君像10.中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人物中被称为“医圣”的是( )A. 扁鹊B. 李时珍C. 张仲景D. 华佗11.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 《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C. 《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2.下列人物中,不会被司马迁在《史记》所记载的是( )A. 秦始皇B. 汉高祖C. 汉武帝D. 班超13.人们总是将医术高超的人称为“华佗在世”, 想一下华佗在医学上都有哪些成就呢?( )自己编著《伤寒杂病论》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创造“五禽戏”A. B. C. D.14.下列选项中是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A. 天主教B. 东正教C. 道教D. 伊斯兰教15.“医圣”张仲景的重要著作是( )A. 《千金方》B. 《唐本草》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内经》二、材料解析题16.两汉时期,文化灿烂,星光耀眼,在我国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练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能体现“变废为宝”理念,又对古代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之一和“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修筑都江堰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了地动仪3.某地举办文化节时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借来医圣千秋名,添得药都万般彩。
你知道该地举办的文化节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华佗B.王羲之C.司马迁D.张仲景4.七年级(1)班历史课外小组准备新编一个东汉以得到幸福D.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合纵连横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候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廿二史札记》(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在创作体例上《史记》有什么贡献?(2)依据材料分析,《史记》的体例由哪几部分组成?材料对这一著作的体例是如何评价的?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鲁迅评价的是哪一部著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2.图一图二(1)图一和图二建筑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相关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
它的传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3)你认为与图二相关宗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举出这种宗教的两个流派。
一、选择题 1.A 2.B 3.D 4.B 5.A6.C7.D二、非选择题1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本纪,世家,表,书,列传;评价: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③《史记》;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改进造纸术B.发明印刷术C.修筑都江堰D.编著《史记》2.全面阐述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A.《丹经》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3.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部著作是( )A.《春秋》B.《左传》C.《史记》D.《资治通鉴》4.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将此著作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是( )A.孔子B.司马谈C.班固D.司马迁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 )A.黄帝——汉武帝B.黄帝——汉高祖C.西汉——东汉D.战国——五代6.道教是我国古代土生土长的宗教。
下列有关道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老子创立了道教B.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C.东汉时期张陵创立五斗米道D.道教的创立晚于佛教的传入7.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8.对“蔡侯纸”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东汉宦官蔡伦在总结西汉劳动人民的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②其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纤维③纸优价贵,只适用于宫廷④为纪念蔡伦而命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古代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下列科技成就与下图人物相关的是( )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写出科技著作《天工开物》C.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D.创制最先进历法《大明历》10.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C.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D.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二非选择题1秦汉四百余年的孕育与熔铸,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张仲景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在他眼中,“医相无二”(医人与医国一样重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请问他的杰出贡献是A.《千金方》B.《伤寒杂病论》C.“望闻问切”四诊法D.《黄帝内经》2.“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采取这种救治方法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神农氏3.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被排在首位。
这其中的原因是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蔡伦品质高尚D.蔡伦编著了《齐民要术》4.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②纸③活字印刷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5.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6.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7.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感染事件。
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生活于东汉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所著的()A.《本草纲目》B.《千金方》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8.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在()A.秦灭六国时B.张骞通西域后C.东汉明帝时D.班超出使西域后9.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民间兴起于()A.秦朝B.西汉初C.东汉D.西汉末10.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C.实物资料D.影像资料二、综合题:1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3.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C.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下列三幅图片中文物共同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儒家思想的传播C.道教的广泛影响D.古代思想领域的繁荣3.《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这说明我国的史书A.以搜罗天下异闻为主B.编写体例多样C.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在以古鉴今4.佛教传入我国,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5.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
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7.东汉一医学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写出的不朽中医学名著是()A.《天工开物》B.《伤寒杂病论》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8.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成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史记》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那时的奏章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的竹简有几十千克。
后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蔡伦B.华佗C.祖冲之D.郦道元2.下图是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是为了了解下列哪一位名人的事迹?()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3.在某一名医墓地有石碑镌刻:“时逢乱世,神医降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编五禽戏,创麻沸散,研开颅术,著菁囊篇……”这是下列D.南北朝时期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贵。
……纸的造价低廉,携带方便……材料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由于纸的发明,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起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的四大发明时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
从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明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1)在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纸,其中首推“蔡伦纸”,根据材料一,说出这种纸有何优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详解详析1.A【解析】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C【解析】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1 造纸术的发明发明: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改进:时,宦官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作用: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影响: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是中国对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2 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他是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
华佗:末年的名医,擅长用、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
他发明了“”;还创编出了“”,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知识点3 历史巨著《史记》作者: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到时约3 000年的史事。
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知识点4 道教和佛教道教:东汉末年,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创立的五斗米道。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佛教产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世纪的。
创始人是,又称。
佛教思想主张: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
它主张,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
佛教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传入中国。
东汉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佛教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造纸基本方法在西汉已经掌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道教是一种宗教,而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不能将二者混淆。
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剧中莒姬留给月儿的信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 )A.秦 B.西汉C.西晋D.隋朝2.蔡伦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名单,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 在造纸术问世以前,我国古代人们使用的比较普遍的书写材料是( )A. 羊皮B. 竹木简和帛C. 树叶D. 青铜器2.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李冰B. 蔡伦C. 祖冲之D. 毕昇3.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 造纸B. 炼铁C. 纺织D. 制瓷4. 东汉名医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打开衙门坐堂行医,救治了无数湖南百姓。
至今在长沙湘雅医院还立有其雕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医学家对湖南的源源遗泽。
以下古代医学巨著与他有关是( )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5. 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医药的研究上。
《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被人们称为“神医”。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①在世界上最早采用麻醉手术法①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①创编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它就是( )A. 《史记》B. 《周礼》C. 《左传》D. 《论语》7. 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8. 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是在( )A. 秦朝时期B. 汉朝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唐朝时期9. 中学生丁文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们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于佛教建筑的是( )A. 陕西韩城太史祠B. 河南洛阳白马寺C. 四川成都青城山D. 福建泉州老君岩10.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者是蔡伦①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①秦始皇、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11. 在一部电视剧中,描写楚汉之争时,刘邦的夫人吕雉为了躲避战乱,逃进了尼姑庵中。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剧中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A.秦朝B.西汉 C.西晋D.隋朝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宋应星 B.蔡伦 C.李时珍 D.毕昇3.右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 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4.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
这位医学家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5.传说大将关羽被一支毒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刮骨去毒,身边的将士都吓得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谈笑下棋。
如果有人因手术而疼痛难忍,华佗有办法,那就是( )A.给他打麻醉剂B.打晕他C.给他喝大量的粮食酒D.给他喝麻沸散6.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7.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来传入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能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是( )A.其教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B.统治者个人的喜好C.佛教教义引人向善,值得推广D.百姓生活富足,佛教可以丰富人们的闲余生活8.我国古代民俗中出现的神灵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土地神等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2.西汉文学家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的奏本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
改变了这种携书不方便的现象得益于发明了()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C.造纸术D.制墨技术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A.毕昇B.蔡伦C.李时珍D.宋应星4.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5.下列属于生活于东汉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所著的作品的是()A.《本草纲目》B.《千金方》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6.张仲景的生活年代是()A.秦B.西汉C.东汉D.唐朝7.如果让你扮演课本历史剧中的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①外科手术②创制“麻沸散”③创造“五禽戏”④编著《伤寒杂病论》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马小虎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史记》,他在书中不可能读到的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②《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A.①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读图简答题10.以下图片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关于我国某项伟大发明研讨会的会场背景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然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
A、古埃及人的纸草
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C、欧洲以羊皮做的纸
D、“蔡侯纸”
3、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角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4、“蔡侯纸”的改进者生活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5、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西汉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B、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为造纸原料
C、西汉时期植物纤维纸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6、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7、在我国很多中医院的前在都有一座塑像,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
A、张仲景
B、蔡伦
C、扁鹊
D、华佗
8、小明的爷爷是一位中医。
请你告诉小明华佗是什么时期的名医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9、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创制“五禽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被后人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名著是()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11、2009年2月,考古学家在陕西韩城市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珍惜宋代壁画墓,首次发现了一幅生动地展现中医药研制场景的画面。
韩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
司马迁的最大历史贡献是写成了()
A、《史记》
B、《缀术》
C、《资治通鉴》
D、《水经注》
12、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 B C D
1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曹操
14、下列与《史记》的成书原因无关的是()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B、国家的需要
C、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D、当时文化繁荣
15、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6、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17、中学生丁忞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二、列举题
18、根据相关的成就写出相关的人物。
(1)改进造纸术:
(2)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3)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19、根据相关的描述写出著作的名称。
(1)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东汉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的著作:
三、材料题
20、识图题:看下面的两幅画像回答问题。
(1)这两个人都是在什么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人物。
(2)请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他们各自的成就。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答案
一、选择题
1、A 题干中“变废为宝”、“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时,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技术原料容易找到,又便宜,值得质量也很高,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纸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故选A。
2、B 主要考察学生对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等知识点的理解。
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
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故选B项。
3、B 问题强调的是文化传播,所以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才是对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
4、C 本题主要考查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
所以选择C项。
5、C 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进步明显,植物纤维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B 阅读题文,关键词有“蔡伦宫”、“蔡伦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是东汉人,杰出贡献是改进造纸术,据题意要求,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7、A 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8、D 主要考查学生对“张仲景和华佗”考点的识记。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
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
9、A 华佗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沸散”,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创制了“五禽戏”,被誉为“神医”。
故本题选A。
10、C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书·司马迁传》)“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
选项中的《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11、A 略
12、D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他写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故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国演义》创作于明清时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天工开物》为明末宋应星所著,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选B项。
13、D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原名《太史公记》。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因此在《史记》中没有记载。
故选D项。
14、C “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史记》的内容,并非原因。
15、A 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故选A。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6、B 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汉朝,公元67年,汉明帝在位时期,佛教正式传来中国。
故选B项。
17、B A项是儒家;C项青城山、D项老君像都属于道家。
二、列举题
18、蔡伦;华佗;张仲景
19、《史记》;《伤寒杂病论》
解析:牢记两汉时期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三、材料题
20、(1)医学领域
(2)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创制“麻沸散”和编制“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解析:牢记医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