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产品质量检验试验指导书-实验四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2
5.6:F面为左侧面,相对于正面的左侧为左侧面6.产品表面等级划分:产品表面等级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C级面6.1:A级面:经常能够看到的表面。
如电器正面和正上方,在不移动或转动产品时都能看到的表面。
6.2:B级面:在不移动产品的情况下,偶尔能够看到的表面。
如电器的后面和侧面。
6.3:C级面:在移动产品或转动产品,或产品被打开后,才可以看到的表面。
如电器底面,电器部件内部面,产品组装后需贴装饰面板或标识掩饰的面。
(通常表面不做处理的面)说明:A:以上等级规定的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使用时看不见的内表面不适用此标准。
B:以上A,B,C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最终客人处使用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产品的零部件或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按照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
如果产品的零部件或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被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7.缺陷等级及判定标准:7.1:缺陷等级定义:7.1.1:致命缺陷:产品缺陷可能会导致对人体生命造成伤害或危及生命,或有潜在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或产品不符合国家或区域性的法律法规。
7.1.2:严重缺陷:产品缺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或功能缺失,或严重影响产品的观赏性,或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
如:如产品无法使用,不定位,或严重损伤,破裂,缺失功能或警告标识等。
7.1.3:轻微缺陷:除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以外的缺陷。
7.2:判定标准:根据GB/T 2828.1-2012 AQL:Cr:0,Maj:1.0,Min:2.5抽样标准,参照产品缺陷分类和产品所处位置,参照不同物质的外观要求进行判定8.检验标准判定标准检验类别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抽样水平致命缺陷严重缺陷次要缺陷检验工具和方法备注包装检外箱外箱唛头印刷内容错误正常II级√目测外箱结构不符合包装要求正常II级√目测外箱印刷重量与实际货物重量差别较大正常II级√目测外箱封箱开口过大,脏污,变形,涨包,损坏,包装不符合要求或打反包装正常II级√√电子称内盒内盒印刷内容不符正常II级√目测印刷内容模糊,划花,重正常II级√目测查影,缺损层与层之间粘贴不良,分层或裂开正常II级√√目测内盒损坏,但产品未受损伤正常II级√目测内盒损坏,但产品受损伤正常II级√目测说明书,合格证遗漏正常II级√目测印刷错误或者内容不正确正常II级√目测文字或图片不清晰但可以识别正常II级√目测文字或图片不清晰但不可以识别正常II级√目测说明书,合格证无皱折或正常II级√√目测印刷不良现象塑料袋不正确或用错塑料袋正常II级√目测遗漏正常II级√目测开口大于180mm无透气孔正常II级√目测包装方法漏胶袋或损坏而导致产品受损伤正常II级√目测漏放任何包装材料正常II级√√目测包装方式不正确,导致产品无法受到保护正常II级√目测用错包装料正常II级√目测漏说明书或与安全有关正常II级√目测的贴纸及其类似物漏零件,配件正常II级√目测丝印,铭牌漏丝印,Logo,铭牌正常II级√目测丝印,铭牌内容错误正常II级√目测丝印印反,铭牌贴反正常II级√√目测丝印,铭牌移位,垂影,模糊,缺损,卷边正常II级√√目测条形码应能正常扫描特殊S-1 √目测/条码识读器产品外观/功塑料件外观A级面B级面C级面正常II级√目测/尺黑点不允许不允许不大于0.5mm,不超过两个正常II级√√目测能检查顶白/泛白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正常II级√目测凹陷不允许轻微凹陷,不超过1处轻微凹陷,不超过2处正常II级√√目测/尺披锋或飞边不允许不允许L≤1mm正常II级√√目测锋利的边或角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正常II级√√目测划痕不允许不超过1条不超过2条正常II级√√目测缩水不允不允不超过1正常II级√目测许许处变形不允许不允许翘曲不明显正常II级√√目测开裂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正常II级√目测单件产品及同批次产品间不能有明色差(一臂范围内)正常II级√目测螺丝不应有生锈,氧化现象,不应有锐角,锐边正常II级√√目测器具面盖丝印内容清晰完整,无重叠,模糊现象正常II级√√目测电源适配器插脚,DC插头无氧化,生锈,脏污:铭牌粘贴牢固,无气泡,浮贴,卷边现象正常II级√√目测充电座应装配到位,无少配件,缺件现象,外观应符合上述塑料件外观要求,配合间隙应小于0.3mm(0.3mm以内A级品,0.3-0.5mmB级品,0.5-0.8mm级品)正常II级√√目测虚拟墙应装配到位,无少配件,缺件现象,外观应符合上述塑料件外观要求,配合间隙应小于0.3mm(0.3mm以内A级品,0.3-0.5mmB级品,0.5-0.8mm级品)正常II级√√目测遥控器面膜应粘贴牢固,到位,尺寸大小合适:各按键按动手感良好,回弹顺畅到位,无干涉:印字清晰牢固,无重叠,模糊现象:外观应符合上述塑料件外观要求。
小家电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家电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电动家用设备,如电风扇、电饭煲、电磁炉等。
使用小家电能够使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但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性能的稳定性,对小家电进行定期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小家电检验的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您正确了解并执行小家电的检验工作。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小家电的检验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
1. 工具准备:准备好必要的检测工具,如万用表、电源电压测试仪等。
确保这些工具在使用前是正常的,无损坏或缺陷。
2. 检验环境:确定一个安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检验。
避免在有明火或易燃物附近进行检验。
3. 检验记录:准备一份检验记录表,用于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发现的问题。
确保记录准确可靠,并保存在适当的位置。
三、检验步骤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家电检验的步骤。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外观检查:检查小家电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变形、裂缝等。
确保外壳完整并没有安全隐患。
2. 电源插口检查:检查电源插口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松动或破损等问题。
确保电源插口能够正常连接。
3. 电源线检查: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明显的磨损、断裂等。
如果发现电源线有问题,应该及时更换。
4. 开关检查:检查各个开关的弹性和可靠性。
确保开关操作顺畅,且能够有效控制小家电的启停。
5. 功能检查:按照小家电的使用说明书或操作指南,依次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仔细检查电风扇的风速是否正常、电饭煲的烹饪功能是否正常等。
6. 安全检查:确保小家电的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例如,检查电风扇的保护网是否完好、电磁炉的过热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等。
7. 温度检查:对于一些带有加热功能的小家电,如电磁炉、电水壶等,需要使用温度计检测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8. 电源电压检查:使用电源电压测试仪检测小家电在正常使用时的电压是否稳定。
确保小家电能在正常电压范围内运行。
四、检验结果和处理在完成小家电的检验后,根据所得到的检验结果进行处理。
电子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 检验目的本次检验旨在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在投放市场前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2. 检验范围本次检验涉及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
3. 检验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电子产品的以下方面进行检验:- 产品外观和尺寸- 功能和性能- 安全性和电气性能- 电磁兼容性- 环境适应性等4. 检验方法根据所检验的电子产品不同,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视觉检查: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瑕疵或损坏。
- 功能测试:测试产品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
- 安全性测试:测试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耐压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等。
- 电磁兼容性测试:检测产品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 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
5. 检验流程- 准备检验设备和所需材料,确保检验设备正常运作。
- 根据检验标准,对电子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检验。
- 记录检验结果和异常情况。
- 如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和追溯。
- 完成检验后,整理检验报告并归档。
6.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子产品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检验设备时需佩戴防护用品。
- 确保电源和电气设备接线正确,避免电击或火灾事故。
- 注意事先排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7. 检验结果与处理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分类处理:- 合格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产品,可继续投放市场。
- 不合格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产品,需进行整改或下线处理。
8. 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过程中需记录以下内容:- 检验时间和地点- 检验人员信息- 检验设备和材料使用情况- 检验结果和异常情况- 需要整改的不合格产品信息检验结束后,整理检验报告,并按要求归档保存。
以上为电子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
电子产品性能测试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子产品性能测试是评估和验证电子产品功能和质量的重要步骤。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测试人员进行电子产品性能测试,并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本指导书将介绍测试的步骤、相关仪器设备和测试要点。
二、测试准备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需要评估的性能方面,如耐用性、工作温度范围、电池续航时间等。
2. 配置测试环境:创建符合产品实际使用环境的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电源供应等。
3. 准备测试仪器和设备:确保测试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可靠运行,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校准和验证。
三、测试步骤1. 功能测试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用户手册,了解产品功能以及预期的性能表现。
b. 针对每个功能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c. 确保所有功能均通过测试,并排除故障和异常情况。
2. 性能指标测试a. 测试电池续航时间:充满电后,记录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使用时间。
b. 测试温度范围:将产品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中,记录产品在各个温度下的性能表现。
c. 测试防水性能:按照相关标准,对产品进行防水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d. 测试抗震性能:通过模拟产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震动情况,评估产品的抗震性能。
e. 测试耐用性:模拟产品的正常使用情况,例如按键测试、连接线插拔测试等,评估产品的耐用性。
3. 安全性测试a. 评估电子产品的电磁放射情况,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b. 对产品进行电气安全测试,如绝缘电阻测试、接地测试等,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时安全可靠。
四、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包括通过和未通过的测试项目。
2. 分析测试结果,与产品规格书和用户手册进行对比,确定是否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
3.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产品性能。
五、测试报告编写1. 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步骤、仪器设备说明、测试结果和分析、改进建议等内容。
2. 确保测试报告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方便相关人员理解和参考。
产品可靠性测试检验作业指导书制订日期 2003年08月23日修订日期 2021年8月12日实施日期 2021年8月12日产品可靠性测试检验作业指导书更改记录产品可靠性测试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项目、标题页次更改记录 (3)目录 (4)1.总则 (4)1.1适用范围 (4)1.2起草、更改、作废 (4)1.3目的 (4)1.4权责 (4)1.5.定义 (4)2. 作业内容 (5)3.相关文件 (8)4.相关表单 (8)5.流程图 (9)总页数:9页产品可靠性测试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试验产品或零部件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电风扇、电暖器适用于我公司所用风扇/电暖器以及关键电器零部件产品。
2. 参考标准:3. 试验的主要设备:耐压测试仪、功率测试仪、转速表。
4. 试验前的准备:4.1 检查设备和仪器是否符合本项目试验要求;4.2 接到样机后,准备样机资料和检测记录;4.3 将样机状况、样机标识内容及有关技术参数填写在检测记录上。
5. 试验方法5.1目的:验证我公司风扇/电暖器以及关键电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确保我公司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5.2 试验样本:外观、性能完好的下列风扇/电暖器以及关键电器零部件产品:a. 试制的新产品;b.设计、工艺或所用的材料有重大改动时;c. 客户委托或客户特别要求时。
5.3 试验方法:4.1 试验前检测并纪录在相应的“可靠性测试试验记录表”中:a.电压;b.高档功率;c.高档电流;d.高档转速。
5.4 试验通电要求:5.4.1输入额定电源,开关置于高档,若有摇头功能的须置摇头状态。
5.4.2 样品在通电有不能运转,发出过大的噪声,异常声,不能摇头或线路板异常等质量问题则停止试验,进行质量原因分析。
5.4.3 样品运行一周应进行性能检测(包括:功率、电流、转速、开关性能以及线路板功能),对于全新的产品要拆开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5.5 试验要求:5.5.1 样品共运行时间不得少于3000小时,样品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新电子扇或全新的产品不得少于10台。
电子元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 概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电子元件检验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
检验电子元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对于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 检验流程2.1 检查外观- 检查电子元件的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瑕疵。
- 检查元件的标识和标签是否清晰可读。
2.2 进行电性能测试- 根据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电性能测试,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测试。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工具,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进行功能性测试- 根据产品功能需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
- 确保元件能正常工作,并满足产品设计和性能指标要求。
2.4 进行耐环境性能测试- 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耐环境性能测试。
- 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
2.5 检查包装和标识- 检查元件的包装是否完好,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检查元件的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型号、批次号等信息的标识。
3. 纪录和报告3.1 记录检验结果-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
- 包括每个元件的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结果等信息。
3.2 编制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并保存相关记录和证据。
-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性能测试时,注意安全操作规范,避免触电和其他安全风险。
- 在进行耐环境性能测试时,注意相关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操作。
5. 参考资料- 根据需要,参考产品说明书、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以上为电子元件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希望能对检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明之处,请随时向主管或专业人员咨询。
电子电器公司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电子电器公司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1、作业名称最终检查作业2、所用材料及工具设备成品板、手术刀、油性笔、白胶擦、白手套、光台、毛笔等3、作业步骤3.1、成品板检验3.1.1、开灯、确认灯的亮度。
3.1.2、做好台面的清洁。
3.1.3、戴好手套、准备检验工具。
3.1.4、取待检成品检验,看板流程如下外形照孔V-CUT 字型QA抽检分型号碳油3.1.5、按《最终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合格品转入下个检查项目。
3.1.6、检验好的板放于台面上的合格品标识处,不合格品放在相应区域。
3.1.7、FQC填写《最终检验判定单》。
3.1.8、QA抽检并填写《品管部QA抽查报告》,当有客户要求时需填写《产品出货检测报告》和产品一起交客户。
4、操作规范4.1、取一叠待检板放于台面上,一手挟住,一手持板目视检查。
4.2、合格板每叠50PCS,用胶圈或绳子扎起。
4.3、超出质量标准且无法修理的板放于待报废品处,由QC组长处理。
4.4、同一盆或篮内,必须放整齐,一般情况只准放一种型号。
4.5、返修品放在篮内可以放多种型号的板,但必须每一种型号板用胶圈或绳子扎好,用小白纸写明型号和返修原因。
5、注意事项5.1、不准赤手拿板。
5.2、不准湿手接触电源或开关。
5.3、摆放物品要放稳,防止跌落或伤人。
5.4、操作过程中,轻拿轻放,以免擦花板。
5.5、检验过程中的各款型号板都必须区分清楚,不得混板。
6、异常处理检验发现批量性产品不符合《最终检验标准书》要求向主管或组长报告。
7、附表:7.1、《最终检验判定单》7.2、《品管部QA抽查报告》7.3、《产品出货检测报告》(CY-Ⅳ-082A)保存期:一个月;保存地点:品质部。
电子产品测试与检验手册一、引言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其性能和质量达到标准,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
本手册将介绍电子产品测试和检验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二、测试设备1. 测试仪器:测试仪器是进行电子产品测试和检验的关键工具。
常见的测试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供应器等。
不同的测试项目可能需要特定的仪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2. 校准设备:校准设备用于确保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定期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三、测试流程电子产品测试和检验的流程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测试项目:根据产品的规格和需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测试项目。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地点、人员等。
3. 准备测试环境: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准确。
例如,如果测试需要特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需要提前调整测试环境。
4. 进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工作。
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进行测试。
记录测试结果,并及时处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5.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
6.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试项目、测试结果、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这将帮助产品开发人员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
四、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在进行电子产品测试和检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触摸高压或高温部件,正确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测试仪器,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 测试环境控制:测试环境应尽量保持稳定和准确。
防止电磁干扰、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程导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用户权益,确保电子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的必要性、检测方法和技术、检测指标以及检测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的必要性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多种多样,如电池爆炸、电路短路、辐射超标等。
因此,制定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程可以帮助消费者选购到更合格的产品,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二、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室测试、抽样检验和现场检查等。
实验室测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电子产品的重要性能参数进行检测,例如耐压、漏电流、电磁辐射等。
抽样检验则是在生产线或销售渠道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抽样检测,以代表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
现场检查则是通过对生产工艺、设备和材料等进行实地考察,以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三、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的指标1. 安全性指标:安全性是电子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
包括对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以及生物安全的检测。
其中,电气安全主要包括耐压、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指标的检测;机械安全主要包括外壳强度、安全防护装置等指标的检测;化学安全主要包括有害物质的检测,如铅、汞等重金属的含量;生物安全主要针对产品可能引发过敏或有害的物质或组织进行检测。
2. 性能指标:性能是电子产品提供给用户的实用价值,可以通过多个指标进行检测。
例如,操作性能(操作界面、按键灵敏度等)、功能性能(电池使用时间、信号接收情况等)、稳定性能(工作温度范围、稳定性等)以及环境适应性(防水、防尘等)等指标。
3. 环境指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电子产品的环境友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验四电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参数指标概念。
2.电参数测量的方法和。
二.预习要求
电参数指标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实验线路
见《仪器操作规程》。
四.实验内容
1.试验前仪器的校准,测试参数设定。
2.对指定电器产品进行试验及合格判定。
五.注意事项
1. 防触电
仪器外壳必须接地良好;
2. 测试过程
不要超过仪器的测量极限使用。
3. 测试仪处于测试状态
在负载端接线时应关掉负载的供电电源。
六.实验设备及仪器
CS8715B电参数测量仪。
七.实验方法
1.试验前仪器的校准:
(1)接上电源。
(2)测量校准
将端子1和2的短路片断开,将端
子2和3接到信号源的电压回路,将端子l
和5接到电流回路(见图5),接线时注意端
子1和2是同相端。
2.连接待测物装置
(1) 按下电源开关使仪器处于开机状
态。
(2)连接待测物装置,将被测电器按下图接入负载(下图),端子l、2用短路片短路(出厂时已短路),将端子2、3接到给负载供电的电源,将端子4、5接负载,这样仪表可以直接显示负载的电参数
3.合格品判定
测试值与标准要求值比较,以判定电器是否合格。
4. 联机通讯
仪表具有串行通讯功能,扩充的串行口有两种:RS232,RS485(本机为RS232)。
串行口的硬件接口采用9针D型插座。
接口的引脚定义为RS232: 2…RXD 3…TXD 5…GND (接口下边的文字指示出本串行口的种类。
在RS232前面的方框内打钩)。
串行口通讯的波特率:9600,地址:0
用串行电缆连接主机与仪表时,应将仪表和主机的电源关掉,连接好后再接通电源,否则容易损坏仪表。
八.实验报告
记录电压值、电流值、功率、功率因数和频率等。
九.思考
1.电压和电流的同相端,测量数据出现明显偏差或功率出现负值,如何处理?
2.测量参数的范围和显示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