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hplc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简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也被称为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HPLC色谱技术通过物质在液体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分子化合物的分离、检测和定量。
相对于传统的柱层析技术,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
HPLC的基本原理HPLC色谱技术是建立在分配系数理论的基础上。
它通过固定填料上溶解物质与流动相中溶解物质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实现目标化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分离。
HPLC色谱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装柱、选择流动相、进样、洗脱分离、检测及数据处理等。
HPLC的主要组成部分HPLC主要由一系列组成部分组成,包括:溶剂输送系统、无菌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
其中,溶剂输送系统用于控制流动相的输送速率和压力,确保流动相以一定速率通过色谱柱;无菌进样器用来将样品进样并转送到色谱柱中;色谱柱是分离目标化合物的关键组成部分,根据所分离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检测器用来检测溶质的浓度,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数据处理系统用来处理和分析检测到的信号,得出结果。
HPLC的种类和应用领域根据不同的分离机制和柱填料,HPLC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子筛色谱等。
反相色谱是最常用的一种HPLC技术,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例如,在药物研究领域,HPLC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环境监测领域,HPLC被用来检测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农药等化学物质。
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HPLC被用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HPLC的发展和进展自HPLC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进。
什么是HPLC(高效液相色谱)?简史和一些定义液相色谱(LC)是俄国植物学家Mikhail S. Tswett在20世纪初定义的概念。
他当时专注于使用填充有颗粒的柱子分离用溶剂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叶色素],这是液相色谱史上的先驱性研究。
Tswett用颗粒填充开放式玻璃柱。
他发现粉状白垩[碳酸钙]和氧化铝这两种特殊材料对分离有用。
他将样品[均质化植物叶子的溶剂提取物]倒入柱中,使样品通过颗粒床。
然后使纯溶剂通过。
当样品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柱子时,可以观察到样品分成了不同颜色的谱带,这是因为某些组分的移动速度快于其他组分。
他将这些不同颜色的分离谱带与样品中最初包含的不同化合物联系起来。
根据各种化合物对颗粒的化学吸引力强度不同,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分离。
对颗粒有更强吸引的化合物移动速度减慢,而对溶剂有更强吸引的其他化合物移动速度较快。
该过程可以描述如下:样品中包含的化合物在称为流动相的移动溶剂与称为固定相的颗粒之间以不同的方式分布或分配。
这导致各种化合物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引起化合物的分离。
Tswett创造了色谱(chromatography)[来自希腊词chroma(意思是颜色)和graph(意思是书写)的组合,即“彩色的书写”)]一词来描述其色彩斑斓的实验。
[有趣的是,俄语名字Tswett的意思是颜色。
]目前,各种形式的液相色谱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一种强大工具。
液相色谱(LC)技术液相色谱可使用平面技术[技术1和2]或柱技术[技术3]来实施。
柱液相色谱的功能更为强大,并且具有更高的样品容量。
在所有情况下,样品都必须先溶解在液体中,然后输送到色谱装置之上或色谱装置内部。
技术1.将样品以点状形式上样到固定在玻璃板表面上的色谱颗粒[固定相]薄层上,然后使液流流过该薄层。
板的底部边缘置于溶剂中。
当溶剂[流动相]扩散至干燥颗粒层并沿玻璃板向上移动时,通过毛细管作用产生液流。
这种技术被称为薄层色谱或TLC。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系统,将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或吸附等作用而实现分离和检测的色谱技术。
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析速度快、样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HPLC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常用的色谱模式和应用领域,以期对HPLC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HPLC的基本原理HPL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亲和力,使其在色谱柱内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固定相是填充在色谱柱内的颗粒状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涂于固体载体上的液体。
流动相是通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可以是极性或非极性的。
样品是通过进样器注入流动相中,并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
当样品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会发生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等作用,导致它们在固定相中停留不同的时间。
这个时间称为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通常用tR表示。
保留时间是反映样品组分在色谱柱内分离程度的重要参数,不同的组分有不同的保留时间。
当样品组分从色谱柱出口流出时,会被检测器检测到,并产生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形成一个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
色谱峰的位置反映了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反映了样品组分的含量或浓度。
将检测器信号随时间变化而绘制出来,就得到了一条色谱图(chromatogram)。
色谱图上可以看到不同的色谱峰,每个峰对应一个样品组分。
通过比较保留时间和色谱峰面积或高度,就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HPLC仪器组成HPLC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溶剂供给系统(solvent delivery system):负责提供恒定压力和流速的流动相,并将溶剂混合成所需比例。
HPLC原理和操作详解HPLC,即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高效的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药学、化学、生化分析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HPLC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HPLC原理:1.进样:样品通过自动进样器或手动注射器进入色谱系统。
样品通常需先进行前处理,如固相萃取、离心沉淀等。
2.流动相输送:流动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常规流动相,另一种是梯度流动相。
常规流动相的组成可能是单一溶剂或多溶剂的混合溶剂,根据需要可进行改变。
梯度流动相是指在色谱运行过程中,溶剂混合比例以一定速率进行连续改变。
3.固定相柱填充:识别需要分离的目标物的特性,并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填充材料,如反相、离子交换相、尺寸排除相等。
填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化学机械平衡。
4.分离机理:样品在固定相柱填充物上发生与固体表面或固定相填充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吸附、分配等),从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分离机理主要有单分配系数、亲水性、分子量、酸碱性等。
二、HPLC操作步骤:1.仪器准备:a.打开进样器、检测器、泵、柱箱等设备。
b.保持温度稳定,通常在恒温器中设置适当的温度。
c.准备流动相,根据需要将溶剂装入各个瓶中,并进行气体除泡和真空除泡操作。
2.进样准备:a.样品前处理,如离心沉淀、固相萃取等。
b.选用适当的进样方式(手动或自动),将样品加载到进样器中。
3.初步浓度选择:a.根据需要选择荧光、紫外、电导率检测器等。
b.根据样品性质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浓度范围。
4.进行分离:a.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柱填充材料,并安装在柱箱中。
b.设置流速和梯度条件。
5.结果分析与报告:a.根据检测器的信号,得到峰的图形。
b.使用仪器自带的软件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峰识别、配比和浓度计算。
c.生成分析报告。
6.仪器的维护:a.根据使用手册,进行常规的维护和保养。
hplc 化学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HPLC的原理、仪器和应用。
一、HPLC的原理HPLC是一种基于液相传质的色谱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通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样品中的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HPLC的分离效果主要依赖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性质。
常用的色谱柱有反相柱、离子交换柱、手性柱等,流动相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机溶剂和缓冲液。
二、HPLC的仪器HPLC的仪器主要包括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高压泵用于提供稳定的流速和压力,进样器则用于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色谱柱是HPLC的核心部件,不同的色谱柱可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分离。
常见的检测器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三、HPLC的应用1. 定性分析:HPLC可用于快速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通过与已知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峰形进行比对,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2. 定量分析:HPLC可以精确测定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常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3. 分离纯化:HPLC可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药、天然产物提取等领域。
4. 质量控制:HPLC可用于药品、食品等产品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新药研发:HPLC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HPLC分析药物代谢产物、药物稳定性等,评估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HPLC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分析技术,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分离纯化,还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为科研和产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3-1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一、定义以高压输出液体为流动相,以小粒径填料填充色谱柱的色谱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继气相色谱之后,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液体做流动相的新色谱技术.二、HPLC特点1、高压经典的液相色谱法,流动相在常压下输送,所用的固定相柱效低,分析周期长。
而现代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150~350 ⨯105 Pa,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50⨯105 Pa);2、高速由于流动相流速高,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几min、十几min可完成一个分析任务。
3、高效HPLC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
4、高灵敏度利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
紫外检测器10-9g荧光检测器10-11g高效液相色谱三、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及分类液相色谱分离的实质是样品分子(以下称溶质)与溶剂(即流动相或洗脱液)以及固定相分子间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决定色谱过程的保留行为。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液相色谱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化学键合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以及分子排阻色谱等类型。
四、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比较1、相同点(1)基本原理一致:不同组分在两相中的作用力不同。
(2)基本概念一致:基本概念:保留值、塔板数、塔板高度、分离度、选择性等与气相色谱一致。
(3)基本理论一致:塔板理论与速率方程也与气相色谱基本一致。
2、不同点由于在液相色谱中以液体代替气相色谱中的气体作为流动相,而液体和气体的有性质本质不同,因此,两种方法也有不同之处:(1)仪器设备和操作条件不同;(2)应用范围不同;气相色谱仅能分析在操作温度下能气化而不分解的物质。
对高沸点化合物、非挥发性物质、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的分离、分析较为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速液相色谱(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分离度液相色谱(high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等。
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
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
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
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侧物所含有的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
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HPLC检测法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分析技朝,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HPLC检测法通过对样品中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HPLC检测法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原理。
HPLC是一种液相色谱法,其原理基于溶液在固定相(填料)上的分配和吸附作用,通过控制流动相的流速和组成,使样品中的化合物在填料上发生分离。
在HPLC系统中,流动相由溶剂和添加剂组成,通过高压泵将流动相送入色谱柱中,样品经过进样器进入色谱柱,根据化合物的亲和性和分配系数在填料上发生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HPLC检测法的优势。
HPLC检测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与传统的色谱法相比,HPLC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分析速度,同时减少了溶剂和样品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因此,HPLC检测法在化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应用领域。
HPLC检测法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分析。
HPLC检测法在药物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对药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HPLC技术也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支持。
2. 生物化学分析。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HPLC检测法可以用于对蛋白质、核酸、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3. 环境监测。
HPLC检测法可以用于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 食品安全。
HPLC检测法可以用于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检测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HPLC 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维色谱技术。
HPLC法测定鼻炎灵丸中木兰脂素的含
量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鼻炎灵丸中木兰脂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200m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水(44:1:55);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柱温:30℃。
结果木兰脂素在0.3156~1.89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6.6%,RSD为1.8%。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有效控制鼻炎灵丸的质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鼻炎灵丸;木兰脂素
Determination of magnolin in biyanling pill by HP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magnolin in Biyanling pill by HPLC.Methods The HPLC method was used,The analytical column was Diamonsil C18 column (4.6mm×200mm),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tetrahydrofuran-water (44:1:55),the detector wavelength was 278nm,the flow rate was 1.0ml/min,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Results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r=0.9999) in the range of 0.3156~1.8936μg for magnolin.The average recovery of the method was 96.6% with RSD 1.8%.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sensitive and stable,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Biyanling pill.
【Key words】 HPLC;biyanling pill;magnolin
鼻炎灵丸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收载品种,具有祛风清热,消肿通窍的作用,主要由苍耳子、辛夷、白芷等八味药组成,适用于鼻渊、鼻塞、鼻流浊涕等急、慢性鼻炎[1]。
原标准过于简单,未对方中药味做含量测定,为了提高本品的质量标准,本文对方中君药辛夷中的木兰脂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经对供试样品的测定,本方法稳定可靠,准确性高,重复性好。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美国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1A四元梯度泵,G1313A自动进样器,G1315柱恒温箱,G1315B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S3120A超声波清洗器。
1.2 试药木兰脂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82-200203)。
供试样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制;批号20040301、20040306、20040309、20040313、20040317)。
乙腈为色谱纯。
水为重蒸馏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200m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水(44:1:55);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木兰脂素对照品 2.63mg,置25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木减脂素105.2μg)。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取本品研细,取约
3.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0ml,称定重量,浸泡30min,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3ml,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9mm,湿法装柱,用乙酸乙酯5ml预洗)上,用甲醇15ml 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按处方及工艺制备不含辛夷的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2.5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液相色谱图。
由色谱图可知,在与对照品色谱峰相应的位置上供试品溶液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阴性对照液在此峰位无吸收,对本品的木兰脂素含量测定无干扰(见图1)。
A木兰脂素对照品 B供试品 C阴性对照
图 1 鼻炎灵丸HPLC色谱图 2.6 线性范围考察精密吸取浓度为105.2μg/ml的木兰脂素对照品溶液3.0、6.0、9.0、12.0、15.0、
18.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峰面积,进样量X(μg)与色谱峰面积Y经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529.67X-3.0533,r=0.9999,木兰脂素在0.3156~1.89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7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20040301)10μl,连续进样5次,木兰脂素色谱峰面积分别为:421.7、422.8、420.7、422.6、422.5,峰面积值的RSD为0.2%,结果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较好。
2.8 重复性试验取批号为2004301的样品5份,分别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按样品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木兰脂素的含量分别为4.81、4.78、4.85、4.73、4.75mg/g,RSD为1.0%,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9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20040301),分别在0、2、4、6、8h测定峰面积:51
3.9、518.4、519.7、521.6、516.1,RSD为0.6%,表明本品溶液8h内稳定性良好。
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20040301)1.5g,共计5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木兰脂素对照品,按上述方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测定木兰脂素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
1 回收率试验结果
2.11 样品含量测定分别取5批样品,按上述方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再按本文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用外标法计算样品中木兰脂素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中木兰脂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批号木兰脂素含量
3 讨论
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中,为了获得样品中木兰脂素的最佳提取方法,本实验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提取时间进行了考察,分别选用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为提取溶剂,考察了超声提取和加热回流提取两种方法,并考察了超声提取20min、30min、40min木兰脂素的提取率,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先浸泡再超声30min的方法为最佳提取方法。
本实验在流动相的选择时,曾参照文献以乙腈-水(38:62)[3]、乙腈-水(45:55)[4]等为流动相进行实验,结果均为分离度较差或峰拖尾,加入四氢呋喃后峰形明显改善[5],分离度达到1.5以上。
本文所述木兰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鼻炎灵丸质量标准[S].中药部颁标准.10:20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6-127.
3 周琦,辛俐华.HPLC法测定鼻渊丸中木兰脂素的含量.中国药师,2006,9(3):213-215.
4 徐丽华,崔保国,于宗渊.RP-HPLC法测定辛夷中木兰脂素与辛夷脂素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2003,23(6):426-427.
5 方红,郭群,苏玮,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辛夷中木兰脂素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2002,22(5):3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