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论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在园林绿化中,花卉苗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色彩,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何进行有效的繁殖培育和科学的栽培管理,将直接影响到花卉苗木的品种和质量。
下面将从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1. 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花卉苗木的繁殖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嫁接、分株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花卉苗木适宜的繁殖方法各有不同,对花卉苗木的性状和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可以提高繁殖的成功率和苗木的质量。
2. 选取健康的母本材料:母本材料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繁殖苗木的品质,应该选择生长良好、无病害虫害的母本材料进行繁殖。
对于一些传播病害的花卉苗木,要加强病毒检测和防病治理,以确保繁殖出的苗木健康。
3. 控制繁殖条件:无论是播种、扦插还是嫁接,都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花卉苗木,还需要对土壤、水质、肥料等进行精确控制,以满足其繁殖生长的需要。
4. 繁殖后期的管护:繁殖成功后,对苗木的养护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严格控制温湿度,对苗木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并进行合理的施肥、修剪等工作,保证苗木健康地成长。
1. 合理选择栽培地点:不同的花卉苗木对栽培环境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包括土壤、光照、湿度等方面。
栽培前要对栽培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栽培。
2. 合理施肥:花卉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养分供应,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保证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3. 适时的浇水管理:合理的浇水管理对花卉苗木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要注意根据花卉苗木的需水情况,掌握适时的浇水量和浇水频次,避免因过水或缺水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或发生病害。
4. 合理修剪管理:定期对花卉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可以控制苗木的生长方向和形态,促进苗木的分枝生长,提高植株的观赏价值。
5. 病虫害防治:花卉苗木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因此要加强对苗木的病虫害防治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病虫害对苗木的危害,保持苗木的健康长势。
论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园林花卉苗木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美化了城市的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身心愉悦。
为了保持园林花卉苗木的优良品质和数量,我们需要进行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
本文将就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广大园林从业者和爱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1.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等多种途径。
在选择繁殖方法时,需要结合具体植物的特性和生长习性来进行判断。
比如一些木本植物适合进行扦插繁殖,而一些草本植物适合进行分株繁殖或种子繁殖。
在进行繁殖培育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繁殖成功率。
2. 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过程中,良好的生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培育基质,保证其通气性和排水性。
其次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一些热带植物,可能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来维持温度。
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时浇水、施肥和除草等工作,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3. 管理繁殖过程在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工作,包括修剪、除虫、防病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繁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繁殖成功率和苗木的质量。
1. 合理选择栽培土壤园林花卉苗木的栽培土壤应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并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根据植物的品种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以保证花卉苗木的健康生长。
2. 定期浇水和施肥在花卉苗木的栽培管理中,定期的浇水和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生长需求制定合适的浇水和施肥方案,保证植物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3. 外观修剪和整形外观修剪和整形是园林花卉苗木管理中常见的工作。
通过修剪和整形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方向和形态,使其更加符合园林景观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促进花卉苗木的茁壮生长。
4. 防治病虫害园林花卉苗木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摘要】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对于园艺爱好者和园林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苗木繁殖技术、花卉栽培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的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种植环境调控技术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学习内容。
苗木繁殖技术包括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花卉栽培管理技术涵盖养护、修剪、施肥等方面。
园林植物的营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植物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种植环境调控技术可以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结论部分强调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持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园艺技能,创造美丽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花卉苗木、繁殖技术、栽培管理技术、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种植环境调控、重要性、持续学习、实践。
1. 引言1.1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是园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建设和保护的基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园林花卉的种植与养护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是指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根繁殖等方法,培养出符合园林景观需求的苗木。
苗木繁殖的技术包括选种、播种、育苗、管理等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才能培育出质量优良的苗木。
花卉栽培管理技术则是指对园林花卉进行合理的种植、浇水、施肥、修剪等管理工作,以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色彩鲜艳,形态美观。
对园林植物的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种植环境调控技术也是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为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苗木繁殖技术苗木繁殖技术是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论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是园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园林植物的更新换代和园林建设的质量。
在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和培育,并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以提高植物繁殖率和栽培质量。
下面将分别从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是指利用花卉自身的繁殖能力,或者通过人工手段进行繁殖培育,培育出符合规格要求的花卉苗木。
常见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
1.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指通过植物自身的种子进行繁殖培育。
在进行种子繁殖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母株,采集成熟的种子,并进行种子的处理和储存。
种子处理包括消毒、催芽等步骤,储存要求要干燥通风。
接下来就是进行播种,要选择适合的播种季节和环境条件,控制好播种的密度和深浅。
在种子发芽之后,要进行及时地移栽和育苗管理,包括灌水、施肥、防病虫害等工作。
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指利用花卉的茎、叶、根等部位进行繁殖培育。
在进行扦插繁殖时,要选择好原料苗、适时进行扦插、控制好扦插的深浅和插植密度,同时进行管理,特别是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扦插苗的生长和成活。
3.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指利用花卉的地下茎、根状茎等进行繁殖培育。
在进行分株繁殖时,首先要选择好母株,然后通过分株、储藏等步骤进行繁殖培育。
分株后要注意株块的大小和形状,然后在适宜的季节和环境条件下进行移栽和栽培管理,促使分株苗快速生长。
4. 嫁接繁殖嫁接繁殖是指利用花卉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繁殖培育。
嫁接繁殖一般是将一种植物的芽和茎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上,以达到快速繁殖和改良品种的目的。
在进行嫁接时,要选择好嫁接时机和方法,并注意嫁接后的管理工作,以保证嫁接苗的成功率和成活率。
花卉苗木的栽培管理是指在花卉苗木生长的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手段,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品质和产量,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的质量。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花卉植物对优化环境的作用非常大,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不同的花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形态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动态美感。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重视花卉植物的生长特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运用专业技术,积极开展花卉植物育种和植物管理,以降低我国花卉植物病害的风险,促进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栽培管理技术引言花卉苗木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繁殖培育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满足园林绿化建设需求;另一方面栽培后有效管理可保证花卉苗木生长的健康状态。
随着苗木的生长,优化景观塑造,提高园林观赏性。
1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技术1.1播种繁殖培育技术播种是繁殖花卉苗木的常用方式之一。
为了保证实现苗木培育成活率,促进花卉苗木健康生长,在播种前首先应对不同花卉苗木种类萌芽周期、生长速度和环境适应性等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以此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实现繁殖培育过程的有效控制。
通过上述准备工作,实现生长速度相同的花卉植物统一进行繁殖培育管理,达到高效化量产,满足园林建设对花卉数量的需求。
该园林花卉苗木播种繁殖培育要点如下:在播种前预先准备苗床,将宽度控制在0.8~1.2m之间,高度以20~30cm为宜,同时设置宽度为40cm的步道。
苗床中的土壤为酸性土壤,pH酸碱度在5.5~6.5之间,以疏松且湿润的腐殖土为主,同时向其中加入30%的草炭土及松树皮,将基础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
将土壤中石块、杂物等清理干净后,上层铺设5cm厚度的消毒土和种子的混合土体,轻微压实后上层覆盖松针。
播种后喷雾补水,以苗床稍湿润为宜,避免水分过少或者过多。
2020年第8期现代园艺的最佳时节,利于树苗的成活并且可以及时长出新枝叶。
雨后土壤具有良好的湿润条件,可以使用营养袋进行育苗定植。
根系发达的营养袋苗,能够达到95%以上。
在造林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苗木的选择应为根系发达的壮苗,起苗过程中应将主根剪短、多留须根、修剪幼苗,剪掉大部分侧枝,大约留下40%的营养叶,利用过磷酸钙浸出液和黄泥进行搅拌浸根,避免其树体营养的散失。
另外,营养袋定植需要去除外面的营养袋,让其根系得到自然伸展,填实回填土,并且设置树盘利于浇水,从而为植株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4乐昌含笑繁育栽培过程中的绿化大苗栽植技术在庭院、公共绿地和行道进行乐昌含笑栽植,在考虑造林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人为因素对其影响,这些区域应选择大苗进行种植最好。
起苗后定植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修剪,截短主枝与分枝,使之控制在55%的长度,相应地修剪侧枝与侧叶,可以科学合理地保留枝叶营养,保证树体可以良好的吸收,从而促进树苗快速生长,不可将苗木截成光头,在栽植行道树木过程中,需要与其他树木合理搭配,保持5m行距,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疏密度调整。
对公共绿地和庭院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化种植,设置合理的栽植穴,在栽植穴内主要以菜地土为主。
种植时间选在春季和秋后初冬时期都可以,春季最合适。
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在起苗时要注意保护土球,避免搬运时松散。
在栽植时要取下包装,合理地回填土,保证其回填得踏实。
浇水必须要浇透,加强其管理和管护力度。
旱时浇水,但不能长期保持树盘处土壤水分饱和,避免出现烂根状况。
在栽植后50d,大量的新芽萌发后才可进行施肥。
5乐昌含笑繁育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在乐昌含笑繁育栽培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病虫害,例如,茎腐病和根腐病等。
同时还有许多害虫会对栽培造成极大的影响。
例如地蚕、凤蝶、象鼻虫以及天牛等都会影响乐昌含笑的生长。
做好乐昌含笑的排涝工作,在其幼苗阶段,使用根腐灵溶液和多菌灵溶液进行喷洒,能够有效治疗病虫害。
论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1.引言园林花卉苗木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增加氧气的释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对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进行探讨。
2.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1)播种繁殖播种繁殖是苗木的主要繁殖方式之一,适用于许多种植物,如花卉、乔木和灌木等。
在播种繁殖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地点以及播种方法。
一般来说,秋季为许多园林植物的播种季节,此时土壤湿度适宜、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在进行播种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和适度通风,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还需要对播种地点进行适当的施肥并注意除草,有助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2)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花卉苗木繁殖方式,适用于一些多年生植物,如多年生花卉和一些乔木灌木等。
在进行分株繁殖时,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母株,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分株操作。
分株操作时,需要保持分株的完整性,并在分株后及时浸泡于水中或进行营养液浸渍,有助于分株的生长。
还需要对分株后的新苗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保湿、施肥等,有利于新苗的生长和成活。
3.园林花卉苗木的栽培管理(1)土壤管理土壤是园林花卉苗木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壤的管理非常重要。
在进行园林花卉苗木的栽培管理时,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和施肥。
一般来说,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如沙壤土、壤土和沙壤土等。
在进行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松土、施肥和覆膜等处理,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2)光照管理光照是园林花卉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光照管理是园林花卉苗木栽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光照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花卉苗木的光照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点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并注意及时修剪和整形植物,以保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
4.结语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论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园林花卉苗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而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是保持花卉苗木健康生长和繁殖的关键,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繁殖培育1. 选择优质母株优质母株是繁殖培育的基础,只有选择了良好的母株,才能保证繁殖出的苗木品质良好。
在选择母株时,应该选择生长状况良好、根系发达、免疫力强、叶片饱满的植株作为母株,这样可以保证繁殖出的苗木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
2. 繁殖方法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方法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播种法、扦插法、嫁接法、分株法等。
不同的花卉植物适合不同的繁殖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繁殖。
一般来说,繁殖方法会影响到其生长速度和植株的稳固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繁殖环境繁殖环境对于花卉苗木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繁殖环境,保证繁殖苗木的顺利生长。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当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其次要注意保持繁殖土壤的肥沃和排水良好,还要防止害虫的侵害。
只有在合适的繁殖环境下,才能让花卉苗木茁壮成长。
二、栽培管理1. 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是苗木生长的关键,施肥过多或者不足都会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情况。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生长季节的不同情况进行施肥,春季多施氮肥,促进叶片的生长;夏季多施磷钾肥,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增加抗逆能力;秋季逐渐减少施肥,为苗木的休眠和抵御冬季寒冷做准备。
2. 及时修剪及时修剪对于苗木的整形和促进新梢生长非常重要。
苗木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弱枝或者枯枝,及时修剪这些部分可以让植株得到更多的养分和空间,促进良好的生长。
修剪还可以引导植株的生长方向,保持植株的形态美观。
3. 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苗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霍瑞燕卢绪鹏郁腾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2期
摘要分析了园林花卉苗木的生态特性,阐述了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与培育技术,并总结了园林花卉苗木的栽培管理要点,旨在促进对繁殖与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推进园林绿化建设。
关键词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44-01
花卉苗木的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是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建设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对于园林绿化建设中花卉苗木的培植工作,必须要予以更多的重视,不断提升园林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满足人们对生活生态环境的需求。
1 生态特性
1.1 草本类花卉
草本类花卉可以分为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室内观叶植物、球根花卉、宿根花卉以及多浆花卉等,不同的花卉种类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和生长条件,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以一年生花卉为例,其生长周期略短且耐寒性差,适合在春季播种,开花期则在夏、秋季,常见的一年生花卉有鸡冠花、万寿菊和孔雀花等;与一年生花卉相比,二年生花卉的耐寒性较强,适合在秋、冬季播种,开花期则在春季,常见的二年生花卉有三色堇、紫罗兰和石竹等;宿根花卉又是多年生花卉,具有着较强的生长周期,存活时间较长,常见的宿根花卉有芍药、文竹与非洲菊等。
1.2 木本类花卉
木本类花卉主要分为灌木类、藤本类以及乔木类等。
灌木类花卉的生长状态通常呈丛状,没有很明显的主干与侧枝,如月季花、迎春花和牡丹等;藤本类花卉多数是落叶藤本,需要将其茎蔓攀附在其他物体上才可以生长;而乔木类花卉主要分为常绿乔木以及落叶乔2类,有高大笔直的植株、鲜明的主干和繁茂的侧枝,如樱花、紫薇花和梅花等。
2 繁殖与培育技术
2.1 播种技术
在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播种是最常用的繁殖技术,操作较简单,并且适用范围广,是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即花卉种子的存活率不高。
因此,一般在播种前,可以先对花卉种子进行处理,通过缩短花卉种子的发芽时间提升种子的发芽率,从而提高种子存活率。
与此同时,对花卉的生长节奏也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生长节奏相同的花卉更加便于管理,并且使园林花卉更具美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1-2]。
2.2 扦插技术
与播种技术有所不同,扦插技术是利用花卉的营养器官作为材料进行繁殖,其过程是在土壤中埋入生长到一定阶段的花卉营养器官,使其长成新植株[3]。
利用这种技术培育的植株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和气候,因而存活率也相当高。
但不同品种的花卉可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不同,这就要求相关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对不同种类花卉的营养器官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应用扦插技术,开展园林花卉苗木的繁殖与培育工作。
如紫薇和石榴可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是成熟的枝条,月季、桂花以及杜鹃等在扦插时要用发育成熟的枝叶作插条,美国凌霄和洋丁香等则是应用根段进行扦插。
2.3 嫁接技术
通过嫁接技术,将一种花卉的营养器官嫁接到另一株植物上,可以将2种不同的花卉结合成一株新的植物。
这种技术对园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准要求较高,对花卉嫁接时间和砧木的选择也有一定要求。
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熟练掌握嫁接技术。
为了保证嫁接植物的存活率,嫁接时及嫁接后管理中应注意控制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很多种,如靠接法、切接法、劈接法、唇形芽接法、方块形芽接法以及嫩枝嫁接法等。
3 栽培管理要点
3.1 栽植
在园林花卉苗木栽培时,选择合适的土壤是工作重点。
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工作人员会利用腐叶土、园土、叶子纤维以及珍珠岩等材料混合调制成栽培土壤。
在栽培过程中应该避免或减少幼苗根系损伤,入盆不能过深,以便于幼苗吸收水分和肥料。
在植物成熟后,还要定期换盆,以满足花卉生长的营养需求,保证花卉健康生长[4-5]。
3.2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是促进花卉生长的关键,对于花卉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园林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花卉的浇水时间和周期,用于浇灌的水应该是温和的软水;而施肥则需要工作人员根据花卉的需肥规律和实际生长情况决定,随着季节与气候的变化灵活调整施肥次数,使花卉充分吸收养分[6]。
3.3 虫害预防
应全面了解花卉的虫害时期,在虫害高发时期定期监控花卉的生长状况,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
对不同种类的花卉,必须要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避免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虫害影响。
4 参考文献
[1] 徐善平.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的分析[J].花卉,2017(20):19-20.
[2] 王竹云.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与栽培管理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131.
[3] 李君毅,于青松,陈登楚,等.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与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5(14):50-51.
[4] 李政力,于建,黄陨,等.4种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162.
[5] 任美蓉.浅谈园林花卉栽培与管理的若干技术问题[J].种子科技,2018,36(1):81.
[6] 张小娜.浅议园林花卉的栽培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2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