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期末试卷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8.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1 35.5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18题,每题3分,共54分)。
1.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硫酸铵B.碘酒C.二氧化碳D.乙醇2.下列试剂中,需要使用棕色试剂瓶存放的是A.浓硝酸溶液B.氯化钠溶液C.苛性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3.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B.硫酸溶液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铝胶体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B.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D.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5.欲配制1.00 mol·L-1碳酸钠溶液100 mL,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100 mL容量瓶B.蒸馏烧瓶C.玻璃棒D.胶头滴管6.2010年秋季以来,徐州地区旱情严重。
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四氯化碳B.碘化银C.冰晶石D.石膏7.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氯水D.氨水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B.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HCO3C.H2O2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2D.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 CH3COO-+ H+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 OH-=H2OB.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Mg2+ + Ca(OH)2=Mg(OH)2↓+ Ca2+C.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CO32-+ 2H+=CO2↑ + H2OD.钠和水反应:Na +H2O=Na++ OH-+ H2↑11.下列工业生产中,不需要用石灰石作原料的是A.高炉炼铁B.生产水泥C.生产玻璃D.粗硅提纯12.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固体,如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可以是A.碳酸钠溶液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蒸馏水1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 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1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N AC.1 mol·L-1盐酸中含有的氯化氢分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液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15.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 3(稀)Cu(NO3)2B.Cu+HNO 3(浓)Cu(NO3)2C.Cu CuSO4Cu(NO3)2D.Cu CuO Cu(NO3)216选项a b cA Si SiO2H2SiO3B SO2SO3H2SO4C NaOH Na2CO3Na2SO4D NO NO2HNO317.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解析:本题存在格式错误,应该是列举出实验现象,而不是让预测实验现象。
删除该题。
6.下列物质中,能使酚酞试剂由无色变为红色的是()A.HClB.NaOHC.NaClD.NaHCO3解析:能使酚酞试剂由无色变为红色的是碱性物质,选项中只有NaOH是碱性物质。
答案: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都能导电B.分子间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C.硫酸是强酸,硫酸溶液中[H3O+]的浓度为10-7mol·L-1D.NaCl晶体中Na+和Cl-的配位数均为6解析:A错误,只有电离的物质才能导电;B正确;C错误,硫酸是强酸,[H3O+]浓度大于10-7mol·L-1;D正确。
答案:B、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时,生成的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的电子互相转移了B.一般情况下,金属与非金属原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C.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只要有火花,就会发生爆炸D.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一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解析:A错误,氢气燃烧时,生成的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的电子与氧原子共用形成化学键;B错误,金属与非金属原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既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C错误,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发生爆炸;D正确。
答案:D9.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化合物的是()A.NaClB.HClC.CaOD.FeS解析:属于分子化合物的是B,HCl是共价化合物;A、C、D均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相对参与量B.NaCl和CuSO4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颜色变为蓝色C.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化合价为正的D.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完全相同解析:A正确;B错误,NaCl和CuSO4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颜色不会变化;C错误,金属的化合价可以为正或负;D错误,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有差别。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蒸馏水C. 盐水D. 铁矿石2.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不变。
A. 种类B. 质量C. 数量D. 所有选项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4.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氢气D. 氧气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C.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的条件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构成。
2. 物质的量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
3.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个粒子。
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物的量比为_____:_____。
5.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变化,并给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2.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请列举出前20号元素。
3. 请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3.3%,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2.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反应物B的摩尔质量为16g/mol,反应物A和B按照1:2的摩尔比反应,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若反应物A的质量为40g,求生成物C的质量。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1 35.5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硫酸铵B.碘酒C.二氧化碳D.乙醇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液氯B.金属铜C.二氧化硫D.醋酸钠3.下列试剂中,需要使用棕色试剂瓶存放的是A.浓硝酸溶液B.氯化钠溶液C.苛性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4.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B.硫酸溶液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铝胶体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B.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D.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6.欲配制1.00 mol·L-1碳酸钠溶液100 mL,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100 mL容量瓶B.蒸馏烧瓶C.玻璃棒D.胶头滴管7.已知2H和3H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下列关于2H和3H的说法正确的是A.2H和3H的质子数不同B.2H和3H互为同位素C.2H和3H是同一种核素D.3H原子的电子数为38.2010年秋季以来,徐州地区旱情严重。
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四氯化碳B.碘化银C.冰晶石D.石膏9.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氯水D.氨水10.下列反应中,化合物不作氧化剂的是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用氢气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制取铜C.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D.用碳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B.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HCO3C.H2O2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2D.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 CH3COO-+ H+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 OH-=H2OB.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Mg2+ + Ca(OH)2=Mg(OH)2↓+ Ca2+C.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CO32-+ 2H+=CO2↑ + H2OD.钠和水反应:Na +H2O=Na++ OH-+ H2↑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Cu2+、OH-B.Ba2+、Na +、NO3-C.K+、Ca2+、SO32-D.H+、Na+、HCO3-15.下列工业生产中,不需要用石灰石作原料的是A.高炉炼铁B.生产水泥C.生产玻璃D.粗硅提纯16.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固体,如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可以是A.碳酸钠溶液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蒸馏水1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 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1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N AC.1 mol·L-1盐酸中含有的氯化氢分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液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19.下列有关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有氢气生成B.都表现出了两性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2-形式存在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20.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稀)Cu(NO3)2B.Cu+HNO3(浓)Cu(NO3)2C.Cu CuSO4Cu(NO3)2D.Cu CuO Cu(NO3)22122.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高温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化学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36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B.液氯C.漂白粉D.铝土矿2、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氯水D.氯化钠溶液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aCl B.HCl C.KOH D.H2CO3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B.11.2L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D.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5、某种具有净水作用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l2(OH)n Cl m·yH2O]x ,式中的m 等于()A.3-n B.6-n C.n+6 D.n+3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少量的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B.铝片投入稀盐酸中:Al+6H+===Al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SO42- ===BaSO4↓D.碳酸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 +2H+ === H2O + CO2↑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OH)3 + 3HNO3 === Fe(NO3)3 + 3H2OB.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C.3Cu+8 HNO3 === 3Cu(NO3)2+ 2NO↑+4H2OD.CaCO3===CaO + CO2↑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NaAlO2 ⑤Al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全部9、只用一种试剂区分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A.H2SO4B.Ba(OH)2C.NaOH D.AgNO310、下列各种冶炼方法中,可制得相应金属的为()A.加热氢氧化铝B.加热碳酸钙C.电解熔融氯化镁D.电解饱和食盐水11、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试验组合是( )选项制气装置洗气瓶中试剂瓶中气体12、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1的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A.125mL B.200mL C.250mL D.560mL二、双项选择题(共4小题。
高一必修一化学试卷及答案【篇一: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ss=txt>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i—28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各组物质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h++oh-=h2o 的是() a.盐酸和烧碱溶液 b.硫酸和氨水c.氯水和氢氧化钾溶液d.氢氧化亚铁和稀硝酸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是()a. fe(no3)3溶液b.fecl2溶液c. bacl2溶液d. fecl3溶液3.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b.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c.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d.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4.某金属m的硝酸盐受热时按下列方式发生分解反应:?2mno3?2m?2no2??o2?,加热3.40g该硝酸盐,完全分解生成no2和o2共672ml(标准状况),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23b. 40c. 108d. 2015.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o2?2co c. caco高温3点燃b. 2kclo3? 2kcl+3o2↑?cao?co2d.zn+h2so4(稀)=znso4+h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⑦⑧b.⑥⑦⑧c.③⑤⑧d.③④⑤⑥⑦⑧7、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较低b、钠的密度小于水c、钠的硬度较小d、钠的还原性强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cl2b.so3c.so2d.活性炭9.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a.mgb. cl2c.sid. al11.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 nh3b. cl2 c. no d. hcl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oh-、k+、fe3+、no3-b.hco3-、oh-、cl-、k+c.mg2+、no3-、h+、al3+d.so42-、ag+、nh4+、cl-第ii卷(共4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23.(8分)浓硫酸具有a、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难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解析
一、选择题
1. 选B
2. 选A
3. 选C
4. 选D
5. 选B
二、填空题
1. 78.1
2. 2, 8
3. 溶液
4. 酸性
5. 氧化还原
三、简答题
1. 电子的质量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质子和中子质量都比电子大得多,所以原子核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
2. 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会毁灭或创造的,只会重新组合。
所以,化学方程式必须符合物质的守恒定律。
3.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高沸点和良好的导电性,而共价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较低的沸点和较差的导电性。
四、计算题
1.
铁的质量 = 0.45g
1mol Fe的质量 = 55.845g
所以,铁的摩尔数 = 铁的质量 / 1mol Fe的质量 = 0.45g / 55.845g/mol ≈ 0.008 mol
2.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摩尔比 = 1:2
所以,NaOH的摩尔数 = H2SO4的摩尔数 / 2 = 1.45 mol / 2 ≈ 0.725 mol
NaOH的质量 = NaOH的摩尔数× 40g/mol ≈ 0.725 mol ×
40g/mol = 29g
以上是《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测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的简要答案解析。
如需查看完整解析,请参考附带的文档或联系相关老师。
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必修1)可能用到的数据:H一1 C一12 O一16 S一32 N一14 CI一35.5 Cu一64 I—127 Na一23 Fe一56 Mg一2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2分,共40分)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坩埚2.摩尔是:A.物质的质量单位 B.物质的量的单位C. 物质的数量单位D.物质浓度的单位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盐酸C.碘酒D.液氯4、我国重点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l2C.NH4HCO3D.SO26、盛液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A.制得溴水 B.防止液溴挥发C.将液溴隔绝空气 D.比较水与液溴的密度7、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可使无色酚酞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 新制的氯水只含Cl2和H2O分子C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D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8.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苏打杂质,最宜选用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盐酸 C.碳酸氢钙 D.氢氧化钙9、等质量的SO2和SO3A、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所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C、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D、所含原子个数比为3∶410、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后振荡,静置片刻后A.整个溶液变紫色B.整个溶液变棕色C.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11、做焰色反应时,每次实验开始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硫酸溶液(B)盐酸(C)NaOH溶液(D)NaCl溶液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1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紫色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④⑤14、某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AgNO3+ NaCl → AgCl↓ + NaNO3 B. 2HCl + Mg → MgCl2 + H2↑ C.2Na + Cl2 → 2NaCl D. CuSO4 + Zn → ZnSO4 + Cu答案:B解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态,还原剂在反应中氧化。
选项B中,氯气(Cl2)被氢气(H2)还原成盐酸(HCl),是典型的还原反应。
2.化学式(CH3COO)2Ca是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A.碳酸钙 B. 乙酸钙 C. 甲酸钙 D. 实际不存在答案:B解析:化学式(CH3COO)2Ca表示乙酸钙,其中乙酸(CH3COOH)是有机酸,与金属钙(Ca)结合形成乙酸钙。
3.下列物质中,无机物是: A. 蔗糖 B. CH4 C. KCl D.C6H14答案:C解析: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选项C中的KCl是氯化钾,属于无机物。
二、填空题1.钠离子(Na+)的电子构型为_________。
答案:1s2 2s2 2p6 3s1解析:钠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 3s1,钠离子失去了一个3s轨道上的电子,所以其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
2.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叫做_________。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通常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通过什么实验可以确定一个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比重法解析:比重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空气中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的比值来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方法。
三、问答题1.简述金属性的特点。
答案: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金属元素中的价电子较少,形成正离子,以海洋、金属中电子流动的方式存在。
金属常呈固态,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变为细丝和薄片。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命题人: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
5 Fe:56 Ba:137第I卷(选择题,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和第II卷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题2分。
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B、煤油C、沙子D、泡沫灭火剂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A、碳B、硅C、镁D、铝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 .CO 32-、H +、Na +、NO 3-B .H +、Ag +、Cl -、SO 42-C . K +、Na +、OH -、NO3-D .Ba 2+、Ca 2+、SO 42-、OH-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 +====Fe 3++H 2↑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 2+H 2O====2H ++CO 32- C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CO 32—+2H +====H 2O+CO 2↑+Ba 2+D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OH —+Cu 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 熔融状态的KOH 、熔融状态的NaClC .稀H 2SO 4、NaOH 溶液、纯HNO 3D .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1 35.5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硫酸铵B.碘酒C.二氧化碳D.乙醇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液氯B.金属铜C.二氧化硫D.醋酸钠3.下列试剂中,需要使用棕色试剂瓶存放的是A.浓硝酸溶液B.氯化钠溶液C.苛性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4.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B.硫酸溶液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铝胶体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B.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D.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6.欲配制1.00 mol·L-1碳酸钠溶液100 mL,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100 mL容量瓶B.蒸馏烧瓶C.玻璃棒D.胶头滴管7.已知2H和3H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下列关于2H和3H的说法正确的是A.2H和3H的质子数不同B.2H和3H互为同位素C.2H和3H是同一种核素D.3H原子的电子数为38.2010年秋季以来,徐州地区旱情严重。
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四氯化碳B.碘化银C.冰晶石D.石膏9.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氯水D.氨水10.下列反应中,化合物不作氧化剂的是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用氢气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制取铜C.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D.用碳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B.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HCO3C.H2O2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2D.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 CH3COO-+ H+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悬浮颗粒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 OH-=H2OB.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Mg2+ + Ca(OH)2=Mg(OH)2↓+ Ca2+C.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CO32-+ 2H+=CO2↑ + H2OD.钠和水反应:Na +H2O=Na++ OH-+ H2↑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Cu2+、OH-B.Ba2+、Na +、NO3-C.K+、Ca2+、SO32-D.H+、Na+、HCO3-15.下列工业生产中,不需要用石灰石作原料的是A.高炉炼铁B.生产水泥C.生产玻璃D.粗硅提纯16.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固体,如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可以是A.碳酸钠溶液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蒸馏水1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 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1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N AC.1 mol·L-1盐酸中含有的氯化氢分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液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19.下列有关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有氢气生成B.都表现出了两性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2-形式存在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20.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稀)Cu(NO3)2B.Cu+HNO3(浓)Cu(NO3)2C.Cu CuSO4Cu(NO3)2D.Cu CuO Cu(NO3)22122.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2)向(1)的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又完全溶解;实验过程中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K + B .该待测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Fe 3+ C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A13+、NH 4+ D .该待测液中是否含有K +可通过焰色反应进行检验23.将一定量的铝粉与FeO·2Fe 2O 3的混合物粉末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15.68 L (标准状况)。
另一份在高温下能恰好完全反应,则此反应所得固体混合物再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可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11.20 L B .13.44 L C .22.40 L D .31.36 L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本试题卷上。
2.本卷共7大题,共58分。
15.(共8分)(1)下面是唐朝刘禹锡描写沙里淘金的一首诗,其中有的诗句....可能包含了化学实验现象或化学实验过程,请在这样的诗句后面.......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过程。
日照澄洲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王侯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2)某小苏打溶液中含NaHCO 3有16.8 g ,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 ,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 2CO 3,且无沉淀产生。
请你填写出X 的化学式和物质的量。
例如: X 为 NaOH 时,物质的量为 0.2 mol ; ①X 为 时,物质的量为 ; ②X 为 时,物质的量为 ;16.(共8分)A 、B 、C 、D 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 2+、Ag +、Na +、Cu 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S、Cl —、C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 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 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 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1) 、(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 .B .C .D .17.(共6分)“比较法”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 2O 2+CO =Na 2CO 3。
(1)试分别写出Na 2O 2与SO 2、Na 2O 2与SO 3(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1 mol SO 3(g)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3)通过比较可知:在氧化物中,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填“最低”、“中间”或“最高”)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就有O 2 生成。
18.(共6分)已知A 、B 、C 均为常见单质,其中A 是金属,B 、C 是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常温下,B 、C 均为气体,D 为黑色磁性固体,则C 的化学式为 , A 和E 反应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常温下,B 为气体,C 为黑色固体粉末,则金属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A 和E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共10分)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 mol/L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现有a.10 mL量筒;b. 25 mL量筒;c.烧杯;d.托盘天平;e. 500 mL容量瓶;f.胶头滴管;g.玻璃棒,请从其中选取必要的仪器,按各仪器第一次使用先后顺序排序:(填编号)。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空格中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定容时俯视观察_________;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
20.(共10分)某白色粉末其成分可能是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请完成对该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可供选用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
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溶液饱和溶液(1)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白色粉末成分为碳酸钠;假设2:该白色粉末成分为亚硫酸钠;假设3:。
(2)从上述仪器和试剂中选择合适的组合,一次性判断出该白色粉末的组成,其最佳连接顺序是:a — (每组选用仪器和试剂限用一次)。
21.(共10分)由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在化学上称为铝热剂,该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
为确定某铝热剂样品(铝和氧化铁)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10.7 g 该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a L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a 的表达式表示)。
(2)若取同质量的样品,在高温下使其恰好反应,则a = L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b L ,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a ∶b =_______。
一、共69分。
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A 4.D 5.D 6.B 7.B 8.B 9.D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B 17.C 18.A 19.C 20.D 21.A 22.A 23.A 二、共31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15.(共8分)⑴ (共4分) 日照澄洲江雾开,丁达尔效应尽是沙中浪底来。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每空2分)⑵ (共4分,每空1分,以下任意组合均可) ①Na 0.2 mol ②Na 2O 0.1 mol ③Na 2O 2 0.1 mol20.(共10分)(1)该白色粉末成分为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2分)(2)a—f—g—b—c—d—e (2分)(3)21.(共10分,每空2分)⑴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9119.84a或0.075a⑵ 3.36 2 Al+ Fe2O3==2Fe + Al2O3⑶3∶2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