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4.30 KB
- 文档页数:11
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斑斓寥阔苍茫竞自由B. 嘻笑绿树成阴谍血叱咤风云C. 桀骜作揖绿草如茵殒身不恤D. 博闻强记交结仪式步履颓圮【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寥阔——寥廓;B项,嘻笑——嬉笑,谍血——喋血;D项,交结仪式——交接仪式。
故选C。
2.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 “既祖,取道”中“祖”是指祖先。
C.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D. 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 项,“是指祖先”错误。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语境为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故选B。
3. 给下面一首五言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①老叟扶童望②荷锄山月上③寻径野烟微④羸牛带犊归A. ③①②④B. ②③①④C. ④①②③D. ①④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可以综合运用律诗押韵、对仗、平仄等知识,结合时间先后、与上下文的连贯来解决类似题目。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和.(huó)稀泥浑身解.(jiè)数变换莫测变本加利B. 彳亍..(chìchù) 软着.(zháo)陆兵慌马乱扭怩不安C. 游说.(shuō)飨.(xiǎng)士卒星辉斑斓挥斥方酋D。
骨髓.(suǐ)变徵.(zhǐ)之声别出心裁不胫而走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
B.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读起来很累人。
D。
没有一个亚洲买家会不顾一家发电厂的安全,和供应商锱铢必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习近平强调,6年来,金砖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共赢、合作、开放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
B。
过于放松的假期有可能带来一些可怕的结果.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容易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
C.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深深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甚至为她唏嘘落泪.D。
“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
B. 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薄酒,敬请各位光临.C。
情景对话:“令尊贵庚?"“家父今年54岁.”D。
集宁一中东校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记吴智勇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
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
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
《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
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
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不朽。
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8分)1.填空题(6分,每空1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2.选择题: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 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二、阅读(6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3-7题。
(15分)(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dignity",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2)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
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
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
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
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
(3)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厕所里也挤了人。
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好像一个团,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
山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综合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3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①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我原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一棵青桐,一棵古槐。
斯人远去,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②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此树下,这桐树就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梧桐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
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③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战火无数,文物留存极少,而其故里一直未被忘记,直到现在这个旅游城。
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
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多条,项羽一人就占百条。
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
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文化贡献。
④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
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作“力拔山兮气盖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
他身上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
⑤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一样。
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
济南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9.11)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认为,修身是从政的前提,欲正人先正己,人君只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百姓才会效法学习,社会风气也才会随之改善,社会治理才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孔子说:“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认为,“七教”是人君治国理民的根本,只有人君坚持德教,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有序。
“三至”则体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为政理念。
孔子认为,明王只有达到“至礼不让”“至赏不费”“至乐无声”这三种境界,才可以对外征伐。
明王所征伐的对象必定是无道之君,是为了吊民罚罪,必然会得到所征伐之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孔子认为,明王所进行的征伐是战无不胜的,在他看来,征伐有时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孔子还在《大戴礼记·用兵》中把战争分为两种,即“圣人之用兵”和“后世贪者之用兵”,这两种战争的动机和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孔子还认为,明王要达到天下大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劳苦和耗费。
所以《大戴礼记·主言》载:“孔子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主之道也。
’”这里所提到的“不劳不费”是孔子“无为而治”政治理想的具体化。
文中还提到“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这也体现了早期儒家“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
高一语文试卷上学期人教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木D. 火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的分类?A. 风B. 雅C. 颂D. 乐3. 以下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李白4. 下列哪个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5. 以下哪个不是汉字的造字法?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转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黑龙江2019-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适应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查字典语文网高一语文试题栏目为大家收集了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来帮助大家更好的把握考点,希望大家可以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解并描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解并描述亲身经验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它们转化为听众的阅历;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闻,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洁差异外,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分并不明显,经验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解并描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验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验和遭受,《》中的故事是的行侠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闻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的小说供应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密切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的区分清楚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肯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或许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一生,积攒下多数的见闻、或趣事,当他晚年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解并描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解并描述目的。
X邵东一中 202X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真题语文真题说明:本真题卷及答案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9页。
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言语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开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齐整之中,节奏生动。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开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到达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简单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当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相互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开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开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发性的言语转向写实性的言语。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石齐学校高一语文中考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知识题(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B.呻吟.(yín)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D.翌(yì)年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A.汽艇搅绊阴谋鬼计毛骨悚然B.廖落长篙陨身不恤黯然失色C.作揖精悍书生意气左右顾盼D.款待和蔼永葆青春残无人道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可是在这时节又有谁愿意________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
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________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③她________“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________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接受舞动不仅是也是B.接受挥动不是是C.接收挥动不是是D.接收舞动不仅是也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D.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9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一学年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闻一多是新月派诗歌的元帅型人物,新月派的副帅就是徐志摩。
他们的主张虽然差不多,但写起诗来,他和闻一多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风格上的差异。
徐志摩跟闻一多相同的是他也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向人炫耀他的学历。
但他那些文章看来看去,你总觉得他不一定是一个好学生,道理讲得比较差。
在新月派里,论理论修养他不如闻一多,不如梁实秋,这也未必就是缺点,他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
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一般以青少年为主,在中文系待着,二年级以上的人恐怕就没有喜欢徐志摩的了。
徐志摩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依靠灵感,所以在当时被看成是天才诗人。
徐志摩的确是天才,他自己也说,他写诗是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这没法用道理来解释。
胡适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郭沫若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闻一多也有,但徐志摩所依靠的就是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
其实徐志摩最好的诗不是《再别康桥》,比如他的《沙扬娜拉》写得更好。
这首诗非常短,不整齐,不押韵,好像不符合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但是你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整齐,内在的韵律,它的表达形式和它的表达对象完美地统一了。
另外有一首既整齐又自然的诗叫《雪花的快乐》,可以说既能代表徐志摩,也能代表新月派。
这诗一共是四节,每一节的形式都一样,整齐和不整齐是搭配的。
这首诗每一节选的韵也是很见匠心的,潇洒的时候用的花韵,飞扬用的是比较明亮的韵,最后落到姑娘身上的时候变成消融,变成鼻音结尾。
这首诗几乎无可挑剔,能够代表徐志摩的艺术成就。
如果说新诗要格律化,徐志摩的这种格律化是受人欢迎的,但是这种格律化需要诗人本身的天才。
格律没有束缚人,相反刺激人们去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在闻一多、徐志摩之外,新月派还有朱湘。
朱湘和闻一多、徐志摩都不一样,他是刻苦作诗的人。
闻一多用心但不刻苦,徐志摩是天才更不用刻苦,而朱湘是认认真真的,像做学问一样的,把作诗看成一种工作,看成一种科学实验。
比如他曾琢磨过一个问题,新诗一行一句到底写几个字为好?他就进行这样的实验:写过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一直写到九个字。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新诗每行不宜超过十一个字,但不知道其中有什么道理。
朱湘写了很多叙事诗。
诗歌以抒情见长,但是专门有一类为叙事诗。
闻一多等人也探索过叙事诗,只是朱湘相对写得好,他写过一些长篇的叙事诗。
朱湘这个人不像闻一多、徐志摩交友广泛,他脾气不好,与他人的关系不好,不善于交往,所以他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人们只能从他发表的作品中了解他。
他和徐志摩、闻一多相同的地方是也很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采莲曲》在形式上一句长、一句短,读起来很像小船在摆动,有采莲的运动感。
新月派是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一个诗派,但是朱湘的个人命运比较悲惨,后来由于生活的种种压迫,他自杀了,投水而亡。
新月派诗歌的三员大将皆无善终,令人惋惜不已,不得不感叹新诗的格律化道路怎么这么艰难!(摘自《国文国史三十年》孔庆东著,中华书局)1.下列对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徐志摩和闻一多的诗歌主张差不多,平时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但徐志摩的道理讲得比较差,在理论修养上逊于闻一多。
B.徐志摩和闻一多都不是刻苦作诗的人,徐志摩是天才,不用刻苦;闻一多很用心,但还没有到刻苦的程度。
C.徐志摩和闻一多的写作风格差异不大,二人都很注重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徐志摩、闻一多交友广泛,他们的诗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二人均未善终,令人惋惜。
2.下列对徐志摩诗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般来说,诗人创作应该以深厚的理论修养作为功底,反之就成了他的缺憾。
但在徐志摩那里却未必如此。
B.徐志摩从性格上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他写诗更加依靠灵感,依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青少年一般很喜欢他的诗。
C.在徐志摩创作的诗歌中,作者认为《沙扬娜拉》比《再别康桥》更好,《沙扬娜拉》有着内在的整齐和韵律,实现了表达形式和表达对象的完美统一。
D.《雪花的快乐》既能体现新月派的主张又能体现徐志摩的创作成就,它因为在押韵上无可挑剔而至善至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月派主张新诗格律化,这种格律不但没有束缚徐志摩这样的天才诗人,反而刺激了他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B.朱湘写了很多叙事诗,相对闻一多等人,成就较高,但由于他性格古怪,与人交往较少,因此创作影响较小。
C.朱湘以做学问、做科学实验的态度作诗,他曾琢磨过新诗一行一句的字数,最后得出每行不宜超过十一个字的结论。
D.新诗格律化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完全是因为其三位代表诗人没得到善终,但新月派对中国诗歌格律化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
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
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
项王乃许之。
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
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良亡,间行归汉王。
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
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注:①雒阳:洛阳。
②郦食其:人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轻财爱国。
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
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
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
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
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
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5分)(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5分)(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诗经氓》)(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离骚》屈原)(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孔子语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3)题幸会,妈妈张春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
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
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
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
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
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
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
”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
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
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
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
”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