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4.18 KB
- 文档页数:19
大作业(一)一、填空题1、仅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2、力对物体有两种效应:(外效应)和(内效应)3、柔索的约束反力沿(柔索本身)且(背向)被约束物体。
4、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通过接触点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
5、平面汇交力系具有(2 )个独立平衡方程。
6、度量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的物理量是(力矩)7、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力偶对任一点之矩为(常量)8、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条件下,可任意改变力和力偶臂,并可在作用面内任意转移。
二、选择题1、在下图的4种情况中,力F的外效应与相同的是(A)A、B、C、D、2、力F1和力F2的合力为F R,F R=F1+F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属于下列(B)情况?A、必有F R=F1+F2B、必有F R>F1且F R>F2C、可能有F R<F1且F R>F2D、可能有F R>F1且F R<F23、作用与反作用定律适用于下列(D )情况?A、只适用于刚体系统B、只适用于刚体C、只适用于平衡状态D、物体系统4、下列图中所示的力多边形中,(A )是自行封闭的A、B、C、D、5、F1、F1、F3及F4是作用在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合力为F R。
以下情况中(B)是正确的?A、F R=F4B、F R=2F4C、F R=-F4D、F R=-2F46、三铰刚架ABC如图所示,不计自重,仅受力F作用,铰链A反力FA的方位必满足( C )?A、通过B点B、通过D点C、通过E点D、通过C点7、在图中,如果两力偶均作用在杆AC上,铰链A或B的反力方位( C )?A、垂直于ACB、垂直于BCC、垂直于ABD、不确定三、画受力图1、重为P的均质圆轮在边缘A点用绳AB系住,绳AB通过轮心C,圆轮边缘D点靠在光滑的固定曲面上,试画圆轮的受力图解:(1)选圆轮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分离体图(2)在分离体圆轮上画出作用其上的主动力P(3)在分离体的每处约束,画出其约束力。
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工程力学一、填空题: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
工程力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刚体在平面内运动时,其运动学描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移B. 旋转C. 振动D. 变形答案:D2.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应力的类型?A. 正应力B. 剪应力C. 拉应力D. 扭应力答案:C3. 在梁的弯曲问题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梁的内力?A. 剪力B. 弯矩C. 扭矩D. 轴力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A. 材料类型B. 温度C. 材料的微观结构D. 材料的密度答案:A, B, C2. 根据胡克定律,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B. 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C. 应力与应变成反比D.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固有属性答案:A, B, D三、填空题1. 在材料力学中,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移除后,材料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_______。
答案:弹性2. 当梁受到均布载荷时,其最大弯矩通常出现在梁的_______。
答案:中点3. 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的临界应力值,通常用_______表示。
答案:σy四、简答题1. 简述材料力学中应力集中的概念及其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答案:应力集中是指在构件的局部区域,由于几何形状、材料不连续性或其他原因,导致应力值远高于周围区域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结构的局部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从而引发裂纹或断裂,对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应力集中的产生,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其影响。
2. 描述梁在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规律。
答案:梁在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是:在中性轴上,正应力为零;在中性轴上方,正应力为拉应力,且随着距离中性轴的增加而增大;在中性轴下方,正应力为压应力,且随着距离中性轴的增加而增大。
这种分布规律可以用弯曲应力公式σ=My/I来描述,其中M是弯矩,y是距离中性轴的距离,I是横截面的惯性矩。
练 习 卷一、选择:1、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320et ct bt x x+++=(0x 、b 、c 、e 是常数)。
则初始时刻,质点的坐标、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D )A .0x 、b 和c ;B .0x 、b 和c +e ;C .0x 、b 和2c +3e ;D .0x 、b 和2c ;2.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质点的位矢的表达式为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B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j bt i at v 22+=为时间的函数,x=at 2,y=bt 2 ,x/y =a/b=常数 所以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一物体从静止沿长度为L 的无摩擦斜面下滑,当其速度达到底部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B ) (A )2L ; (B )4L ; (C ; (D )34L .4.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板,铁钉受到的阻力与其进入木板内的深度成正比。
设铁锤两次击打的速度相同,因而对铁钉所作的功也相同,已知第一次把铁钉击入木板内1cm ,则第二次继续击入的深度为[ D ] (A )1/2cm ;(B )1cm ;(C )2cm ;(D )12-cm.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正确?[ A ] (A)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6.用锤压钉不易将钉压入木块内,用锤击钉则很容易将钉击入木块,这是因为( D ) (A)前者遇到的阻力大,后者遇到的阻力小; (B)前者动量守恒,后者动量不守恒; (C)后者动量大,给钉的作用力就大;(D)后者动量变化率大,给钉的作用冲力就大;7.一人张开双臂,手握哑铃,坐在转椅上,让转椅转动起来,若此后无外力矩作用,则当此人收回双臂时,人和转椅这一系统的为( D ) (A)转速加大,角动量变小; (B)角动量和转速都不变; (C)转速和角动量都加大;(D)角动量保持不变,转速加大。
高中物理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一个重物体静止放在斜面上,斜面倾角为30°。
若斜面长度为4m,重物体质量为10kg,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求斜面上的摩擦力和物体所受的分力。
解答: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在斜面上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设物体所受的分力为F,斜面上的摩擦力为f。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到斜面上的重力分力为Gsinθ,斜面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分力为Gcosθ。
根据受力平衡条件:沿斜面方向:F - f - Gsinθ = 0垂直斜面方向:Gcosθ = 0解以上方程可得:F = Gsinθ + fGcosθ = 0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G = m * g = 10kg * 10m/s² = 100Nθ = 30°Gsinθ = 100N * sin(30°) = 50N联立方程求解:F = 50N + ff = F - 50N所以斜面上的摩擦力为F - 50N,物体所受的分力为50N。
2. 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当受到20 N的外力压缩3 cm时,求弹簧的位移和所受的弹力大小。
解答:根据弹簧弹性力学公式,弹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设弹簧的位移为x,所受的弹力为F。
根据已知条件和弹簧弹性力学公式:k = F / x20 N = 200 N/m * xx = 20 N / 200 N/m = 0.1 m所以弹簧的位移为0.1 m,所受的弹力大小为20 N。
3. 一个物体从高度10 m处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和下落时间。
解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物体下落的速度和时间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根据已知条件:初速度为0 m/s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9.8 m/s²下落高度为10 m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以得到:v² = v₀² + 2aΔy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v² = 0 + 2 * 9.8 m/s² * 10 mv = √(196 m²/s²) = 14 m/s所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4 m/s。
理论⼒学复习题(答案)课程名称:⼯程⼒学B⼀、理论⼒学部分1、平⾯⽀架由三根直杆AC 、BE 、BC 铰接⽽成,其中AC 杆铅直,BE 杆⽔平,各杆⾃重不计,受⼒如图所⽰, BD =DE =CD =DA =a ,A 处为固定端,B 、C 、D 三处为铰接,试求A 处的约束反⼒和BC 杆的内⼒。
解:(1)整体分析00000cos 4500sin 450cos 45sin 450x Ax y Ay AA F F P F F P M m M P a P a =-==-==++-=∑∑∑解得:,,22Ax Ay A F P F P M Pa ===-∑ (2)分析BDE 杆000sin 45sin 450DBC MP a F a =--=∑,解得:BC F P =(拉⼒)2、图中各杆件之间均为铰链连接,杆⾃重不计,B 为插⼊端P=1000N,AE=EB=CE=ED=1m ,求插⼊端B 的约束反⼒,以及AC 杆的内⼒。
解:(1)整体分析0xF =∑,0Bx F = 0yF=∑,1000By F P N ==0BM=∑,11000.B M P N m =?=(2)分析CD 杆0EM =∑,0sin 4511AC F P ?=?1414AC F N ==3、图⽰结构由AB 、CE 与BC 三杆和滑轮E ⽤铰链连接组成,AD =DB =2m ,CD =DE =1.5m ,物体重Q =1200N ,⽤绳索通过滑轮系于墙上,不计杆与滑轮的⾃重和摩擦,试求固定铰链⽀座A 和活动铰链⽀座B 的约束⼒,以及杆BC 所受的⼒。
解:(1)研究整体1200T F P N ==00xAx T FF F =-=∑ 00yAy NB FF F P =+-=∑0(2)4(1.5)0BAy T MP r F F r =----=∑解得:1200Ax F N =,150Ay F N =,1050NB F N = (2)研究杆ADB2sin 220DBC NB Ay MF F F θ=+-=∑解得:1500BC F N =-4、图⽰构架中,各杆重均略去不计,C 为光滑铰链,已知:32/,.q kN m M kN m ==,2L m =。
理论力学试题静力学部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1、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为 平衡条件 ,此力系称为 平衡 力系,并且力系中的任一力称为其余力的 平衡力 。
3、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 刚体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刚体 。
4、将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一个合力偶5、下列各图为平面汇交力系所作的力多边形,试写出各力多边形中几个力之间的关系。
A 、 0321=++F F F 、B 、 2341F F F F =++C 、 14320F F F F +++=D 、 123F F F =+ 。
6、某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三力不互相平行,则此三力必 并且 汇交于一点、共面7、一平面力系的汇交点为A ,B 为力系作用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m B =0。
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其可简化为 作用线过A 、B 两点的一个合力 。
8、长方形平板如右图所示。
荷载集度分别为q 1、q 2、q 3、q 4的均匀分布荷载(亦称剪流)作用在板上,欲使板保持平衡,则荷载集度间必有如下关系: q 3=q 1= q 4=q 2 。
9、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为 ∑F x = 0、∑M A = 0、∑M B = 0 ,其适用条件是 A 、B 两点的连线不垂直于x 轴10、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力矩式为 ∑M A =0、∑M B=0、∑M C =0 ,其适用条件是 A 、B 、C 三点不共线 。
、正方形平板受任意平面力系作用,其约束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其中 a b c f h属于静定问题; d e g 属于超静定问题。
12、已知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下左图示)分别为F 1 = 10 N ,F 2 = 4 N ,F 3 = 8 N ,F 4 = 8 N 和F 5 = 10 N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大小0.4 N ·m 、顺时针转的力偶 。
工程力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0个 20~3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B .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C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D .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 )A .刚体B .变形体C .任意物体D .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3.关于约束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 .柔体约束的约束反力,沿柔体轴线背离物体;B .固定端支座,反力可以正交分解为两个力,方向假设;C .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反力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D .以上A 、C 正确。
4. 如图平面上A 、B 、C 三点分别受到力P 作用,∆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此力系( B )A .不平衡B .平衡C .合力矩为0D .合力为05. 三直角折杆AB 、BC 、BD A )A .AB 杆B .BC 杆C .AB 杆和BC 杆D .BD 杆6. 如图所示空心圆轴扭转时,受扭矩T 作用,其横截面切应力分布的正确表达应为( A )7.图示受拉直杆,其中AB 段与BC 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 ( C )A .NAB NBC F F = BC AB σσ=B .NAB NBC F F = BC AB σσ>C .NAB NBC F F = BC AB σσ<D .NAB NBC F F ≠ BC AB σσ<8.图示平面直角弯杆OAB ,B 端受力F 作用。
OA=a, AB=b, OA 与水平线夹角为β,力F与水平线夹角为α,则力F 对点O 的力矩大小为 ( C ) A .F(a+b)sin αB .F(a+b)cos αC .αD .α9.构件的刚度是指构件 ( D )A .抵抗破坏的能力B .产生变形的能力C .保持平衡的能力D .抵抗变形的能力10.在梁中,有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上 ( C )A .剪力有突变B .剪力为零C .弯矩有突变D .弯矩为零11.构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特点 ( A )A .轴向变形和横向变形B .仅有横向变形C .仅有轴向变形D .轴向变形和截面转动12.以下关于应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A .一点处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记作P ,P 称为总应力;B .总应力P 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σ称为正应力;C .总应力P 与截面相切的分量τ称为剪应力;D .剪应力τ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分离或接近。
练 习 卷一、选择:1、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320et ct bt x x +++=(0x 、b 、c 、e 是常数)。
则初始时刻,质点的坐标、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D )A .0x 、b 和c ;B .0x 、b 和c +e ;C .0x 、b 和2c +3e ;D .0x 、b 和2c ;2.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质点的位矢的表达式为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B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j bt i at v 22+=为时间的函数,x=at 2,y=bt 2 ,x/y=a/b=常数 所以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一物体从静止沿长度为L 的无摩擦斜面下滑,当其速度达到底部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B ) (A )2L ; (B )4L ; (C ; (D )34L . 4.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板,铁钉受到的阻力与其进入木板内的深度成正比。
设铁锤两次击打的速度相同,因而对铁钉所作的功也相同,已知第一次把铁钉击入木板内1cm,则第二次继续击入的深度为[ D ](A)1/2cm;(B)1cm;(C)2cm;(D)12 cm.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正确?[ A ](A)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B)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C)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6.用锤压钉不易将钉压入木块内,用锤击钉则很容(A)前者遇到的阻力大,后者遇到的阻力小;(B)前者动量守恒,后者动量不守恒;(C)后者动量大,给钉的作用力就大;(D)后者动量变化率大,给钉的作用冲力就大;7.一人张开双臂,手握哑铃,坐在转椅上,让转椅转动起来,若此后无外力矩作用,则当此人收回双臂时,人和转椅这一系统的为( D )(A)转速加大,角动量变小;(B)角动量和转速都不变;(C)转速和角动量都加大;(D)角动量保持不变,转速加大。
8.已知小车的质量是人的二倍,小车和人以速度6m/s匀速前进,当人以相对于地面以2m/s的速度向后跳时,小车的速度变为( B )(A)6m/s (B)10m/s (C)13m/s (D)11m/s9.三个完全相同的转动轮绕同一轴线转动。
它们的角速度大小相同,但其中一轮的转动方向与另外两个相反。
今沿轴的方向把三者紧靠在一起,它们获得相同的角速度。
此时系统的动能与原来三轮的总动能相比,正确的是( B )(A)减少到1/3; (B)减少到1/9; (C)增大为3倍; (D)增大到9倍.10.一轻绳绕在具有水平转轴的定滑轮上,绳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此时滑轮的角加速度为α,若将物体卸掉,而用大小等于mg,方向向下的力拉绳子,则滑轮的角加速度将( B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定.11..某飞轮的转动惯量为2kg.m2,角速度为5rad/s,则其转动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 C )A.50J、5kg.m2/s B.10kg.m2/s、25JC.25J、10kg.m2/s D.5kg.m2/s、50J12.质量为M的平板车,以速率v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m 的物体从h 高处竖直落到车子里,两者合在一起的速度大小为:( B )。
A ) vB )m M Mv +C )m M gh m Mv ++2D )mM Mv -13.当重物减速下降时,合外力对它做的功( B )。
A)为正值; B )为负值; C )为零; D )无法确定。
14.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旋转,开始时两臂伸开,然后将两手在头顶合拢,目的是:( D )。
(A)可以增加他的转动惯量,从而增加他的转速;(B)可以增加他的转动惯量,从而减少他的转速;(C)可以减少他的转动惯量,从而减少他的转速;(D)可以减少他的转动惯量,从而增加他的转速 15.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x =2t -7t 3+3(SI ),则该质点作 ( D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021212221<-=∆=mv mv E W k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16.关于保守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所做的功的大小只与做功过程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B)物体从起点出发,又回到出发点,保守力做功必定为零(C)每一种保守力都有一种与它相对应的势能(D)保守力做正功,对应的势能将增加17.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其质量为M ,开始静止,当它分裂出一个质量为m ,速度为υ0的粒子后,原子核的其余部分沿相反方向运动,其反冲速度为( A )A)m M mv -0 B)M mv 0C)0v m m M + D)0v m M m +18.一砂轮在电动机驱动下,以每分钟1800转的转速绕定轴作逆时针转动,关闭电源后,砂轮均匀地减速,经过15秒而停止,则砂轮的角加速度为( C )602n πω=A)4rad/s2B)-5.6rad/s2C)-12.57rad/s2D)7.8rad/s219.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旋转,开始时二臂伸开,转动惯量为I0,角速度为ω,然后双臂合拢,使其转动惯量变为2I0,则转动角速度变为3( C )A) 2/30ωB) 2/30ωC)3/20ωD)3/20ω20.子弹射入木块而一起运动,则系统在子弹射入过程中( C )A) 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B) 动能守恒而动量不守恒C) 动量守恒但动能不守恒D) 动量、动能都不守恒21.摩擦力做功的过程( D )A) 机械能将守恒B) 机械能将增加C) 机械能将减少D) 无法确定22.刚体的转动惯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D )A) 刚体的质量B) 质量的分布(设质量一定)C) 转轴的位置 D) 转动的快慢23.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圆盘,绕过圆盘边缘上的O ’点的竖直轴旋转,其转动惯量为(C ) •O O ’ A) 1/2 m 2R B) 2/3 m 2RC) 3/2 m 2R D) 1/3 m 2R二、填空题: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6t t x -= (SI ),则质点的速度方程为 v=6-2t ,加速度方程为 a=-2 。
在t 由0至4s 的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8 ,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10 。
*2.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细棒,其一端配有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也为m 的物块,则系统对过不带物块的一端且与棒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___2231mL mL +____,现将细棒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细棒转至竖直位置时的角速度为___L /g 23_______。
3.一物体在变力F=232+x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则变力在0到5m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135J________。
135223503502=+=+⎰x x dx )x (4.一质量为0.5kg 的小球,以速度6m/s 与另一静止的质量也为0.5kg 的小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则碰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____3_______m/s ,动能损失了____4.5______J 。
5.一个人从10m 深的井中,把10kg 的水匀速地提上来。
由于桶漏水,每升高1m 漏去0.2kg 的水。
现把水从井底提到井口,人所做的功为_____900______J 。
(桶的质量忽略不计)6.质量为m 的小球,自离雪面高h 1处,从静止开始下落,落入雪中后,小球停留在离雪面深h 2处。
设空气对运动小球的阻力为f 1,则雪对运动小球的阻力(视为恒力)大小为 (mgh 1+ mgh 2-f 1h 1)/h 2 .7.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其运动方程为:t y t x 2sin 32cos 3==,,则t 时刻质点位置矢量=)(t r j t sin i t cos 2323+,质点的速度矢量=(t v j t cos i t sin 2626+-,速度的大小为 6 ,切向加速度大小为 0 。
该质点的轨迹方程为 x 2 +y 2 =9 。
8.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在光滑的平面上,它与一轻质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0N/m 。
在时,该系统的弹性势能为 0.9 J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为 -0.9 J ,该物块的动能的改变量为 0.9 J ,该系统的总机械能 守恒 (填:守恒或不守恒)。
9.某均匀飞轮的质量2kg ,半径为0.2m ,则它的转动惯量为I = 0.04 kg.m 2。
当该飞轮以100r/min 的转速转动时,其角速度大小为 π310 rad/s ,转动动能为 292π J ,角动量为 π340. kgm 2/s 。
10.一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距离水泥地面高为0.8m 的地方自由落下,球与地面接触时间为0.1s ,回跳高度为0.2m ,则小球与水泥地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 4 m/s 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2 m/s ,小球动量改变的大小是 12 kgm/s ,小球给地面的平均冲力大小为 120 Ns 。
*11.一质点受力i x F )3(2=(式中F x 、的单位分别是m 、N )作用,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在x =0到x =2m 过程中,力F 做功为 8 J ,质点在2m 位置处时的动能为 8 J 。
12.物体的平动惯性大小由 质量 量度,物体的转动惯性大小由 转动惯量 量度。
*13.两个完全相同的转轮绕一公共水平轴旋转,开始时其中一个轮以20rad/s 的角速度转动,另一轮静止。
现沿轴的方向把两者紧靠在一起,则它们获得的共同角速度为 10 rad/s ,此时系统的动能与原来的动能之比为 1:2 。
14.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平面上,在t =0时,物体在F =4+2t 2(N )的作用下运动,经历了3s ,则这段时间该力的冲量大小为 30 Ns ,3s 末物体的动量大小为 30 kgm/s 。
dt )t (⎰+322415.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t )15.1(2++=,其中t r 、的单位分别是m 、s ,质点在初始时刻的位矢为j;在最初2s 中的位移 j i 34+ ;平;(2)2s 末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
16.若某质点的位移方程为:j t i t r ˆ4ˆ2+= ,由此可知,其轨迹方程为: 16x=y 2,它在前4秒内的位移大小为,第4秒末的速度大小为54m/s ,第 4秒末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
17.一个人用吊桶从井中10m 深处提水,桶与水总的质量为15kg ,匀速上提时人做的功为 1500J ,若以 a =1m/s 2匀加速向上提时,人做功为 1650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