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件05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目的】1 . 掌握圆盘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操作技术。
2 .熟悉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自身电荷方向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就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电泳介质的电泳。
在电泳时,蛋白质在介质中的移动速率与其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的电荷量有关。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是由丙烯酰胺( Acr )单体和少量交联剂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 )在催化剂 过硫酸铵(Ap ) 和加速剂 四甲基乙二胺( TEMED ) 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其化学结构式见第 2 篇第 1 章)。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其网眼的孔径大小可用改变凝胶液中单体的浓度或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来加以控制。
根据血清蛋白分子量的大小,学生实验一般选用 7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血清蛋白质。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利用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的三重作用分离物质(见第 2 篇第 1 章), 使样品分离效果好, 分辨率较高。
一般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只能把血清蛋白质分离出 5 ~ 7 条带,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却能分离出十几条到几十条来(图 3-4 ),是目前较好的支持介质, 应用十分广泛。
图 3-4 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根据凝胶支持物的形状不同,分为垂直板电泳和盘状电泳两种,二者原理相同。
本实验采用的盘状电泳是在直立的玻璃管中,以孔径大小不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采用电泳基质的不连续体系,使样品在不连续的两相间积聚浓缩(浓缩效应)成厚 度 为 10 -2 cm 的起始区带,然后再利用 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的双重作用在分离胶中 进行电泳分离。
【器材】1 .电泳仪直流稳压电源,电压 400 ~ 500V ,电流 50mA 。
2 .垂直管型圆盘电泳装置目前这类装置的种类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其中的一种。
全反视黄醛11-顺视黄醛
维生素A 1
(视黄醇)光敏感蛋白—视紫红质
视蛋白骨架
视蛋白(暗)
(光)视黄醛异构酶
全反视黄醛
11-顺视黄醛
维生素A 1
光敏感蛋白—视紫红质
视蛋白骨架
视蛋白(暗)
(光)视黄醛异构酶
维生素D
维生素D
(麦角钙化醇)麦角甾醇
UV自发转变
维生素D
3
肝
1,25—维生素D
3
前维生素D
3
7—脱氢胆固醇
25—羟维生素D
(胆钙化醇)
(
生育酚生育酚自由基
维生素K
1
R
NAD
NADP
NAD(P)H+H
NAD(P)++2H
nicotinamide
AMP
核黄素ribiflavin
FAD+2H FADH +2H -2H
N
H H
R
O
O
SH 泛酸
巯基乙胺
ADP
脂酰-SCoA
S
(VB
)
1
(pyridoxol)(pyridoxal)(pyridoxamine) (pyridoxal phosphate)(pyridoxamine phosphate)
H
H
10
5
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
蝶呤
2H 抗坏血酸氧化酶
2H
S
S C
C
C (CH H S H S
C
C C
(CH H S
C
C C
(CH S
+
酶蛋白
生物素
生物素-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