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3-5g; 研未服0.5-lg。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动风或热盛动风者、孕妇均不宜用。
-
15
白芥子
[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
Sinapi alba的种子。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应用]寒痰喘咳,悬饮。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消化道出血者及皮
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用法用量]煎服,3-l0g。 [使用注意] 同川贝母。
-
27
瓜 蒌*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和双边栝楼 T.rosthornii的成熟果实。
[药性]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痰热咳喘。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
肤过敏者忌用。
-
16
皂荚
[基源]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的果实,又名皂角。 [药性]辛, 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 [用法用量]研末服; 亦可入汤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肠燥便秘。
-
28
[用法用量]煎服,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甘寒而滑,脾虚便清者及寒痰、湿痰
证忌用。反乌头。
-
29
竹茹
[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Bambusa tuldoides、大头典竹 Rinocalamus beechyanus或淡竹Phyllostachyninra的茎的 中间层.
[药性]甘,微寒。归肺、胃经。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念: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的
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 为主的药,称止咳平喘药。
-
1
适用证: 化痰药主治痰证。 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的各种咳嗽 和喘息。
-
2
注意事项:
1、温燥、刺激性的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 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用止咳 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对收敛性及温燥 药尤为所忌。
[用法用量]煎服,3-1O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
14
白 附 子(禹白附)
[基源]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的块 茎。
[药性]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
3、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
24
川 贝 母*
[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甘肃贝母F.przewalskii或梭砂贝母F. delavai的鳞茎。
[药性]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
消肿。
-
9
半 夏*
[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的块茎。
[药性]辛,温。有毒。归脾、 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外用:消肿止痛。
-
10
[应用]湿痰,寒痰证。呕吐。心下痞,结胸, 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 伤。
[用法用量]煎服,3-1Og。 [使用注意]反乌头。阴虚燥咳、血证、热
-
19
白前
-
20
白前
[基源]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的根茎及 根.
[药性]辛、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 应用]咳嗽痰多,气喘。 [用法用量]煎服,3-1Og; 或入丸、散。
-
21
温化寒痰药
名称 半夏 天南星 禹白附 白芥子 皂荚 旋覆花 白前
共性
特点
特点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
散结
燥湿化痰
解痉 消肿散结
祛风痰
止痛 止痉 解毒散结
温肺化痰
散结止痛
祛肺顽痰 通窍开闭
消痈
降气化痰 降逆止呕
降气化痰 止咳
-
22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1、特点: 药性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 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
23
2、主治:热痰证。 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 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胃热呕吐, 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煎服 。
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
17
旋 覆 花*
[基源]为菊科植物旋 覆花Inula japonica 或欧亚旋覆花 I.britannica的头状 花序.
[性味]苦、辛、咸, 微温。归肺、胃、 脾、大肠经。
[功效]降气行水化 痰,降逆止呕。
-
18
[应用]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噫气,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布包。 [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痰、燥痰慎用。
-
11
天 南 星*
[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tsaema erubescens、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或 东北天南星A.amurense的块茎 。
[药性]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 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 外用:散结消
肿。
-
12
-
13
[应用]湿痰,寒痰证。风痰眩晕,中风,癫 痫,破伤风。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
25
[应用]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瘰疬,乳痈,肺 痈。
[用法用量]煎服,3-1Og; 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用。
-
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浙 贝 母*
[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药性]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风热、痰热咳嗽。瘰疬,
-
6
分类: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
7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特点: 味辛苦,性温燥,主归肺、脾、肝经。
2、功用: 温肺祛寒,燥湿化痰。
-
8
3、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 色白、苔腻; 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 肢体麻木、阴疽流注,以及疮痈肿毒。
4、使用注意:温燥的药, 不宜用于热痰、 燥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