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小结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小结
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小朋友们接触语言文字的开始,第一单元主
要围绕认识汉字和认识拼音展开,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帮助小朋友初
步建立汉字和拼音的基本认知。
在认识汉字方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生字,比如“一、二、三、人、大、小”等,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我们认识这些汉字的
意义,让我们能够从生活中感知汉字的存在,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正确书写这些汉字,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能够逐
渐掌握正确的笔顺和结构。
而在认识拼音方面,我们学习了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比如“b、p、m”等声母,和“a、o、e”等韵母,通过这些基本的字母组合,我们
能够快速认识和拼读一些简单的汉字。
而且,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些有
趣的拼音歌谣和游戏,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拼音的方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发现了一些学习方法,比如跟着老师朗
读新课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多做拼音练习,可以
提高我的拼音水平;观察生活中的汉字,可以帮助我认识更多的汉字。
通过这些方法的积累,我慢慢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些汉字的笔画比较多,我容易写错;有些拼音的发音不太准确,导致我读错了字。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多加练习,多听老师的指导,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多读一些好书,不断积累语言文字知识,争取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单元小结》【文学常识】1、《散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
2、《秋天的怀念》的作者_____,北京人,当代______。
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等。
3、《羚羊木雕》本文原题《》,作者_______。
4、《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国籍)作家、诗人,1913年获_______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_________》、《_________》等。
5、《荷叶母亲》选在《》,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
著有诗集《》、《》、散文集《》等。
6、《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人。
【识记词语】(一个写三遍,写在作业本上)嫩芽分歧拆散委屈粼粼各得其所瘫痪暴怒捶打憔悴央求诀别淡雅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攥着怦怦脸颊寒战树杈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匿笑并蒂沐浴祷告姊妹烦闷徘徊遮蔽覆盖荫蔽繁杂心绪摇摆逮着玩仗义敏感【文言词语】1、通假字:尊君在否(否通______)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2)待君久不至,已去(古义:今义:)(3)下车引之(古义:今义:)(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单元检测】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意想天开任劳任怨焕然一新谈笑风生再接再厉翻来复去惟妙惟肖不计其数2、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讲义气)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不再相见的分别)C、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心里难过,痛苦)D、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洗澡的意思)3、选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景物描写E、神态描写F、外貌描写(1)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心里难过极了。
五年级数学教学小结
一、工作回顾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我按照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教学.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除法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这一个月的教学自己感觉,学生与老师还需要再磨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仍需长时间的加强,有许多方面不尽人意.
二.存在问题.
1、自己备课很充分,但上课总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总是完不成,平时作业有的学生总也会出现拖拉现象;作业正确率不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对于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侓的运用总有学生不明白,总会有人出现把加号改写成乘号;对于单位的换算,学生遇到时出现错误的情况比较多.
2、知识性内容讲的过多,学生消化不良,课堂教学形式需继续改进.
3、学生的学习习惯,仍需加强,听课、写作业每天要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个别学困生底子太差,如杨金华刘文博等听课吃力,史天宇作业拖拉影响教学进度.
三.改进措施.
1、对于每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双基的训练,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利进行.
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
3、课前注意钻研教材,注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清楚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
三年级第一单元小结
三年级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数与加减法。
学生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练习,掌握了1-100之间的数的读法、写法以及数的大小比较。
他们还学习了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加法和减法算式,提高了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的读写方面,学生学会了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表示0-100之间的数,并学会了按顺序排列,比较大小,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应的数。
在加法和减法方面,学生学会了用竖式和横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进一步掌握了十进制的概念,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了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生还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如数码翻翻乐、数码获取游戏等,增强了对数的认知和运算的兴趣。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数的认知和运算能力,还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小结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小结学习了本组课文,学生学会了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优美的语句、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本组课文,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第二单元小结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每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第三单元小结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四单元小结本组教材的目的,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小结摘要:一、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概述1.单元主题:我与自然2.单元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审美力3.单元内容:课文、生字、词语、练习等二、单元课文概述1.《春天在哪里》2.《小河弯弯》3.《小燕子》4.《春雨沙沙》三、生字与词语学习1.本单元生字列表2.生字学习方法与技巧3.重点词语解析四、阅读理解与练习1.课文内容理解2.课后练习解答3.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五、单元总结与学习建议1.重点知识回顾2.学习方法总结3.课外拓展建议正文:【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小结】一、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概述在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以“我与自然”为主题,通过四篇课文《春天在哪里》、《小河弯弯》、《小燕子》和《春雨沙沙》,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审美力。
单元内容丰富,包括课文、生字、词语、练习等,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语文学习环境。
二、单元课文概述1.《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让学生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培养观察力和审美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小河弯弯》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小河的弯曲形态,让学生们学会观察自然景观。
同时,课文中的描绘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小燕子》《小燕子》一文通过对小燕子的描绘,让学生们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并学会观察燕子的形态特征。
此外,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培养对鸟类动物的关爱之情。
4.《春雨沙沙》这篇课文以春雨为背景,让学生们感受到春雨的细腻与美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培养观察力和审美力,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生字与词语学习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和词语。
生字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们可以通过重复书写、朗读、记忆等方法来熟练掌握生字。
此外,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生字卡片、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学习。
四、阅读理解与练习1.课文内容理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部编版语文)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单元结束时的测试和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对于课文内容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写作方面,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讨论、小组合作、朗读等。
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这种方式并不适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学生学习状况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够认真对待,学习态度端正。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恐惧心理,他们对写作抱有排斥情绪,导致写作效果不佳。
此外,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4. 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对于课文内容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在写作方面,学生的表现仍有待提高。
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本单元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1. 针对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针对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们将尝试采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同一个圆中,直径长是半径的2倍。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6.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7.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圆的周长C=πd或C=2πr10.圆的面积S=πr²1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a倍(a≠0),直径扩大a倍,周长扩大a倍,面积扩大a²倍。
12.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大。
13.圆环的面积S=πR²-πr²=π(R²-r²)14.汽车车轮的半径是0.3m,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这道题目实际上就是求轮胎的周长,也就是求圆的周长)2×3.14×0.3=1.884m1.884×1000=1884m答:它滚动一圈前进1.884米,滚动1000圈前进1884米。
15.某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1时到4时,分针针尖扫过了多少厘米?(这道题实际上求的是圆的周长,再根据题意求几圈的问题)2×3.14×10=62.8cm62.8×3=188.4cm答:分针针尖扫过了188.4cm。
16.某钟表的时针长3cm,一昼夜时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这道题实际上求的是圆的周长,再根据题意求几圈的问题)2×3.14×3=18.84cm18.84×2=37.68cm答:时针针尖扫过了37.68cm。
17.笑笑绕着花坛边缘走了一圈,走了62.8m,这个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利用d=C÷π求解)62.8÷3.14=20m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20米。
18.长12.56m的绳子,正好绕树干10圈,求树干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树干横截面的面积呢?(利用d=C÷π求解,再计算半径和面积)周长:12.56÷10=1.256m直径:1.256÷3.14=0.4m半径:0.4÷2=0.2m面积:3.14×0.2×0.2=0.1256m²答:树干横截面的直径是0.4米,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是0.1256平方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小结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已经有万以内数的认识作为基础,在生活中接触过大数目,对大数目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这些认识,有的是正确的,有利于教学的,也有的是模糊的,需要教学来澄清与提升的;还有的甚至可能是错误。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首先给予了一些大数目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初步识读和交流,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丰富学生对大数目的直观感受,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读写大数的教学,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因为读数的时候,什么位置的0不读出来,什么位置的0要读出来;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
写数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
教学时,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这一基础,让学生采取“先分级、再读写”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时,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将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上来,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知:自己掌握万以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自己总结方法,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尝试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对于较大数的改写,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一内容比较简单。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
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出现较大的困难,主要是区分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困难和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这两方面的困难我通过。
出示一些数据,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第一单元教学小结
一、本单元学习了如下内容:
第一节:①跨越国界的沟通;②放眼国际经济与政治;③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企盼;
第二节:①世界不能缺少中国;②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第三节:①树立全球观念;②让世界充满爱;
本单元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感受今日之世界,体会到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培养同学们放眼看世界的意识和胆识,并进而树立全球观念。
因此,本单元我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上,在情感价值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上。
二、取得的学习效果:
①通过学习同学们较好了解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②同学们着重认识了世界与中国的关系。
③学生了解了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增强了自已的忧患意识。
三、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有少数几个同学在分组学习、讨论中由于性格内向不太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希望这几名同学今后要注意和同学、老师交流合作。
当然,我今后要有意识去培养他们交流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