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髋臀及大腿部损伤
- 格式:ppt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24
第五章髋及大腿部筋伤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能作屈曲、伸直、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等活动。
髋臼窝内富有移动性脂肪组织,随着关节内的压力改变而时出时入,以维持关节内压力的平衡。
髋关节囊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所组成,其前部和上部较厚,最为坚韧;后部和下部较薄。
近端附着于髋臼边缘及髋臼横韧带;远端前方附着于粗隆间线,后方附着点为股骨颈中、下1/3交界处。
髋关节韧带关节囊的前方、下方及后方分别由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骨韧带所加强。
髂股韧带是全身最坚强的韧带,人体直立时,人的重心位于髋关节后方,此韧带能维持伸直而不需要肌肉的主动收缩,并有防止关节过伸和内收的作用。
此外,股骨头韧带为一关节囊内滑膜外的三角形纤维束带。
肌肉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很丰富,能产生很大的活动幅度。
屈曲动作主要是由髂腰肌、股直肌和缝匠肌所控制,伸直动作主要由臀大肌控制,外展动作主要由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控制,内收动作则由内收肌群控制,旋外则由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和股方肌控制。
神经髋关节的神经支配是来自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前支,后者又有一分支支配膝关节,故髋部疾患往往会引起膝部疼痛。
大腿肌肉及筋膜大腿的许多肌肉伸越过髋、膝两个关节。
大腿深筋膜像一个紧身袜,包裹整个大腿肌肉,其远端与小腿深筋膜相延伸,近端附着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以及坐骨、耻骨支、骶结节韧带。
大腿的肌肉可分为三组:前组,是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阔筋膜张肌,有屈髋和伸膝功能。
内侧组,浅层是股薄肌、长收肌,深层是短收肌、大收肌、内收小肌和闭孔外肌,使大腿具有内收、屈曲和旋转功能。
后组,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有伸髋和屈膝功能。
前组的肌肉由股神经支配,内侧组由闭孔神经支配,而后组由坐骨神经支配。
综上所述,尽管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坚实牢固,但在髋部骨折、脱位损伤中常并发损伤。
此外,由于人体中某些部位存在解剖弱点,局部超负荷的劳累亦是髋、大腿筋伤的原因。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
急性胯部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一、髋部疼痛急性胯部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髋部疼痛。
当我们受伤时,会感受到髋部的剧烈疼痛,这是由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受到了损伤所致。
这种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它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行走和运动能力。
二、行走困难急性胯部损伤还会导致行走困难。
因为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它承担着我们身体重量的支撑和平衡功能。
当胯部受伤后,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就受到了限制,我们的步伐会变得艰难,行走时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和不稳定。
三、肿胀和淤血受伤后,胯部周围可能出现肿胀和淤血。
这是由于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血管破裂导致的。
肿胀和淤血的程度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有时甚至会造成皮肤变黑、瘀斑等明显的色素沉着。
四、活动受限急性胯部损伤会造成活动受限的情况。
我们在受伤后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关节活动,因为这样会加重疼痛和不适感。
活动受限的范围取决于损伤的具体部位和严重程度,有些患者可能甚至连站立都困难。
五、异常体位在急性胯部损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体位。
这是由于疼痛和功能障碍导致的,患者会试图通过改变体位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常见的异常体位有髋关节屈曲、外展或内收等。
综上所述,急性胯部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髋部疼痛、行走困难、肿胀和淤血、活动受限以及异常体位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预防胯部损伤的发生,避免剧烈运动、摔跤等高风险活动,保护好我们的胯部和髋关节健康。
髋关节受伤后,可以通过髋关节制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来促进损伤组织恢复,以恢复髋关节正常的屈伸受力活动和下肢的正常受力。
1、髋关节制动:出现髋关节受伤后,会引起髋关节部位明显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要行髋关节制动,一般根据组织损伤的程度制动2-8周,避免关节屈伸、受力,以免关节肿胀、疼痛加重,影响损伤组织恢复;
2、药物治疗:可以遵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比如尼美舒利片或者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来减轻疼痛症状。
损伤24小时后可以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龙血竭胶囊、伤痛宁胶囊,来促进髋关节部位瘀血、肿胀吸收消退,以利于损伤组织恢复;
3、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于髋关节损伤比较重的患者,比如出现骨折移位、韧带、关节囊明显撕裂,断裂影响关节稳定性,就需要行手术修复,如韧带重建手术、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
下肢下肢的上界,前方以腹股沟【深面有腹股沟韧带】、髂嵴前部腹部分界后方以髂嵴后部和腰部分界,内侧以股沟与会阴分界。
下肢可以分为臀部股【大腿】小腿足膝关节后面的菱形窝成腘窝下肢深筋膜较厚,呈套状包绕深部结构,在臀部称臀筋膜在股部称阔筋膜【阔筋膜自内侧外侧后三方面向深部发出三个肌间隔,伸入肌群之间,附于股骨粗线,形成三个骨筋膜鞘,将大腿分为股前股后股内侧肌群】在腘窝称腘筋膜,在小腿称小腿筋膜,小腿深筋膜在外侧部向深部发出前后两个肌间隔,附着于腓骨的前外和后外两缘,胫腓骨和小腿骨间膜共同围成三个骨筋膜鞘。
将小腿肌分为前后外侧三个肌群小腿也相应分为前后外侧三区第一节股前区和股内侧区【一】浅筋膜1.股前区上部的浅筋膜浅层富含脂肪,与腹前壁的Camper筋膜相延续深层膜性层腹前壁的Scarpa筋膜下延,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与阔筋膜相融合。
2.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的浅静脉足背静脉弓内侧端----内踝的前方-----小腿的内侧【伴隐神经上行】-----股骨内侧髁后方----大腿内侧行向前上【伴股神经内侧皮支行向前上】----大腿前面----隐静脉裂孔【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穿隐静脉裂口,注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在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有隐神经伴行。
大隐静脉的5条属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腹壁浅静脉:起自脐以下腹前壁旋髂浅静脉:起自髂前上棘阴部外静脉:起自外生殖器以上三条静脉均有股动脉发出的同名动脉伴行。
股内侧浅静脉:起自股内侧股外侧浅静脉:起自股外侧五条静脉注入大隐静脉的形式有多种,有丰富的吻合,大隐静脉与深静脉有交通支相连[小腿2/3 ,股部下1/3为最多]。
大隐静脉约有9-10对瓣膜,交通支内亦有瓣膜,瓣膜方向朝深部开放,防止血液逆流。
大隐静脉和它的属支可发生静脉曲张,治疗时必须熟识其属支和检查静脉瓣膜的功能是否完好,以便选择适当的手术大隐静脉上段的体表投影:耻骨结节外侧2横指处作一垂线腹股沟下方两横指处作一与沟平行的线从两线的交点作直线到收肌结节。
髋与大腿部软组织损伤第一节髋关节扭伤【概述】髋关节扭伤是指髋关节在过度外展、内收、屈曲、过伸时,由于摔跤或从高处坠下,扭挫而致髋部周围肌肉、韧带的撕伤或断裂,圆韧带、关节囊水肿。
中医通称为髋部伤筋。
本病以青壮年较多见,但预后较好,一般2 一3 周后可痊愈。
【症状与诊断】多有外伤史,或有过度劳累、感受风寒等情况。
损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不敢着地负重行走,呈保护性姿势,如跋行、拖拉步态、骨盆倾斜等,偶有患肢外观变长。
患侧髋关节前方、腹股沟或臀部外侧压痛明显,髋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受限。
X 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本病必须与股骨头骨髋炎、髋关节结核相鉴别。
【手法荟萃】张长江手法1 .揉阴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其患侧,以一手扶按患者髋关节痛点,一手拇指揉按患者股内侧上方阴廉穴。
2 .拿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依次拿捏患者内收肌,反复2 一3 遍。
3 .刨推法患者仰卧,术者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开分别拿患侧髌翼及股外侧,相对刨推,当两手并齐时,将髋外侧及外侧大腿肌肉向上拿起,反复操作3 - 5 遍。
4 .拔伸摇晃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其患侧,将患者小腿挟在腋下,手握其膝胭部,另一手以虎口按压在患者髋关节痛点,两手相对用力拔伸患者髋关节片刻后并轻轻环转摇晃3 一5 次。
5 .髋关节不同部位疼痛的手法加减( 1 )髋关节内侧痛:" 4 ”字按压法,内收外展法。
( 2 )髋关节前后侧痛:前后屈伸法。
( 3 )髌关节广泛性疼痛:髋关节摇晃法。
( 4 )髋关节隐隐作痛,经久不愈:髋关节周围踩法。
章宝春手法1 .推揉点穴法患者俯卧,术者先于患处施推揉法以疏筋活络。
然后以一手拇指用力点压痛点、居缪、环跳、髌关、委中等穴位以达行气止痛等目的。
2 .拔伸髋部患者仰卧,一助手以双手固定患者骨盆,术者以双手握持小腿下部,作对抗拔伸牵引髋关节2 -3 分钟。
3 .摇转屈伸法患者仰卧,术者以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扶固定患膝。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宋体小四号)2、课程名称(中/英文):体育保健学/Physical Health Care3、学时/学分:36/24、开课院系:体育教学部5、开课教研室:(宋体小四号)6、授课对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7、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体育保健学参考书:(宋体小四号)8、先修课程:(宋体小四号)9、执笔人:(宋体小四号)审订人:(宋体小四号)二、课程简介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具备为体育运动提供保健措施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增进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健康等方面的能力。
进而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育保健学是一门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服务的实用课程,在教学上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少而精,全面中突出重点,讲授与实验并重,加强示教,充分利用图表、标本、模具及电教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计量分析、评定资料等课外作业,配合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求] 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熟悉:体育保健学的内容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意义、发展简史和学习要求[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讲授内容] 1、体育保健学的概念2、体育保健学的目的与任务3、体育保健学的内容4、体育保健学的意义5、体育保健学发展简史6、体育保健学的学习要求重点与难点: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目的任务及意义第一章体育运动与健康[目的要求] 掌握: 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对不同人群各器官和系统的影响熟悉: 健康的分类与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了解: 健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讲授内容] 1、健康概述2、运动对健康的影响重点与难点:1、健康的概念及标准2、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与危害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少年和女子体育运动中的卫生要求熟悉:个人卫生、运动环境卫生及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了解:个人卫生要求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教学时数] 理论2学时[讲授内容] 1、个人卫生与传染病预防2、运动环境卫生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要求重点与难点:重点: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卫生要求和女子的体育卫生要求难点:儿童少年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第三章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目的要求] 掌握: 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学生和体育活动参加者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训练和比赛。
第五节髋部筋伤髋关节是人体最完善的杵臼关节。
它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及维持较大范围的活动,具有稳定、有力而灵活的特点。
当人体受到外力作用或不正常体位下工作、活动时,便易造成髋部软组织的损伤。
如素受风寒湿气,再遭受损伤或损伤后再感受风寒湿气的侵袭,则会明显加重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一、髋部扭挫伤髋部在暴力作用下导致髋部周围肌肉、韧带的撕伤或断裂,园韧带、关节囊水肿等软组织损伤称为髋部扭挫伤。
以青壮年为多见。
【病因病机】由于剧烈运动或高处跌落时,髋关节在过度外展、内收、屈曲、过伸时扭挫伤, 使髋部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受损,造成局部肌筋的撕裂、充血、渗出、水肿等脉络受损,导致髋部气血壅滞,产生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功能失调征象。
【诊断要点】有明显的外伤史。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患肢呈保护性姿态,如跛行、拖拉步态、骨盆倾斜等。
患侧腹股沟部有压痛及轻度肿胀,股骨大转子后方亦有压痛,髋关节各方面运动时均可出现疼痛加剧,偶有患肢外观变长,但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本病预后较好,一般2~3周可痊愈。
对小儿髋部扭伤若经久不愈,髋关节功能进行性障碍,或伴有低热,则应注意与髋关节结核,股骨头骨骺炎相鉴别。
【治疗】理筋手法较佳,其他疗法可配合使用。
1.理筋手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在髋部痛点采用按揉、拿揉、弹拨、滚法、拔伸等法,并配合髋部被动活动。
以舒筋通络,消肿止痛,滑利关节。
若大腿内侧疼痛,患者改仰卧位,伤肢屈膝屈髋,轻微旋外位。
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拇指按压疼痛部肌肉,用分筋法左右弹拨,然后顺肌肉走行方向上下舒通数次,顺筋归位,同时将髋关节伸直,使血脉流畅,筋络舒展。
2.固定治疗严重的髋部扭挫伤,应卧床休息二周,或患肢不负重,以利早日恢复。
3.药物治疗(1)内服:宜辨证论治,如早期瘀血肿胀较甚者,可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一般可服中成药,如三七片、舒筋活血片等。
(2)外用:早期瘀血肿胀甚,可外敷消瘀止痛药膏、麝香止痛膏,外擦正红花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