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大穗型二系杂交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5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一、氮肥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对提升水稻群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氮肥用量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分蘖能力及产量构成因素。
1. 氮肥用量与水稻生长速度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
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用量增加,水稻生长速度加快。
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易倒伏,影响产量。
2. 氮肥用量与水稻分蘖能力氮肥对水稻分蘖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有效穗数。
氮肥不足时,水稻分蘖减少,穗数降低;氮肥过量,则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多,群体结构恶化。
3. 氮肥用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能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和穗粒数。
氮肥不足时,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降低;氮肥过量,则会导致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二、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1. 碾磨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碾磨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碾磨品质较好,出米率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稻米碾磨品质下降,出米率降低。
2. 外观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外观品质较好,透明度较高,垩白度较低。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外观品质变差,透明度降低,垩白度增加。
3. 蒸煮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蒸煮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蒸煮品质较好,糊化温度适中,胶稠度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蒸煮品质变差,糊化温度异常,胶稠度降低。
4. 营养品质氮肥用量对稻米营养品质有一定影响。
适量施用氮肥,稻米蛋白质含量适中,营养价值较高。
氮肥不足或过量,稻米蛋白质含量异常,营养品质降低。
合理施用氮肥对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以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氮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影响三、氮肥施用策略的优化1. 分阶段施氮水稻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求不同。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一、引言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优化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氮量是影响水稻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但过量的氮肥施用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稻米储藏特性的改变。
因此,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1. 实验设计与方法为了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实验组,并选择了同一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了其他农业管理措施的一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收获时,我们对各实验组的水稻产量进行了统计,并对稻谷的品质进行了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当氮肥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产量的增加趋势逐渐趋于平缓。
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则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氮素过剩导致植株生长失调所致。
(2)品质影响: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改善稻米的品质,如增加粒重、提高整精米率等。
然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可能导致稻米品质下降,如粒形变差、垩白度增加等。
三、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1. 实验设计与方法为了研究施氮量对稻米储藏特性的影响,我们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施氮量处理的稻米进行了储藏实验。
在储藏过程中,我们定期检测稻米的虫害、霉变等情况,并分析其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等指标的变化。
2. 实验结果与分析(1)虫害与霉变:适量的氮肥施用有助于提高稻米的抗虫害和抗霉变能力。
然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可能导致稻米储藏过程中虫害和霉变的发生率增加。
(2)水分与脂肪酸值: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降低稻米的水分含量和脂肪酸值,有利于稻米的长期储藏。
然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可能导致稻米的水分含量和脂肪酸值升高,降低其储藏性能。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适量的施氮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但过量的施氮量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稻米储藏特性的改变。
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量或不当的氮肥施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
因此,研究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对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一、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过去的研究表明,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的穗数和籽粒数,进而提高单株产量。
然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可能会导致产量的反弹性下降,即初期产量增加,但后期产量下降。
因此,在氮肥的施用上需要平衡供给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二、氮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氮肥的施用也会对水稻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水稻的籽粒充实度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从而提高水稻的品质。
然而,过量的氮肥施用可能会导致水稻籽粒的粗糙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降低水稻的品质。
因此,在氮肥的施用上,需要根据具体地区和品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保证水稻的品质。
三、控制氮肥施用量的方法为了合理地施用氮肥,减少负面影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土壤测试和肥料配比: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中的氮肥含量,从而科学合理地配比氮肥的施用量。
2. 分腾方式:将氮肥分成几次施用,以适应水稻生长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求。
一般来说,分腾方式有助于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浪费。
3. 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施氮肥的同时,适量添加有机肥和生物肥料,能够降低氮肥的施用量。
四、氮肥施用研究的前景虽然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例如,如何合理划定不同地区和品种对氮肥的需求,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如何减少氮肥的环境污染等。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氮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合理的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宜的氮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但是,过多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氮肥过量,并增加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和难以消化的有机化合物的积累。
因此,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对于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水稻生长速度和植株高度: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植株高度,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适宜的氮肥施用量能够刺激水稻生长,增加叶片面积和根系发育,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和光能利用效率。
2、增加穗数和谷粒数:适宜的氮肥施用量能够增加水稻的穗数和谷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氮肥能够促进水稻发芽和开花,增加穗数和穗长,使得水稻产生更多的花粉颗粒,从而增加谷粒的数量和大小。
3、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适宜的氮肥施用量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稻谷的充实和增加大米的含水量,从而改善大米的口感和质量。
4、影响水稻抗病性和抗旱性:适宜的氮肥施用能够提高水稻的抗病和抗旱能力。
合理的氮肥施用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性,同时提高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因为氮元素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
总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
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氮肥的施用应在不影响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施用,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
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过量的氮肥施用则可能会导致植株过度生长,茎秆长势过旺,易倒伏,同时也会导致水稻籽粒粗糙、糯性降低,从而对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对于保障水稻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
适宜的氮肥施用可以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增加稻谷的灌浆量,提高千粒重,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
一些调查数据显示,适宜的氮肥施用可以使水稻产量提高10%以上。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氮肥施用量,可以更好地提高水稻的产量。
1.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氮肥是植物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可以增加水稻的叶面积和光合产物,并且可以提高水稻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加快光合作用速率,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适量的氮肥施用还可以增加水稻的穗位,增加稻谷的灌浆量,提高水稻的千粒重。
这些都对水稻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适量的氮肥施用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保证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
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增加水稻植株的高度,提高植株的茎秆韧性,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适宜的氮肥施用可以降低水稻植株的茎秆长度,减轻倒伏风险,对保证水稻产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合理地确定氮肥施用量,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氮肥施用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穗粒填实率,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提高。
在实际生产中,科学合理地确定氮肥施用量,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保障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措施。
希望各位农户和农业从业者能够加强对氮肥施用量的合理管理,共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益做出贡献。
氮肥处理对水稻穗部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作者:殷春渊,王书玉,薛应征,刘贺梅,张栩,王和乐,胡秀明,孙建权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以新稻19号和新稻2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其穗部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单穗质量呈减小趋势;表现为无氮肥处理最大,其他氮肥处理间差异较小;充实度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氮肥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较小,对稻米的外观品质影响较大,过低或过高的氮肥施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增加,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降低,从而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
关键词:水稻;氮肥;穗部性状;品质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1.004Effects of Nitrogen Treatment on the Ric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YIN Chun-yuan,WANG Shu-yu,XUE Ying-zheng,LIU He-mei,ZHANG Xu,WANG He-le,HU Xiu-ming,SUN Jian-quan(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xiang,Henan453002,China)Abstract:A field experiment with xindao19and xindao20was carried out in2011on the farm of 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nan province,China.Effects of N on the rice panicl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in per panicle,seed-setting rate and weight per panicle declined as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creasing.1000-grain weight was the biggest at no N level,which of other different N levels was small difference.The plumpness of grain showed increase firstly,then declined as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creasing.The effects of N on therice milled quality was smaller,and o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was bigger.It indicated that chalky rice rate and chalkiness all increased when exceeding low or exorbitant N fertilizer using.Chalky rice rate and chalkiness declined by N using increased properly and rice quality would be improved.Key words:rice;nitrogen fertilizer;panicle characteristics;quality水稻产量可分解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即库容与充实两个部分。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1): 84−92 /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DOI: 10.3724/SP.J.1006.2013.00084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张自常1,2李鸿伟1曹转勤1王志琴1杨建昌1,*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 225009;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14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氮肥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 这对指导水稻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
将两优培九(籼稻)和扬粳4038 (粳稻)种植于土培池, 设置常规灌溉、轻干湿交替灌溉和重干湿交替灌溉3种灌溉方式及0氮(0 kg hm–2)、中氮(240 kg hm–2)和高氮(360 kg hm–2) 3种氮素水平, 观察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中氮和高氮水平下, 产量、稻米的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和崩解值, 以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高于或优于常规灌溉。
在中氮水平下, 重干湿交替灌溉的产量和稻米品质显著低于或劣于常规灌溉; 在高氮水平下,重干湿交替灌溉的产量高于常规灌溉, 稻米品质在这两种灌溉方式间差异不显著。
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籽粒中ATP酶活性及根系中吲哚-3-乙酸、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和脱落酸含量。
说明灌溉方式和氮肥对产量和稻米品质具明显互作效应。
在轻干湿交替灌溉和中氮水平下根系、叶片和籽粒生理活性增强是水稻产量提高和稻米品质改善的重要生理原因。
关键词: 水稻; 轻干湿交替灌溉; 重干湿交替灌溉; 氮肥; 产量; 品质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itrogen Rate and Irrigation Regime 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ZHANG Zi-Chang1,2, LI Hong-Wei1, CAO Zhuan-Qin1, WANG Zhi-Qin1, and YANG Jian-Chang1,*1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2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nitrogen rates and irrigation regim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ffect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which would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nducting the cultivation for high yielding, good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Two rice cultivars, Liangyoupeijiu (indica) and Yangjing 4038 (japonica), were grown in the tanks filled with soil. Three irrigation regimes,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CI), alternate irrigation with wetting and moderate drying (WMD) and alternate irrigation with wetting and severe drying (WSD), and three nitrogen (N) rates, 0N (0 kg ha–1), medium amount of N (MN, 240 kg ha–1), and high amount of N (HN, 360 kg ha–1), were used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either MN or HN rate, grain yield, head rice, apparant quality, and breakdow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or better under the WMD regime than under theCI regime. At the MN rate, the WSD regim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s compared with the CI regime. At the HN rate, however, the grain yield was higher under the WSD regime than under the CI regime and grain quality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rrigation regimes. The WMD regim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flag leaf, activity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enzyme (ATPase) in grains and contents of indole-3-acetic acid, zeatin + zeatin riboside, and abscisic acid in roots during grain filling. All the data indicate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nitrogen rates and irrigation regimes mediate the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Stronger root activity, greater leaf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larger sink strength contrib-ute to higher grain yield and better grain quality of rice under the MN rate and WMD regime.Keywords: Rice; Alternate irrigation with wetting and moderate drying; Alternate irrigation with wetting and severe drying; Ni-trogen fertilizer; Grain yield; Grain quality本研究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310611404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60, 31271641),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农业) (201103003, 201203079),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 2012BAD04B08)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与作物品质影响分析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然而,过量使用氮肥不仅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农作物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环境和作物品质两个方面分析氮肥施用对其的影响。
首先,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氮素积累在土壤中,引发土壤酸化、养分失衡等问题。
一方面,高浓度的氮元素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抑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造成土壤贫瘠化。
另一方面,氮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从而引起土壤污染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合理使用氮肥、科学施肥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外,氮肥的使用也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过量的氮肥会导致作物吸收过多的氮元素,使其生长过于繁茂,影响果实的品质。
例如,蔬菜种植中,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升高,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在水稻、小麦等谷物作物中,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蛋白质积累过度,使谷物的口感变差,影响营养价值。
因此,在氮肥的施用上,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以保证作物品质的提高。
为了减少氮肥施用对土壤环境和作物品质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合理调整氮肥的施用量。
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问题。
其次,采用优质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学氮肥。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氮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减少土壤侵蚀,对土壤环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优化和调控,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氮肥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排放。
另外,农民在施用氮肥时也需注意正确的施肥技术。
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其品质的影响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对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施氮量在0-180kg/hm2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80kg/hm2后,水稻产量下降。
依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为192.9kg/hm2。
施氮可以提高水稻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并能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天数,其中施氮量180kg/hm2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吸收总量、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氮素最大吸收速率最高,出现的天数最早。
氮肥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由49.7%、21.1kg/kg、149.5kg/kg和42.5kg/kg下降至29.0%、9.4kg/kg、41.5kg/kg 和32.5kg/kg。
施氮可显著提高稻米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等指标,对稻米糙米率、直链淀粉和胶稠度等指标影响较小。
关键词: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07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27.1% [1],是我国65%以上人口的主食,在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在不断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改善稻米品质十分重要。
水稻产量与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2-3]、土壤环境条件[4-6]和施肥技术[7-9]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品种特性较为优化和土壤环境一定的前提下,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合理施氮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出现了氮肥施用过量,施肥方法不当等现象,不仅没有使水稻产量提高,反而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导致水稻品质和肥料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10-11],为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及稻米品质影响,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氮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支撑。
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两系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摘要以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其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倒4叶期追施氮肥产量最高,各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倒4叶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穗肥的合理施用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群体光合生产量,从而实现高产。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产量;叶龄期;追肥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迅猛发展,新品种不断推出,推广面积逐年扩增。
以往对两系稻的研究多集中于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方面[1-4],而对穗肥施用的具体叶龄期及对群体质量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
该研究选用合肥丰乐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其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为长江中下游两系杂交稻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和更高产量的形成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
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2年在霍山县农科所试验田进行,根据追肥时期不同设6个处理,分别为倒1叶期(A1)、倒2叶期(A2)、倒3叶期(A3)、倒4叶期(A4)、倒5叶期(A5),以不追肥作对照(A0)。
总施纯氮量225 kg/hm2,追肥用量为总施氮量的40%。
基肥施饼肥、磷肥、钾肥分别为750、600、150 kg/hm2。
饼肥、磷肥和钾肥在做埂前施用,氮肥基肥在做埂后施用,追肥在不同叶龄期施用。
旱育秧,秧龄30 d,栽插密度为22.5万穴/hm2,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小区间做埂包膜,独立排灌,常规水分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1.3.1 干物质生产与叶面积动态。
在每小区2点附近,各选取与每点平均茎蘖数相等的1穴,将叶、茎、鞘、穗分别烘干称取干重,用比重法进行换算。
1.3.2 群体茎蘖动态。
返青期后,每小区选择2点,每点10穴,每5 d调查1次,求得各处理平均茎蘖数、茎蘖成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