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甄彬得金奉还西库》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8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这里却说梁中书在城中,正与索超①起病饮酒。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只见探马报道:“关胜、宣赞、郝思文并众军马俱被宋江捉去,已入伙了!梁山泊军马现今又到!”梁中书听得,吓得目瞪口呆,杯翻筷落。
只见索超禀道:“前者中贼冷箭,今番定复此仇!”梁中书便斟热酒,立赏索超,教:“快引本部人马出城迎敌!”李成、闻达随后调军接应。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
索超出席提斧,直至飞虎峪下寨。
次日,宋江引前部吕方、邦盛,上高阜看关胜厮杀。
三通战鼓罢,这里关胜出阵。
对面索超出马。
当时索超见了关胜,却不认得。
随征军卒说道:“这个来的便是新背反的大刀关胜。
”索超听了,并不打话,直抢过来,迳奔关胜。
关胜也拍舞刀来迎。
两人斗无十合,李成却在中军看见索超战关胜不下,自舞双刀出阵,夹攻关胜。
这边宣赞、郝思文见了,各持兵器,前来助战。
五骑马搅做一块。
宋江在高阜看见,鞭梢一指,大军卷杀过去。
李成军马大败亏输,连夜退入城去。
宋江催兵直抵城下扎营寨。
次日彤云压城,天惨地裂,索超独引一支军马出城冲突。
吴用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
因此,索超得了一阵,欢喜入城。
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
(1)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
吴用便差步军去大名城外靠山边河狭处掘成陷坑。
上用土盖。
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却说索超策马上城,望见宋江军马各有惧色,东西策立不定,当下便点三百军马蓦地冲出城来。
宋江军马四散奔波而走;却教水军头领李俊、张顺、身披软战,勒马横枪,前来迎敌。
却才与索超交马,弃枪便走,特引索超奔陷坑边来。
索超是个性急的。
那里照顾。
那里-边是路,-边是涧。
李俊弃马跳入涧中,向着前面,口里叫道:“宋公明哥哥快走!”索超听了,不顾身体,飞马撞过阵来。
山背后一声炮响,索超连人和马跌将下去。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太平广记,阅读答案篇一:《郑絪》.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郑絪①刘瞻之先②,寒士也。
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
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
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
絪坐久,起行五六里。
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
顾见一绝,染翰尚湿。
絪大讶其佳绝。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
”引咎又拜。
公咨嗟久之而去。
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
吾亦不复指使。
”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
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注释】①絪:念yīn。
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小题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
(2分)⑴ 十八九,絪为御史,⑵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小题4】《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2分) A.俊辩B.气义C.知人D.幼敏【小题5】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4分)答案【小题1】⑴刘景(景) ⑵郑絪(絪)【小题2】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小题3】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
(意对即可)【小题4】C【小题5】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
2015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期末试题汇编名著阅读【2015东城期末】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任务。
(5分)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⑴为上面文字选择配图,合适的一幅是()(1分)⑵以上文字选自中国古典小说《》。
讲述的的情节,充分反映了鲁达的和的特点。
(4分)答案:⑴C ⑵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嫉恶如仇武艺高强(共5分。
第一小题1分;第二小题4分,每空1分)【2015西城期末】8.名著阅读(5分)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有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例如在第十六回中,以“青面兽”杨志为首的一方乔装成客商、脚夫伺机出行,以“ ”(填绰号)晁盖为首的一方乔装成和妙施巧计;一方勾心斗角,最终失了生辰纲,一方,最终智取生辰纲。
情节扣人心弦,令人拍案叫绝。
(每格填一字)答案:托塔天王枣贩子(或“卖枣的”)酒贩子(或“卖酒的”)齐心协力(或“兄弟齐心”“默契配合”“精诚团结”等)评分标准:共5分,前三空各1分,最后一空2分。
【2015海淀期末】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5分)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①(作者)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宋江信守诺言,有大将风度。
从攻打东平府过程中宋江对②这个人的态度,还可看出他的宽容与爱惜人才。
当上寨主后,宋江设宴欢饮,并给手下一百零八位将领排定座位次序,这就是有名的“③”(情节)。
排在第二的是卢俊义,排第三的是人称“④”(绰号)的吴用。
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可以看出梁山英雄深受当时百姓欢迎的原因是⑤。
7.答案:①施耐庵②董平③英雄排座次④智多星⑤他们愿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爱护百姓,把金银粮米部分散发给百姓)。
阅读组合增分练3 文言文+古诗词+名句名篇(时间:30分钟满分:37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君小传[清]秦湘业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
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
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
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
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
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尤厌弃举子业。
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
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
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
君忽忽不乐,竟返里。
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
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
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
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
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
是秋,余丁母忧去官。
君不欲他就,亦返。
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
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
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
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
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
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
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
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季:排行最后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耗:消息C.予权.浙江运使权:谋划D.迨.君身后求遗稿迨:等到解析:选C 权:权摄,暂代官职。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
古诗词鉴赏(三)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落,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解析:选C。
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捣洗煮过的熟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
故选C。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解析:题干是“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对于诗词的思想情感题,作答时注意从题材入手,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等考虑。
本题分析时要抓住关键词“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
诗后四句用语俏皮,写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但等到白首回家的那天,故园池台是否还在?表现了对故园的忧虑。
想象着白发之时要回家,但如今有家不可回,诗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
答案: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
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写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甄彬还金齐有甄彬①者,有器业气尝以一束芒气于荆州长沙西库质④钱。
后赎芒,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彬得金,送还西库。
道⑤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不记录。
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毅然不受。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甄(zhEn)彬:南北朝时期齐国人。
②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③ 芒(zhu):即芒麻,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质:抵押,典当。
⑤道:这里指管理西库的人。
⑥遽(j。
):匆忙。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冬以一束芒 _______________(2)辄以金之半酬 _____________(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4)人不知而不俱 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用法和“以手巾裹之” 一句中的“之"的用法不柑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学而时习之C.辄以金之半酬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甄彬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
任末勤学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⑦从帅。
不惧险限。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逐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思。
夜则映星月而读,则缚麻蒿由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参考答案1.曾经酬谢,赠答回头看生气,恼怒2. C3.(1)你却能在见到后归还,恐怕是从占到今都没有这样的事。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4.甄彬赎I口I芒麻,无意得到五两金子,他把金子送还西库,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拾金不味的品质。
甄彬送还五两金子,管理西库的人用一半的金子酬谢他,他坚决不肯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不占为己有,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贪财,诚信之人5.勤奋记录,写下6.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7.学习贵在勤奋,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才能成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苏氏文集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苏氏文集序》阅读答案及翻译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而集录之。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故方其摈斥摧挫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
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
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
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③,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天圣之间,予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裂④,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而子美独与其兄作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
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
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
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
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
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
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注】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
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②韩、李:指韩愈,李翱。
③ 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
初二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3)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说这首诗的颈联好在哪里。
4.古诗阅读上元夜①(唐)崔液玉漏银壶②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
(2)首句“且莫催”三字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________的心理。
5.古诗鉴赏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黄石市西塞山区七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6八上·扬州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愠怒(yùn)祈祷(qǐ)蜷曲(quán)万籁俱寂(lài)B . 惩罚(chěng)愠怒(yùn)逶迤(wēi)循循善诱(xún)C . 打颤(chàn)踉跄(liàng)吮吸(shǔn)愕然一怔(zhèng)D . 风靡(mǐ)蹊跷(qiāo)蓦地(mò)精致匀称(chèn)2. (2分) (2019八上·保山月考)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场篮球赛初一年级打得格外艰难,女队员们抓好防守绝处逢生大胜对手,这下可以耀武扬威了。
B . 梦想需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才能开花结果,不努力,再美好的梦想都只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C . 老张年轻时虚度光阴,不思进取,老年时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D . 于老师是语文学习方面的专家,我们平时要不耻下问,积极向老师请教,做到虚心好学。
3. (2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 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B .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 . 网路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D . 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甄彬得金不昧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
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某肆质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彬遽③送还某肆。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未之录,不记录。
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
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诚也。
(注释]①器业:指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②苎:zhù,即苎麻,草本植物。
③遽:jù,急,仓促。
3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以一束苎(____________)(2)辄以金之半酬.(____________)(3)彬毅然..不受(____________)(4)辞.太祖(____________)4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尝以.一束苎/以.刀劈狼首B.尔乃.能见归/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C.彬后为.郫令/自以为.大有所益D.辄以金之.半酬/渔人甚异之.4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彬遽送还某肆。
(2)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诫也。
42.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情表现甄彬的优秀品质?请概括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39.曾经酬谢,答谢。
坚决的样子。
告别40.A41.(1)后来去赎苎麻,在麻里发现了五两金子,甄彬急忙将金子送还商铺。
(2)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对你就不用嘱咐这些话了。
42.得金不昧,主动送还;谢绝酬谢。
齐甄彬得金奉还西库
齐有甄(zhēn)彬①者,有器业②。
尝以一束苎③,于荆州长沙西库质④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彬得金,送还西库。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⑤不记录。
檀越⑥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⑦也。
辄以金之半仰酬⑧,往复十余,坚然不受。
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⑨,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选自宋庞元英《谈薮》)
【注释】
①甄(zhēn)彬:南北朝时齐朝人。
②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③苎(zh):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质:抵押。
⑤遽(j):匆忙。
⑥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
⑦未之有:未有之。
⑧酬:答谢。
⑨为郫令:担任郫县的县令。
郫(p):县名,在四川省。
⑩太祖:指齐太祖萧道成。
【译文】
齐朝的时候有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他有一次用一束苎麻到荆州长沙西库作抵押换了一些钱用,后来拿钱去赎苎麻,回来后在麻里发现用一条手巾包着的五两金子。
甄彬将金子送还西库。
管理西库的和尚非常吃惊地说:近来有人用金子抵押换钱。
因为匆忙,没有记清放到什么地方了,施主拾到后,还能送还,这恐怕是从古到今都没有的事情。
和尚就用一半金子给他作为酬谢,两个人推辞往复了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
和尚赞叹地说:五月天气仍然穿着皮袄背柴草的人,竟然是拾金不昧的君子!后来甄彬被任命为郫县县令,将要去上任之前,去向太祖皇帝辞行,同时去辞行的一共有五位官员。
太祖皇帝告诫他们一定要注意保持廉洁,唯独对甄彬说: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对你就不用嘱咐这些话了。
【阅读训练】
1.与近有人以金质钱中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委质于狄之鼓
B.黒质而白章
C.必以长安君为质
D.质明,避哨竹林中
E.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2.参照上诫以廉慎的结构,以手巾裹之可以改为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
(2)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
4.解释下面各句中拾遗的意义。
(1)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2)取楚若拾遗
(3)《本草纲目拾遗》
(4)杜拾遗杜工部
5.从慎独的角度评价齐甄彬得品质。
【参考答案】
1. A(B.质地/C.人质/ D.天亮时/E.通鑕,古代刑具。
杀人用的砧板。
)
2.裹之以手巾
3.(1)和尚就用一半金子给他作为酬谢,两个人推辞往复了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
(按:《大赛》中的答案为:(道人)就把金子的一半恭敬地送给他作为报答,到他那里去了十多次,齐甄彬坚决不肯接受。
)
(2)五月天气仍然穿着皮袄背柴草的人,竟然是拾金不昧的君子!
(按:《大赛》中的答案为:虽然我在五月的热天仍然只能穿着过冬的羊皮袄背着柴,难道我就能做拾别人东西的人吗?)
4.(1)拾别人丢失的东西
(2)轻易可取
(3)补缺失不全的东西
(4)唐代官职名
5.一人独处,最见为人品德。
齐甄彬赎回麻苎,可见其贫穷,麻苎中有他人遗金,在别人不知的情况下,不贪,坚决送回,不受不义之财。
可见他独善其身的品格。
一旦当官,自然能廉洁为国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