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式传感器-4
- 格式:ppt
- 大小:753.00 KB
- 文档页数:66
实验二电桥测试(1)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电阻应变式传感如图1-1所示。
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上、下两个悬臂梁,四个电阻应变片贴在梁的根部,可组成单臂、(双臂)半桥与全桥电路,最大测量范围为±3mm。
AHA12GAGGAGAGGAFFFFAFAF1─外壳 2─电阻应变片 3─测杆 4─等截面悬臂梁 5─面板接线图图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其关系为:ΔR/ R=KΔL/ L=K ε,ΔR为电阻丝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ΔL/ L。
通过施加外力引起应变片变形,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AHA12GAGGAGAGGAFFFFAFAFAHA12GAGGAGAGGAFFFFAFAFρρεμd K S 1)21(++=对于金属应变片,K s 主要取决于式中的第一项。
金属的泊松比通常在0.3左右,对于大多数金属K s 取2。
本实验采用直流电桥来测量金属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3.电桥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电桥的工作原理图2 是一个直流电桥.A 、C 端接直流电源,称供桥端,U o 称供桥电压;B 、D 端接测量仪器,称输出端U BD =U BC +U CD =U O [R 3/(R 3+R 4)-R 2/(R 1+R 2)] 1)由式(1)可知,当电桥输出电压为零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在实测之前应使电桥平衡(称为预调平衡).(2)电桥的加减特性电桥的四个桥臂都由应变片组成,则工作时各桥臂的电阻状态都将发生变化(电阻拉伸时,阻值增加;电阻压缩时,阻值减小),电桥也将有电压输出.当供桥电压一定而且△R i<<R i时,d U=( U/R1) d R1+( U/R2) dR2+( U/R3) dR3+( U/R4) dR42)其中U U BD.对于全等臂电桥,R1=R2=R3=R4=R,各桥臂应变片灵敏系数K相同,上式可简化为d U=0.25U O(d R1 / R1- d R2 / R2+ d R3 / R3- d R4 / R4) 3)当△Ri<<R 时,此时可用电压输出增量式表示U=0.25 U O ( R1 / R1- R2 / R2+ R3 / R3-R4 / R4) 4)式(4)为电桥转换原理的一般形式,现讨论如下:(a)当只有一个桥臂接应变片时(称为单臂电桥),AHA12GAGGAGAGGAFFFFAFAF桥臂R1为工作臂,且工作时电阻由R 变为R+△R,其余各臂为固定电阻R(△R2=△R3=△R4=0),则式(4)变为U=0.25 U O ( R / R)= 0.25 U O Kε5)AHA12GAGGAGAGGAFFFFAFAF(b)若两个相邻臂接应变片时(称为双臂电桥,即半桥),(见图3)即桥臂R1、R2为工作臂,且工作时有电阻增量△R1、△R2,而R3和R4臂为固定电阻R (R3=R4=0).当两桥臂电阻同时拉伸或同时压缩时,则有△R1=△R2=△R,由式(4)可得△U=0.当一桥臂电阻拉伸一桥臂压缩时,则有△R1=△R,△R2=-△R,由式(4)可得U0.25 U O (R / R)0.25 U O Kε] 6)(c)当四个桥臂全接应变片时(称为全桥),(见图4),R1=R2=R3=R4=R,都是工作臂,△R1=△R3=△R,△R2=△R4=-△R,则式(4)变为U0.25 U O (R / R)0.25 U O Kε] 7)AHA12GAGGAGAGGAFFFFAFAF此时电桥的输出比单臂工作时提高了四倍,比双臂工作时提高了二倍.(3)电桥的灵敏度电桥的灵敏度S u是单位电阻变化率所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大小S u = U/( R/ R)= 0.25 U O ( R1 / R1- R2 / R2+ R3 / R3- R4 / R4)/ ( R/ R) 8)令 n=( R1 / R1- R2 / R2+ R3 / R3- R4 / R4)/ ( R/ R) 9)则S u=0.25n U O10)AHA12GAGGAGAGGAFFFFAFAFAHA12GAGGAGAGGAFFFFAFAF式中,n 为电桥的工作臂系数.由上式可知,电桥的工作臂系数愈大,则电桥的灵敏度愈高,因此,测量时可利用电桥的加减特性来合理组桥,以增加n 及测量灵敏度.3、电阻应变式传感的单臂电桥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R 1、R 2、R 3为固定,R 为电阻应变片,输出电压U =EK ε11)E---电桥转换系数:单臂E= U 0/4 半桥(双臂)E= U 0/2 全桥 E= U 0 4.由10)11)可知:S u 、 U 均与电桥的工作臂数、U o 供桥电压成正比;但U o 供桥电压过大会使应变片的温度变大。
电阻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它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从而实现对这些参数的测量。
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材料的温度系数或应变系数。
在温度传感器中,常用的电阻材料有铂电阻和铜电阻。
铂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而铜电阻则呈非线性关系。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值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就可以得到温度的值。
在压力传感器中,常用的电阻材料有硅材料和金属薄膜材料。
当受到压力作用时,硅材料的阻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压力的值。
金属薄膜材料的电阻值随应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受到力或应变作用时,金属薄膜的形状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电阻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参数的变化。
这需要将传感器与一个恒定电流或电压的电路连接起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变化,然后再根据电阻值与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参数的实际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电阻式传感器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如温漂、线性度、尺寸变化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通常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补偿。
总结来说,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参
数的变化,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变化的特性实现测量。
这种传感器在工业控制、温度测量、压力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热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及特性实验1.掌握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2.掌握热敏电阻测温程序的工作原理。
1.分析热敏电阻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原理;2.连接传感器物理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电路;3.软件观测温度变化时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4.记录实验波形数据并进行分析。
1.开放式传感器电路实验主板;2.热敏电阻温度测量模块;3.温度计;4.导线若干。
热敏电阻是开发早、种类多、发展较成熟的敏感元器件(如图1-1所示)。
热敏电阻由半导体陶瓷材料组成,利用的原理是温度引起电阻变化。
若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分别为n、p,迁移率分别为μn、μp,则半导体的电导为:σ=q(n,μn, p,μp)因为n、p、μn、μp 都是依赖温度T 的函数,所以电导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可由测量电导而推算出温度的高低,并能做出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图1-1 热敏电阻外观热敏电阻是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半导体传感器。
它的温度系数很大,比温差电偶和线绕电阻测温元件的灵敏度高几十倍,适用于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
热敏电阻体积小、热容量小、响应速度快,能在空隙和狭缝中测量。
它的阻值高,测量结果受引线的影响小,可用于远距离测量。
它的过载能力强,成本低廉。
但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为非线性关系,所以它只能在较窄的范围内用于精确测量。
热敏电阻在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测量和控制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热敏电阻按电阻温度特性分为三类。
(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系数一般为-(1~6)%/C°。
(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又分为开关型和缓变型,开关型在居里点的温度系数大约(10~60)%/C°,缓变型一般为(0.5~8)%/C°。
(3)临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R):NTC热敏电阻可用于温度计、温差计、热辐射计、红外探测器和比热计中作为检测元件。
测温范围为-60 至+300℃,在更高的温度时其稳定性开始变差。
NTC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一般在1Ω至100MΩ之间。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和检测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阻的变化。
电阻式传感器通常由一个电阻器组成,其中电阻的值受到测量物理量的影响。
当测量的物理量发生变化时,电阻的值也会相应地改变。
这个变化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或电流来检测。
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常用的电阻式传感器是热敏电阻(RTD)和热电偶。
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增加而线性变化,而热电偶则是通过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除了温度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测量压力、湿度、光线强度等不同的物理量。
不同的传感器拥有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都是基于电阻值的变化来进行测量和检测。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电阻式传感器通常需要一个电桥电路来进行校准。
这个电桥电路可以根据测量的物理量来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范围。
总而言之,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和测量不同的物理量。
它们在各种工业和科学应用中广泛使用,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实验二电桥测试(1)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电阻应变式传感如图1-1所示。
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上、下两个悬臂梁,四个电阻应变片贴在梁的根部,可组成单臂、(双臂)半桥与全桥电路,最大测量范围为±3mm。
1─外壳2─电阻应变片3─测杆4─等截面悬臂梁5─面板接线图图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其关系为:ΔR/ R=KΔL/ L=Kε,ΔR为电阻丝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ΔL/ L。
通过施加外力引起应变片变形,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ρρεμd K S 1)21(++=对于金属应变片,K s 主要取决于式中的第一项。
金属的泊松比通常在左右,对于大多数金属K s 取2。
本实验采用直流电桥来测量金属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3.电桥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电桥的工作原理图2 是一个直流电桥.A 、C 端接直流电源,称供桥端,U o 称供桥电压;B 、D 端接测量仪器,称输出端U BD =U BC +U CD =U O [R 3/(R 3+R 4)-R 2/(R 1+R 2)] 1)由式(1)可知,当电桥输出电压为零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在实测之前应使电桥平衡(称为预调平衡).(2)电桥的加减特性电桥的四个桥臂都由应变片组成,则工作时各桥臂的电阻状态都将发生变化(电阻拉伸时,阻值增加;电阻压缩时,阻值减小),电桥也将有电压输出.当供桥电压一定而且△R i <<R i 时,d U=( U/R 1) d R 1+( U/R 2) dR 2+( U/R 3) dR 3+( U/R 4) dR 4 2)其中U U BD . 》对于全等臂电桥,R 1=R 2=R 3=R 4=R ,各桥臂应变片灵敏系数K 相同,上式可简化为d U=(d R 1 / R 1- d R 2 / R 2+ d R 3 / R 3- d R 4 / R 4) 3) 当△Ri <<R 时,此时可用电压输出增量式表示U= U O ( R 1 / R 1- R 2 / R 2+ R 3 / R 3- R 4 / R 4) 4) 式(4)为电桥转换原理的一般形式,现讨论如下:(a )当只有一个桥臂接应变片时(称为单臂电桥),桥臂R 1为工作臂,且工作时电阻由R 变为R +△R ,其余各臂为固定电阻R (△R 2=△R 3=△R 4=0),则式(4)变为U= U O ( R / R)= U O K ε 5)(b)若两个相邻臂接应变片时(称为双臂电桥,即半桥),(见图3)即桥臂R1、R2为工作臂,且工作时有电阻增量△R1、△R2,而R3和R4臂为固定电阻R (R3=R4=0).当两桥臂电阻同时拉伸或同时压缩时,则有△R1=△R2=△R,由式(4)可得△U=0.当一桥臂电阻拉伸一桥臂压缩时,则有△R1=△R,△R2=-△R,由式(4)可得 U U O ( R / R) U O Kε]6)*(c)当四个桥臂全接应变片时(称为全桥),(见图4),R1=R2=R3=R4=R,都是工作臂,△R1=△R3=△R,△R2=△R4=-△R,则式(4)变为U U O ( R / R) U O Kε]7)此时电桥的输出比单臂工作时提高了四倍,比双臂工作时提高了二倍.(3)电桥的灵敏度电桥的灵敏度S u是单位电阻变化率所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大小S u= U/( R/ R)= U O ( R1 / R1- R2 / R2+ R3 / R3- R4 / R4)/ ( R/ R) 8) 令n=( R1 / R1- R2 / R2+ R3 / R3- R4 / R4)/ ( R/ R)9)则S u= U O 10) #式中,n 为电桥的工作臂系数.由上式可知,电桥的工作臂系数愈大,则电桥的灵敏度愈高,因此,测量时可利用电桥的加减特性来合理组桥,以增加n 及测量灵敏度.3、电阻应变式传感的单臂电桥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R 1、R 2、R 3为固定,R 为电阻应变片,输出电压 U =EK ε 11)E---电桥转换系数:单臂E= U 0/4 半桥(双臂)E= U 0/2 全桥 E= U 0 4.由10)11)可知:S u 、 U 均与电桥的工作臂数、U o 供桥电压成正比;但U o 供桥电压过大会使应变片的温度变大。
电阻式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分析09电本120091004106 成绩:摘要:利用理论分析与参阅相关技术手册,了解电阻式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结构,基本原理,推导气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电阻值,灵敏度,漂移等。
能够在充分研究理论知识之后,学会简单的应用,设计电路,利用温度补偿降低其对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电阻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基本原理特性参数温度补偿The bas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sistance-typesemiconductor gas sensor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fer to the relevant technical manual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Resistance-type semiconductor gas sensor and it's basic principles. Deriv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gas sensors,like sensitivity, linearity, drift, selection characteristics.Making full use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 learn simple applications to design a circuit for using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to reduce its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ensor.Keywords:Resistance-type semiconductorbasic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引言气敏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类别、浓度和成分的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物的某种特性或状态。
电阻式传感器通常由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测量电路组成,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会随着被测量物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测量电路对电阻元件施加一个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并测量通过电阻元件的电压或电流来计算电阻的值。
当被测量物发生变化时,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温度、压力、湿度、光强、位置等物理量的变化。
例如,一个温度传感器可以使用一个电阻元件,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计算温度的变化。
在测量电路中,一般会使用一些额外的元件来调节电阻元件的工作范围和增加测量的精确性。
常见的调节元件包括电源和放大器等,它们可以提供一个恒定的电流或电压,以及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电阻式传感器具有简单、可靠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测量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电阻元件,如电阻丝、膜电阻、压敏电阻等。
总之,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物的特性或状态,其原理简单而可靠,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实验报告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同学实验时间 2014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实验台号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每只约20g)、、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εk E R RR R R E U 4R 4E 21140=∆⋅≈∆⋅+∆⋅= (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L ⋅∆⋅-=RR γ。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 1、R 2、R 3、R 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 1=R 2=R 3=R 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短接,输出端Uo 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调节电位器Rw 3,使电压表显示为0V ,Rw 3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 1)接入电桥与R 5、R 6、R 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直流电源±4V (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 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习题4常用传感器4.6 电容传感器(平行极板电容器)的圆形极板半径r =4mm ,工作初始极板间距离 δ0=0.3mm ,介质为空气。
问:① 如果极板间距离变化量Δδ=±l μm ,电容的变化量ΔC 是多少?② 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S 1=100mv/pF,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 2=5格/mV ,在Δδ= ±1μm 时,读数仪表的变化量为多少?解δδ∆-≈∆C C 220πδδεδδ∆-=∆-=∆r C C 2362312)103.0()10()104(14.31085.8----⨯±⨯⨯⨯⨯-= pF 1094.41094.4315--⨯=⨯=pF )1094.4(/m V 5m V /pF 100321-⨯⨯⨯=∆=∆ 格C S S x格472. =4-1 什么是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它与电阻丝的灵敏系数有何不同?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小于电阻丝的灵敏系数。
原因是:当应变片粘贴于弹性体表面或者直接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试件上时,由于基底和粘结剂的弹性模量与敏感栅的弹性模量之间有差别等原因,弹性体或试件的变形不可能全部均匀地传递到敏感栅;丝栅横向效应的影响。
4-2 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前者利用金属应变引起电阻的变化;而后者是利用半导体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压阻效应)。
4-3 试比较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不同点: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自感系数的变化;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
相同点:两者都属于电感式传感器,都可以分为气隙型、截面型和螺管性三种类型。
4-4在自感式传感器中,螺管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最低,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却应用最广泛?答:在自感式传感器中,虽然螺管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最低,但示值范围大、线性也较好;同时还具备自由行程可任意安排、制造装配方便、可互换性好等优点。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习题1 (2)习题2 (4)习题3 (8)习题4 (10)习题5 (12)习题6 (14)习题7 (17)习题8 (20)习题9 (23)习题10 (25)习题11 (26)习题12 (28)习题13 (32)习题11-1 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 因此需要有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
随着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传感器的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可能安装在传感器的壳体里或与敏感元件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此外,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工作必须有辅助的电源,因此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1-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及其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传感器位于信息采集系统之首,属于感知、获取及检测信息的窗口,并提供给系统赖以进行处理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信息。
没有传感技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科学技术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信息控制技术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
发展方向:开发新材料,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多功能集成传感器的研究,智能传感器研究,航天传感器的研究,仿生传感器的研究等。
1-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什么?衡量它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与时间无关。
主要性能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什么?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响应特性。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探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3、能够分析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过程和性能特点。
4、培养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1、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1、理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机制,尤其是涉及到物理、电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四、知识回顾在开始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些与电学和物理相关的知识:1、电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即 R = U / I。
2、电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容(C)等于电荷量(Q)除以电压(U),即 C = Q / U ,同时电容与极板的面积、极板间距离以及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3、电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感(L)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几何形状以及磁介质有关。
4、光电效应:指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
五、新课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传感器无处不在。
从智能手机中的重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到汽车中的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再到工业自动化中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等,传感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传感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六、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一)定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二)作用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获取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易于处理和传输的电信号。
它就像是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外界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并将这些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为后续的测量、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七、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电阻式传感器1、原理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