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作业四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7
《教师口语》作业第一篇:《教师口语》作业《教师口语》作业复习资料一λ复习要点一: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汉语拼音方案》是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3.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音素根据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元音和21两类。
4.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
5.普通话韵母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复韵母有13个,鼻韵母有16个。
λ复习要点二:1.发zh组音时,应将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略后的部分对着上齿背,而发z组音时,应将舌的前端上举,对着硬腭。
这样就能区分zh、ch、sh和z、c、s了。
()2.n和l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所以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音,不应该将它们发成同一个音。
()3.有的地方把zh、ch、sh发成j、q、x是发音部位不准确造成的。
4.“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阴平调。
5.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6.普通话的韵母都是由元音充当的,辅音不能作韵母。
()7.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
8.普通话有四种不同的调值,因而有四种不同的调类。
9.在标记声调的时候,要记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
10.“喜欢”一词两个音节的声调依次是阴平、阳平。
()λ复习要点三: 1.舌面音是指j、q、x。
2.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塞音。
3.发音时,发音部分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来的音叫擦音。
4.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气流从放开的窄缝中挤出来的音叫塞擦声。
5.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边音《教师口语》作业复习资料二λ复习要点一:1.《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字母制订的。
2.了解一个声母必须知道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按发音时气流振动不振动声带可把声母分为清音和浊音。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高阳分校《教师口语》第四次形成性考核-100分
题1:撮口呼韵母是指()
A.i或i起头的韵母
B.u或u起头的韵母
C.ü或ü起头的韵母
D.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
正确答案:C
题2:合口呼韵母是指()
A.i或i起头的韵母
B.u或u起头的韵母
C.ü或ü起头的韵母
D.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
正确答案:B
题3:开口呼韵母是指()
A.i或i起头的韵母
B.u或u起头的韵母
C.ü或ü起头的韵母
D.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
正确答案:D
题4:齐齿呼韵母是指()
A.i或i起头的韵母
B.u或u起头的韵母
C.ü或ü起头的韵母
D.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
正确答案:A
题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性
B. 生理性
C.物理性
D.音乐性
正确答案:A
题6: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性
B. 生理性
C.物理性
正确答案:A
题7:教师口语首先要求准确规范,不属于它的内容的是?。
《教师口语》形考作业指导4(本作业涉及的章节:第六、七章)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听”与“倾听”是一回事,都只要用耳朵接收别人传达的信息即可。
()2、小王在倾听时主要是听说话人所说的字词内容,很多时候错过了说话人通过非语言手段所表达的意思,他的这种倾听属于假意倾听。
()3、轻声在普通话里有区分词义、词性的作用。
()4、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诸如“你很漂漂啊!”“简直酷毙了!”等已很常见,使用率很高,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5、“我到超市买东西”中的“东西”,正确的读音是dōngxī”。
()6、思维与语言要同步,否则会发生思维超前与思维滞后的问题。
()7、老师如果思维超前就会造成表意上的空白,形成教学口语的停顿、断断续续、语速迟缓等不良现象。
()8、口语编码是指沟通者选取贮存于自己大脑中的恰当词语,按照一定的语义和语法规则把它们有机地编排起来,形成口语信息。
()9、语调是口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手段。
有时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甚至于不同的意思。
()10、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和音节之间连接的松紧,由音长决定。
参考答案:1.×,2.√,3.√,4.×,5.×,6.√,7.×,8.√,9.√,10.√。
二、指出下列句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1、小朋友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甲型H1N1不会传染。
2、一位干过多年售票工作的老人很兴趣地走上前说:“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3、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会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加以反对。
4、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
5、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参考答案:1、副词滥用。
“不会”改为“的”。
2、词语搭配不当。
“兴趣”是名词,不能与副词“很”搭配。
“很兴趣”改为“很有兴趣”3、滥用副词。
教师口语作业答案【篇一:0教师口语作业一至四】txt>教师口语作业一65一、填空题(20分)?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 2、《汉语拼音方案》是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 3、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音素根据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 4、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
? 5、普通话韵母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复韵母有(16)个,鼻韵母有(13)个。
二、单选题(30分)? 1、舌面音是指(d)? a.d、t、n、l? b.z、c、s? c.b、d、g? d.j、q、x? 2、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b) ?a.塞擦音? b.塞音? c.擦音? d.边音? 3、发音时,发音部分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来的音叫(d)? a.塞音? b.塞擦音? c.边音? d.擦音? 4、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气流从放开的窄缝中挤出来的音叫(a)? a.塞擦声? b.擦音? c.边音? d.塞音? 5、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c)? a.舌音? b.舌面音? c.边音? d.卷舌音? 6、m和n两个音发音时,(a)? a.气流不从口腔通过,从鼻腔流出? b.一部分气流从口腔通过,一部分气流从鼻腔通过? c.发m时气流从鼻腔通过,发n时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通过。
? 7、d、t、n、l四个辅声的发音部位是(c)? a.舌尖前? b.舌面? c.舌尖中? d.舌尖后? 8、普通话中声母(d)? a.都是清音? b.都是浊音? c.只有鼻音m、n,边音l和擦音r是清音,其他都是浊音 ? d.只有m、n、l、r是浊音,其他都是清音。
---------------------------------------------------------------最新资料推荐------------------------------------------------------ 2019《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 1 1、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是不是和现代汉语语音都有关系(1)在汉语普通话中,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同声调、语调密切相关。
一个字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高在汉语里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妈(mā)、麻(m)、马(mǎ)、骂(m),意义不同主要决定于音高变化的形式不同。
同样一句话,读音高低的变化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句调。
比如:梅花开了,如果句调平直,表示的是陈述语气吵,如果句调是高开的,表示吵的则是疑问语气。
(吵 2)在汉语普通话中,音强吵在语言中的作用主要是构成吵重音、轻音。
例如:帘子(吵 linzi)、莲子(l 吵inzǐ)语义不同,是吵由于使用了轻声。
在这里,吵轻声主要决定于音强的弱化吵。
莲子和帘子中的吵子的区别,就是由音强吵决定的。
地道(ddo 吵 )、地道(ddao)前吵者是名词、地下通道之意,吵后者是形容词,表示纯粹,吵正宗之意。
1 / 14两者的词性、语吵义不同决定于道的轻重吵音。
我买了一盆花重音吵在我这个音节上,强调吵是我买了一盆花,不是吵别人买的。
动词买加重吵音表示花是买的不是通吵过其他方式得到的。
重音在吵一盆上,强调花的数量吵仅限于一盆。
重音在吵花上,强调买的东西是吵花,而不是别的东西。
重吵音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吵语义表达的侧面重点是有差吵别的,这种语义的差别是依吵靠重音来体现的。
(3 吵)在汉语普通话里,音长可吵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态、语吵气、语速,例如,同是一个吵啊的声音,表示应答时吵的声音就比较短,表示思索吵时时间就比较长。
语音的长吵短跟发音速度的快慢也有关吵。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教师口语》形式作业附答案(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口语》形式作业附答案第1题. (A )的韵母是前鼻韵母。
A. 斤B. 是C. 能D. 更第2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B )。
A. 声母是辅音.因此可以说辅音就是声母.B. 声母是辅音.但辅音不一定都可以充当声母.C. 普通话有22个辅音音素.都可以充当声母.D. 所有的音节都有声母.第3题. 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变化主要决定于(C)A. 调值B. 调类C. 共鸣器D. 发音体第4题.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弱化,失去原有的调值而变得(A),这就是轻声。
它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A. 又轻又短B. 又轻又长C. 无声D. 又轻又柔第5题. 为了反驳某个论题(点),先假设这个论题(点)是正确的,然后由它推理出明显的荒谬结论,从而证明这个论题(点)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叫( B)。
A. 例证法B. 归谬法C. 类比法D. 归纳法第6题. 故意把事物往高、大、多、强、重等方面言过其实,这种修辞就是(A )。
A. 扩大夸张B. 缩小夸张C. 超前夸张D. 滞后夸张第7题. 我累坏了,浑身没有二两力了。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B)。
A. 拟人B. 夸张C. 比喻D. 排比第8题. 口语交际包括的四个要素是(D )。
A. 口语交际的对象.内容.语境.方式B. 口语交际的对象.目的.语气.方式C. 口语交际的内容.目的.语境.方式D. 口语交际的对象.目的.语境.方式第9题. 因语言与思维活动不同步,会造成口语停顿、断断续续、语义中断、语速迟缓的现象,这种语言与思维活动不同步的现象叫做( B)。
A. 思维超前B. 思维滞后C. 思维混乱D. 思维空白第10题. 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
这句话错误的原因是(B)。
A. 中外语混杂B. 关联词错用C. 副词滥用D. 连词滥用第11题. 小朋友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甲型H1N1不会传染。
教师口语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北京语音北方话现代白话文着作2.隔音符号5.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之中的“前、中、后”含义是什么是指舌尖所对应的发音部位的位置不同;舌尖前音是舌尖对上齿背,舌尖中音是舌尖对上齿龈,舌尖后音是舌尖对硬腭的前部;它们所处的发音部位“前、中、后”有所不同;教师口语作业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拉丁字母2.发音方法3.清音4.韵头韵腹韵尾1.为什么说“er、–i前、-i后”是特殊单韵母因为这三个韵母中,“er”是卷舌元音韵母,“-i前、-i后”是舌尖元音韵母,都不属于舌面元音韵母,因此叫特殊单韵母;2.什么是“四呼”普通话韵母在四呼中各有多少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出来的类别,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开口呼有15个;齐齿呼有9个;合口呼有10个;撮口呼有5个;3.请你举例说明隔音符号的用法;以ɑo 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连结在其他音节后面,为了避免混淆音节界限,用隔音符号’隔开;如:企鹅qǐ’é酷爱ku’ai 档案dàng’àn 西安xi’an4.什么是复韵母它的发音特点有哪些有哪些类型普通话中共有多少复韵母由复元音构成的韵母;发音特点:1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应该有一串过渡音;2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发的音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整体;类型: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有13个复韵母;5.什么是鼻韵母它的发音特点有哪些有哪些类型普通话中共有多少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发音特点:元音同后面的鼻辅音不是生硬地拼合在一起,而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向鼻辅音过渡,鼻音色彩逐渐增强,最后,发音部位闭塞,形成鼻辅音;鼻辅音韵尾发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一、填空题1.韵腹2.阳平去声去声3.半上214 21 阳平ārɑ呀1.什么是音变普通话音变主要包括哪些现象在连续的语流中,前后音节会互相影响,致使某些音节的音素或声调发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普通话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等;2.什么是轻声语流中的轻声是怎样形成的有些音节在词语或句子里,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叫做轻声;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主要表现是:音长变短,音强变弱;音高上的表现是: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变得不固定;有的轻声还可以影响字音的声母和韵母,引起音色的变化;3.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能用一个字母“i”代表三个音素字母“i”代表舌面单元音i,舌尖前元音-i前,舌尖后元音–i后,是因为这三个元音出现的条件各不相同,舌尖前元音-i前只出现在z、c、s的后面,舌尖后元音–i后只出现在zh、ch、sh的后面,其他情况下出现的是舌面单元音i,不会产生混淆;一、填空题1.字调、ui、un3.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1.什么是朗读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2.朗读技巧有哪些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3.什么是停顿停顿就是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4.什么是重音它有哪些类型重音是指有声语言中说得或读得较重的音节;重音的类型:语法重音、强调重音、感情重音5.什么是句调朗读或说话中的句调主要有哪些情况句调是指话语中音高抑扬升降的变化;或: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句调的类型: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
《教师口语》形考作业指导1(本作业涉及的章节:绪论、第一章)四、口语语音训练(共25分)(注:本题为口头作业,学员在学习小组内完成,成绩由学习小组评定,并在形考册上交前把成绩记录在下列各小题题目的左前方。
)提示:1、要以第一人称来讲述,不能照所给的材料朗读,讲述时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声母、韵母、音调,同时要注意语流音变(轻声、变调、儿化)。
五、论述题(共25分)1、结合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经验,谈谈对“幼儿教师语言的示范性”的认识。
答案要点:(提示:回答此题,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经验举例论述)1、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完成,没有语言范例,幼儿的话言就得不到正常发展。
幼儿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典范,因此,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客观上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2、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有时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有时是无意识、无计划的。
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包括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和行为要求,学习一些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交往规则,纠正语言错误。
老师无意识的说话的方式、语气语调也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从教师的语言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新的词汇、句式,学会理解生活指导性语言,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
4、教师的语言示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并不总是产生促进作用。
不良的言语表现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结论:每一位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行为可能对幼儿产生重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更加自觉经常地说规范的普通话。
《教师口语》形考作业指导2(本作业涉及的章节:第二、三章)一、听话理解力训练(每小题4分,共20分)1、参考答案:为人立传,材料要真实可信。
2、参考答案:每一个人都可能完美,只要不断地修正自己。
3、参考答案:世界需要女人,她们会使世界充满真、善、美。
4、参考答案:理解一:对英语课不满,并非不学英语。
理解二:不想学英语,故讨厌上英语课。
5、参考答案:对待生活的正确的态度是乐观,要热爱生活。
0教师口语作业一至四.doc教师口语作业一 65一、填空题(20分)?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 2、《汉语拼音方案》是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 3、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音素根据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 4、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
? 5、普通话韵母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复韵母有(16)个,鼻韵母有(13)个。
二、单选题(30分)? 1、舌面音是指(D)? A.d、t、n、l? B.z、c、s? C.b、d、g? D.j、q、x? 2、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的音叫(B)? A.塞擦音? B.塞音? C.擦音? D.边音? 3、发音时,发音部分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来的音叫(D)? A.塞音? B.塞擦音? C.边音? D.擦音? 4、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气流从放开的窄缝中挤出来的音叫(A)? A.塞擦声? B.擦音? C.边音? D.塞音? 5、发音时,气流从舌两边发出来的音叫(C)? A.舌音? B.舌面音? C.边音? D.卷舌音? 6、m和n两个音发音时,(A)? A.气流不从口腔通过,从鼻腔流出? B.一部分气流从口腔通过,一部分气流从鼻腔通过? C.发m时气流从鼻腔通过,发n时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通过。
? 7、d、t、n、l四个辅声的发音部位是(C)? A.舌尖前? B.舌面? C.舌尖中? D.舌尖后? 8、普通话中声母(D)? A.都是清音? B.都是浊音? C.只有鼻音m、n,边音l和擦音r是清音,其他都是浊音? D.只有m、n、l、r是浊音,其他都是清音。
《教师口语》形考作业指导4(本作业涉及的章节:第六、七章)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听”与“倾听”是一回事,都只要用耳朵接收别人传达的信息即可。
()2、小王在倾听时主要是听说话人所说的字词内容,很多时候错过了说话人通过非语言手段所表达的意思,他的这种倾听属于假意倾听。
()3、轻声在普通话里有区分词义、词性的作用。
()4、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诸如“你很漂漂啊!”“简直酷毙了!”等已很常见,使用率很高,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5、“我到超市买东西”中的“东西”,正确的读音是dōngxī”。
()6、思维与语言要同步,否则会发生思维超前与思维滞后的问题。
()7、老师如果思维超前就会造成表意上的空白,形成教学口语的停顿、断断续续、语速迟缓等不良现象。
()8、口语编码是指沟通者选取贮存于自己大脑中的恰当词语,按照一定的语义和语法规则把它们有机地编排起来,形成口语信息。
()9、语调是口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手段。
有时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甚至于不同的意思。
()10、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和音节之间连接的松紧,由音长决定。
参考答案:1.×,2.√,3.√,4.×,5.×,6.√,7.×,8.√,9.√,10.√。
二、指出下列句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1、小朋友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甲型H1N1不会传染。
2、一位干过多年售票工作的老人很兴趣地走上前说:“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3、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会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加以反对。
4、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
5、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参考答案:1、副词滥用。
“不会”改为“的”。
2、词语搭配不当。
“兴趣”是名词,不能与副词“很”搭配。
“很兴趣”改为“很有兴趣”3、滥用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