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钢球抗冲击实验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有限公司JF-SOP-009落球冲击试验操作规定发放编号受控状态批准人持有者2013—07—25发布2013—08—0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落球冲击试验操作规定一.抗冲击性试验(钢化玻璃)1.试样为与制品同厚度,同种类的,且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造的尺寸为610mm(-0mm,+5mm)×610mm(-0mm,+5mm)的平面钢化玻璃。
2.使用直径为63.5mm(质量约1040g)表面光滑的钢球放在距离试样表面1000mm的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点应在距试样中心25mm的范围内。
对每块试样的冲击仅限1次,以观察其是否破坏。
试验在常湿下进行。
二落球冲击剥离试验(夹层玻璃)1.试验装置:(1)能使钢球从规定高度自由落下的装置,或能使钢球产生相当自由落下的投球装置。
试样支架的规定为:由两个经机械加工的钢框组成,周边宽度15mm,在两个钢框接触面上分别衬以厚度为3mm、宽度为5mm,硬度为邵尔A50的橡胶垫。
下钢框安放在高度约为150mm的钢箱上,试样放在钢框上面。
支承钢箱焊在厚12mm的钢板上,钢箱与地面之间衬以厚3mm,硬度为邵尔A50的橡胶垫。
(2)淬火钢球:符合GB/T308规定,质量为1040g+10g,直径为63.5mm;质量为2260g+20g,直径为82.5mm.(3)试样:与制品相同材料,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做,或直接从制品上切取610m m×610mm试验片。
(4)试验程序:试样在试验前应保存在a.温度20℃+5℃,b.气压:8.6×104~1.06×105Pa:c.相对湿度:40% ~80%的条件下至少4h,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
将试样放在试样支架上,试样的冲击面与钢球入射方向应垂直,允许偏差在3以内。
由不同厚度玻璃制成的平型夹层玻璃,取较薄的一面为冲击面,对曲面夹层玻璃进行试验时需要采用与曲面形状相吻合的辅助框架支承,曲面夹层玻璃冲击面根据使用情况决定。
落球冲击测试仪冲击能量的计算描述:球体冲击测试仪是按照欧洲条例43(2.1-2.1.4)设计,该设备是用于检测应用于汽车中的钢性玻璃和软性玻璃的抗冲击力。
检测方式为,将一个重227克(g)的钢球在两(2)米(m)高度上自由丢落在300平方毫米(mm)的检测样品中心处。
设备底座是经粉末涂层的钢结构精密加工盒装置。
检测样品由橡胶垫片材料夹住固定在基座上下边缘之间。
球体下落管塔台使用一(1)根带有支撑板的竖直80/20挤压铝制品,将导管固定在样品跌落盒上方。
导管上有一个止动销,位于样品之上两(2)米高处,用于在测试之前固定将跌落球。
操作员拔掉止动销后,球体将降落在样品25mm几何中心内。
用途:主要对塑料、建材、陶瓷、涂料等试验样片施加瞬间冲击力,试验测得材料的破坏程度及冲击能量。
使用该仪器还可以对同种材料、同种规格的试样进行冲击对比试验以鉴定材料质量的优劣程度。
落球冲击试验机是对塑料、建材、陶瓷等试验样片,施加瞬间冲击力,求取破坏该材料所需要的冲击能量的仪器。
同时,使用该仪器还可以对同种材料、同种规格的试样进行冲击对比试验以鉴定材料质量的优劣。
如:食品包装用硬片、固体药用硬片及塑料瓶盖产品的抗钢球冲击强度检测。
试验时将测试产品放在落球冲击试验机的试验台面上,使规定重量的钢球从规定跌落高度上自由跌落在产品上,对产品进行冲击,然后检查产品外观及各方面性能。
冲击能量的计算:冲击能量:E=mghm为钢球的质量,单位为Kg(千克)h为钢球底部距试样的距离(米)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E为冲击能量,单位为J(焦耳)测试原理裁取一定尺寸的试样,将试样加持在落球冲击试验机夹头上,选择合适的钢球安装在电磁装置上,放开钢球,使钢球自由落于式样中央部委上,观察试样破损情况,多次试验后计算破损率。
特点:机械元件由铝和不锈钢制造。
耐用粉末涂层和阳极氧化表面处理1年制造商保修期技术参数:1.工作电源:AC 220V/50HZ2.落球控制方式:直流电磁控制3.钢球重量:65,112,178,435,509g4.行程:2m5.体积:W50*D50*H200cm6.重量:约40Kg7.环境温度:+5 — +50度注意事项:1.采用的气源为钢瓶气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要领,谨慎操作,以免事故发生,当不使用时,切记关闭阀门。
材料冲击实验报告1. 引言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是评估其在受到外界冲击载荷时能否保持完整性和功能性的重要指标。
为了研究材料的冲击性能,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冲击实验,评估材料的抗冲击能力,并分析材料的破坏机制。
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常见的材料进行了冲击测试,包括金属材料 (铝合金),塑料材料 (聚丙烯)和弹性材料 (聚氨酯)。
2. 实验目的•评估不同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分析不同材料的破坏机制;•探讨材料冲击性能与材料特性的关系。
3. 实验装置和材料3.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冲击试验机:用于提供冲击载荷;•冲击台:固定试样并接受冲击载荷;•冲击传感器:用于测量冲击过程中的载荷;•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3.2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的材料包括:1.铝合金:作为典型的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
2.聚丙烯:作为典型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3.聚氨酯:作为典型的弹性材料,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和回弹性。
4. 实验方法4.1 样品制备首先,将铝合金、聚丙烯和聚氨酯分别加工为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保证每个试样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一致。
4.2 实验步骤1.将制备好的铝合金试样固定在冲击台上,调整冲击试验机的参数 (如冲击速度、冲击角度等)。
2.使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冲击传感器,并调试传感器使其正常工作。
3.进行铝合金试样的冲击实验。
记录冲击过程中的载荷变化,并实时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保存数据。
4.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对聚丙烯和聚氨酯试样进行冲击实验。
5.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不同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5.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冲击实验,得到了铝合金、聚丙烯和聚氨酯试样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的载荷变化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铝合金在冲击载荷下承受能力较高,其载荷变化曲线较为平缓,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2.聚丙烯在冲击载荷下表现出较好的韧性,载荷变化曲线相对平缓,但其承受能力相对铝合金较低。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冲击韧性,分析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4. 比较不同材料的冲击性能,为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冲击试验是评估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冲击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冲击,测定试样在冲击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即冲击吸收功。
冲击吸收功越大,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冲击韧性可以通过冲击试验机测定,常用的冲击试验机有摆锤冲击试验机和落锤冲击试验机。
本实验采用摆锤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
冲击韧性试验中,试样受到冲击后,断口形貌分为三个区域:韧性区、脆性区和过渡区。
韧性区是指试样断裂前发生较大塑性变形的区域,脆性区是指试样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的区域,过渡区是指韧性区和脆性区之间的区域。
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有:冲击吸收功(Ak)、冲击韧度(KIC)和冲击韧性(JIC)等。
本实验采用冲击吸收功(Ak)来表示材料的冲击韧性。
三、实验设备1. 冲击试验机:JB-300型摆锤冲击试验机2. 试样: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等3. 游标卡尺4. 温度计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按照国家标准GB/T 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制备试样,试样尺寸为10mm×10mm×55mm,缺口为U形或V形。
2. 试样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精确到0.01mm。
3. 冲击试验:将试样放入冲击试验机的试样夹具中,调整试样位置,使缺口位于冲击方向。
4. 冲击试验机操作:打开冲击试验机电源,调整摆锤高度,使摆锤与试样距离为一定的距离。
按动冲击试验机按钮,使摆锤自由落下冲击试样。
5. 数据记录:记录冲击试验过程中冲击吸收功(Ak)、冲击韧度(KIC)等数据。
6. 冲击试验重复: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冲击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材料冲击演示实验冲击载荷是一种加载速度很高的动载荷,载荷与承载构件相接触的瞬时相对速度发生剧烈变化。
例如锻锤、冲床工作时有关零件都要承受冲击载荷。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若尚处于弹性阶段,其力学性能与静载荷时基本相同;但若进入塑性阶段,则其力学性能与静载下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即使塑性很好的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也会呈现脆化倾向,发生突然断裂。
由于冲击问题的机理较为复杂,工程中经常采用实验手段检验材料抗冲击能力。
材料抗冲击能力用冲击韧性表示,用冲击试验机测定。
一、实验目的1、了解冲击韧性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2、测定铸铁和钢材的冲击韧性,比较两种材料的抗冲击能力和破坏断口。
二、实验设备和原理按照不同的实验条件,冲击实验有多种类型,现介绍依据国家标准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进行的常温、简支梁式、大能量一次性冲击实验。
冲击实验的专用设备是冲击试验机,由摆锤、机身、支座、度盘、指针等几部分组成(图1)。
试验时将带有缺口的受弯试样安放在试验机的支座上,举起摆锤使它自由下落将试样冲断。
若摆锤重量为Q ,冲击前摆锤的质心高度为H 0,冲断试样后摆锤继续上摆到质心高度H 1,则冲击过程中势能的改变即冲断试样所作的功为)(10H H Q W -=此即为冲击中试样所吸收的功。
因为试样缺口处高度应力集中,W 的绝大部分被缺口吸收。
以试样在缺口处的最小横截面积A 除W ,定义为材料的冲击韧性a k ,即AW a k = a k 的单位为J/cm 2。
a k 值越大,表明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越好。
三、试样制备冲击韧性的数值与试样的尺寸、缺口形状和支承方式有关。
为了便于比较,国家标准规定两种型式的试样:U 形缺口试样(图2)和V 形缺口试样(图3)。
试样上开缺口是为了使缺口区形成高度应力集中,吸收较多的功。
缺口底部越尖锐越能体现这一要求,所以较多地采用V 形缺口。
四、实验步骤1、 测量试样缺口处最小横截面积,选择试验机摆锤和刻度盘。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性能表现,通过抗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冲击吸收功、断裂能等指标,评估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实验选用不同类型的试样,包括低碳钢、铸铁和铝合金,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韧性和脆性变化。
二、实验原理抗冲击试验是研究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中,将具有一定质量的摆锤从一定高度释放,使其冲击试样,试样在受到冲击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即为冲击吸收功。
冲击吸收功的大小反映了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变形能力和抗断裂能力。
冲击吸收功的计算公式如下:\[ Ak = mg(H1 - H2) \]其中,\( Ak \) 为冲击吸收功,\( m \) 为摆锤质量,\( g \) 为重力加速度,\( H1 \) 为摆锤初始高度,\( H2 \) 为摆锤冲击试样后的高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低碳钢、铸铁、铝合金2. 实验设备:摆锤冲击试验机、游标卡尺、电子秤、试样加工设备等四、实验步骤1. 根据国家标准GB/T 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制备不同材料的冲击试样。
2. 将试样安装在摆锤冲击试验机的试样支座上,确保试样缺口位于冲击相背方向,并使缺口位于支座中间。
3. 将摆锤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其获得一定的位能。
4. 释放摆锤,使其冲击试样,记录摆锤冲击试样后的高度。
5.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冲击吸收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低碳钢试样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冲击吸收功较高,断裂能较大。
2. 铸铁试样:铸铁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冲击吸收功较低,断裂能较小。
3. 铝合金试样:铝合金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塑性,冲击吸收功较高,断裂能较大。
六、结论1. 低碳钢和铝合金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适合用于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场合。
钢化玻璃落球冲击试验标准国标
钢化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及家居领域的新型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透光性和防爆性能等优点。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钢化玻璃可能会受到冲击力的影响,因此钢化玻璃的落球冲击试验标准国家标准就应运而生。
国家标准GB/T 9963-1998《建筑玻璃落球冲击试验方法》规定了钢化玻璃落球冲击试验的标准。
该标准分为两种试验方法:球直径为
45mm及球直径为50mm。
下面将对两种试验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第一种试验方法:球直径为45mm
试验流程:在平面钢化玻璃的中心位置,从高度为1.5m处落下一直径为45mm、质量为0.226kg的钢球,观察钢化玻璃是否破裂或出现明显的裂痕。
试验结果:若钢化玻璃未出现破裂或明显的裂痕,则试验合格;若钢化玻璃出现破裂或明显的裂痕,则试验不合格。
第二种试验方法:球直径为50mm
试验流程:在平面钢化玻璃的中心位置,从高度为2.0m处落下一直径为50mm、质量为0.24kg的钢球,观察钢化玻璃是否破裂或出现明显的裂痕。
试验结果:若钢化玻璃未出现破裂或明显的裂痕,则试验合格;若钢化玻璃出现破裂或明显的裂痕,则试验不合格。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进行试验时,还需要注意现场安全,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通过进行钢化玻璃落球冲击试验,可以检测钢化玻璃的耐冲击性能,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而不破裂或出现明显的裂痕。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企业和个人均应遵守国家标准,对钢化玻璃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合格、安全可靠。
实验六金属冲击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温下金属冲击试验方法。
2、了解冲击试验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JB-30B摆锤式冲击试验机2、游标卡尺3、碳钢、铸铁试样若干三、实验原理金属冲击试验是一种动态力学实验。
它将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带有U型或V型缺口试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折断,以测定其冲击吸收功A K和冲击韧性值αK的一种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通常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其原理如图6-1所示,利用的是能量守恒原理,即冲击试样消耗的能量是摆锤试验前后的势能差。
试验时,将试样放在试验机支座上,使之处于简支梁状态。
首先将摆锤举至高度为H的A位置,其预扬角为α,释放摆锤冲断试样后,摆锤扬到C位置,其预扬角为β。
图6-1 冲击试验原理图摆锤在A处所具有的能量为:E=PH=PL(1-cosα) (6—1)试样冲断后,摆锤扬至C处,其能量为:E1=Ph=PL(1-cosβ)。
(6—2)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等各种能量损失,则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即试样的冲击吸收功)为A K=E-E1=PL(cosβ-cosα) (6—3)式中,P为摆锤重力(N);L为摆长(摆轴到摆锤重心的距离)(mm);α为冲断试样前摆锤扬起的最大角度;β为冲断试样后摆锤扬起的最大角度。
A K的具体数值可根据β角的大小直接从冲击试验机的表盘上读出,其单位为J。
将冲击吸收功A K除以试样缺口底部的横截面积S N所得的商,就是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αK,即αK=A K/S N (6—4)αK的单位通常为J/cm2。
对于金属夏比U型缺口和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吸收功分别用A KU 和A KV表示,它们的冲击韧性值分别用αKU和αKV表示。
四、实验步骤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冲击试样可使用夏比U型缺口和V型缺口两种试样,这两种试样的标准形状及尺寸分别如图6-2a 和b所示,试样尺寸为10×10×55mm,缺口深度为2mm,尺寸偏差及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6-2中的规定。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材料的冲击动力行为成为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材料的冲击动力行为,提高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开展了材料冲击动力行为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材料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材料冲击试验设备的操作技巧;3. 分析材料冲击试验数据,了解材料的冲击动力行为;4. 提高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实训内容1. 试验材料本次实训选取了三种常见的金属材料:低碳钢、铝合金和钛合金。
每种材料分别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厚度(t1和t2),以便观察材料厚度对冲击动力行为的影响。
2. 试验设备本次实训使用的试验设备包括冲击试验机、高速摄像机、应变片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3. 试验方法(1)冲击试验:将待测材料放置在冲击试验机的试样台上,调整冲击试验机至设定冲击速度,启动试验机,使冲击锤击打试样,记录冲击过程中的应变、应变率、冲击速度和能量吸收等数据。
(2)高速摄影:在冲击试验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试样表面的变形和破坏过程,以便分析材料的动态破坏机制。
(3)应变测量:在试样表面粘贴应变片,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测量冲击过程中的应变和应变率。
4. 试验结果与分析(1)低碳钢通过冲击试验和高速摄影,发现低碳钢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主要表现为韧性断裂。
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低碳钢的应变和应变率也随之增加,能量吸收能力逐渐降低。
在相同冲击速度下,厚度t1的低碳钢比厚度t2的低碳钢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
(2)铝合金铝合金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
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铝合金的应变和应变率逐渐降低,能量吸收能力逐渐降低。
在相同冲击速度下,厚度t1的铝合金比厚度t2的铝合金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
(3)钛合金钛合金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主要表现为韧性断裂。
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钛合金的应变和应变率逐渐增加,能量吸收能力逐渐降低。
实验五 金属材料的冲击实验一、实验目的测定低碳钢和铸铁的的冲击韧度,观察、比较破坏情况。
二、设备和仪器1. JB-300B 冲击试验机。
2. 游标卡尺三、试样图5-1 缺口深度为2mm 的标准U 形缺口试样四、实验原理图5-2 冲击实验原理将试样暗转在试验机支座上,把重量为G 的摆锤扬至一定高度H ,释放,摆锤冲断试样后又升至高度h ,其损失的位能kU2A G(H h)=-可近似地看作是试样变形和断裂吸收的能量(忽略了试样抛出、机座振动和热能等能量损失),称为冲击吸收功。
将冲击吸收功k A 除以缺口处横截面面积0A ,即得冲击韧度。
kk 0A A α= (5-1)k α单位2J /cm 。
五、实验步骤1. 测量试样缺口处横截面尺寸,估算试验机冲击能量范围,以选用相应能量等级的摆锤。
2. 接通电源开关,指示灯亮,不安装试样,进行空打实验。
将摆锤举到规定高度,校准试验机刻度盘的零点。
3. 安装试样将摆垂抬起,锁定,安装试样,令缺口背对摆锤刀口,使缺口尖端位于受拉面并对中。
4. 测试点击冲击按钮,按实验操作规程冲击试样,从刻度盘读取冲击吸收功k A 。
5. 观察试样断口形貌。
图5-3 冲击试样断口6. 关闭试验机电源。
清理实验现场.将相关仪器还原。
六、实验结果处理1. 计算断口的横截面面积。
2. 利用公式(5-1)计算两种材料试样的冲击韧度k α。
材 料 试件缺口处横截面积A (cm 2)冲击功k A (J)冲击韧度k α (J/ cm 2)低碳钢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原始数据。
2. 两种材料试样的冲击韧度k3. 画出两种材料的断口草图,比较试样断口组织形貌的差异,说明原因。
4.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八、思考题1.冲击韧度的物理意义。
一、实验目的1、观察分析低碳钢材料在常温冲击下的破坏情况和断口形貌。
2、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冲击韧度?k值。
3、了解冲击试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液晶全自动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游标卡尺。
三、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gb/t 229?1994标准规定的10mm?10mm?55mm u形缺口或v形缺口试件。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测量试件缺口处尺寸,测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出横截面面积。
2、检查回零误差和能量损失:正式试验开始前在支座上不放试件的情况下“空打”一次:(1)取摆:按“取摆”键,摆锤逆时针转动;(2)退销:按“退销”键,保险销退销;(3)冲击:按“冲击”键,挂/脱摆机构动作,摆锤靠自重绕轴开始进行冲击;(4)放摆:按“放摆”键,保险销自动退销,当摆锤转至接近垂直位置时便自动停摆;(5)清零:按“清零”键,使摆锤角度值复位为零。
注意:必须在摆锤处于垂直静止状态时方可执行此动作。
第一次“空打”后显示屏上显示的空打冲击吸收功n1即为回零误差,此值经校正后应不大于此摆锤标称能量值的0.1%。
3、正式试验:按“取摆”键,摆锤逆时针转动上扬,触动限位开关后由挂摆机构挂住,保险销弹出,此时可在支座上放置试件(注意试件缺口对中并位于受拉边)。
然后顺序执行以上“取摆”、“退销”、“冲击”、“放摆”动作。
显示屏上将显示该试件的冲击吸收功和相应的冲击韧度。
4、摆锤抬起后,严禁在摆锤摆动范围内站立、行走和放置障碍物。
1n6n1,此值应不大于此摆锤标称能量值的10五、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篇二:冲击实验报告冲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温下金属冲击试验方法;2. 了解冲击试验机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jbw-300冲击试验机及20#钢试样和40cr试样。
三.实验原理:冲击试验是根据许多机器零件在工作时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提出来的。
冲击载荷是动载荷,它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力,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对材料的组织缺陷反映更敏感。
实验四、常温下材料的冲击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冲击实验原理和冲击实验机的主要结构2、掌握金属材料常温下冲击韧度的测量方法3、了解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冲击断裂断口宏观形貌特征。
二、实验原理金属构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仅承受静载荷作用,有时还要在短时间内承受突然施加的载荷的作用,即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
材料受冲击载荷时的力学性能与静载荷时显著不同。
为了评定材料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揭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行为,需要进行冲击实验冲击实验是把要实验的材料制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冲击实验机上一次冲断,根据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或试样断口形貌特点,得到材料的冲击韧度和冲击吸收功。
这些冲击性能指标对材料的韧脆程度及冶金质量、内部缺陷等情况非常敏感,因此可用冲击实验来评定材料的韧脆程度并检查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产品质量。
实验室普遍采用的冲击实验为一次摆锤冲击实验。
如图所示。
实验时将材料制成带缺口 的标准试样,如图所示。
试样水平放在实验机支座上,缺口位于冲击相背方向。
然后将具有一定质量G 的摆锤举至一定高度H ,使其具有一定的势能GH 1。
释放摆锤冲断试样摆锤的剩余能量为GH 2,则摆锤冲断试样失去的能量为GH 1- GH 2,此即为试样变形和断裂所吸收的功,称为冲击功,用A k 表示,单位为J ,用试样断口处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冲击吸收功大小来衡量材料的冲击韧度,即 αK =Ak/F=G (H 1-H 2)/F本实验分别以低碳钢和铸铁为原料制成缺口冲击试样,测定其在相同冲击能量下的冲击韧度的大小,从而评定这两种材料的韧脆程度并区别其断口宏观形貌。
三、冲击试样尺寸按照国家标准GB /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金属冲击试验所采用的标准冲击试样为mm 55mm 10mm 10⨯⨯并开有mm 2或mm 5深的U 形缺口的冲击试样(图1-8)以及 45张角mm 2深的V 形缺口冲击试样(图1-9)。
落球冲击试验标准落球冲击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常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该试验通过让一个标准化的钢球自特定高度自由落下,以一定速度撞击被测试材料,从而评估材料的抗冲击能力。
落球冲击试验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落球冲击试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被测试材料的特性以及实际使用环境。
不同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抗冲击性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制定落球冲击试验标准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能够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落球冲击试验标准应当明确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要求。
包括落球的直径、重量、下落高度、撞击速度等参数都需要在标准中予以规定,以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需要规定测试样品的准备方法、测试设备的要求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标准流程,以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另外,落球冲击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特殊要求。
不同行业对于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落球冲击试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业特点进行细化和完善。
例如,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不同行业的产品对于抗冲击性能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标准。
最后,落球冲击试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国际化和标准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材料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和应用,因此落球冲击试验标准需要与国际接轨,以满足国际贸易和合作的需要。
同时,标准化的制定也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总之,落球冲击试验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定落球冲击试验标准需要考虑到材料特性、实际需求、行业要求以及国际标准化的趋势,以确保测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比性。
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