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食道反流病等。
虽然奥美拉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同时也需要注意它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方面奥美拉唑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酸的分泌,但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运作。
例如,奥美拉唑可能会导致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不适。
这些不适往往是暂时的,并不需要停止用药,但如果症状严重,应尽快咨询医生。
奥美拉唑可能会影响某些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咨询医生。
(3)其他方面少数病人用药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疹子等过敏反应。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会使血镁水平降低,尤其是长期使用和高剂量使用者,这可能会对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2.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抗生素奥美拉唑通常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和胃溃疡。
然而,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会降低奥美拉唑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
这可能会导致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更加明显。
因此,在使用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联合时需要特别小心。
(2)其他药物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奥美拉唑会降低哌替啶和曲马多等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它们的血药浓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此外,奥美拉唑还可能影响苯妥英、华法林等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增加它们的药效。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药物,但需要注意它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意)的说明书肠胃疾病在我国属于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许多患者早期不关注,到了中期治疗又不及时,晚期就造成肠子都悔青了,从中不难看出肠胃疾病的隐蔽性。
治疗肠胃疾病选择药物治疗很有效,为此,我们特意为您介绍一种叫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意)的药物,它对于人体是没有副作用的。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意)拼音全码:AoMeiLaZuoChangRongJiaoNang(KeYi)【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分子式:C17H19N3O3S分子量:345.42【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小丸或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规格型号】20mg*14s【用法用量】口服,不可咀嚼。
1.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1粒),一日1~2次。
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4周。
2.反流性食管炎:一次20~60mg(1~3粒),一日1~2次。
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
3.卓-艾综合征:一次60mg(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应分为两次服用。
【不良反应】本药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可能包括:1.消化系统:可有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腹痛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可有升高,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
另有国外资料报道在长期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胃粘膜细胞增生或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2.神经精神系统:可有感觉异常、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外周神经炎等。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摘要】奥美拉唑临床上主要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应用广泛。
近年来,临床对它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本文就其对消化、血液、神经、内分泌、泌尿系统、皮肤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Omepraxole OME,商品名洛赛克Losec)是一种新型强力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临床用于治疗胃酸相关性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
随着应用的普及,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为了引起临床的注意,现将该药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消化系统1.1 胃肠道反应据报道[1],用OME 20~40mg/d治疗1369例患者,有5%的患者出现上腹痛,其余依次为胀气4%,腹泻3%,恶心25%和呕吐2%,平均发生率为3%。
上述可能与该药引起胃液酸度下降从而影响消化能力有关,也可能由于胃酸过少导致胃内出现来自肠道的细菌及总菌量增多而引起胃部炎症有关。
1.2 抑制唾液分泌庞寿玉[2]对国产组(A组30例)与进口组(B组36例)OME治疗活动性溃疡疗效比较,发现A组病人治疗后有3例口干(10%),B组病人治疗后有2例口干(6%)。
1.3 引起胃息肉病据报道[3],对11例患者用OME治疗,口服本品20~40mg/d,持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
结果有4例出现胃多个基底腺息肉。
研究发现,口服本品20mg /d,用药1周,会诱导消化道细胞色素P450ⅠA基因暴露,可能导致致癌物前身转变成活性致癌剂,胃息肉病与这一原因有关。
1.4 诱发胃类癌报道[4]1例ZES患者,用OME 80mg/d,治疗5年半发生胃类癌。
10例健康志愿者服用OME 30mg/d,2周后,胃液中细菌总量、致癌性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盐浓度显著提高,血浆胃泌素亦明显升高[5]。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亚硝基化合物极可能是人类癌症的一类重要致癌物,而细菌在胃内的生长,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6]。
分析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征发表时间:2016-01-19T14:12:21.3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作者:马依努尔.阿不力克木[导读] 新疆兵团第三师医院药剂科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其他药物互相作用的特点新疆兵团第三师医院药剂科 844000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其他药物互相作用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对照组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奥美拉唑用于临床治疗时不良反应比较多,容易和其他药物互相作用,因此要重视奥美拉唑用药禁忌,以便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奥美拉唑是临床治疗中经常用到的药物,主要是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药理作用机制为通过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使壁细胞当中的H+-K+-ATP的活性不断降低,继而实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1]。
目前,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时经常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经过实践可以发现,奥美拉唑在长期应用中,容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
为了探讨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它和其他药物的作用机制,笔者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展开研究。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2],均自愿接受该次治疗,无任何严重药物禁忌症,在接受治疗前7d未服用任何抑酸药物或者抗溃疡药物,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疾病或者血液疾病患者。
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目的探讨和分析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为临床中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集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3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
结果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关系不明显,但与年龄及给药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低血压等,且以胸闷、心悸最为常见。
结论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多,故需注意合理使用该药物,避免其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
标签:奥美拉唑;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特异性或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刺激质子泵(H+-K+-ATP)酶,进而抑制胃酸分泌,抗消化系溃疡且作用优良。
临床中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奥美拉唑具有起效快、效果持续时间长、停药后病情不易反跳、复发率低、效果理想等特点,且与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药物比较,价格相对低廉,故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
既往认为,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小,但随着该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且可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觉等,提示该药仍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收集了近年来有关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告,并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集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9±4.2)岁,20~30岁8例(20.51%),31~40岁12例(30.77%),41~50岁13例(33.33%),>50岁6例(15.38%)。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得必欣)的说明书饱一顿饿一顿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工作比较忙的人群当中,平时吃饭没规律是导致肠胃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不能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饮食。
目前推出了一种叫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得必欣)的肠胃药,这是一种纯天然中草药制成的肠胃药,对于人体无毒副作用,您可以放心使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得必欣)拼音全码:AoMeiLaZuoChangRongJiaoNang(DeBiXin)【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分子式:C17H19N3O3S分子量:345.42【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小丸或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规格型号】20mg*14s【用法用量】口服,不可咀嚼。
1.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1粒),一日1~2次。
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4周。
2.反流性食管炎:一次20~60mg(1~3粒),一日1~2次。
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
3.卓-艾综合征:一次60mg(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应分为两次服用。
【不良反应】本药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可能包括:1.消化系统:可有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腹痛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可有升高,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
另有国外资料报道在长期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胃粘膜细胞增生或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2.神经精神系统:可有感觉异常、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外周神经炎等。
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胃部H+-K+-ATP酶(质子泵),从而阻止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
对基础胃酸和其他形式的应激胃酸均可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由于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广泛使用。
随着应用的普及,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也时常发生。
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提出了修改奥美拉唑说明书的通知。
至此,我科室查阅了相关文献,将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归纳分析如下,与大家共同讨论学习。
1. 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1.1 作用机制:奥美拉唑应用后积聚在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酸性环境中,可与H+-K+-ATP酶巯基特异性结合降低其活性,从而阻断壁细胞分泌盐酸的最后环节,细胞内H+不能释放,使胃酸PH显著升高。
此外,还能提高胃黏膜电位,维持胃细胞的稳定,保护胃黏膜屏障,利于胃十二指肠病变黏膜的修复及止血。
另外,奥美拉唑对组胺、五肽胃泌素及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1.2 合理应用:长期应用可引起胃内细菌过度增长,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盐均明显增加,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并可诱发胃癌。
因此,奥美拉唑应限用于H2受体拮抗剂疗效不好的患者,且疗程不应过长(一般4~8周)。
研究显示,清晨餐前30分钟服用奥美拉唑效果最佳。
因为进食后兴奋期激活壁细胞内有大量“活性泵”与奥美拉唑吸收峰相平行,抑酸作用最强。
在奥美拉唑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75%存在“夜间酸突破”,即22:00—5:00胃内PH≤4持续60分钟以上,故睡前加服20mg,可使胃酸分泌量大大减少,更有利于胃黏膜修复和溃疡愈合,以提高疗效。
1.3 临床应用:1.3.1 治疗消化性溃疡据报道一般口服20~40mg/d,用药2周和4周,胃溃痒愈合率分别达85%和97%;用药4周和6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达70%~90%。
奥美拉唑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总结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的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2014 年7 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36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118 例,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观察组口服奥美拉唑,连续用药28d,对比分析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28d 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8.14%,观察组有效率为90.6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疾病进行治疗时,应用奥美拉唑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同时会对多器官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医护工作人员在用药治疗期间需警惕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加强防范措施和急救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奥美拉唑药品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2-182-01在临床上,奥美拉唑为消化科的一种常用药物,其利用对胃壁细胞膜中的H+_K+_ATP酶产生选择性一致作用,而使胃酸分泌的质子泵得到强烈的抑制,是一种良好的质子泵抑制剂,在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对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在奥美拉唑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其造成的不良反应现象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笔者对奥美拉唑临床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客观面对其利弊,重视不良反应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36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8例。
对照组中男63例,女55例;年龄14~78岁,平均(41.2±16.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2±0.3)年。
2011年4月第18卷第10期药物与临床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表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n =7)对照组(n =10)组别消化系统症状腹泻2例消化不良3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昏头痛2例头昏头痛3例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1例心动过速、过缓各1例血液系统症状白细胞减少2例白细胞减少2例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苯并咪唑类质子泵抑制剂,也是新型高效胃酸分泌抑制剂,主要作用在胃黏膜壁细胞,以减低其中的H +-K +-ATP 酶的活性,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
目前,临床上此药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
伴随着奥美拉唑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本文将对本院的相关临床观察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经胃镜且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76岁,平均43.6岁;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胃溃疡17例,复合溃疡7例。
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1.9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胃溃疡19例,复合溃疡9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d ,2次/d 。
对照组患者口服雷尼替丁20mg/d ,2次/d 。
两组均连续服用28d 后停药,服药期间不加其他抗溃疡与抑酸止痛药物。
期间需及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予以处理。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电子胃镜检查。
2结果在28d 的治疗过程中,全部100例患者中共有17例不良反应,详细情况见表1。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段谦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0005[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点。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评价【摘要】文章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需要引起重视。
奥美拉唑与非甾体抗炎药物、华法林、克拉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在使用奥美拉唑时需要注意相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综合评价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华法林、克拉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风险评估、注意事项。
1. 引言1.1 介绍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它通过抑制胃壁腺细胞中的质子泵,降低胃酸分泌量,从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奥美拉唑一般通过口服给药,可以快速吸收,达到最大浓度,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一般在用药后30分钟内即可达到药效,维持时间一般为24小时。
奥美拉唑通过调整胃酸分泌水平,有效缓解胃肠道疾病的症状,如胃灼热、胃痛、反酸等。
与其他常用抗酸药物相比,奥美拉唑的持续时间更长,药效更稳定,因此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奥美拉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对一些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可能的健康风险。
1.2 不良反应的重要性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治疗的中断或失败,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使用奥美拉唑这类药物时,了解其可能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进一步恶化。
不良反应也会对医疗资源的利用造成影响,增加医疗费用,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
奥美拉唑的化学配伍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合理用药奥美拉唑(omeprazole ,Ome) 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由于其选择性地抑制壁细胞的H+2K+2ATP 酶,从而对各种刺激因素(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等) 引起的胃酸分泌都可产生强大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该药1979 年由瑞典Astra 制药公司合成,1982 年首次应用于临床。
由于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广泛使用。
一方面,临床上在配置其静脉输液和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曾多次发生变色浑浊等导致药品浪费,患者情况受影响;另一方面,鉴于联合用药增加,则可能会使之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提出了修改Ome 说明书的通知。
至此,笔者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就其与具体药物配伍变化及体内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1.Ome 的配伍禁忌及稳定性1. 1 与药物的化学配伍禁忌1. 1. 1 与维生素及辅酶类配伍将奥美拉唑钠用100 mL 0. 9 %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分别与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B6 、ATP 辅酶A、维生素K4 在室温下混合均匀,观察配伍后的外观性状、颜色改变及沉淀生成等变化。
结果表明,与维生素C、ATP 辅酶A、维生素B1 、维生素B6 配伍后,溶液变为橙红颜色,与维生素K4 配伍后溶液变为白色沉淀。
1. 1. 2 与抗微生物药物的配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硫酸妥布霉素、妥布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乳糖酸红霉素、盐酸林克霉素、注射用磷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乳酸环丙沙星配伍后,生成白色沉淀。
1. 1. 3 与中药制剂的配伍Ome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后产生沉淀,而与清开灵、生脉、参麦注射液配伍后无外观性变化,其pH值、百分含量在4 h 内变化均不大,波动在10 %以内,说明其与Ome 配伍后处于稳定状态,无明显配伍禁忌,可以配伍应用。
1. 1. 4 与氨基酸的配伍盐酸精氨酸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为氨基酸类药,精氨酸临用前,用5 %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 稀释后应用,静脉滴注1 次15~20 g 于4 h 内滴完。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抗溃疡药物,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本文对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重点探讨了奥美拉唑与抗生素、抗凝药物、降血糖药物等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发现,在与这些药物同时应用时可能会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结论部分分析了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的影响,提出了临床意义和建议,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奥美拉唑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抗生素、抗凝药物、降血糖药物、其他药物、临床意义、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奥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肠道疾病。
随着奥美拉唑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备受关注。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痛、恶心、腹泻、腹痛、皮疹和过敏反应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
对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并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奥美拉唑与许多常用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如与抗生素、抗凝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对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有助于医生更好地选择药物组合方案,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通过深入了解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可以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奥美拉唑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腹泻、恶心、乏力等,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说明书如今,生活压力增大,社会竞争的压力也大,许多人由于忙于应酬,经常一天吃很多饭局,这样对于胃肠的损害是非常大的,长此以往,肠胃迟早出毛病。
选择药物治疗肠胃疾病是很多人都比较能接受的治疗方式,今天,我们为您推荐一种叫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药物,它能有效治愈各种肠胃疾病。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英文名称:Ome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拼音全码:AoMeiLaZuoChangRongJiaoNang【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
【成份】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分子式:C17H19N3O3S分子量:345.42【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小丸或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规格型号】20mg*14s【用法用量】口服,不可咀嚼。
1.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1粒),一日1~2次。
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4周。
2.反流性食管炎:一次20~60mg(1~3粒),一日1~2次。
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
3.卓-艾综合征:一次60mg(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应分为两次服用。
【不良反应】本药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可能包括:1.消化系统:可有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腹痛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可有升高,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
另有国外资料报道在长期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胃粘膜细胞增生或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奥美拉唑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探讨发表时间:2016-05-23T15:57:23.6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作者:周谏开李淑玲[导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000)要对其进行合理用药,对剂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各个系统有异常的患者要慎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周谏开李淑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合理应用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疗程为1个月,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测定,记录治疗中不良反应。
并通过文献搜索的方式查询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对其进行统计与分类。
结果:168例患者中出现口干及脱发等症状发生率为22.62%(38/168);其中发生胀气的患者8例,上腹痛为5例,恶心、呕吐为4例,急性荨麻疹和腹泻均为3例,月经紊乱1例,其余15例为其他不良反应。
凝血酶原活动度在75%,凝血酶原时间在12-14s,属于正常范围。
经文献查询,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的主要有过敏反应、胃肠道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
结论:针对奥美拉唑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应用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奥美拉唑;合理应用;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189-02 奥美拉唑与H-受体抑制剂不同,其属于一种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对胃部H+-K+-ATP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主要治疗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应急性溃疡、胰腺炎等[1]。
而在其应用中却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本研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其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1例,女37例,年龄在1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