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设计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28
《火炮设计理论》课程简介火炮设计理论是武器系统与工程(火炮)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一门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工程设计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火炮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火炮设计理论,是火炮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火炮科研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
火炮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火炮这样一种特殊机械系统在高温、高压、高速、高应变率状态下的特性及其设计理论。
火炮设计理论课程主要介绍火炮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火炮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火炮主要零部件(包括炮身、反后坐装置、自动机及炮架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教学组织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自学、网络教学和实验教学。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结合板书、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火炮及其主要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习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 基本要求:了解火炮设计理论及其发展,熟悉火炮设计理论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掌握炮身、反后坐装置、自动机、炮架等火炮主要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时数:总 64 学时,其中:授课56学时,实验8学时教材:张相炎主编,火炮设计理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目:①谈乐斌等编,火炮概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②伊玲益编,炮身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年③高树滋等编,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年④张相炎编著,火炮自动机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⑤韩魁英等编,火炮自动机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⑥孙远孝等编,炮架及总体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1次课(1 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火炮设计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熟悉火炮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纲要1 火炮的特点、地位、作用2 火炮设计流程3 火炮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方法4 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5 课程的学习安排三、重点、难点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要求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分析式等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火炮设计理论范文火炮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广泛用于战争和防御中。
它具有远程射击、高杀伤力和精确命中目标的特点。
火炮的设计理论包括枪管设计、炮弹设计、炮架设计和火控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火炮设计的几个关键理论进行介绍。
首先,枪管设计是火炮设计中的核心。
枪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火炮的射程、精确度和杀伤力。
好的枪管设计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内径和膛线设计以及冷却系统等因素。
材料选择一般选择耐高温、耐磨损和耐腐蚀的合金钢。
内径的选择通常由炮弹直径决定,直径越大炮弹的杀伤力越高。
膛线设计会影响到炮弹的旋转稳定性,一般采用螺旋形状的膛线来增加稳定性。
冷却系统可以通过导热材料和冷却液来降低枪管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其次,炮弹设计是火炮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炮弹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火炮的杀伤力和射程。
炮弹一般由弹头、装药和外壳组成。
弹头的设计需要考虑杀伤方式和杀伤范围。
常见的弹头设计包括杀伤型、爆炸型和杀伤爆炸型。
装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炮弹的射程和速度。
外壳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炮弹的强度和密封性。
炮弹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火炮型号和使用环境进行优化。
此外,炮架设计是火炮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炮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火炮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稳定性可以通过合理的重心设计和支撑系统来实现。
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合适的重量和尺寸,以及方便易用的操作系统来实现。
炮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抗震性和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火炮在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火控系统设计是火炮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方面。
火控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火炮的瞄准精度和射击控制。
瞄准精度可以通过合适的瞄准装置和精确的瞄准算法来实现。
射击控制可以通过火炮与指挥中心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来实现。
现代火控系统还可以利用雷达、卫星定位和电子光学技术来提高射击精度和命中率。
总结起来,火炮设计理论包括枪管设计、炮弹设计、炮架设计和火控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
好的火炮设计可以提高火炮的射程、杀伤力和精确度。
课程名称: 火炮设计理论 学分: 4.5 教学大纲编号:01023202试卷编号:010******* 考试方式:闭卷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二、试推导图所示简单筒后坐驻退机液压阻力计算式,并说明所用符号的意义。
图中V 为筒后坐速度。
(15分)解:1)连续方程: wa VA =,即V a A w =;(5分) 2)能量方程:()222222212221222V a A K w K w w w V p ⎪⎭⎫ ⎝⎛==+=+=+ξξρ,即 2222222122V a KA V a a KA p ρρ≈-=(5分) 3)液压阻力:223102V a A K A p ρ≈=Φ(5分) 三、图示为某自动机构后坐时的机构简图。
其中加速臂1的质心与转轴O 重合。
试写出自动机运动微分方程,并说明方程中各项的意义;写出自动机附加阻力T 的表达式。
(15分)解:1)运动微分方程为:F x A x M =+•••2(5分) 其中:442433232222112120m K m K J K m K m m M ηηηη+++++= dxdK m K dxdK m K dxdK J K dxdK m K A 4444333322221111ηηηη+++=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60分)1.炮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引导弹丸运动。
)主要包括哪几个部件?(身管、炮尾、炮闩。
)2.采用自紧身管提高身管强度的原理是什么?(自紧身管在制造时对其内膛施以高压,使内壁部分或全部产生塑性变形;内压消除以后,由于管壁各层塑性变形不一致,在各层之间形成相互作用,使内层产生压应力而外层产生拉应力;由于内壁产生与发射时方向相反的预应力,因此使发射时身管壁内应力趋于均匀一致,从而提高身管强度。
) 3.什么是单筒身管弹性强度极限?(单筒身管不产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
)单筒身管弹性强度极限主要取决于什么?(材料、结构尺寸、强度理论。
火炮设计理论火炮设计是指根据作战需求和技术要求,从总体方案到详细设计,对火炮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火炮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装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战斗力。
一个优秀的火炮设计必须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火炮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作战任务以及可靠性等。
首先,火炮设计需要明确火炮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包括火炮的射程、射速、精度、弹药威力等。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火炮的实际作战效果。
射程决定了火炮的打击范围,射速决定了火炮的快速反应能力,精度决定了火炮的打击精度,弹药威力决定了火炮的杀伤效果。
因此,在火炮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确定这些性能指标。
其次,火炮设计需要考虑使用环境和作战任务。
使用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和电磁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火炮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形和气候的复杂性可能会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射程,电磁环境可能会影响火炮的通信和导航系统。
作战任务包括火炮的部署、指挥和作战使用等方面,火炮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战场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火炮设计需要考虑火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是指火炮在各种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包括火炮的寿命、故障率和维修便捷性等。
火炮应该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稳定地工作,并能够在需要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安全性是指火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包括火炮的防火、防爆和防燃能力等。
合理设置火炮的安全装置和系统,提高火炮的安全性能,对于减少意外事故和保护人员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火炮设计需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使火炮设计更加先进和高效。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火炮的材料性能和强度,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火炮的控制和自动化水平,激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火炮的定位和瞄准精度。
因此,火炮设计需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总之,火炮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火炮设计理论》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自学◇)1 绪论1.1 火炮设计理论的地位和作用1.1.1火炮设计理论1.1.2火炮设计理论的地位1.1.3火炮设计理论的作用1.2 火炮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1.2.1火炮系统分析1.2.2火炮总体设计1.2.3火炮主要零部件设计1.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1.3.1学习方法1.3.2要求2 炮身设计△★2.1 概述2.1.1炮身2.1.2炮身结构设计2.1.3炮身强度设计2.2 单筒身管设计△★2.2.1厚壁园筒理论★2.2.2单筒身管的强度极限2.2.3身管理论强度曲线2.2.4单筒身管设计2.3 双层身管设计◇2.3.1双层身管2.3.2双层身管应力分析★2.3.3双层身管的强度极限2.3.4双层身管设计程序2.4 自紧身管设计△★2.4.1自紧身管2.4.2自紧身管的应力分析★2.4.3自紧曲线2.4.4自紧身管设计3 反后坐装置设计△3.1 概述3.1.1反后坐装置及其作用3.1.2反后坐装置的典型结构3.1.3反后坐装置设计任务3.2 火炮发射时动力分析△3.2.1火炮发射时受力分析3.2.2火炮射击时的静止性和稳定性3.2.3火炮射击时的运动分析3.3 复进机设计3.3.1复进机的作用3.3.2复进机设计3.4 制退机设计△3.4.1液压制退机工作特点3.4.2液压制退机的基本原理★3.4.3节制杆式制退机设计3.5 复进节制器设计◇3.5.1复进节制器3.5.2复进节制器设计3.6 炮口制退器效率计算3.6.1炮口制退器的工作原理3.6.2炮口制退器的类型3.6.3炮口制退器效率计算★4 自动机设计△4.1 概述4.1.1自动机及其组成4.1.2自动机类型及其工作原理△4.1.3自动机的发展方向4.2 自动机构动力学△4.2.1简单自动机构运动微分方程4.2.2复杂自动机构运动微分方程推广4.2.3结构参数计算★4.2.4构件间的撞击计算4.2.5自动机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4.2.6自动机的动力学模拟4.3 自动机结构设计△4.3.1开闩机构设计4.3.2 炮闩设计4.3.3供输弹机构设计★4.4 导气式自动机◇4.4.1导气式自动机工作原理4.4.2导气式自动机分类4.4.3气室压力计算4.5 浮动自动机◇4.5.1浮动原理4.5.2浮动自动机4.5.3弹簧液压浮动机设计4.5.4浮动稳定性5 炮架设计5.1 概述5.1.1炮架及其作用、组成、类型5.1.2炮架设计的主要内容5.1.3炮架结构设计5.1.4炮架强度设计5.2 架体设计5.2.1架体结构设计△5.2.2架体受力分析5.2.3架体强度分析5.3平衡机设计5.3.1平衡原理5.3.2平衡机设计5.3.3平衡补偿5.3.4平衡性能调整5.4瞄准机设计5.4.1瞄准与瞄准机5.4.2瞄准机结构设计5.4.3瞄准机传动设计5.4.4瞄准机强度设计5.5自行火炮炮塔设计5.5.1炮塔设计基本概念5.5.2炮塔总体设计5.5.3炮塔主要部件设计5.6运动体与底盘设计5.6.1概述5.6.2发动机选择5.6.3传动系设计5.6.4行驶系设计6 火炮总体设计◇6.1 概述6.1.1 火炮研制的一般程序6.1.2 火炮战技指标6.1.3 火炮主要示性数6.2 火炮系统分析6.2.1 火炮系统分析的任务6.2.2 火炮系统分析方法6.3 火炮总体设计6.3.1 火炮总体设计的内容6.3.2 火炮总体设计技术。
《火炮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441002课程英文名称:Artillery design Theory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2 实验:6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本专业的学位课程。
内容涉及火炮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准则。
重点介绍火炮炮身的基本知识和炮身种类构造特点及设计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火炮的基本构成和作用特点,具有能够进行火炮炮身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火炮设计与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重点掌握火炮系统的组成。
掌握火炮身管的设计理论。
了解火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使学生具有分析和火炮总体结构的能力,具有设计火炮身管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本科生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2017版教学计划而编写。
在教学中应采用先进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枪炮内弹道学等相关课程(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重点章设有1-2道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方法:笔试,闭卷。
3.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考核(包括中期考试、作业、小测验、提问以及出勤等)、上机环节考核成绩的总和。
其中期末笔试成绩占70%,平时考核占20%。
实验占10%.(七)参考书目《炮身设计》,中北大学翻印《火炮设计理论》,张相炎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二、中文摘要本门课程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它包含了火炮设计的基本理论。
重点在于火炮身管的基本理论、类型及结构特征。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火炮身管的基本理论、类型及结构特征,从而提高学生设计火炮的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火炮系统的概念及构成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火炮概述;2)火炮的战术技术指标;3)火炮总体设计任务与内容。
火炮的物理原理一、简介火炮是口径在20毫米以上,用火药的爆发力发射弹丸的重火器的通称。
火炮用于歼灭敌有生力量和压制敌方火器,破坏敌防御工事,完成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其它打击任务。
13至14世纪时,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制造技术传入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欧洲,欧洲的火炮开始发展。
19世纪开始,随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炮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发射长形弹的线膛炮,并安装有弹性炮架。
火炮发展至今,已经是儿孙满堂,不仅家族支系众多,而且家族成员的外貌也差别甚大,出现了有善于对付各种目标的专门火炮:按安装发射的平台不同可分为地面炮、舰炮和航炮;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固定火炮、机械牵引炮和自行火炮;按作战用途又可分为地面压制火炮、海岸炮、高射炮、坦克炮、特种炮等;按口径大小可分为:大口径炮(高炮在100毫米、地炮在152毫米、舰炮130毫米以上);中口径炮(高炮在61~100毫米、地炮在76~152毫米、舰炮在76~130毫米左右);小口径炮(高炮在20~60毫米、地炮在20~75毫米、舰炮在20~57毫米之间)。
按炮膛结构可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按弹道特性可分为加农炮(弹道低伸)、榴弹炮(弹道较弯曲)和迫击炮(弹道最弯曲)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前装式火炮和后装式火炮。
二、基本构造现代火炮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炮身、炮尾、炮闩和炮架等。
其作用原理是将发射药在膛内燃烧的能量转换为弹丸的炮口动能以抛射弹丸,同时产生声、光、热等效应。
火炮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是初速、射程、精度、射速和机动性等。
火炮的主要任务是用于对地面、空中和水上目标射击,毁伤和压制敌有生力量及技术兵器,以及完成其它任务。
火炮的结构身管火炮的外观及其组成部件视炮种及其用途而异。
尽管有这些差别,然而身管火炮都是按照几乎相同的方法制造的。
身管火炮有两个或两组主要部件,就是炮身部分和炮架部分。
炮架部分用于支承炮身和保持火炮射击时的稳定性。
炮架部分包括瞄准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作为运送炮身部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