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紫砂泥料适合泡茶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0
不同的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
一般来说,紫砂壶是不挑茶叶的,任何一种茶叶都可以用紫砂壶来泡制,但是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相配更佳。
比如朱泥一般目数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伴侣。
朱泥小壶宜冲泡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
广东沿海喜嗜“功夫茶”,宜用容量在100-200毫升的小壶品饮,其殷红象征吉祥。
段泥(本山绿泥)窑温:约1150度,收缩比约13%,适合冲泡:绿茶类、铁观音、台湾包种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胎轻质疏,好沏绿茶。
高身筒(如井栏)是泡茶利器。
紫泥、段泥、降坡泥中、大品壶适合冲泡黑茶类,身筒高一些更好。
紫泥、段泥、降坡泥泥质较为疏松,利于吸附黑茶类不好的仓味,其交换作用也可以使茶汤的味道更好,身筒高更有闷泡的作用。
但熟普由于汤色过浓,容易造成段泥吐黑,应该在试养后再持续泡养。
本山绿的小壶如西施(这是我家最推荐的新品),小身型浅黄色,专泡陈普,尤其是荷香散普,能还原出熟普的内函与本味。
扁形壶,适宜武夷茶。
高筒壶,宜泡清香茶。
泡铁观音茶不宜选用高筒直壶,因高筒壶倒茶时易形成残留,就会释放出茶单宁,造成茶苦涩。
不同紫砂泥料该泡什么茶!(大全,收藏)1、泥料:本山绿泥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2、泥料:底槽青【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3、泥料:矿紫泥【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4、泥料:朱泥【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5、泥料:清水泥【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6、泥料:红皮龙【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绿茶,红茶等。
7、泥料:黑料【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绿茶等。
8、泥料:降坡泥【冲泡建议】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9、泥料:黄金段泥【建议冲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10、泥料:小煤窑纯朱泥【冲泡建议】铁观音不二之器,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11、泥料:老紫泥【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铁观音、龙井,红茶,绿茶等。
12、泥料:本山绿泥【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13、泥料:段泥【建议冲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14、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天青泥【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绿泥等⼩众紫砂壶适合泡哪些茶?绿泥分为段泥(原矿段泥、芝⿇段、黄⾦段)和绿泥(本⼭绿泥、墨绿泥)。
【段泥】芝⿇段泥/黄⾦段泥:矿产地江苏宜兴丁⼭黄龙⼭,窑温1150度,收缩⽐约13%。
泥料所含颗粒较⼤疏松,⽇久使⽤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早期泥料容易吐⿊,近期窑炉为⾼温窑,烧成的段泥壶真正达到较⾼结晶不容易吐⿊。
适合冲泡普洱茶,铁观⾳,红茶,绿茶,乌龙⽣茶,龙井茶,半发酵茶和重发酵茶。
【绿泥】本⼭绿泥:矿产地江苏宜兴丁⼭黄龙⼭,产于黄龙⼭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
窑温1160度,收缩⽐约14%。
泥质较嫩,耐⽕⼒较低。
原矿为青灰泛绿⾊,成⽚岩或粉末状。
成品壶⾊⽶黄泛青,养过⾊润温亮。
建议冲泡轻焙⽕乌龙⽣茶,重焙⽕铁观⾳,普洱茶,红茶和绿茶。
墨绿泥:窑温约1122度,收缩⽐约14%。
粘性佳,张⼒尚可,细腻密实,适合做光货或花货,对窑温要求⾼,较易变形。
泥⾊为青蓝⾊中泛绿光,泡养后⾊调温润透明。
泡茶时间容易掌控,茶性温顺滑腻,味⾹凝聚。
建议冲泡普洱茶、铁观⾳、乌龙⽣茶、绿茶、红茶和龙井茶。
优质原矿⿊料矿产地江苏宜兴丁⼭黄龙⼭,窑温约1130度,收缩⽐约12%。
矿脉中铁质成分较⾼,⽇久使⽤壶⾝灰⿊⾊,泡茶好喝。
适合冲泡轻焙⽕乌龙⽣茶,铁观⾳,普洱茶,绿茶等。
优质原矿青段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系朱泥矿~黄⽯黄之共⽣矿。
窑温1175-1180度,收缩⽐约12%。
属于段泥类,泥质坚⽽温润,含铁量仅有6%左右。
成品⾊泽灰黄泛青。
因要烧温度需求⾼,窑烧不⾜遇⽔还原为原矿⾊,就是俗称的“吐⿊”现象,是窑温不⾜问题,并⾮泥质缺陷。
适合冲泡的茶类较⼴,茶汤顺和平适,冲茗要求不⾼。
适合冲泡轻焙⽕乌龙⽣茶,普洱茶,铁观⾳,绿茶,红茶,龙井茶,半发酵茶类和重发酵茶类。
•各泥料适合泡什么茶,各泥料适合泡什么茶,详解!红泥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红泥在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红泥原矿提练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渐露锋,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朱红,泡茶鋉数日则如朱-泥,赞不绝口!缎泥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3%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
缎泥,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本山绿泥原矿提练而成;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
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绝不吐黑!黑铁砂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3%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黑铁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练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内紫外红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
内紫外红,壶胚乃以清水泥为泥料,成型后再以红泥浆上浆“壶表”,再让壶坏阴干入窑烧成;此作法在当时为早期壶很常见之泥料工艺壶身泡茶多日颜色变朱红色,现代壶已甚少见此作法。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是一种把茶叶装入其中品茶的传统工艺器具,它需要搭配
不同性质的泥料才能烧出所需的质地和外形。
常用的紫砂壶泥料有:
1、徐州紫砂壶,主要由碳酸钙、珊瑚砂、黑泥煤等材料制成,泥
料呈灰色,质地细腻,并且具有少量蠕变的特性。
2、眉山紫砂壶,由碳酸钙、花瓣等材料组成,具有淡灰色的泥料,使用它可以烧制出更加柔软和弹性的质感。
3、浙江紫砂壶,泥料以黑泥煤,浙江火炉石和珊瑚砂组成,是一
种古老的泥料,它具有密度大、延展性强的特点,可以烧制出更加漂
亮的外形。
4、湖南紫砂壶,它的主要原料是砂岩、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
泥料呈现深灰色,质地细腻,具有落重的特点,可以烧制出华丽的纹理。
5、陕西紫砂壶,由碳酸钠、浙江火炉石等材料制成,泥料色泽偏黑,口感较干,具有抗蠕变、抗温性好的特点,可以烧制出坚实细腻
的壶体。
6、江西紫砂壶,以萤石、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原料组成,外表
呈黑、红两色相间的泥料,可以烧制出更加光滑的外观,延展性亦更高。
7、大山紫砂壶,主要由碳酸钙、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原料组成,包裹在壶体外表上呈淡灰色,可以烧制出更加强硬的质地和更加精致
的外形。
这7种泥料都是常用的紫砂壶泥料,由于每种泥料性质不同,可
以烧制出不同的效果,因此紫砂壶雕刻艺术家会根据不同作品的表现
要求选用不同泥料,以追求完美的创作效果。
紫砂壶泥料详解(图)现如今紫砂文化风横扫大江南北,紫砂爱好者日益增加;由于本人也非常喜欢紫砂文化,经常和朋友在一起沟通紫砂文化的魅力,但是真正的了解紫砂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紫砂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买到一把紫砂壶,看到的只是一个壶而已,壶以外还有更有意义的东西。
曾在茶余后谈起一个话题:喜欢紫砂壶的朋友都是怎么样喜欢上紫砂壶的,回答都很简单,很多都是由于喝茶引发的爱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紫砂本质,本文收集了紫砂泥料的一资料,供博友们学习!《底糟青》底糟青,为原矿紫砂。
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系四号井,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6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底槽青底槽青成品黄龙山石黄开产于黄龙山的嫩泥矿,近代用来做朱泥壶的原料,嫩泥矿中含砂量重,坊间常用来做仿古朱泥壶,颇受欢迎。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8%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黄龙山石黄原矿黄龙山石黄成品《黑铁砂》黑铁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练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黑铁砂内含矿物黑铁砂成品〈内紫外红》壶胚乃以清水泥为泥料,成型后再以红泥浆上浆"壶表",再让壶坏阴干入窑烧成;此作法在当时为早期壶很常见之泥料工艺壶身泡茶多日颜色变朱红色,现代壶已甚少见此作法。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内紫外红成品《大红袍》由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
简说紫砂壶泥料及泡茶特点1、朱泥是紫砂泥中比较稀有的泥料,因为泥料本身的性质收缩比高,,做壶过程中成品率低,所以相对较贵,朱泥因为透气性相对不及其它泥,所以比较适合泡铁观音,因为聚热,聚香。
2、段泥,就是绿泥掺杂了紫泥,这种泥有原本开采矿的时候就是绿泥紫泥杂生矿,有的是后期调配的。
现在段泥壶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需要烧到温度,要不然就吐黑,就是壶用来用去变得不干净不透亮。
3、紫泥,无论是底槽清还是什么的,是很适合各种茶。
所以这些泥料呢,无所谓好坏之分,只要是真正的紫砂就可,紫砂泥都来自于宜兴,所以真正的宜兴紫砂,用宜兴紫砂泥制作的宜兴紫砂壶,不仅没有掺入各种氧化物(为了外观漂亮),而且还对身体无害,还可以把玩,两全其美再好不过了。
一:用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喝茶就得用紫砂壶,首选宜兴的紫砂壶,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
用宜兴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二:紫砂茶具在使用越久越发光亮照人紫砂茶具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
紫砂杯长久冲泡使用后,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
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
通过以上对“用紫砂壶泡茶的好处”的了解,现在应该了解到了紫砂壶的好处吧?但是现在市场上很多紫砂壶都是假的哦!壶友们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哦。
三:用紫砂壶泡茶冷热急变性能好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
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
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
四:用紫砂壶泡茶绝无异味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
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分为三大类:高岭土、珍珠泥和矿物土。
高岭土是以苏州市泰州市的澄泥作为原材料,经过大量的烧制,再
用传统的技术和工艺进行过滤,选取出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表里平衡的
适合陶瓷制作的高岭土.高岭土具有极好的导水性、透气性和回弹性,
能够让做陶件时体质轻盈,器形保持完整。
珍珠泥是以高岭土为原材料,结合白灰粉、风化石粉、红灰粉等,经过精心搅拌、慢火烧制而成,具有良好的烧成性以及烧后细腻结构
特点,上色时颜色也特别鲜艳明亮,形成一种“珍珠质感”。
矿物土是以各地的陶土经过淬火烧制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
和抗渗性,是制作紫砂壶的重要泥料,也是现代紫砂壶制作的主要材料,闻名天下。
矿物土的烧后质地较细腻,表面光滑,有效地抑制了
传统的釉面的流失,因此紫砂壶烧制出来的外观特别美观,且烧制后
的紫砂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磨性,极受欢迎。
不同泥料配不同茶,让茶遇上对的紫砂壶,而我遇上对的你!不同的茶,不同的壶文丨砂海墨韵高山流水,得觅知音;人生苦短,与子成说。
中国人相信缘分,相信“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
缘分,是随风而动的一叶孤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漂到面前。
或许是在对的时间,为你带来那个怦然心动的人,彼此变成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但缘分有时又很残忍,在错的时间,一朝缘尽是说散就散的决绝。
紫砂壶,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此?我们都盼望着能一人一壶一茶互相温暖着走到尽头,却在某日某时烟消云散。
人世间,七情六欲,繁琐太多,凡事都要讲究“机缘”,就像……- 01 -茶要遇上对的壶紫砂壶泡茶最佳,是很多茶客都知道的,但用什么壶泡,该怎么泡,下面总结一些个人经验,仅供参考:1、段泥、本山绿:推荐绿茶类,比如碧螺春、龙井,毛尖,铁观音都比较合适。
红茶、普洱茶、黑茶需要斟酌,特别是用黑茶,泡过后壶壁吸取黑色茶垢,出现人工吐黑。
2、朱泥、大红袍、红泥:所有茶类都可以用,但是泡铁观音等乌龙茶效果更佳,养出来的壶更好。
3、底槽清、清水泥:对任何茶叶均可,比较适中!4、紫泥:所有茶叶均可泡养,只是普洱、红茶、黑茶相对比较好养一些。
5、容量大:不合适泡绿茶。
6、降坡泥:用铁观音养效果特别好。
泡养出来的紫砂壶特别亮,原理是因为铁观音茶叶里含芳香油比较丰富,是个养壶利器。
- 02 -你要遇上对的人两天后的2019年8月7日,七夕,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现在的你在哪座城市?那一天有怎样的计划呢?千万别忘了持上一壶,约上爱人,泡杯香茶。
「段泥、绿泥」配绿茶,透气佳;「朱泥、红泥」泡乌龙,能扬香;「全系紫泥」可黄茶,不夺香;「朱泥、紫泥」辅红茶,原汁原味,层次分明;「紫泥、底槽清」侍黑茶,发茶性好,味醇香;「朱泥、红泥」上白茶,茶汤金黄,香气鲜爽。
- 03 -七夕献礼今年的七夕节,小韵带来了五把紫砂壶,供茶友选择,送给自己送给妻子送给恋人,都是极好的。
我爱茶,也爱你。
紫砂壶泥料详解(多图),看完你就能分得清壶友们对底槽清,大红袍都耳熟能详,但是对这些概念具体所指,却不甚了了。
假如有人进一步问你,底槽清是什么?你就哑然了。
紫砂壶泥料众多,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泥料全解析一,紫泥1,天青泥:该泥料是传说中的极品,非常罕见。
2,底槽青:“底槽”是说该泥料处于紫泥泥层的底部。
“青”是指该矿料有青绿色的豆斑,烧成后呈紫红色。
3,清水泥:该泥料呈紫褐色块状结构,微带云母碎片。
矿料上有淡绿色的斑点和斑纹。
烧成为紫棕红色。
温度过高时呈紫黑色和暗青色,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单一的矿料加石黄炼制而成。
4,紫泥:指的是最常见的紫砂泥,颜色为紫棕色,又叫“黑紫泥”,是影响最广泛的紫砂泥料之一。
二,绿泥1,本山绿泥:是专指黄龙山所出的优质绿泥,矿料呈淡绿色块状结构,烧成后为浅黄色,米黄色,高温烧制呈青绿色。
2,芝麻绿泥:矿料呈青绿色块状,结构致密,因为烧成以后,胎中有大量黒砂点,所以叫芝麻绿泥。
也有白麻子泥和红麻子泥。
3,墨绿泥:因为这种壶所用的矿料本色是墨绿色,所以叫“墨绿泥”,烧成颜色为浅黄,米黄。
高温会泛青。
三,红泥1,红皮龙:该矿料处于黄龙山的浅表碎石层里,当地又叫“野山红泥”,矿料呈淡淡的暗红色块状,结构致密,成壶的颜色为,红色,暗红色,红皮龙含有大量的石英和云母杂质,所以透气性极好,泡茶最容易上手,温度也容易控制,并且泡养出来,红润非凡,是泡茶养壶的利器。
2,大红袍:这种壶成壶后呈大红色,胎质极为细腻,密度很高,泡出的茶,茶汤柔顺,非常好喝,并且经过久泡以后,色泽非常喜人,红艳夺目,气质高雅,能令观者顿生祥瑞降临,鸿运当头的感觉。
大红袍已经几乎灭绝了。
3,降坡泥:降坡泥是在修建陶都路时,被发掘出来的,在青龙山和黄龙山之间的降坡,所以叫降坡泥,炼制以后有古意,老味十足。
泡养后雅趣横生。
4,朱泥:朱泥的矿料本身是黄色的块状,结构致密,并且非常细腻。
制成壶,烧好以后呈朱红色或者紫色,海棠色等等,因为收缩率比较高,所以成品率很低,适合做成小品,胎质细腻。
紫砂泥料大全紫砂泥料是制作紫砂壶的重要原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紫砂壶的品质。
紫砂泥料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宜兴市,而且每一种紫砂泥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紫砂泥料种类及其特点。
一、紫砂泥料的种类。
1. 青紫砂泥,青紫砂泥是一种颜色呈青灰色的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淡雅,质地坚实,适合制作茶具。
2. 朱泥,朱泥是一种颜色呈朱红色的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韧性和抗压性。
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鲜艳,质地坚硬,适合制作工艺品。
3. 紫泥,紫泥是一种颜色呈紫色的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抗温性和抗腐蚀性。
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深沉,质地坚实,适合制作茶具。
二、紫砂泥料的特点。
1. 质地细腻,紫砂泥料的颗粒细小,质地均匀,手感细腻。
2. 吸水性强,紫砂泥料具有很高的吸水性,可以使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3. 抗温性好,紫砂泥料具有很高的抗温性,可以承受高温的冲击而不破裂。
4. 耐腐蚀,紫砂泥料具有很高的抗腐蚀性,可以长时间保存茶汤的原味。
5. 色泽鲜艳,不同种类的紫砂泥料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各异,但都具有鲜艳的特点。
三、紫砂泥料的选购。
1. 了解品种,在选购紫砂泥料时,首先要了解各种不同品种的特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紫砂泥料。
2. 观察质地,选购紫砂泥料时,可以用手触摸其质地,质地细腻、均匀的紫砂泥料质量较好。
3. 选择正规渠道,在选购紫砂泥料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商家或者工艺品店,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四、紫砂泥料的保养。
1. 防潮防晒,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 定期清洁,使用后的紫砂壶要及时清洗干净,避免茶渍残留。
3. 注意防摔,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质地较脆,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摔碰。
以上就是关于紫砂泥料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砂泥料是制作紫砂壶的重要原料,选择合适的紫砂泥料对于制作高质量的紫砂壶至关重要。
1.本山绿:【泥料特性】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
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
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判断标准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的收缩大,也就是说泥料“爆”,烧制中容易开裂。
所以本山绿泥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
但现在市场做小件产品的本山绿泥一般也加入紫泥,烧制后可以看到颗粒,这是紫泥中的“砂”,而本山绿泥不含“砂”,这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
“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
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
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特别是可塑性和烧成温度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异。
本山绿泥梨皮泥壶团泥原矿毕竟数量少,现在宜兴制壶人大部分都用本山绿泥加紫泥来人工调配,形成非自然“团泥”,也就是现在说的段泥。
人工调配的段泥是可以使用的,其实它要比原矿要难掌握和控制,美中不足是紫泥颗粒明显,感觉杂了一些。
新的段泥,也许是因为处理的问题,确实不如老的段泥,目视没有象老段泥那么玉润的质感。
段泥是烧不出本山绿泥颜色的,本山绿泥烧出来是很娇嫩的一种纯纯的黄颜色。
段泥也是最难烧的,烧不到位就吐黑,而且容易惊开。
段泥的烧成温度在1170度左右,烧成温度比较高,如温度没有烧到位段泥比较容易“吐黑”,所以一般原矿段泥都要烧到有点发青才好。
有人云:“金黄段泥,此泥产于黄龙山龙身骨处,原矿色泽油亮,截断面细腻呈青色,烧成后黄色:1170℃呈金黄色,1200℃呈青黄色,1250℃呈青色(原矿原色)。
”配比附录另附:(1)本山绿泥与紫泥相拼,制成团泥,也就是现在说的段泥。
(2)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氧化钴,制成墨绿泥。
(3)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锡黄,制成枇杷黄色。
(4)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绿,制成菜茄泥。
不同泥料的紫砂壶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不同泥料的紫砂壶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紫砂壶制作经常会用到各种不同的泥料,而通常我们品茗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的,但不同种类泥料做的壶该使用什么种类的茶来泡呢这点可以说是很大一部分玩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根据自己以及客户的经验,我可以大体的谈谈仅供大家参考:我只谈我懂的铁观音、普洱、红茶、绿茶这四种:
段泥、本山绿、淡色天星泥壶、淡色青灰泥、清水泥的壶:不合适用红茶、普洱茶
壶口小的壶:不合适用铁观音。
底槽清低温烧制的壶、清水泥的壶:泡铁观音比较合适。
深色天星泥、深色青灰泥壶、:泡红茶比较合适。
普通紫泥、深色紫泥的壶:泡普洱、红茶比较合适。
朱泥、红泥的壶:都可以用。
容量大的壶:不合适泡绿茶。
段泥、淡颜色的泥料:用绿茶和铁观音比较合适。
容量小的壶:比较合适泡绿茶。
壶口大的壶:比较合适泡铁观音。
老紫泥的壶:泡红茶来泡较为合适。
清水泥的壶:比较合适泡红茶。
高温烧制的底槽青:泡红茶、普洱比较合适。
降坡泥壶:铁观音比较合适。
铁观音泡养的紫砂壶一般都特别亮色,因为铁观音茶叶里含芳香油比较丰富。
宜兴红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它养壶效果通常都特别的好,它泡出的茶水颜色不算深而且茶叶中所蕴含的茶香也比较浓郁。
以上是我的一些泡茶经验,如果大家不想搞那么繁琐,再告诉大家一个最最基本的,一种茶只养一个壶,通俗点来说就是一开始用的什么茶泡,以后也用什么茶来泡。
四大泥料紫砂壶各适合泡什么茶
紫砂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和良好的发茶特性,使紫砂壶成为公认的泡茶第一利器。
紫砂壶的优点也并不止于此。
紫砂壶的另一优越性是可泡养性,紫砂壶经过长时间的茶水滋养,会变得温润可人。
不过由于不同泥料制成的紫砂壶,其透气性和色泽都不尽相同。
因此所适合用来泡的茶也是不一样的。
朱泥是非常细腻,紧致的泥料,颜色娇嫩又精致,因此用来泡铁观音,冻顶乌龙,还有轻焙火重香气的岩茶等等都非常合适。
高香的红茶,例如正山小种和金骏眉同朱泥也非常搭配。
段泥给人的感觉比较坚实阳刚,其色浅,因此显得清爽洁净。
透气性极佳。
因此比较适合茶汤颜色略淡的茶类。
像不发酵的绿茶,轻微发酵的黄茶和白茶,以及生普,都比较适合用段泥壶来冲泡。
紫泥色深,沉稳大气,朴实而自然,透气性中等。
比较适合冲泡重焙火的半发酵乌龙,陈年的老黑茶等。
熟普和紫泥壶是绝配。
清水泥也属于紫泥,不过较紫泥壶略微细腻些,颜色也偏嫩,因此可以参考朱泥来选茶。
降坡泥也单独拿出来说下,降坡泥属于段泥与紫泥的共生矿,颜色呈橘红或橘黄,适应茶类范围比较广,但是谨言在冲泡过程发现降坡泥特别适合岩茶,它能很好的去除岩茶中带有的燥味,并优秀的发挥岩茶独特的口感,所以喜欢岩茶的壶友,降坡泥壶绝对的泡茶的必备良器。
各类紫砂泥的特点和用途紫砂泥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珍贵材料,因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而受到人们的追捧。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类紫砂泥的特点和用途。
1. 赤泥:赤泥也被称为"淡红泥",其色调呈现出温暖的红色。
赤泥的特点是质地细腻,质感柔滑。
赤泥有很强的吸水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适合制作茶壶和杯具。
赤泥茶壶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能够保持茶水的温度,使茶的口感更香浓。
2. 紫泥:紫泥是紫砂泥中最贵、最稀有的一种,因其呈现出深紫色而得名。
紫泥的特点是细腻柔滑,质感温润,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
紫泥适合制作茶叶存储罐、茶宠等茶具,它们不仅可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还能提升茶叶的醇香味道。
3. 墨泥:墨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紫砂泥料,它以其独特的黑色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墨泥因其高含铁量而呈现出深黑色,质地致密,光泽度高。
墨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适合制作茶壶和茶杯。
墨泥茶具不仅富有艺术感,而且易于清洗,能够有效去除茶水中的沉淀物,保持茶的风味。
4. 蛤白泥:蛤白泥又称为“像蛤泥”,因其质地细腻,明暗相间的质感类似于蛤蜊肉质而得名。
蛤白泥的特点是颗粒细腻,柔软透气,质感清爽。
蛤白泥适合制作茶盘、茶板等茶具,它们能够有效地吸收茶水的挥发物和残渣,保持茶具的干燥和清洁。
5. 砂泥:砂泥是一种质地较粗糙的紫砂泥料,以其橙红色的颜色而备受关注。
砂泥的特点是颗粒粗糙,含砂颗粒较多,质感独特。
砂泥适合制作壶身大而厚重的茶壶,因其纹理清晰、质地坚固可靠,能够长时间保存茶水的温度和香味。
总的来说,紫砂泥具有吸水性好、透气性佳、保温性能良好等特点,适合制作茶壶、杯具、茶宠、茶盘等各类茶具。
紫砂泥茶具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增添茶文化的内涵。
同时,紫砂泥茶具富有收藏价值,因为每一件紫砂泥茶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代表着独特的制作者技艺和文化内涵。
因此,紫砂泥茶具被广泛应用于茶文化推广、艺术收藏、礼仪用品等领域,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瑰宝。
这十种顶级紫砂泥料,资深老茶客至少有3种!众所周知,正宗紫砂壶的泥料都是宜兴本山泥料,即黄龙山及周边泥料同是黄龙山的料,都是比较优秀的原矿料。
而在其中,有些泥料的表现更为独特和稀少,那么他们的价值自然就高了。
黄龙山区域示意图也因此,这些泥料也被称之为顶级泥料,受到玩壶圈的追捧,主要是稀有度、珍贵度和表现独特。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样十款特别的泥料。
一、天青泥光绪八年《宜兴县志》记载:“天青泥于诸泥最贵,制茗壶者特用之”,天青泥在古时就不多见,非常稀少。
▲明《阳羡茗壶系》天青泥介绍天青泥产于青灰紫泥之下,矿料质地均匀细腻,呈紫褐微透红色,致密块状,白色云母碎片含量极少,表面呈贝壳纹理状,有白色蜡质状,断面呈紫黑微透红色。
天青泥熟泥细腻,可塑性好,烧成后呈深猪肝色,表面呈细梨皮状,胎质细密坚润,色泽细腻丰富。
高温烧制天青泥鱼罩古代的窑温有限,而今的话,天青泥从可从1100度到1400度的跨度差异,高温烧成发色呈青色,窑温跨度大,颜色跨度更大。
二、青灰紫泥青灰紫泥和天青泥同矿区(大水潭矿区)。
矿料外观呈灰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微细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淡绿色的豆斑状,表面呈纹理状。
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成型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一般。
烧成后呈褐紫泛青灰色调,胎质呈细梨皮状,质坚而致密,表面纯正光润,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
经一定的高温呈泛青灰色调。
颗粒很漂亮,油性很足,透气性佳。
三、4号井紫泥矿料外观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青绿色的豆斑、斑纹状及紫黑色的条纹花斑状。
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一定沙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
收缩率4%左右。
烧成后呈紫棕红色调,胎质中颗粒隐现,色泽纯正明润,外观效果十分丰富。
▲4号深井黑紫泥上新桥壶四、梨皮泥梨皮泥本质是绿泥的一种,它产自于天青泥的贴层,是泥中泥,产量极为稀少。
▲大水潭矿区梨皮泥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淡绿色致密块状,较软易碎,因含铁量较少,且以铁离子为主。
紫沙泥料知识[2010-01-12 11:57:55]1.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本山绿泥【泥料简介】本山绿泥,所制壶品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
壶品光彩米黄泛青,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发幽然青光。
产于黄龙山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
产量未几,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
原矿光彩为青灰泛绿,成片岩状或粉末状,以手拿之即会沾染上原矿粉末颜色。
也常作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4%【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2.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底槽青【泥料简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
因为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200度/ 收缩比:约11%【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3.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紫泥【泥料简介】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
泡茶好喝,评价好!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50度C 收缩比:约11%【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4.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朱泥【泥料简介】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
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
本原矿因为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艳,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复全手工的练制程序后,始能成陶!窑温:约1065~1100度C。
收缩比:23%矿区:江苏宜兴赵庄山、黄龙山。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5.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净水泥【泥料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净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泥性:干湿易把握,不乱性高,黏性公道,成型较易。
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注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味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易与使用者产生共识,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把握简朴,可轻松冲茗,泡养日久愈加红润朴拙,古穆端庄。
窑温:1160度。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6. 黄龙山优质原矿红皮龙【泥料简介】原名叫野山红泥,矿料稀少,近年来市场上更是少见。
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
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机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朴易把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
窑温:1100度,收缩比:15%左右。
矿区:江苏宜兴黄龙山【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绿茶,红茶等。
7. 优质黄龙山原矿黑料【泥料简介】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30度C 收缩比约12% 。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绿茶等。
8. 优质黄龙山原矿降坡泥【泥料简介】降坡泥是指在宜兴鼎蜀镇在修建陶都路是穿越黄龙山贺青龙山之间发掘的紫砂陶土。
由于主要是在降低该路段的陡坡工程中发现的,大家习惯称之为“降坡泥”,宜兴当地人发音为“岗坡泥”。
传说是宜兴修铁路时挖出的紫砂明矿(在地表),是一小山丘,此泥料颜色古朴,黄中代红,烧成后壶体中的黄砂隐现,由于接近青龙山(石灰石),富碳酸钙(自然熔剂原料,所以烧成成品水色润泽滋润,扫测温度偏低,质感非常漂亮。
于是大家开始争先恐后的挖掘,于是小山丘很快被削平。
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3%【冲泡建议】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9. 优质黄龙山原矿黄金段泥【泥料简介】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
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等闲晋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毫不吐黑!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50度C 收缩比:约13%【建议冲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10. 优质小煤窑纯朱泥(25年陈腐)【泥料简介】小煤窑朱泥是紫砂三大泥----红泥中的贵重品种目前非常稀少,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很多微细紧密天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所谓小煤窑,是指间隔黄龙山约500米的一处地名,而非壶品用小煤窑烧制。
因其地过去有几间烧砖瓦陶罐的小煤窑,久而久之大家便以“小煤窑”代称此地。
这个地方从50年代开始便有零星朱泥矿生产,不外产量不大,那个时候的人对朱泥壶并不接受,做壶都以中大品为主,小煤窑朱泥开采出来,极少单独制壶,因为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良多都是直接加到紫泥或者净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
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的老壶,顾老师以为这算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经由多人使用后反馈:小煤窑朱泥不管是在泡茶仍是养壶方面都要远赛过赵庄朱泥,透气机能也更佳。
实为泡铁观音的独一选择。
【冲泡建议】铁观音不二之器,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11. 原矿极品老紫泥【泥料简介】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
泡茶好喝,评价好!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50度C 收缩比:约11%【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铁观音、龙井,红茶,绿茶等。
12. 优质黄龙山原矿本山绿泥【泥料简介】本山绿泥,所制壶品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
壶品光彩米黄泛青,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发幽然青光。
产于黄龙山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
产量未几,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
原矿光彩为青灰泛绿,成片岩状或粉末状,以手拿之即会沾染上原矿粉末颜色。
也常作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4%【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13.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段泥【泥料简介】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
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等闲晋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毫不吐黑!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50度C 收缩比:约13%【建议冲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14. 泥料:家藏黄龙山四号井陈腐二十年原矿芝麻段【泥料简介】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
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等闲晋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毫不吐黑!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烧成窑温:约1150度C 收缩比:约13%【建议冲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15.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天青泥【泥料简介】清朝常用之泥料;现在已不易开采矿量极少,在市场成品稀有;光彩呈青灰色,内含多种矿石颗粒,包浆温润、质感特殊,俗称"鲨鱼皮",长短常难得的泥矿。
泥性:浆嫩矿物多,含铁、铝量高,黏性较低,比较难成型。
窑烧温度特高。
成品长处:双气孔结构显著,特殊双重气孔结构,付予宜兴紫砂茶壶,传温快、保温性强,利于泡茶时保持水的温度,直接影响泡茶的色香味,,古朴稳重,古意盎然,泡茶好喝,评价好。
矿区:江苏宜兴黄龙山窑温:约1200-1250度C / 收缩比:约12%【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更多关于紫砂壶收藏相关资讯请关注紫砂论坛:/详情请看:/knowledge/catalog/4425.shtml各种紫砂泥料适合泡茶详解[2010-07-20 10:50:56]紫砂泥包括紫砂、红泥、本山绿泥(缎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红、黄三种基泥,由于矿区、矿层的不同,加工过程的差异,以及培烧时温度等诸因素,其发色变幻莫测,变化微妙,巧夺天工。
晒泥:把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因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其硬无比,性质刚烈,须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自然风化瓦解,风化时间越久越好。
陈腐:开采后的紫砂泥矿,经晒泥、筛选、辗碎、收集泥粉、过筛、和水搅拌、真空成条、把紫砂泥矿炼制成熟泥后,放置在阴湿的地方,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不令干燥,湿泥经过陈腐,成为「腐泥」。
让水份均匀分布,使泥料腐化,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胶质,这种方法就是「养土」。
养土的好处:可提高可塑性,减少在成型过程和生坏阴干时的开裂,其烧制成器后表皮结晶温润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