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肾》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5.0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肾(附:命门)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
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
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一)肾的解剖形态1.肾的解剖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
“肾两枚,附脊第十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
2.肾的形态结构: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二)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1)精的概念与分类①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重要范畴。
在中国气一元论发展史上,精气论者以精、精气释气,即精、精气就是气。
引入中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学气和精或精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气与精虽同属于生命物质系统范畴,但精是除气之外的精微物质的总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
一般而言,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的精微物质的统称。
故曰:“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前一个“精”字即指广义而言。
广义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以及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
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②精的分类: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肾本脏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毛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景岳全书·小儿补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