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数据库窗体与报表
- 格式:ppt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57
创建和使用报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创建窗体的操作,还看到了如何使用窗体输入、修改和查询数据库里的数据。
然而,即使窗体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它还是不能代替报表。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获得内容丰富、数据准确的报表。
因为数据库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综合和分析,并将整理的结果打印出来。
报表恰恰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
6.1 Access报表的概述我们知道在Access中如果要以打印格式来显示数据,使用报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因为报表为查看和打印概括性的信息提供了最灵活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报表中控制每个对象的大小和显示方式,并可以按照所需的方式来显示相应的内容,例如,可以在报表中增加多级汇总、统计比较、甚至加上图片和图形。
报表中大部分内容是从基表、查询或SQL语句中获得的。
报表中的其他内容将存储在报表设计中。
同时,在Access的报表中,使用图形化对象——控件,可以在报表与其记录来源之间创建联系。
控件可以是用于显示标题的标签,以及用于可视化组织数据、美化报表的装饰线条等。
一般来说,报表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功能:报表不仅可以打印和浏览原始数据,还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比较、汇总和小计,并把结果也打印出来。
还可以生成清单、标签和图表等形式的输出内容,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处理商务。
以上的输出内容的格式可以按照用户的需要定制,从而使报表更美观,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6.1.1 报表的分类在Microsoft Access 2003中,创建的报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1. 表格式报表表格式报表以行和列的形式打印出带有分组和汇总数据的报表。
2. 纵栏式报表纵栏式报表像窗体一样打印数据,可以包括汇总和图形。
3. 标签报表标签用来建立多栏标签或者折叠栏报表一、纵栏式报表2纵栏式报表又称为窗体式报表,它通常是用垂直的方式在每页上显示一个或多个记录。
纵栏式报表像数据输入窗体一样可以显示许多数据,但报表是严格地用于查看数据的,而不能用来进行数据的输入。
ACCESS理论复习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2.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3. 计算机数据管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几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
4.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5.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
6.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例如ACCESS。
7. 数据库系统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和用户。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8.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者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9. DBMS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存取)、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地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
10. 数据模型就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分为两类:一个是概念模型(信息模型),二是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11. 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
12.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13.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最著名的是E—R方法(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型,用椭圆形表示实体的属性,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14.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方法。
15. 层次模型是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是用图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俊玲)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Visual FoxPro 和Microsoft Access。
2.中文Microsoft Access 2003的基本工作界面包括主窗口 (外面的大窗口)和数据库窗口(里面的小窗口)两部分。
3.数据库像一个电子表格,其中每一行称为记录,每一列称为字段。
4. 从数据库窗口可以看出,Access 2000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对象有7种,它们分别是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Web页、宏和模块。
二、简答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称为数据,它是数据库存储的基本对象。
广义的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和声音等。
数据库(DataBase,DB):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答: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将现实中的大量有用信息,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里,数据库本身可被看作是一种电子文件柜,它是收集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仓库或容器,系统用户可以对这些文件执行一系列操作,如向数据库中增加新的空文件、向现有文件中插入数据、更改现有文件中的数据及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等。
并能达到数据结构化、共享性高、冗余度低、独立性高的要求,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及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功能。
二级ACCESS培训教案(每次上课详细内容安排)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1.3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1.4 认识ACCESS 2013界面及功能第二章:表的创建与使用2.1 数据类型与字段属性2.2 创建表的方法2.3 数据输入与表的导入2.4 表的基本操作第三章:数据查询3.1 查询的类型与作用3.2 选择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3 参数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4 操作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5 交叉表查询的创建与运行第四章:窗体的设计与使用4.1 窗体的概念与作用4.2 窗体的创建方法4.3 窗体控件的添加与布局4.4 窗体的属性设置4.5 窗体的数据绑定与显示第五章:报表的创建与使用5.1 报表的概念与作用5.2 报表的创建方法5.3 报表控件的添加与布局5.4 报表的属性设置5.5 数据排序与分组5.6 报表的预览与打印第六章:宏的使用6.1 宏的概念与作用6.2 宏的创建与运行6.3 宏的基本操作6.4 宏的安全性设置第七章:模块与VBA编程7.1 模块的概念与作用7.2 VBA编程环境7.3 VBA数据类型与变量7.4 VBA运算符与表达式7.5 VBA控制结构第八章:数据分析与决策8.1 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8.2 数据透视表的作用与创建8.4 预测值与假设检验第九章:ACCESS 2013高级应用9.1 数据库的优化与维护9.2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9.3 数据共享与并发控制9.4 安全性与权限管理第十章:综合实战案例10.1 案例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10.2 案例二:图书馆管理系统10.3 案例三:销售数据分析系统第十一章: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11.1 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11.2 用户权限的设置与管理11.3 密码策略与加密技术11.4 备份与恢复策略第十二章:宏与VBA高级应用12.1 宏的调试与优化12.2 VBA函数与对象属性12.3 VBA数组与集合12.4 面向对象编程第十三章:数据可视化与报告13.2 图表的类型与创建13.3 仪表板的设计与实现第十四章:ACCESS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集成14.1 OUTLOOK与ACCESS的集成14.2 EXCEL与ACCESS的交互14.3 WORD与ACCESS的集成14.4 POWERPOINT与ACCESS的集成第十五章:项目实战与案例分析15.1 实战案例一: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5.2 实战案例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构建15.3 实战案例三:库存管理系统的优化15.4 实战案例四:在线考试平台的制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ACCESS 2013的基本操作、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窗体与报表创建、宏与VBA编程、数据分析、高级应用和实战案例等内容。
第5章报表一、选择题1、如果我们要使报表的标题在每一页都显示,那么应该设置()。
A:报表页眉 B:页眉页脚 C:组页眉 D:以上说法都不对2、报表中的报表页眉是用来()。
A: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B: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C: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D:显示整份报表的汇总说明3、当在一个报表中列出学生的3门课a、b、c的成绩时,若要对每位学生计算3门课的平均成绩,只要设置新添计算控件的控件源为()。
A:=a+b+c/3 B:=(a+b+c)/3C:=(a+b+c)/3 D:以上表达式均错4、在报表设计的工具栏中,用于修饰版面以达到更好显示效果的控件是()。
A:直线和多边形 B:直线和矩形C:直线和圆形 D:矩形和圆形5、下列关于报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报表只能输入数据B:报表只能输出数据C:报表可以输入和输出数据D:报表不能输入和输出数据6、要实现报表按某字段分组统计输出,需要设置的是( )。
A:报表页脚 B:该字段的组页脚C:主体 D:页面页脚7、Access报表对象的数据源可以是()。
A:表、查询和窗体 B:表和查询C:表、查询和SQL命令 D:表、查询和报表8、如果要在整个报表最后输出信息,需要设置()。
A:页面页脚 B:报表页脚C:页面页眉 D:报表页眉9、在报表中,要计算“数学”字段的最高分,应将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
A:=Max([数学]) B:Max(数学)C:=Max[数学] D:=Max(数学)10、在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时,如果要统计报表中某个字段的全部数据,应将计算表达式放在()。
A:组页眉/组页脚 B:页面页眉/页面页脚C:报表页眉/报表页脚 D:主体11、在关于报表数据源设置的叙述中,以下正确的是( )。
A:以是任意对象 B:能是表对象C:能是查询对象 D:以是表对象或查询对象12、下列不属于报表的4种类型的是()。
A:纵栏式报表 B:标签报表C:图表报表 D:表格式报表13、用来查看报表的页面数据输出形态的视图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基本概念: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3. 数据模型:(1)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学生(班级编号,……)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实体集:矩形框属性:椭圆联系:菱形(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实体:主键不能为空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第二章A 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 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2. 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3.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1)字段名命名规则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4)设置主键4.建立表间关系:关联字段、实施参照完整性5.表的复制、更名、删除6.数据的导入、导出第三章查询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查询是根据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的方法浏览、更新、分析数据2.选择查询使用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然后按所需顺序显示数据3.条件查询(1)查询条件的表示①条件的组合:and、or、not②取值范围的说明: >、<、>=、<=、<>between… and…In③条件不确定: like*(替代零个一个或多个任意字符)、?(任意单一字符)、#(任意一个数字)、[ ](替代方括号内任意字符)、!(替代方括号内字符以外的任意字符)、-(2)函数①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②字符串函数(LEN,LEFT,RIGHT,MID)③日期函数(DATE,NOW,YEAR,MONTH,DAY)4.交叉表查询、重复项查询、不匹配项查询:特点、何时适用交叉:对数据库中表和查询进行分类统计,使用的字段必须来源于同一个表或查询重复:对某些怒有相同值得记录进行检索和分类,判断信息正确性不匹配:查找可能的遗漏,在一张表中有另一张表中没有4.参数查询在作为参数字段的条件行中,以[ ]括起与字段名不同的内容5.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追加查询第四章 SQL查询select-from-where、insert、update、delete,要求能读懂select:构成查询结果的属性列from:作查询的表where:查询条件insert:将子查询结果插入到指定的表update:数据更新,需要更新的表delete:删除字段数据定义:用于定义和修改基本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create(建立) drop (删除) alter(修改)数据操纵:用于表或视图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insert(插入)delete update数据查询: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select数据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利 grant(授权) revote(回收权限)第五章窗体1.窗体的概念和作用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控件使用构成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从而完成显示、输入和编辑数据等事物作用:可作为浏览、编辑、输入输出表或查询中数据的交互界面可作为组织、控制整个系统中对象的外观界面2.创建窗体的三种方法自动创建、窗体向导、设计视图3.窗体的构成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4.窗体的控件(1)类型:结合型控件、非结合型控件、计算型控件(2)常用控件: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3)常用属性:名称、标题记录源:窗体的数据来源,一般为表或查询控件来源:控件所显示数据的来源,通常是与控件结合的字段行来源:组合框、列表框的列表选项来源5.主/子窗体:主窗体内套有子窗体,便于在同一窗体中显示不同表中相关联的数据第六章报表1.报表的概念和作用:与窗体的功能比较、区别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浏览、分析、汇总和输出;窗体用于浏览、编辑、输入、输出2.报表的构成: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组页眉、主体、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3.排序和分组报表中的数据(对最多10个字段分组)汇总项:可以添加多个字段的汇总,并且可以对同一字段执行多种类型的汇总分组间隔项:确定记录如何分组在一起,可以自定义标题项:更改汇总字段的标题,可以用于列标题还可用于标记页眉与页脚的汇总字段有/无页眉节选项:用于添加或移除每个组前面的页眉节4.标签报表:特点:在一页中显示多个标签,通过标签报表,用户可以查看到多个且数据格式相一致的标签。
access窗体设计知识点本文将介绍Access窗体设计的知识点,涵盖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设计和定制Access数据库的窗体。
下面将详细阐述几个主要的知识点。
一、窗体设计概述1.1 窗体的作用和目的Access窗体是用于数据输入、浏览和操作的界面,它可以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
1.2 窗体设计原则在设计窗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简洁明了:窗体的布局、控件的排列应简洁明了,使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 一致性:窗体应保持一致的样式和风格,使用户在不同的窗体之间能够有一致的操作体验。
- 合理布局:窗体各部分的布局应合理分配,便于用户浏览和操作。
- 控件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件,如文本框、列表框、按钮等。
- 数据验证:对于用户输入的数据,应进行必要的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窗体的创建与设置2.1 创建窗体使用Access的窗体设计器,可以通过向导或手动创建新的窗体。
2.2 窗体属性设置在创建窗体后,可以设置窗体的属性,包括标题、背景颜色、字体样式等,以及与其他表单关联。
2.3 控件的添加与设置在窗体上可以添加各种控件,如文本框、下拉框、按钮等,并进行相应的属性设置,如名称、大小、显示内容等。
三、窗体布局与设计3.1 布局工具与对齐Access提供了多种布局工具,如网格、对齐线等,可辅助进行控件的对齐和排列。
3.2 表单视图与设计视图Access提供了两种视图:表单视图和设计视图。
表单视图用于数据的浏览和输入,设计视图用于窗体的设计和排版。
3.3 分组与标签页可以使用分组和标签页等功能将窗体分为多个部分,便于布局和管理复杂的窗体。
3.4 窗体样式设置Access提供了多种预设的窗体样式,也可以自定义窗体的样式和主题,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四、数据绑定与控件设置4.1 控件的数据源设置在窗体设计中,可以将控件与数据表或查询关联,实现数据的读取、修改和提交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