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7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澳大利亚及其相邻的大洲、大洋,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能记住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并能运用地图简单分析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生存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的产业部门,简单分析它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原因。
5、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人口的分布特点。
在地图上找出并记住首都:堪培拉;城市:悉尼、墨尔本。
教学重难点:澳大利亚特有的自然环境;澳大利亚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要运用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动物、国徽图片,大陆漂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多请同学说一说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的动物?自学P73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部分内容回答。
1、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动物?2、图二是澳大利亚的国徽,上面的两种动物是什么?二、学习新课,探究成因。
提问:国徽上为什么做上了活泼可爱的动物标记?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这样原始古老的动物?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一)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读图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分析回答: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①在图上填出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南极洲。
②穿过澳大利亚的重要纬线是什么?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什么部位?2、读图二“大陆的漂移”回答:①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②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③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④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大陆。
为何南极大陆没有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3、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阅读课本材料,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4、归纳: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与特有动物多有什么联系呢?(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
“地”承万物奥秘,“生”润人文精神地生研讨会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xx中学 xxx 《澳大利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师活动猜一猜:这像什么动物?如果我们旋转180°之后,就变成了澳大利亚的轮廓图,澳大利亚和羊有密切的联系。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澳大利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教师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澳大利亚轮廓。
找一找:从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看出发前的准备。
教师归纳:半球位置:东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纬度位置:热带和亚热带、中低纬;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北部与亚洲、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承转)地理位置是我们出行前准备衣物、交通方式的重要参考。
想一想:哪些用的上?教师归纳: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和北半球相反,我们冬季出发,那边就是夏季,所以带上T恤衫就可以;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望远镜用得上,地图也用的上;澳大利亚四周被海洋包围,只能坐邮轮或者飞机过去。
澳大利亚研学旅第一站:(承转)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选择了坐飞机从昌北国际机场飞往悉尼国际机场。
教师讲述:第一站我们来到悉尼国家野生动物园,看看我们能遇见哪些特有动物。
图片展示: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
教师讲述:同学们发现这些动物,都有什么共同点。
(承转)澳大利亚有世界上最多的古老生物,你知道为什么吗?方法指引:大陆的漂移图。
问题导引:1.澳大利亚大陆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产生什么影响?教师讲归纳:6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与其它大陆分离。
长期孤立造成生物的进化非常的缓慢,形成很多特有的物种。
由于古老生物特别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研学旅第二站:(承转)看完澳大利亚悉尼国家野生动物园,我们第二站来到墨尔本的牧羊场。
方法指引: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和气候图。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说课稿xx中学 xxx一、说教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具有独特且完整的特点,对于初中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初中七年级下册世界区域地理在编排上具有两个方面特点: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每节课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而澳大利亚这节课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依然能体现本册书的编排理念,在三个部分都突出了澳大利亚特殊的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思维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还有很大缺陷,因此需要不断借助地图来培养地理学习习惯。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亚洲甚至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一定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析图方法,且上学期,我们讲解了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理论和学习方法支撑。
三、说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实践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三)人地观念目标通过分析地图资料,能初步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五、说教法和学法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8.4澳大利亚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的8.4澳大利亚,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对澳大利亚这一国家的深入探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澳大利亚的特色,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图片,对图表有较强的解读能力。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视野。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全球观念,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澳大利亚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七下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
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重点)2.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城市。
(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助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位置环境,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小结承转:澳大利亚是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达国家,这节课就来看看澳大利亚的经济。
(板书)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思考:个别展示: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强化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为农木牧业的学习做铺垫展示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
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重点)2.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城市。
(重点)一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要学生明确目标,知道重点探究农牧业过渡:1先来看看澳大利亚的农业(1)有人说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什么?据学生回答小结承转: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高度发达,主要的出口农产品:牛羊肉、小麦和蔗糖。
由于绵羊养殖数量、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之首,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展示图片(2)再问:澳大利亚有哪些发展农牧业的条件?澳大利亚是怎样利用这些条件,1学生读课文P77-78,“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及阅读材料,(1)同位分析、讨论、总结明确: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主要的农牧产品本环节材料较多,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运用地图,联系本国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使农牧业发展水平这么高的?提示学生:主要从地形和气候分析点击多媒体,展示图片“澳大利亚农牧场”和文字材料补充小结农业受国际市场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劳动生产率很高。
澳大利亚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
经过长期生产经营,形成了四大农牧区。
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东北沿海地区和东、西部的山岭地区,由于地形或气候相对干燥,只能形成粗放的牧业区;东南地区与塔斯马尼亚岛之间有一区域为牧业和经济作物混合带。
由于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不能发展农牧业,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
(2)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图,利用教材,同位合作,找出四大农牧区的名称、位置及各个农牧区的发展条件。
分析总结农牧业发达的原因:明确: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
无大型食肉动物;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划分四个农业带;依靠科学技术,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粗放与集约并存,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农场规模很大,可达数千公顷,但劳动力较少,只有数十人,农场经营主要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
一般养牛农场和养羊农场面积较大,麦、羊兼营农场次之,谷物农场和蔬菜农场较小小结农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______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____、___蔗糖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四大农牧区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了解工业承转: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又如何呢2探究澳大利亚的工业(1)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提问:澳大利亚有哪些主要的矿产及其分布地区?展示表格(补充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2)展示图片,分析矿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矿产品出口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小结: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煤、铁、锰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主要矿产品出口国。
特别是煤炭和铁矿石的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也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澳大利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读图,同位合作完成表格(2)通过分析统计表,明确:澳大利亚矿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大,(自主读教材P78-79及图)完成《地理助学》学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________储量居世界首位,_____、_____、锰等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澳大利亚_____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增加,有“___________”之称。
主要资源分布地区铝土煤铁补充图片让学生对工矿业的发展有更深的认识,更易于理解工矿业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小结工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印刷机械澳大利亚西部铁矿石出口港主要矿产:____、____、_____、_____支柱产业:____________过渡承转依次展示“大堡礁”图片澳大利亚的旅游资源很丰富,美丽的热带海洋的风光,特有的动物,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么美丽的世界,很令人神往,想去吗?大量图片,让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旅游资源有更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探究服务业近年来,以旅游、餐饮、商务等为主的服务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澳大利亚也不落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 提问:澳大利亚的服务业有哪些产业部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提示学生看教材)就学生回答小结: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旅游、商务服务、通信等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展示“文字材料”读教材P79最后自然段,以及图8-4-7,“澳大利亚各项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位合作,分析归纳,服务业是澳大利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
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
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
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
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快速读材料,强化对服务业部门和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理解)材料的展示,为了使学生更深的理解服务业包括哪些产业部门,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过渡澳大利亚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但人口较少,劳动力缺乏。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呢?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与城市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80的活动展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据学生回答小结:(1)澳大利亚人口密度超过1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南部和西南部,主要城市有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等。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同位合作,参考教材给出的材料,分析:(1)人口城市分布特点(2)原因是什么附近有墨累河等,说明水源充足;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气候类型,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农牧业发达;历史悠久。
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密集,人口稠密,也说明经济发达。
(3)展示不同城市景观图(3)完成《助学》学案在图中找出①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城市_____;②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____;③全国第二大城市,而且是澳大利亚的海、陆、空交通枢纽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
试从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原因。
拓展比较澳大利亚和日本经济发展特点,据学生回答小结。
展示参考答案完成课本最后的活动同位合作。
讨论归纳,个别发言让学生学学会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国家的差异,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用比较法学习。
3.澳大利亚和日本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范。
所不同的是,澳大利亚既有气候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水热配合较好的地区发展混合农牧业带,较差的发展粗放牧羊和粗放牧牛带;也有“因国情制宜”,人少地多,地广人稀的国情,使得澳大利亚必须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高度的机械化和科学的经营管理,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和高效率的农牧业,大量出口羊毛、牛肉、小麦及其它产品,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而日本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也是依自然条件和国情的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地理条件的差异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小型机械化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多良港;地形多山地、丘陵;火山地震;矿产资源贫乏;地窄人稠。
澳大利亚世界上农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工矿业和服务业发达,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长期孤立地于大洋之中,生物进化速度缓慢,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形较低平,平原和高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且大量出口;人少地多,大规模机械化。
墨尔本悉尼来发展经济。
日本充分利用多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贸易;因为地窄人稠,多山地丘陵,国土狭小,大力发展精耕细作的小型机械化生产;矿产资源贫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熟练的劳动力,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发展加工贸易;并且向海外投资建厂,将消耗原料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就是要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方式,也就是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同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值得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借鉴!总结板书反馈练习1.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的国家”和“坐在矿矿车上的国家”的是 ( ) A 英国 B 新锡兰 C .澳大利亚 D .巴西 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2~3题。
2.澳大利亚人口和城是主要分布在______ ( ) A .西部沿海地区 B .东南部沿海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南部地区3.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B .海陆位置C .气候因素D .矿产分布 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完成4~5题4.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农牧业区分别是( ) A .①粗放牧牛带 ②粗放牧羊带 ③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B .①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②粗放牧羊带 ③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C .①粗放牧牛带 ②粗放牧羊带 ③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D .①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②粗放牧牛带发达农牧业羊毛、小麦牛羊肉骑在羊背上 工矿业 煤、铁、铝土和制造业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坐在矿车上人口集中在东南气候好 良港多 开发早主要城市:堪培拉、悉尼、墨尔本③粗放牧羊带5.图中信息能够反映出澳大利亚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韵特点是( )①自然环境具有明显差异②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③草场资源十分丰富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阅读澳大利亚有关信息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