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模型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21
工业设计中的模型制作与检验工业设计是指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功能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设计活动。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模型制作与检验,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模型制作在工业设计中,模型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模型制作,设计师可以将平面设计图转化为实体,并在实体中对产品的外观、结构等进行评估。
模型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设计概念,使设计师和客户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模型制作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手工制作、3D打印和CNC加工等。
对于小型简单的模型,设计师可以选择手工制作,通过切割、粘接等方式来完成模型的制作。
对于复杂的模型,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使用3D打印或CNC加工。
这两种方法能够将设计师的想法快速转化为实体,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
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选择。
根据模型的需求,设计师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塑料、金属等。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模型的外观效果、结构强度以及成本等因素。
第二部分:模型检验模型制作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
模型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以及发现并修正潜在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对模型的外观进行检验。
他们需要确保模型的比例、尺寸和细节等方面与设计图纸一致,以此来评估产品的外观效果和用户体验。
如果发现问题,设计师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图纸或重制模型来进行改进。
设计师还需要对模型的结构进行检验。
他们需要确保模型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以此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果发现问题,设计师可以通过重新设计结构或选择更适合的材料来改进产品的结构。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模型检验来评估产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
他们可以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和操作方式,以此来评估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模型制作与检验是工业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模型制作,设计师能够更直观地展现设计概念,并对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评估。
工业3d模型制作标准
工业3D模型制作标准是指在制作工业产品的三维模型时需要遵
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模型的质量、准确性和
可用性,以便在工程设计、制造和其他相关领域中使用。
以下是一
些通常适用的工业3D模型制作标准:
1. 准确性,模型必须精确地反映实际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特征。
这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工程图纸来创建模型。
2. 可编辑性,模型应该是可编辑的,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修改和
更新。
这要求使用合适的建模软件并遵循良好的建模实践。
3. 文件格式,通常情况下,工业3D模型应该使用通用的文件
格式,如STL、STEP、IGES等,以便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中进行交
换和使用。
4. 网格质量,模型的网格应该是高质量的,没有不必要的三角
形或多边形,以确保模型在渲染和分析时有良好的性能。
5. 材质和纹理,如果需要,模型应该包含准确的材质和纹理信
息,以便在渲染和虚拟现实应用中呈现真实感。
6. 尺寸单位,模型应该使用统一的尺寸单位,通常是米或毫米,以确保在不同系统中的一致性。
7. 法线和边缘,模型的法线和边缘应该正确设置,以确保在渲
染和光照计算中得到正确的结果。
总之,工业3D模型制作标准旨在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可编辑性、可用性和性能。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其工作中
更高效地使用和交换3D模型。
《产品模型制作》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产品模型制作学分:4 总学时:64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48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概论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产品模型制作》是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课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材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能够用石膏、粘土、塑料、泡沫、木材及其他常用材料等进行现代产品设计,并提高在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验证设计和训练设计思维的一种手段,培养学生在平面(图纸)与具体塑形之间转换的理解力,使学生通过直接的操作对空间体量、成型工艺、材质、比例、色彩与产品的关系有直观、亲切的体会。
本课程以设计技能实践教学的为主旨,以产品模型制作工艺为重点。
要求学生学习产品设计中模型的作用,模型制作有关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以及模型的检测评价与安全防范等知识。
着重要求学生关注产品模型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技法及相关的各种问题(如常用工具、表面装饰)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产品模型概述 4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产品模型的特点和作用2、熟悉产品模型的分类【教学内容】1、产品模型的特点及作用2、产品模型的分类2.1、按模型的用途分2.2、按模型的比例分2.3、按模型的材料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产品模型的分类难点:培养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兴趣,认识模型分类,理解模型特点及作用第二章产品模型的制作工艺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产品模型制作方法、步骤、和制作原则2、熟悉产品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3、熟悉产品模型制作的技术4、熟悉模型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1、产品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工序2、产品模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3、产品模型制作的常用工具4、产品模型制作新技术——快速成形技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产品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工序2、产品模型制作的常用工具难点:1、产品模型制作方法就工序2、产品模型制作新技术——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及方法第三章黏土模型、油泥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黏土、油泥的特性2、掌握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黏土、油泥的特性2、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控制仪油泥模型制作【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黏土、油泥的特性2、制作实例讲解难点:黏土模型、油泥模型的制作工艺第四章石膏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石膏材料特性2、掌握石膏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石膏材料特性2、石膏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石膏材料特性2、石膏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五章泡沫塑料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泡沫塑料种类及特性2、掌握泡沫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泡沫塑料种类及特性2、泡沫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泡沫塑料种类及特性2、泡沫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六章塑料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模型用塑料的种类及特性2、掌握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模型用塑料的种类及特性2、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模型用塑料的种类及特性2、塑料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七章木质模型 8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模型用木材种类及特性2、掌握木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模型用木材种类及特性2、木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监控仪木制模型的制作【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模型用木材种类及特性2、木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八章金属模型 6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模型用金属材料种类及特征2、掌握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教学内容】1、模型用金属材料种类及特征2、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3、制作实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模型用金属材料种类及特征2、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难点:制作实例第九章玻璃钢模型 6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玻璃钢特性2、掌握玻璃钢模型制作工工艺【教学内容】1、玻璃钢特性2、玻璃钢模型制作工工艺3、制作实例——水勺的玻璃钢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玻璃钢特性2、玻璃钢模型制作工工艺难点:制作实例五、教学组织与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述及实践练习为主,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艺(一)石膏材料的模型制作技法一、石膏模型的成型方法一般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浇注成型法,塑造加工成型法,刮削成型法(模板、刮型箱、旋转)。
1.浇注成型法(1)湿法浇注石膏型坯在浇注石膏型坯时,将水的比例适当增加一些,使模坯不易很快干,便于雕削塑造,视气温高低,每次工作结束后,用块湿布盖上以保持湿润,以利下一次再继续塑造加工。
(2)干法浇注石膏型坯浇注、翻模方法与湿法浇注相同,所不同的是,水的比例少一些,凝固时间快。
为增加强度,可在浇注厚度范围内加入一些纤维或绒麻,注意不要使其暴露在加工表面部分,以免影响加工。
(3)平板浮雕浇注成型采用黏土或油泥塑造,再用石膏浇注而成,属于一种浮雕半立体形象。
加工技法是依照图纸尺寸,用一块稍大于图形的表面平滑的垫板,如做一个方形的模坯,用四块围板或围框,再将围块用钢筋夹子夹好,底部一半布满和熟了的黏土,也可采用经过筛选的细砂做垫底(用少量水混合均匀,不能太湿或大干。
切记用砂垫底塑造形体时,不要涂刷脱模剂)。
根据设计图形,在围板内的形体塑造好后,经反复观察不再修改时,涂刷一层脱模剂,若用肥皂溶液、片胶漆或凡土林等涂刷,应多涂几遍,直到表现出光亮时为止。
余留在边角地方的脱模剂液,应用海绵或吸水纸吸干,以免影响形体轮廓。
待稍干后可以浇注翻模,称一定数量的石膏粉(视形态大小而定),准备适量比例的水,先将水倒入桶内,再将石膏粉慢慢倒入,徐徐搅拌,在较短时间内(2~5分钟),清除硬块与坨状石膏粉(根据需要在板内形体上可放少量麻城纤维丝,以增加强度),而后浇注在塑造形体上,一般 15~30分钟,此时石膏表面有些发热,可进行脱模,稍加修饰后,平板浮雕模型完成。
2.塑造加工成型法即“减法”成型,将浇注好的基本模坯,进行“毛坯”加工。
此法与干湿浇注成型法相似,不同的是要在毛坯上绘制出图形轮廓线,用雕刻刀直接在石膏上雕刻成型,步骤为先方后圆,先整体后局部,逐步完成。
3.模板刮削成型法用模板挤压已制好的并相当湿润的石膏毛坯初塑成型。
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开发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市场调研与分析:在设计开发之初,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行业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概念提炼与创新: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提炼出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创新点。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具备较强的创意思维能力,以提出独特的设计方案。
3. 初步设计:在概念提炼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绘制。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具备较强的手绘能力,以快速表现出设计方案的大致形态。
4. 三维建模与渲染:将初步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模型,并进行渲染处理,使设计方案更加直观和真实。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掌握一定的三维建模软件技能,如SolidWorks、Rhino等。
5. 结构设计与分析:对三维模型进行结构设计,确保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工程知识,以解决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6. 材料选择与成本评估:根据设计方案和结构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评估。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材料知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7. 原型制作与测试:制作产品原型,并进行实际使用测试,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空间。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与工程师紧密合作,以确保原型制作的质量和测试的准确性。
8. 产品优化与完善:根据原型测试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
9. 量产准备与推广:完成产品设计后,需要进行量产准备工作,如制定生产计划、采购原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10. 售后服务与持续改进:在产品上市后,需要提供售后服务,收集用户反馈,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持续改进。
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持续改进能力。
工业模型制作产品案例一、模型概念: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日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模型构成形式分为体模型(拥有体积及重量的物理形态概念实体物件)及虚拟模型气用电子数据通过数字表现形式构成的形体以及其他实效性表现)。
模型展示形式分为平面展示和立体展示。
模型是系统知识的抽象表示。
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语言来描述一个系统,也不能仅仅通过记忆来记录关于系统的知识。
知识是通过某种媒介来表达的,这种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就是模型。
而知识形成媒介的过程就是建模,或者称为模型化。
通常模型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媒介来表达,比如纸质或电子文档、缩微模型!原型、音像制品等等。
而表达模型的体现坊式也种多样的。
通过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
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
模型构成形式可分为实体模型及虚拟模型模型展示形式分为平面展示和立体展示,实体模型从表现形式可分为静模、助力模型以及动模。
模型是设计灵虑的产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带有一定感性因素,而理解感性塑造的意义体现在人与形态的关系、形态语意的创造方面,形成感性形态的主要因素一人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是感性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时尚与形态美、文化观念与形态美,科学技术与形态美,掌握感性塑造的方法,包括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形态、使用感性设计的形象语言、塑造形态的指示性、象征性。
工业设计研究的是“人”,创造的是“物”,只有全新的产品造型设计,严密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只有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才会对设计的创新性有更深入的认知。
经常利用模型进行思考会逐渐脱离比较简单、肤浅的视觉设计,走向更加综合深入的触觉设计,从而更加准确敏锐地加强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因此模型制做在产品设计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模型制作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作用模型制作是设计者将设计构思与意图综合美学、工艺学、人机工程学、哲学、科技等学科知识,凭借对各种学科的驾驭,用以传达设计理念,塑造出具有三维空间的形体,从而以三维形态的实物表现设计构思,并以一定的加工工艺及手段来实现设计的具体形象化的设计过程。
模型及样品制作报告书学校:班级: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学号:思考与练习:模型制作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模型及样品制作报告(一)模型及样品制作报告(二)模型及样品制作报告(二)温度湿度光线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虫害及载荷2、博物馆博物馆文物收藏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因素:一是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高(38℃)或过低,会使文物质地发生变化,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对文物制成材料的破坏;温度过低就会使器物里的水分产生冰结,致使它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影响藏品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太潮湿或太干燥对书画、古籍、皮革、竹木器影响较大。
因此存放藏品的库房,陈列室的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是藏品保护技术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是光线。
光具有一定能量,不同的物质在一定能量的光照射下引起化学变化,以致遭到破坏,导致纸张、纺织品等标本变脆、弹性减弱、变黄、退色,使漆器、木器起皱、龟裂甚至剥落。
由于紫外线的能量大,会使文物制成材料色素成分中的发色团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掉色。
因此各类藏品防光的重点是防紫外线损坏。
三是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虽然对藏品的破坏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是较缓慢的,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它确实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着藏品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对藏品有损害的气体包括臭氧、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气等。
四是灰尘。
灰尘落在各类器物上,清除时能引起机械性损坏即擦伤;灰尘是微生物、寄生虫繁殖时的掩护所,遇到适合的温度和湿度就会破坏文物;灰尘会携带着大量工业悬浮颗粒,落在金属文物表面会加速腐蚀;灰尘一般都能吸咐空气中的化学杂质而带有酸碱性,在纸质物品上,就会对纸质和字迹起到破坏作用,当湿度大时,就会浸到纸张内部,对器物内部造成破坏;在灰尘中往往含有粘土,容易使纸质类文物粘结在一起。
五是微生物。
危害藏品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霉菌。
通常我们见到的古字画、织绣、木器、植物标本等发霉、霉烂都是微生物危害的结果。
六是害虫。
昆虫对纸张、书画、古籍、漆器、木器、竹器、丝毛棉麻织品、皮革等文物有危害,比如毛衣鱼、烟草甲、书虱、短鼻木象等;老鼠对有机质的文物破坏,主要利用其锐利的牙齿啃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另外它的分泌物也能造成藏品和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