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
- 格式:doc
- 大小:271.50 KB
- 文档页数:9
采煤工艺总结一.引言采煤方法有多种,采煤方法及其分类特征有如下所示:二.各个采煤方法介绍一.单一长壁采煤法我国目前开采的煤田中,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于这类煤层的开采,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单一走向(倾斜)长壁采煤法。
单一长壁采煤法也称整层走向长壁采煤法,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方向推进;工作面长度较长,一般为100~150m,短的有30~40m,长的超过200m。
在回采工作面的上方和下方沿走向分别布置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构成回采工作面和采区巷道之间的通风、运输和行人的通道。
根据煤回采工艺不同,每一循环的推进度一般为0.6~1.2m。
通常在回风平巷内铺设轨道,用矿车或平板车运送材料和设备;运输平巷内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或矿车运送煤炭。
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采用单巷布置,也有采用双巷布置的。
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有两种:①后退式,由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或石门)推进;②前进式,由采区上山(或石门)向采区边界推进。
中国各矿区大都采用后退式回采。
在综采采区,为减少综采设备的长距离搬移,有的采用混合式,即上区段回采工作面用前进式回采至采区边界后,将综采设备搬移至下区段边界的开切眼中,用后退式回采倾斜长壁采煤法特征点及适用条件:(一)仰斜开采时,水可以自动流向采空区,工作面无积水,劳动条件好,机械设备不易受潮,装备效果好。
当煤层倾角小于10°左右时,采煤机及输送机工作稳定性尚好。
如倾角较大,溜槽下侧易造成断链事故。
为此,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减少截深,采用中心链式输送机,下部可设三脚架把输送机调平,加强采煤机的导向定位装置等。
一般情况下,当顶板较稳定、煤质较硬、顶板淋水较大或煤层易自然,须在采空区注浆时宜采用仰斜开采。
(二)俯斜开采时,随着倾角的加大,采煤机和输送机的事故也会增大,装煤率低。
由于采煤机的重心偏向滚筒,俯斜开采将加剧机组的不稳定,已出现机组掉道或断牵引链的事故并且采煤机机身两侧导向装置磨损严重。
我国主要采用的采煤方法总结矿建08-2 徐永军 200801021425 我国地势复杂,煤层埋藏条件多种多样,主要使用的采煤方法也是由煤层赋存条件决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种采煤方法,现总结各种采煤方法特点、使用条件、综采面布臵等情况作如下简单概括。
一、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1适用条件: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缓斜3.5~5.0m厚煤层2区段平巷的单巷布臵和双巷布臵普通机械化采煤双巷布臵:区段轨道平巷超前区段运输平巷,沿腰线掘进。
优点:探明煤层变化情况,辅助运输、排水,有利于掘进,通风和安全,由上区段工作面立即转到下区段工作面,可减少轨道巷的维护时间。
缺点:下区段轨道平巷维护比较困难,增加联络巷掘进费。
单巷布臵:瓦斯含量不大,煤层埋藏稳定,涌水量不大,注意:加强掘进通风,减少风筒漏风。
3一般综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布臵综采工作面特点(1) 设备多,重量大。
如采煤机 8 -12 t;支架17 t 左右。
(2) 设备功率大,有液压系统,供电系统及其附属设备,液压泵站,移动变电站,转载机等。
(3) 设备安装、拆卸及运输费工耗时。
(4) 采面产量高。
(5) 巷道断面尺寸大。
双巷布臵:巷道断面较小缺点:需要进行移臵和从新拆接电缆和油管等工作,给生产、维修带来不便。
如:配电点和泵站所用的电缆和油管由一个联络巷到另一个联络巷。
由于综采时要求工作面等长布臵,下区段轨道巷也要沿中线布臵,仅可对区段运输巷的积水起到疏导作用,有时候需要护巷,一般大多数采用单巷布臵。
在低瓦斯、煤层倾角小于10°、允许采用下行风的条件下,可采用将配电点和变电站布臵在区段上部平巷中,称为分巷布臵法,区段上部平巷进风,区段运输巷回风。
但注意:对瓦斯和煤尘的管理。
对于瓦斯含量很大的矿井,要对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此时可采用回风巷双巷布臵。
单巷布臵:由于巷道断面较大,不利于巷道掘进和维护,要求平巷采用强度较高的支护材料,如梯形金属支架或U型钢拱可缩性支架,条件适宜,可采用锚杆支护。
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前言随着煤炭采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煤层资源逐渐减少,对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长壁采煤法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煤炭开采方式之一,对于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尤为重要。
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分类一般来说,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其中,自然通风是指在采煤工作面上,利用自然气流传递热量和气体,实现新风和废气的交替;机械通风则是通过引进风机,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长壁采煤法的通风方式长壁采煤法的通风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U”型通风和“Y”型通风。
其中,“U”型通风是唯一一种可以同时采煤和通风的方式,通常只使用一条机械通风巷,并实现采空区回风。
而采用“Y”型通风时,必须同时使用新风巷和废弃巷进行通风透析,通常需要使用两台相邻的风机。
通风方式的选择原则在选择通风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煤层特性。
不同的煤层特性决定了不同的通风方式。
2. 采煤方法。
不同的采煤方法决定了不同的通风方式。
3. 采煤工作面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煤层和采煤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4. 机械通风条件。
机械通风的设施、条件、能力等因素也是选择通风方式考虑的重要因素。
长壁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在长壁采煤工作面上,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煤炭的生产以及环境的保护,需要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
一般来说,根据煤层特性、开采方法、采煤工作面的特点以及机械通风条件等因素,选择“U”型通风方式或“Y”型通风方式。
在选择通风方式之前,需要先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布风,确定进气流和掘进面的位置和方向,然后设置通风构筑物,分配风量。
同时,在煤层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通风方案进行调整。
结论长壁采煤法是煤矿开采中最常见的开采方式之一,对其通风方式的确定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煤层特性、开采方法、采煤工作面的特点以及机械通风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确保人员的安全、生产的顺利以及环境的保护。
采煤工作面参数的确定1.工作面回采方向与超前关系本井田主采的3号煤层为近水平~缓倾斜煤层,根据构造及永久煤柱分布情况,为有利工作面辅助运输及瓦斯管理,工作面基本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即工作面由采区边界向上(下)山方向沿走向推进;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一次采全厚。
区段间采用顺采方式。
2.采高及放顶煤高度根据北京开采所的研究报告,我国放顶煤综采工作面的合理采高范围一般为2.8~3.0m ,考虑到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高,为增加工作面过风断面,工作面开采高度在保证安全、高产、稳产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为此,针对高河矿井3号煤层瓦斯高、煤层软的特点研究了综放液压支架的采高与适应性,最终确定高河矿井工作面开采高度为3.6m ,则放顶煤的高度为2.4m 左右,采放比为l :0.67。
3.工作面长度确定 初期开采的3号煤层厚度大,倾角平缓,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技术条件优越,从统计的经验数据来看回采工效最高的工作面长度为Lq =200~250m 左右,由此设计工作面长度也按200~250m 考虑。
4.回采工作面循环数,年推进度及工作面单产的确定在工作面长度一定的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主要取决于采煤机截深、牵引速度和开机率。
世界上高产工作面采煤机一般截深为0.8~1.0m 、割煤速度为7~11m/min 、开机率70~95%;目前国产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截深一般为0.8m 、割煤速度为4~8m/min ,工作面的开机率一般为30%~45%,高产工作面平均已达到52%左右。
借鉴国内各矿业公司放顶煤工作面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设计矿井放顶煤工作面采用“一刀一放”,采放平行作业方式,采煤机截深取0.8m ,割煤速度取7m/min ,开机率取52%。
(1)南一采区回采工作面循环数,年推进度及工作面单产的确定 ①循环割煤量计算采煤机为双向割煤,一刀一放,则一个循环割煤量为:g g g xg K H NLB Q γ==2×250×0.8×3.6×1.4×0.95=1915.2t 式中:xg Q ——采煤机循环割煤量,tL ——工作面长度,L =250m g B ——采煤机截深,g B =0.8m g H ——采高,g H =3.6mγ ——煤的容重,γ=1.4t/m³g K ——采煤机割煤回收率,g K =0.95②循环放煤量计算xf Q =2L f B f H γf K =2×250×0.8×2.4×1.4×0.85=1142.4t式中:xf Q ——循环放煤量,tL ——工作面长度,L =250m f B ——放煤步距,f B =0.8m f H ——放顶煤高度,f H =2.4mγ——煤的容重,γ=1.4t/m³f K ——放顶煤回收率,f K =0.85③循环生产能力计算:x Q =xg Q +xf Q =1915.2+1142.4=3057.6t ④循环作业时间计算:单一割一刀煤所需时间与割煤与放顶煤平行作业时一刀煤所需时间之和为180min ,即一个循环作业时区回采工作面循环数,年推进度及工作面单产的确定工作面的日循环数及年推进度计算结果见表3-2。
总736期第二期2021年1月河南科技Journal o 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矿业与水利2236工作面开采风量计算及相关安全建议李新建(泉平采石场,湖南冷水江417500)摘要:影响2236工作面开采通风的因素较多,采煤工作面风量应分别按瓦斯涌出量、同时工作人数、炸药量和温度进行计算,然后人们可以取最大的一项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风量,但其必须符合采煤工作面的最低 允许风速和最高允许风速验算要求。
最后,本文确定2236工作面需要的风量值为236 m 3/min 。
工作面试采取 得的成功经验对相似工作面的开采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工作面;开采;通风;安全建议中图分类号:TD 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02-0085-03Air Volume Calculation and Related Safety Recommendations for 2236Working FaceLI Xinjian(Quanping Quarry .Lengshuijiang Hunan 417500)Abstract :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mining ventilation at 2236 working face , the air volume of the coal mining face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gas emission volume , the number of people working at the same time , the volume of explosives and the temperature , then people can take the largest item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air volume of the coal mining face , but it must meet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allowable wind speed verif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oal mining face . Finally , this paper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air volume value of 2236 working face is 236 m 3/min .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btained in the job interview has a goo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miningof similar working faces .Keywords : working face ;mining ; ventilation;safety recommendations2236工作面地面标高为+230~+310 m ,运输巷标高 为-158 ~-153 m ,回风巷标高为-121 ~-118 m 。
采煤方法应用采煤方法种类很多,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使用的采煤方法,总的划分为壁式和柱式两大类。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采煤方法,无论从采煤系统,还是回采工艺都有很大的区别。
壁式采煤法的特点:是煤壁较长、工作面的两端巷道分别做为入风和回风、运煤和运料用,采出的煤炭平行于煤壁方向运出工作面,我国多采用壁式采煤法开采煤层。
柱式采煤法的特点:是煤壁短呈方柱形,同时开采的工作面数较多,采出的煤炭垂直于工作面方向运出。
我国当前常用的采煤方法主要有:1、走向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2、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3、倾斜分层采煤法:厚煤层沿倾斜面划分分层的采煤方法。
4、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6米以上缓斜后缓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
5、掩护支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沿走向布置采煤工作面,用掩护支架将采空区和工作空间隔开,向俯斜推进的采煤方法。
6、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伪倾斜布置采煤工作面,用柔性掩护支架将采空区和工作空间隔开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7、倒台阶采煤方法: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8、正台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沿伪斜方向布置成上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9、水平分层采煤法:急斜厚煤层沿水平面划分分层的采煤方法。
10、斜切分层采煤法:急斜厚煤层中沿与水平面成25度至30度的斜面划分分层的采煤方法。
11、房柱式采煤法:沿巷道每隔一定距离先采煤房直至边界,再后退采出煤房之间煤柱的采煤方法。
12、房式采煤法:沿巷道每隔一定距离开采煤房,在煤房之间保留煤柱以支撑顶板的采煤方法。
13、仓储采煤法:急斜煤层中将落采的煤暂存于已采空间中,待仓房内的煤体采完后,再依次放出存煤的采煤方法。
煤的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煤的用途愈来愈广泛。
人们对煤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应用等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各种煤炭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特性。
采煤方法及工艺2007-11-23 14:455.2 采煤方法及工艺5.2.1 采煤方法及工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选择采煤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等因素,以安全、高效、低成本、高回收率为目的,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 大型矿井应以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为主,条件适宜的中型矿井,也宜采用综采工艺;3 设计生产能力3.OMt/a及以上的矿井,条件适宜,应采用先进成套综采设备,设计高产高效采煤工作面。
5.2.2 缓倾斜、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及工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缓倾斜、倾斜煤层一般应采用长壁采煤法。
当煤层倾角大于12°时,宜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当煤层倾角小于12°且条件适宜时,可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2 低瓦斯矿井,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度小于2.5m,煤层不易自燃,可采用长壁采煤法前进式开采;3 煤层倾角大于35°时,可采用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4 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适宜时,可采用连续采煤机开采的房柱式或短壁采煤法;5 厚度5m以上的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符合现行《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规定》条件的,宜采用综放开采工艺。
不具备综放开采条件的,应采用分层综采或分层普采工艺;6 厚度4.0~5.5m的煤层,地质构造较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煤层较硬,宜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
不具备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条件的,宜采用分层综采或普采工艺;7 厚度1.5~4.Om的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应采用综采工艺。
不具备综采条件的,宜采用普采工艺;8 厚度1.5m以下的煤层,条件适宜,应积极推行薄煤层综采工艺。
不具备综采条件的可采用普采工艺。
5.2.3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及工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厚度大于15m的无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条件适宜,应采用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工艺。
重庆大学采煤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采煤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煤炭开采技术B. 煤炭资源分布C. 煤炭加工与利用D. 煤炭市场分析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采煤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A. 瓦斯爆炸B. 水害C. 顶板事故D. 噪音污染答案:D3. 煤层厚度对采煤效率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厚度越大,效率越高C. 厚度越小,效率越高D. 存在最优厚度范围答案:D4. 以下哪个设备不是采煤工作面常用的?A. 采煤机B. 液压支架C. 装载机D. 运输机答案:C5. 长壁采煤法中,工作面长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A. 煤层厚度B. 煤层倾角C. 地质构造D. 经济效益答案:D6. 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地压过大B. 瓦斯压力高C. 煤层透气性差D. 采煤速度过快答案:B7. 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A. 抽放瓦斯B. 加强支护C. 增加工作面长度D. 采用水力压裂答案:C8. 煤层开采后,地表沉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煤层被移除B. 地下水位上升C. 地表植被破坏D. 地震活动答案:A9.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煤层气的开发利用?A. 地面钻井开采B. 地下煤层气化C. 煤层气液化D. 煤层气直接燃烧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采煤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A. 煤矸石综合利用B. 粉尘控制C. 废水处理D. 增加煤炭产量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采煤学中的“三下”采煤指的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的采煤技术。
答案:水下、铁路下、建筑物下12. 采煤工作面的主要通风方式有上行通风和________。
答案:下行通风13. 煤层气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
答案:甲烷14. 采煤过程中,为了减少粉尘的产生,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答案:湿式作业、通风除尘15. 煤的工业分类主要依据的是煤的________和________。
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第一节采煤方法概述一、采煤方法概念回采工作:在采煤工作面内,为采取煤炭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基本工序: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
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二、采煤方法分类采煤方法分为: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
井工开采可分为:柱式体系和壁式体系两种。
1、壁式体系采煤法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以长壁工作面采煤为主要特征,是目前我国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采煤方法,其产量约占到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的95%以上。
⑴壁式采煤法的特点:①工作面的两端至少各布置一条回采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
②工作面长度一般80-250米,目前国内最长400米。
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处理采空区,一般采取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④工作面通风状况良好。
⑵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类型①按采煤工艺分类:爆破采煤法、普通机械化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②按采空区处理方法分:全部垮落采煤法、煤柱支撑(刀柱)采煤法、充填采煤法③按工作面布置和推进方向分: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俯斜,仰斜〕2、柱式体系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又称为短壁体系采煤法,是以房、柱间隔采煤为主要特征,常见的有巷柱式、房式、房柱式采煤法。
现代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的成功应用,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
柱式采煤法的特点:工作面长度较短,一般10-30m,工作面数目较多。
需要开掘大量的巷道,掘进率高。
一般没有处理采空区工序。
工作面通风条件较差,采出率低。
三、采煤方法选择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1、技术先进2、经济合理3、生产安全以上三个基本原则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在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
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长壁采煤工作面的工艺方式炮采:爆破落煤、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单体支架支护。
普采:采煤机落煤装煤、机械化运煤、单体支架支护。
综采:破、装、运、支、处等主要工序全部采用机械化连续作业。
三种采煤工艺:①爆破采煤工艺方式:解放后至60年代初为主②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为主③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70年代中期以后为主1、炮采工艺工艺过程:打眼、放炮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架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长壁采煤法有后退式与前进式两种类型。
无论是后退式工作面还是前进式工作面,沼气主要都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正被开采的煤层;二是相邻的岩层或煤层。
如果不实行沼气抽放,相邻岩层或煤层的沼气将聚集在采空区。
来源于上述两方面的沼气总涌出量,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工作面的沼气浓度,无论是后退式工作面,还是前进式工作面,皆由工作面风量来控制。
前进式工作面,由于采空区的漏风而减少了工作面的有效风量,但风流能有效地清洗工作面上隅角处的沼气。
后退式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大大地减少,但在走向长壁工作面上隅角处会出现沼气的聚集(见图1)。
仰斜长壁工作面,沼气上浮,沼气集中于工作面空间,不利于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俯斜长壁工作面,沼气集中于上部采空区,有利于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图1 工作面上隅角处沼气的聚集采用合理的工作面通风方式,可以有效地排出工作面沼气,特别是高沼气矿井、高温矿井需要风量大,是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长壁式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回采顺序、通风能力和巷道布置有关。
通风方式是否合理,成为影响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工作面通风应满足的要求(一)采煤工作面要有足够的风量,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特别要防止在工作面上隅角处沼气的积聚;(二)采用沿空留巷时,巷旁应采取防漏风措施;(三)风流最好是单向顺流,尽量减少折返、逆流,力求系统简单、风路短;(四)根据通风要求,进风巷、回风巷应有足够的断面和数目。
二、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长壁式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主要有U型、U+L型、Z型、Y型、W型以及H型等几种。
见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如果由后退式改变成前进式开采,除U+L型通风系统之外,其它各种通风系统对前进式开采都是适用的。
采用无煤柱护巷,沿空预留的或沿空掘进的通风平巷与采空区之间有连续漏风现象,也会使工作面气体流动状况发生变化。
通风平巷的数目、位置、风流方向、漏风方式的改变会派生出多种类型的工作面通风方式,而且每种通风方式其采空区沼气浓度分布、沼气涌出和积存的位置、自然发火分布位置都是不同的。
因此,必须根据回采煤层的赋存状况、沼气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自燃倾向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通风方式及巷道布置,这对改善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U型通风方式,见图2(a)采煤工作面所需的风量,从进风平巷流入工作面后,部分风量沿工作面空间流动,直接从回风平巷排出;而另一部分则从切顶线下半部连续地向采空区流失,又从切顶线上半部陆续地流进工作面回采空间。
根据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状况具有图3所示的特征。
49%不等。
工作面风量的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状况。
尽管工作面风量分布不均匀,但工作面的沼气绝对含量是沿风流前进方向而逐步增加的。
从采空区重新流入工作面的风量仍有稀释沼气的作用。
~采空区冒落岩石的透气能力不同,采空区漏风量也不同,根据现场实测结果,采空区漏风量占工作面进风量的10长壁后退式采煤,U型通风方式,具有风流系统简单、漏风小等优点,但风流线路长、变化大。
长壁前进式采煤,U型通风方式,漏风量较大。
在巷道维护较好的情况下,U型通风方式供风量可达800-1000 m³/min。
实践证明,当回采煤层沼气涌出量为5-6 m³/min时,U 型通风方式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2流经采空区的距离长、控制的面积大,因此在对应流线的出口处(即上隅角),经常会处于沼气超限状态。
ψ1、ψ0、ψ3……流动而流入采煤工作面空间。
由于采空区气体沿流线流动过程中陆续有沼气泄出,使沼气浓度增高。
汇集于工作面上隅角的流线ψ2、ψ1、ψU型通风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在后退式采煤中工作面出口上隅角处有局部沼气聚集现象(见图1)。
从图3的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状况可以看出:沼气流入采空区后与漏入采空区的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沿流线图4为某工作面采空区的沼气浓度分布。
该工作面采空区漏风量为207.5m³/min,采空区绝对沼气涌出量为4 m³/min左右,工作面上隅角的沼气浓度达6-8%,常因沼气局部超限而影响生产。
调查表明,当邻近煤层向采空区泄出的沼气量大于1.5-2 m³/min时,工作面上隅角的沼气浓度通常都在2%以上,上隅角局部沼气超限是U型通风方式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此可知,如果沼气来源单纯来自回采煤层的煤壁,U型通风方式可以稀释5-6 m³/min沼气;如果沼气是来自采空区一侧,沼气涌出量仅有2-3 m³/min也带来经常处理上隅角局部沼气积聚的麻烦。
因此,U型通风方式,在沼气含量较大的后退式采煤工作面中应用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工作面上隅角处的沼气聚集。
主要有以下措施:1、上隅角管道通风3 当沼气量较大时,在采空区侧利用木垛维护一段长度的回风平巷,在回风平巷中安设一根管道,该管道从工作面前方穿过工作面线直至工作面后部,利用轻便压风机,将工作面约1/3的风流通过管道送至回风平巷,从而清除工作面上隅角处聚集的沼气,见图5所示。
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沼气含量不大的采煤工作面,在沼气总涌出量为2.4 m3/min的工作面中,60%的沼气涌出量,可通过管道送至回风平巷。
[NextPage]2、后部返回式通风5米宽的小煤柱,每隔一定距离利用联络眼将小煤柱切割,除保留一个联络眼敞开外其余联络眼均被封闭。
在煤柱之下架设一排木垛,并采用泵输送和喷洒泥浆材料对木垛进行密封,使木垛与煤柱之间保持一条通道。
采用这种方式,工作面所有风流先返回到后部采空区,再流入回风平巷,使工作面形成类似Z型的通风方式,为工作面上端创造一个“前进式工作面”的条件。
在英国某矿使用时,在距工作面后部30米处开掘联络眼,工作面推进40米(距联络眼70米)后,再在工作面后部30米处开掘新联络眼,并将旧联络眼封闭。
(见图6) 这种通风方式,不在采空区永久侧维护回风平巷。
在回风平巷下侧留有3这种通风方式的巷道掘进工作量和其它辅助工作量均较U+L型、Z型、Y型、H型(见下述)为小,在英国煤矿仰斜长壁后退式工作面首次采用时,虽然工作面沼气总涌出量为18m3/min 或更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U+L型通风方式U+L型通风方式,即尾巷排放方式,是在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漏风风流轨迹的末端边界上,事先掘成与采空区相通的联络眼,使采空区浓度较高的沼气流人排放沼气的专用煤层平巷或岩石平巷。
由于联络眼与排沼气专用平巷呈L型,并与U型通风系统配合使用,故又称U+L型通风方式(见图2b)。
由于尾部联络眼为采空区沼气提供了出路,可以使风流流动呈图7所示的状况,采空区部分沼气会以较高的浓度沿ψ0、ψ1流线从联络眼4排出,流入工作面的沼气量减少,由于靠近切顶线下端的采空区漏风量较大,因此从上隅角流入工作面沼气浓度会明显降低。
随工作面向前推进,联络眼至工作面的距离日益增加,从采空区流入工作面的流线ψ3、ψ4……在采空区所流经的距离会相应地增加,对应流线所控制的采空区面积也在逐渐增加,由采空区流入工作面的沼气量也会逐渐增加,使工作面上隅角又会出现沼气含量超限现象。
这时必须开启新的联络巷释放采空区的沼气。
释放采空区沼气的联络巷应提前掘通,联络眼进入切顶线后即可发挥排放沼气的作用。
两联络眼之间的间距,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条件有很大的差别。
一般来说,邻近层沼气量大,采空区陷落岩石排列致密,邻近煤层距回采煤层近,工作面放顶后顶板随之垮落,或者说采空区沼气涌出距工作面切顶线较近者——包括厚煤层开采时由下部各分层涌出的沼气,都会在切顶线后面陆续涌出,这时两联络眼之间的距离应保持50m左右,甚至更小。
如果采空区孔隙率大,透气性好,而且联络眼的排风能力强,并在联络眼处设有排放沼气的专用风机,使采空区释放沼气的联络眼之间的距离应增大到160m。
U+L型通风方式,是减少采空区沼气向工作面涌出的有效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排沼气专用巷3的沼气浓度按局部沼气积聚现象来管理,其沼气浓度应控制在2%以内。
通常联络眼内的沼气浓度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排放沼气的专用平巷3必须有新风补给,以便将联络眼出口的沼气浓度稀释到2%以下。
U+L型通风方式是将工作面沼气从两个方向排出。
其中从U型系统排出的沼气量可达5-6m³/ min,其中包括1-2 m³/ min的采空区沼气;从尾排系统排出的沼气可达7-8 m³/ min,甚至更高。
显然,在开采厚煤层或复合煤层时,对难以用沼气抽放技术、且沼气含量大的近距离邻近层和分层开采的厚煤层,采用U十L型通风方式是比较适宜的。
采用U+L型通风方式,是将工作面沼气分而治之,既解决了上隅角沼气长期超限的难题,又可以降低工作面通风系统的阻力,改善工作面的生产环境。
因而这种方法在鸡西、西山、阳泉等局的高沼气矿井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Z型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方式进风流与回风流的方向相同,所以也可称为顺流通风方式。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采区边界设有回风上山,并配合有沿空留巷(见图2d)。
这种通风方式可使区段内的风流路线短、长度变化小,漏风量小,并可利用漏风将工作面上隅角处的沼气带到回风平巷。
Z 型通风方式效果较U型通风方式好,一般用于高沼气的矿井,沼气涌出量大于10 m3/t 。
(四)Y型通风方式当采煤工作面产量大和沼气涌出量大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稀释回风流中的沼气。
对于综采工作面,上下平巷均进新鲜风流,不仅有利于上下平巷中的机电设备,而且可防止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瓦斯及保证足够的风量。
这种方式也要求设有边界回风上山,并配有沿空留巷。
开采薄煤层群时,首次采动的煤层,其工作面沼气主要是来自采空区一侧。
采用U型通风方式不仅很难消除上隅角沼气超限,甚至因风量增加造成工作面风速偏高,恶化生产环境。
如果采用U+L型通风方式巷道掘进率会明显增加。
采用Y型通风方式效果较好。
Y型通风方式,工作面两端煤层平巷均作为工作面进风巷,工作面回风巷则是沿采空区维护并作为接续工作面用的进风巷。
巷道布置如图8所示。
从工作面风流系统图中可以看出,在工作面范围内,沿空回风巷的末端是风压最低点,从输送机巷流入的新鲜空气,一部分沿工作面流动,稀释来自工作面落煤和煤壁涌出的沼气;另一部分则流入采空区,与采空区沼气混合后从沿空回风巷呈连续漏风状泄出。
由于材料巷2也是工作的进风巷,其风量大小可根据沿空回风巷的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保证沿空回风巷的沼气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与原来的U型通风系统相比,安全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各项对比指标的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 1指标[NextPage]U 型Y 型工作面长度(m)煤层厚度(m)工作面风量(m3/min)工作面风速(m/sec)工作面温度(0C)工作面回风沼气浓度 (%)上隅角沼气浓度(%)工作面新鲜风流数(条)工作面平均产量 (t/d)1121.054623. 85151.53>101300上一页[1][2][3][4]下一页1121.052161.8018.50.480.42402从Y型和U型通风方式实施效果对比表明,Y型通风方式有以下几项优点:(1)由于工作面最低风压点位于沿空回风巷的末端,而工作面切顶线各点的风压均高于沿空巷末端风压,因此采空区气体流动方向总是由切顶线向沿空巷流动,从而消除了隅角沼气积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