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定义
- 格式:docx
- 大小:15.23 KB
- 文档页数:2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一、本章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组织结构及所分泌的激素。
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与形态。
二、复习要点(一)内分泌系统概述1. 内分泌系统包括:①体内独立的内分泌腺;②位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结构;③散在分布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
2.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①腺细胞通常排列成索状、团块状或囊状;②不具备排送分泌物的导管;③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3. 内分泌细胞分类: 按其分泌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①分泌含氮激素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蛋白质、肽及胺类等)②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二)内分泌器官1. 甲状腺(1)位置及外形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滤泡滤泡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卵圆形,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称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①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②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幼儿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显著。
2)滤泡旁细胞功能:分泌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钙盐沉着于骨质内,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使血钙下降。
2.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呈扁椭圆形,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面,分上、下两对。
其腺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
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
3. 肾上腺(1)位置及外形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间隙,两肾的上方,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皮质球状带位于被膜下方,较薄,细胞排列成团块状。
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等。
束状带位于球状带深部,最厚。
腺细胞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索间为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功能:产生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皮质酮等。
网状带靠近髓质。
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孔中有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细胞较小,核小着色深。
胞质中含少量脂滴和较多脂褐素。
内分泌系统生物学术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与神经系统共同参与维持机体内稳态。
它主要由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组成,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在机体内进行信息传递和调节活动。
内分泌系统调控着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应答、生殖功能以及行为表现等。
通过激素的释放和反馈机制,内分泌系统能够调节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维持机体的内部平衡。
内分泌腺体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释放激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传递到各个靶器官,并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生理效应。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信息传递分子,它们根据化学结构和功能可分为蛋白质激素、胺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等多个类别。
不同类型的激素作用于不同的目标器官,通过改变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基因表达来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
本篇文章将对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功能、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的分类等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还将探讨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学术语,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内部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内分泌系统的一个概述,介绍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建立一个基本的背景知识,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本文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首先,我们将阐述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即它是一种由分布在全身的内分泌腺体组成的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种生理过程的系统。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的分类。
内分泌腺体包括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而激素则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胺类激素等。
我们将依次介绍每一类内分泌腺体及其所分泌的激素,以及它们在机体内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内分泌系统大纲要求◆内分泌系统概述◆下丘脑-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与低血糖◆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失调概述一、内分泌系统概述(一)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是人体一种特殊的分泌方式,内分泌组织和细胞将其分泌的微量的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物质-激素和分泌因子直接分泌到血液或体液中、对远处或局部激素敏感的器官或组织发挥它的生理调节效应。
(二)内分泌系统、器官和组织激素分泌腺体: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松果体、胸腺等;激素分泌组织:下丘脑、胎盘、胰岛等;激素分泌细胞:APUD系统(中枢及外周的胃肠道等)和非APUD系统(心、肺、肝、肾、皮肤、脂肪等)。
(三)内分泌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1.下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兼有神经细胞和腺体细胞的特点。
◆视上核细胞:分泌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室旁核细胞:分泌催产素(缩宫素)◆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垂体激素,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物是通过垂体门脉流入垂体前叶◆激发垂体前叶的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泌乳激素释放因子(PRF)、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因子(MRF)等◆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IH或SS.)、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抑制因子(MIF)等。
【鸿雁记忆技巧】上压旁催、 XX释放、XX抑制甲状腺激素:保证产热及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降钙素:抑制骨的吸收,减少体内钙由骨向血中迁移。
在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7.胰岛8.肾脏分泌肾素、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和使25-(OH)D3,进一步羟化为活性1,25-(OH)2D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调节血容量和水、电解质的功能。
老人保健——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常见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组成,是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外境的相对稳定。
【老年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垂体ACTH、TSH、LH无改变。
FSH、PRL分泌增加。
GH、ADH分泌减少。
2.甲状腺素与甲状旁腺素重量减少,滤泡减少、滤泡间纤维增生,并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结节形成,腺体合成与分泌激素减少和组织分解激素减少,T3降低,肾脏对PTH的敏感性降低,使活化维生素D3生成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对PTH的敏感性提高,促进骨吸收,从而导致老年骨质疏松。
3.下丘脑局部血供减少、重量减轻、结缔组织增生和细胞形态学改变;各种激素释放、分泌减少和作用减弱。
4.肾上腺皮质以纤维化为特征的退行性变,皮质与髓质细胞减少,肾上腺素皮质的贮备功能减退,对ACTH的反应性下降,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生成减少。
5.性腺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降低,睾丸萎缩变小,雄激素水平降低。
6.胰岛、胰岛素及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水平无下降,但受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糖耐量进行性下降;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糖尿病或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常见疾病】由以上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老年人在内分泌方面常见的疾病。
主要有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通风、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张海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昆明医学院 08学年硕士论文王水–重视老年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实用老年医学》 2008年4期李晓红–老年性糖尿病治疗与用药特点《中原医刊》 2005年5期唐书义//纪承寅//翟秀华//石锡金//李静《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09【关键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
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由许多内分泌腺和分散在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构成,它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
内分泌腺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构成的独立存在的器官,是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
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腺、性腺(女性是卵巢,男性是睾丸)。
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可见于消化道粘膜、下丘脑、肾、心等器官。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激素直接进入血管、淋巴管内,再由血液输送到全身,调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过程。
人体内激素的量虽少,但它们的作用非常大。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人就会出现两类疾病:内分泌功能亢进和内分泌功能减退。
这些疾病有的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有的影响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造成机体形态、功能的改变及性发育不正常,还有的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一、脑垂体脑垂体简称垂体,位于脑的底部,倒悬于间脑下方,大小如豌豆,重约0.6克,女子的稍重一些。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结构复杂,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不仅能直接调节组织细胞的活动,而且还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因而被称之为“内分泌之王”。
(一)垂体的结构垂体由腺垂体(前叶和中叶)和神经垂体(后叶)两部分组成。
腺垂体是腺体组织,主要由腺细胞构成,可以分泌生长素、催乳素和促激素;神经垂体是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细胞所构成,无分泌功能。
(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经轴突输送至神经垂体贮存,适时释放入血。
)(二)垂体的功能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其他内分泌腺活动。
垂体分泌的激素:垂体前叶激素主要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黑激素、催乳素;垂体后叶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
(三)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从出生到青春期影响生长最重要的激素,能起到控制人体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糖的利用等作用。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及存在于机体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所组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共同调控机体的代
谢、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各种功能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
恒定。
分布:1、人体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和松果体等独立的内分泌腺(可见的=内分泌器官);
2、散在于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比较广泛,主要在心、肺、肝、胃肠、
肾、皮肤和胎盘等组织器官。
3、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存在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分泌细胞。
它
们所产生的激素通过作用于相关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其生物效应。
4、分布于其他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非独立的,在显微镜下可见),如胰腺
中的胰岛、睾丸的间质细胞、卵巢中的卵泡和黄体、消化管壁内的内分泌细
胞等。
结构特点:没有导管,故又称无管腺;腺细胞排列成团状、束状或围成滤泡,其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作用: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激素(hormone):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是量少但效能高的物质。
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坏作用于远隔的特定细胞。
旁分泌(paracrine):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称旁分泌。
按其化学性质分类:
1、含氮激素:机体内绝大部分内分泌细胞为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其超微结构特点
是胞质内含有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有膜包的分泌颗粒
等。
2、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仅包括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内分泌细胞,其超微
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和较多的
脂滴。
内分泌疾病病因复杂、常伴代谢异常,且病程长、多呈慢性经过,严重时可发生危象
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因和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国,如糖尿病、痛风等与生活方式及环境有关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护
理工作也正在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和减轻患者痛苦的全过程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