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第十章
- 格式:ppt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29
跨文化管理(Span-Culture Management)什么是跨文化管理[1]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
其目的在于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
全球化经营企业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转,竞争力得以增强,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
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要重视对他国语言、文化等的学习和了解。
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
如: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
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合宜办法。
其次,要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此外,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管理,要实行全员的跨文化管理。
一方面,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而这种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所有成员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则跨文化管理将会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经营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全球化经营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所有成员的文化管理,让新型文化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使全球化经营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跨文化管理与沟通作业指导书第1章跨文化管理概述 (3)1.1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3)1.2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3)1.3 跨文化管理的主要理论 (3)第2章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概念 (4)2.1 沟通与跨文化沟通 (4)2.2 跨文化沟通的障碍 (4)2.3 跨文化沟通的有效策略 (5)第3章文化差异与沟通风格 (5)3.1 文化维度理论 (5)3.1.1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5)3.1.2霍尔文化维度理论 (5)3.1.3特朗皮纳斯文化维度理论 (6)3.2 东西方文化差异 (6)3.2.1价值观差异 (6)3.2.2沟通风格差异 (6)3.2.3时间观念差异 (6)3.3 沟通风格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体现 (6)3.3.1语言表达 (6)3.3.2非言语沟通 (6)3.3.3沟通节奏 (6)3.3.4沟通礼貌 (6)第4章跨文化团队管理 (7)4.1 跨文化团队的构成与挑战 (7)4.1.1 成员构成 (7)4.1.2 文化差异 (7)4.1.3 组织结构 (7)4.2 跨文化团队的建设与维护 (8)4.2.1 团队建设 (8)4.2.2 团队维护 (8)4.2.3 团队激励 (8)4.3 跨文化团队的沟通策略 (8)第5章跨文化谈判 (9)5.1 跨文化谈判的特点与挑战 (9)5.1.1 特点 (9)5.1.2 挑战 (9)5.2 跨文化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9)5.2.1 策略 (9)5.2.2 技巧 (10)5.3 跨文化谈判的案例分析 (10)第6章跨文化企业战略管理 (10)6.1.1 战略背景分析 (11)6.1.2 战略目标设定 (11)6.1.3 战略路径选择 (11)6.1.4 战略资源配置 (11)6.2 跨文化企业战略的实施与调整 (11)6.2.1 战略分解与落实 (11)6.2.2 组织结构优化 (11)6.2.3 人力资源管理 (11)6.2.4 风险管理与控制 (11)6.2.5 战略监测与调整 (11)6.3 跨文化企业战略的沟通与推广 (12)6.3.1 内部沟通 (12)6.3.2 外部沟通 (12)6.3.3 品牌推广 (12)6.3.4 跨文化培训 (12)6.3.5 信息传播 (12)第7章跨文化领导力 (12)7.1 跨文化领导力的特点与挑战 (12)7.1.1 特点 (12)7.1.2 挑战 (12)7.2 跨文化领导力的培养与发展 (13)7.2.1 培养跨文化意识 (13)7.2.2 增强领导风格适应性 (13)7.2.3 提高同理心和冲突解决能力 (13)7.3 跨文化领导力的案例分析 (13)第8章跨文化企业培训与教育 (13)8.1 跨文化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14)8.1.1 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14)8.1.2 促进企业文化融合 (14)8.1.3 提高企业竞争力 (14)8.1.4 降低跨文化冲突风险 (14)8.2 跨文化企业培训的方法与内容 (14)8.2.1 培训方法 (14)8.2.2 培训内容 (14)8.3 跨文化企业教育的实践与评估 (15)8.3.1 实践方法 (15)8.3.2 评估方法 (15)第9章跨文化冲突管理 (15)9.1 跨文化冲突的类型与原因 (15)9.1.1 类型: (15)9.1.2 原因: (16)9.2 跨文化冲突的解决策略 (16)9.2.1 增强跨文化意识: (16)9.2.3 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16)9.2.4 增进合作共识: (16)9.3 跨文化冲突的案例分析 (16)第10章跨文化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17)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企业挑战与机遇 (17)10.1.1 挑战 (17)10.1.2 机遇 (17)10.2 跨文化企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17)10.2.1 增强跨文化意识 (17)10.2.2 构建跨文化团队 (17)10.2.3 制定灵活的人力资源政策 (17)10.2.4 优化供应链管理 (17)10.3 跨文化企业成功案例分析与实践展望 (18)10.3.1 成功案例分析 (18)10.3.2 实践展望 (18)第1章跨文化管理概述1.1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企业管理制度的跨文化管理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事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企业内部各文化群体,企业管理者需要制定一套跨文化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制度的跨文化管理,包括文化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冲突解决等方面。
1. 文化意识培养在跨文化管理中,首先要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培训和教育活动,让员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增强对其他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制定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鼓励员工践行跨文化自感和互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和谐。
2. 沟通与协作跨文化管理中的沟通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管理者应当提供多样化的沟通工具和渠道,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沟通需求。
同时,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与及时,管理者应当重视语言能力培训,并且鼓励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面对面沟通,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偏见。
3. 冲突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中的冲突经常会发生。
对于这些冲突,企业管理者需要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首先,管理者应当采取开放的态度,尊重和倾听各方的意见和观点。
其次,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平和正义,确保员工感受到公正的待遇。
最后,企业管理者还可以从中取长补短,借鉴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优势,促进团队的效率和创新。
4. 跨文化团队建设在跨文化管理中,构建一个高效的跨文化团队至关重要。
企业管理者应当注重员工的多样性,并根据员工的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进行恰当的分工和调配。
同时,管理者还应当通过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的文化,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归属感。
通过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团队之间的良好合作。
5. 跨文化管理风险控制跨文化管理中的管理风险也需要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控制。
管理者应当及时发现和解决跨文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的跨文化风险评估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第十章冲突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重要概念1、冲突(conflict):托马斯将冲突定义为一个过程,它开始于一方感知到另一方对其关心的事物有或将要有消极影响时。
罗宾斯(Robbins)将冲突定义为感知意识(知觉)、对立、稀缺和封锁。
进而,认为冲突是一种潜在的或公开的确定性行为。
他把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努力去抵消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因为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将妨碍他达到目标或损害他的利益。
2、建设性冲突(constructive conflict):又称功能正常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积极影响的冲突。
3、破坏性冲突(destructive conflict):又称功能失调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消极影响的冲突。
1.2关键知识点1、冲突分类杜布林根据冲突的结果和原因两个维度将冲突区分为四种类型,从结果看,冲突可以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有作用的和机能失调的),从原因看,可以分为以实质为主和以个人为主。
表11-1 杜布林对冲突的分类2、冲突分析杜布林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冲突问题,提出了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式。
该模式分为三个要素,即输入、干涉变量和输出。
输入指的是冲突的根源,杜布林列举了八种冲突产生的原因。
输出部分是指冲突的结果,有益的冲突能够增加激励,提高能力,而有害的冲突可能导致组织绩效不佳,组织目标被歪曲。
干涉变量是指处理冲突的手段,恰当的处理手段,将导致有益的结果,不恰当的处理将产生有害的结果。
冲突的结果又可能产生进一步的冲突,在下图中用反馈的箭头表示。
图11-1 杜布林的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式资料来源:杜布林,组织行为基础——应用的前景,奚慧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年.3、冲突管理(1).托马斯二维模式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提出了冲突处理的二维模式——合作性(一方试图满足对方关心点的程度)和坚持己见(一方试图满足他或她自己的关心点的程度)。
以“合作性”为横坐标,“坚持己见”为纵坐标,定义了冲突行为的二维空间,并组合成五种冲突处理策略,它们是竞争(坚持己见,不合作)、合作(坚持己见,合作)、回避(不坚持己见,不合作)、迁就(不坚持己见,合作)和妥协(中等程度的坚持己见和合作)。
跨文化管理首先,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合作伙伴。
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拥有跨文化管理的能力。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员工的沟通方式、工作风格、价值观念以及决策方式等。
如果不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就会造成误解、矛盾和冲突。
而一个善于跨文化管理的领导者,能够善于倾听、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观点,同时引导团队顺利合作,最终实现共赢。
这正是为什么跨文化管理对于现代企业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跨文化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语言沟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跨文化管理中,不同的语言可能导致理解和交流的困难。
其次,文化差异也会导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分歧。
再者,管理制度和流程方面的不同也会带来冲突。
最后,跨文化管理还会面临政治、宗教、种族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些挑战面前,跨文化管理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智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并且,这些挑战也给跨文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跨文化管理者观念开放、善于学习、善于适应和善于调解。
针对跨文化管理的挑战,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首先,跨文化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增强文化智商。
其次,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统一的文化规范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并且有利于团队的统一和协调。
再者,建立跨文化团队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跨文化团队可以将不同文化的特长和优势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渠道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不同文化团队的想法和需求,避免误解和冲突。
在总结中,跨文化管理在当今企业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跨文化管理也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跨文化教育培训、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规范、建立跨文化团队和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渠道等方法。
跨文化管理与国际化战略规章制度第一章概述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管理企业的跨文化团队,促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适用于全体员工及管理人员。
第二条定义1.跨文化管理:指在国际化环境下,管理跨国团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协调、沟通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的管理方法。
2.国际化战略:指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企业的全球化经营目标。
第二章跨文化团队建设第三条跨文化团队组建1.跨文化团队应由具备跨文化背景经验和本领的员工构成,包含外籍员工和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本地员工。
2.跨文化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本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第四条跨文化团队培训1.企业应定期开展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本领,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本领。
2.跨文化培训内容应包含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技巧、文化差别的理解和敬重、跨文化协商与冲突解决等。
第五条跨文化团队管理1.跨文化团队应设立项目经理,负责整体团队的协调和管理。
2.项目经理应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管理本领,能够平衡不同文化需求和团队目标,解决跨文化冲突。
第三章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第六条跨文化沟通1.跨文化团队成员应敬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习惯,避开误会和冲突。
2.紧要信息的转达应使用简洁明白的语言,避开术语和俚语的使用,以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第七条跨文化合作1.跨文化团队应乐观开展团队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促进团队的协同效应。
2.各团队成员应充分了解并敬重相互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质量。
第四章国际化战略实施第八条市场分析与战略订立1.企业应定期进行国际市场分析,评估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为国际化战略的订立供应依据。
2.国际化战略应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合理利用跨文化团队资源,订立具体实施计划。
第九条跨文化品牌建设1.企业应依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订立相应的品牌营销策略,并与跨文化团队合作进行品牌推广。
2.跨文化团队应合理利用各种跨文化沟通渠道和工具,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