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性能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是指通过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这类连接方法是我国近10年来陆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优点:接头质量稳定可靠,不受钢筋化学成分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小;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无污染、无火灾隐患,施工安全等。
在粗直径钢筋连接中,钢筋机械连接方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一般规定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1。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和各种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程的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表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根据静力单向拉伸性能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下列三个性能等级。
A级: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B级: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C级:接头仅承受压力。
A、B、C级的接头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钢筋机械接头性能检验指标表2钢筋机械连接(JGJ 107-96)的符号意义如下: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
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HRB400)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2,上限应力为180(190)N/mm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
1998年对JGJ 107-96规程进行局部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有2项:①增加了SA级,其强度指标为或1.15f tk;②取消了原割线模量指标,改用接头试件加载至0.6f yk后,残余变形小于0.1mm。
接头性能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A级接头;1.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受力小或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B级接头;1.3非抗震设防和不承受动力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只承受压力的部位,可采用C级接头。
.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性能指标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一般称为软钢)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一般称为硬钢)。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1-30所示。
图中,a点以前应力与应变按比例增加,其关系符合虎克定律,这时如卸去荷载,应变将恢复到0,即无残余变形,a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过ad 点后,应变较应力增长为快;到达b点后,应变急剧增加,而应力基本上不变,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水平段cd,钢筋产生相当大的塑性变形,此阶段称为屈服阶段。
b、c两点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
由于上屈服点b为开始进入屈服阶段的应力,呈不稳定状态,而下屈服点c比较稳定,因此,将下屈服点c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当钢筋屈服塑流到一定程度,即到达图中的d点,cd段称为屈服台阶,过d点后,应力应变关系又形成上升曲线,但曲线趋平,其最高点为e,de段称为钢筋的“强化阶段”,相应于e点的应力称为钢筋的极限强度,过e点后,钢筋薄弱断面显著缩小,产生“颈缩”现象(图11-31),此时变形迅速增加,应力随之下降,直至到达f点时,钢筋被拉断。
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有4个,即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1)屈服强度如上所述,对于软钢,取下屈服点c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
对无明显屈服点的硬钢,设计上通常取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假想的屈服点,称为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来表示。
对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0.2,规范统一取0.8倍极限抗拉强度。
(2)极限抗拉强度对于软钢,取应力-应变曲线中的最高点e为极限抗拉强度;对于硬钢,规范规定,将应力—应变曲线的最高点作为强度标准值的依据。
(3)伸长率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塑性性能的一个指称,用δ表示。
δ为钢筋试件拉断后的残余应变,其值为:式中 l1——钢筋试件受力前的量测标距长度;12——试件经拉断并重新拼合后的量测得到的标距长度。
应变量测标距按规定有l1=5d(d为试件直径)、10d,和按固定长度100mm三种,相应的伸长率分别为δ5、δ10、δ100,标距越短,平均残余应变越大,因此,一般δ5>δ10>δ100。
9-6 钢筋机械连接钢筋机械连接是指通过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这类连接方法是我国近10年来陆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优点:接头质量稳定可靠,不受钢筋化学成分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小;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无污染、无火灾隐患,施工安全等。
在粗直径钢筋连接中,钢筋机械连接方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9-6-1 一般规定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9-56。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用及验收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和各种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程的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表9-56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直接滚压HRB335、HRB40016~40挤肋滚压16~40剥肋滚压16~50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根据静力单向拉伸性能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下列三个性能等级。
A级: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B级: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C级:接头仅承受压力。
A、B、C级的接头性能,应符合表9-57的规定。
钢筋机械接头性能检验指标表9-57钢筋机械连接(JGJ 107-96)的符号意义如下: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
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HRB400)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mm2,上限应力为180(190)N/mm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
1998年对JGJ 107-96规程进行局部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有2项:①增加了SA级,其强度指标为或1.15f tk;②取消了原割线模量指标,改用接头试件加载至0.6f yk后,残余变形小于0.1mm。
接头性能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A级接头;(2)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受力小或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B级接头;(3)非抗震设防和不承受动力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只承受压力的部位,可采用C级接头。
土建常用的结构钢筋一、概述钢筋是现代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
其卓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高层、大跨度和大负载建筑的首选。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建工程中常用的结构钢筋,包括其种类、规格、力学性能、焊接与连接方式,以及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二、钢筋种类1.光圆钢筋:主要用于梁、板、柱等混凝土结构的箍筋和连接筋,也被称为一级钢筋。
其特点是表面光滑、无肋,通常以直条形式供应。
2.带肋钢筋:带肋钢筋是土建工程中的主要受力钢筋,其表面具有肋纹,以提高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常见的带肋钢筋有热轧带肋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
3.预应力钢筋:为了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预应力钢筋在生产过程中施加了预应力。
这种钢筋广泛应用于桥梁、大跨度结构等。
4.钢绞线:由多股钢丝绞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柔软性,特别适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5.焊接钢筋网:由钢筋焊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中,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三、钢筋规格钢筋的规格通常由其直径决定,并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直径大小分类:根据直径大小,钢筋可分为细钢筋和粗钢筋。
直径较小的钢筋主要用于箍筋和板筋,而直径较大的钢筋主要用于受力主筋。
2.按形状分类:根据形状不同,钢筋可分为直条钢筋和弯曲钢筋。
直条钢筋主要用于梁、板等水平结构的受力筋和箍筋,而弯曲钢筋则主要用于柱、墙等垂直结构的受力筋。
3.按材质分类:根据所使用的材质不同,钢筋可分为普通低碳钢钢筋和高碳钢钢筋。
普通低碳钢钢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焊接性能,而高碳钢钢筋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四、钢筋的力学性能1.拉伸性能:拉伸性能是衡量钢筋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参数。
屈服点表示钢筋开始发生屈服变形的应力值,抗拉强度表示钢筋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延伸率则表示钢筋拉伸至断裂时的长度变化率。
钢材的机械性能介绍钢材机械性能介绍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支持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 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一、桩基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工程桩施工机械本工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根据管桩直径及单桩极限承载力选用YZY-150~500型静压桩机,钻孔灌注桩选用GPS-15型工程钻机,GPS-15型工程钻机性能参数表如下:(二)钢筋笼加工机械㈠钢筋弯曲机选型及数量根据本工程钢筋加工量及钢筋直径的大小,配备2台WJ40-1钢筋弯曲机。
性能参数表如下:㈡钢筋切割机选型及数量根据需切断钢筋直径的大小选择2台GJ51-32钢筋切断机,机械性能如下表:㈢对焊机及直螺纹套丝机选型及数量根据钢筋连接方式选择2台钢筋对焊机和2台钢筋直螺纹套丝机:对焊机主要是对焊直径14和16的钢筋,直螺纹套丝机主要加工直径16以上钢筋丝头。
1、直螺纹套丝机性能参数:2、钢筋对焊机性能参数:(三)吊装机械根据以往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吊装施工经验,本工程钻孔桩钢筋笼拟采取双机抬(50t吊车+50t吊车)多点抬吊吊装、整体空中回直入孔的吊装方案。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吊桩、喂桩选用2台30t轮胎起重机。
(四)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一、拟投入的施工机械二、拟投入的检测与测量仪器二、成品保护措施一、建立成品保护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成员:施工工长、质量员、施工队长成品保护工作由项目经理总负责,全体成员要以成品保护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大胆管理,由质量员进行监督检查。
二、成品保护管理制度1、成品保护小组成员,幢号工长或责任范围工长,以及分包队伍成品保护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2、小组成员有权对责任操作者,对保护措施给以指导和监督,并维持保护的有效性。
3、各道工序认真执行成品保护的有关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质量员要进行监督。
4、上、下道工序交接要认真填写成品交接记录。
对于不履行交接签字手续,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作业的人员,项目经理部有权做出处罚决定。
5、对于现场内任何破坏保护设施、破坏成品状态的人员以及失职人员,项目经理部对其本人处以50~100元罚款;对于因破坏成品状态,或不履行保护措施而造成质量事故的,由项目经理部另行研究,严肃处理。
钢筋验收中的机械性能测试技术与标准在建筑工程中,钢筋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其使用前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其中,机械性能测试是钢筋验收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钢筋验收中常用的机械性能测试技术与标准。
一、屈服强度测试屈服强度是钢筋材料在受力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衡量钢筋材料抗拉能力的指标。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静力拉伸法和动态拉伸法。
静力拉伸法是采用静力拉伸试验机对钢筋样品进行拉伸,通过测量样品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关系,计算得出屈服强度。
测试时需要注意保持试样尺寸的一致性和试样曲率半径的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动态拉伸法是采用冲击式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通过冲击试样的方法获取屈服强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适用于在工地上进行现场测试。
但需要特别注意试样制备的要求,确保试样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二、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抗拉强度是一种体现材料抗拉破坏能力的指标,是衡量钢筋材料抗拉性能的重要参数。
断裂伸长率则是反映钢筋材料在受拉破坏过程中的变形能力。
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一般采用静力拉伸法。
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机和夹具,严格控制拉伸速度,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弯曲性能测试钢筋在建筑施工中经常需要承受弯曲力,因此弯曲性能的测试也是钢筋验收中常用的测试之一。
通常采用简支梁试验方法进行弯曲性能的测试。
在进行弯曲性能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机和支撑装置,控制试验参数,如荷载水平、支持跨距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四、冲击韧性测试冲击韧性是一个衡量钢筋抗冲击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在地震区的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
常用的测试方法为夏比特冲击试验法。
夏比特冲击试验法是通过在冲击机上通过一定尺寸的试样进行冲击试验,根据冲击中的能量吸收量评估钢筋的冲击韧性指标。
这种方法具有实验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现场测试。
在钢筋验收中的机械性能测试中,除了各项测试方法外,还需要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 B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原则与性能等级B.0.1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
B.0.2 钢筋的连接套筒应符合现行《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的有关规定。
B.0.3 接头性能应包括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和疲劳性能,应根据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
B.0.4 接头性能应符合表 B.0.4 的规定。
表 B.0.4钢筋接头的性能接头等级Ⅰ级Ⅱ级极限抗拉强度 f mst 0≥ f stk钢筋拉断0fstk或f mst0≥1.10 f stk连接件破坏fmst≥残余变形d≤ 32u0≤0.10u0≤0.14单向拉伸( mm )d> 32u0≤0.14u0≤0.1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sgt≥6.0高应力反复拉压残余变形( mm )u20≤0.3大变形反复拉压残余变形( mm )u4≤0.3且u8≤0.6注:f mst0——接头试件实测极限抗拉强度;f stk——钢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d——钢筋公称直径;u0——接头试件加载至0.6 f yk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的残余变形;A sgt——接头试件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u4——接头试件经大变形反复拉压 4 次后的残余变形;u8——接头试件经大变形反复拉压8 次后的残余变形;u20——接头试件经高应力大变形反复拉压20 次后的残余变形。
-392-附录 B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原则与性能等级B.0.5 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要求;当设计无专门要求时,接头的疲劳应力幅限值应不小于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 80%。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