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识别表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甲苯一、标识化学名:甲基苯别名:甲苯化学式:C6H5CH3相对式量:92.1危险性分类: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危规号:32052 UN编号:1294二、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有苯样气味的液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
溶于二硫化碳、丙酮、汽油、苯、醇、醚。
相对密度:(水=1)0.867 (空气=1)3.14熔点(℃):-95 沸点(℃):110.6闪点(℃):4.5 自燃点(℃):552爆炸极限(%):1.37-7.0 临界压力(MPa):4.11饱和蒸气压(KPa):4.892三、危险特性易燃。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甲苯对皮肤有刺激。
吸入甲苯蒸气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比苯小。
四、泄漏应急处理切断一切火源,用砂土吸收。
倒至空旷地方任其蒸发或掩埋。
被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
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五、急救措施使吸入蒸气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严重者就医。
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
皮肤接触用水、肥皂冲洗。
口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六、灭火方法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驱散蒸气及溢出的液体。
用灭火器灭火。
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
七、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
远离热源、火种、避免阳光直射。
仓间温度最好保持在10-30℃.炎热夏季早、晚运输。
与氧化剂、食用原料隔离储运。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操作时注意个体防护。
甲苯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甲苯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中文名:甲苯;甲基苯英文名:Methylbenzene;Toluene 标分子式:CH 分子量:92.14 CAS号:108,88,3 78识危险化学品顺序号:1014 危规号:32052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理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化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0.87 性临界温度(?):318.6 临界压力(MPa):4.11 相对密度(空气,1):3.14 质燃烧热(KJ/mol):3905.0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4.89(30?)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4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爆炸下限(,):1.2 稳定性:稳定燃烧爆炸上限(,):7.0 最大爆炸压力(MPa):爆引燃温度(?):535 禁忌物:强氧化剂炸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危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险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性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毒LD 1000 mg/kg(大鼠经口);12124mg/kg(兔经皮); 503性 LC5320mg/m,8小时(大鼠吸入)。
50对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人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体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危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理化性质
- 化学式:C6H5CH3
- 分子量:92.14 g/mol
- 外观:无色液体
- 沸点:110.6°C
- 熔点:−94.9°C
- 相对密度:0.8663 g/cm³
- 溶解性:可溶于醇类、乙醚、乙酸乙酯和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 燃点:31.1°C
- 蒸气压:3.1 kPa(20°C)
- 折射率:1.497(20°C)
2. 危险特性
- 甲苯是一种易燃液体,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的蒸气混合物。
其蒸气重于空气,可沿地面远距离扩散,遇明火、高温、明火源等
易发生燃烧爆炸。
- 甲苯具有显著的刺激性和毒性,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可引起
皮炎、溃疡。
吸入或摄入过量的甲苯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长期或反复接触甲苯还可能
引发肝脏、肾脏和造血系统的损害,甚至引起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
3. 防护措施
- 使用甲苯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蒸气浓度过高。
- 使用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甲苯
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和身体。
- 避免长时间接触甲苯,特别是避免吸入甲苯蒸气。
- 在使用和储存甲苯时,应注意防火防爆措施,远离明火和高温,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 要妥善处理甲苯的废弃物和残留物,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甲苯的常见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具体操作和防护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