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想2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8
《我想》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本课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组《儿童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想把脚丫接在刘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德追求和向往。
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2.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儿童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我想》(板书)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随机挑一个学生读诗。
4. 听录音读,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5. 全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6.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写一写。
(生写完后,展示一位学生的感受)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 全班齐读,说一说“我”想做什么?2. 这么多的愿望中,你最神往的是哪一个?为什么?3. 读一读最让你神往的愿望,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 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5. 作者沉浸在这些美好的愿望中,该是多么的幸福啊!不过——齐读最后一小节。
那“遥远的地方”是哪儿?飞到那儿干什么呢?6.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7.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试着背一背。
四、我是小诗人1. 读得真美!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下面我们也来做个小诗人,学着课文的样子来写一写,好吗?2. 生练习写一小节诗。
3. 评选小诗人。
(挑四位同学的诗展示,全班投票选出班级小诗人。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在上一课学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导入请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 学习重点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过程1.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复述读过的课文。
2.请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和主题。
3.要求学生通过习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习作。
5. 活动设计1.请学生自行准备习作,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情感出发,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
2.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习作,分享彼此的感悟和体会。
6. 总结反思请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所学。
三、作业布置1.布置学生完成习作并交到老师手中。
2.要求学生在家中阅读其他课外书籍或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受。
四、课堂延伸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对习作进行点评和整理,展示优秀习作,鼓励学生的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通过习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3.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诵《鸟鸣涧》并背诵。
▶教学重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词句段运用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外貌描写来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悟诗人以动衬静的写法。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指导学法1.最近我们班里的同学阅读了许多古典名著,请说说你们读了哪些古典名著。
(指名学生说)2.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古典名著,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
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的是哪四个故事?(指名学生说)3.这四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分别是谁呢?(指名学生说)4.这些中心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可以结合你阅读的整本书谈一谈为什么。
(指名学生说)5.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困难?预设:(1)我读的是《西游记》的原著,古代白话文读起来很难懂。
(2)我读的是《红楼梦》的原著,我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些古代用具的名称指的是什么。
6.想读懂经典名著很难,我们必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2单元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2单元作文篇1题目:小小班长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年10岁,是我们501班的班长。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当班长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首先要说的是,当班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班有48个同学,大家个性各不相同,有的同学非常活泼开朗,有的同学则比较内向安静。
作为班长,我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维护好班级纪律,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推动班级事物的发展。
这些责任可真不轻啊!不过,我最喜欢当班长的一件事就是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
比如去年春游的时候,我们全班一起去了动物园。
大家兴高采烈地观赏各种可爱的动物,看到熊猫的时候更是欢呼雀跃。
途中,有几个同学不小心走散了,我们立刻组织大家分头行动,很快就找到了他们。
那次春游,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学会了团结互助的宝贵品质。
再说说上学期的那次班级运动会吧。
我们501班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凝聚力超强。
在我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准备项目,制定精细的策略。
比赛当天,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奋勇向前。
最终,我们不仅拿到了好几个冠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大家一起高喊口号时,我的心情前所未有地激动!当然,在执行班长职责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有几次,班上的同学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了争执,场面一度失控。
作为班长,我努力沟通劝导,但效果不佳。
最后只能请老师出面,事情才得以圆满解决。
没关系,我意识到这些困难对我来说是宝贵的锻炼机会,让我学会耐心包容,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一晃五年就过去了,转眼间我就要升入初中了。
虽然即将离开小学,但是当班长的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结交了很多要好的朋友。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获得了一份宝贵的责任感,学会了为集体着想,体会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
同学们,无论将来我们走向哪里,让我们都铭记当初的热血青春岁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3.通过“积累与运用”的学习,理解古诗《鸟鸣涧》,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不大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畅顺。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都积累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感受古代语言和理解古典内容的方法?(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2.练一练,学运用。
(1)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猴王出世》①组交流:说说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文能够了解到在石猴的提示下群猴拜石猴为王。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的词语现在的说法吗?1.读一读,找规律。
榜文客官印信驿站伙计郎中店家客舍货郎墨客(1)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2.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通用37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通用37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篇1童年,像一阵暖暖的春风,吹拂起我的心波,让我的嘴角挂上一丝抹不掉的微笑,可想起这件事,却会让我哭笑不得。
风轻轻地吹过这所幼儿园,侧耳轻听,从园中传来孩子们童稚的声音,奶声奶气的声音表达出他们对老师提出问题的天真想法。
过了一会,一声铃声打响了,孩子们欢呼着,呐喊着,尖叫着,雀跃一般涌出教室,宁静的操场上,转眼间,孩子们便涌满了整个操场。
我和好朋友小龙在一条走廊上玩捉迷藏。
小龙和我比赛跑步,跑输了,他就要求和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我们约定好后,我就开始东藏西藏,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藏身之处——学校鱼池旁边的一个角落里,这里有两根柱子,一根紧贴着墙,一根竖在斜对面,正好挤出一个不大不小的一块地方。
我躲在里面,等着小龙来找我。
小龙在老远的地方喊:“藏好了吗?藏好了吗?藏好了吗?”连喊了三声,我没作声,他便知道我藏好了,于是开始蹑手蹑脚来找我。
我把头伸出来,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发现小龙慢慢地向我这里来走来,可仍然没有发现这个隐蔽的地方。
突然,我想尿尿了,可也不敢出去,只好憋着。
又过了一会,小龙仍然没有发现我,可我也实在憋不住了,准备去出尿尿,但一个念头飞快地在脑海中闪过:不能出去,一出去可就被小龙发现了,那我不是输给他了吗,我只好又坐了下来。
我想不能主动认输,毕竟我不是那个性格,只好再憋一会,有意识地时不时把头探出来,等着小龙来发现我,再去上厕所。
可那傻小龙是个死脑瓜子,我一等不来,二等不来,一生气,一急,竟然把一泡尿直接尿在裤子里了。
我一看裤子全尿湿了,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祖父的园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对祖父辛勤劳作的尊重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
2.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祖父辛勤劳作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学生的孝顺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科书。
2.教具:挂图、PPT、教案、课件等。
3.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教材,并且听力能力基本正常。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祖父的关注和疑问,激发学生对祖父园子的好奇之情。
第二步:呈现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祖父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步:深入阅读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祖父在园子里的场景。
2.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理解和归纳,写出心得体会。
第四步:课文赏析1.充分展示课文中描写祖父辛勤劳作的语句和情节,让学生感受祖父的辛劳和伟大。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祖父,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第五步: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组,编写一份感恩祖父勤劳的小诗或散文,表达对祖父的感激之情。
2.学生进行朗读或表演,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祖父的辛劳和园子的感慨都非常深刻,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投入。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并不够深刻,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和讲解。
另外,情感体验环节的设计可以更加具体,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祖父的辛苦和付出。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思辨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 1. 理解课文《我想》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2. 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通过朗读、默写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2.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意思;3.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期待;2.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想》的课件或教辅资料;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3.学生课前预习过的《我想》教材;4.背景音乐:清晨的鸟鸣声;5.学生自备的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开场音乐:清晨的鸟鸣声。
•复习上节课内容,并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
•让学生观察课文《我想》中的插图,根据插图的内容猜测课文主题。
3.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我想》,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课堂学习阅读并默写重点词汇和短语。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4. 分析•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6. 课文学习•老师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7. 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关键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图片]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我想》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听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
九、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