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疆域图
- 格式:ppt
- 大小:6.75 MB
- 文档页数:34
历史: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地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
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政治: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中国古代六次著名迁都①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夏朝,起⽌时间:前2070年-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丘、斟鄩、西河,都城今址: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等,建⽴者:禹(姒⽂命)商朝,起⽌时间: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亳、西毫、奄、殷,都城今址: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建⽴者:汤(⼦天⼄)西周,起⽌时间:前1046年-前256年,都城:镐京,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周武王姬发。
东周春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东周战国(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秦朝,起⽌时间: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咸阳,都城今址:陕西咸阳,建⽴者:秦始皇帝嬴政。
西汉,起⽌时间:前202年-公元8年11⽉,都城:长安,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汉⾼祖刘邦。
东汉,起⽌时间:25年-220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蜀吴),起⽌时间:220年-280年,魏(220年-266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魏⽂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都城:成都,都城今址:四川成都,建⽴者: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都城:建业,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吴⼤帝孙权。
西晋,起⽌时间:266年-316年,都城:洛阳、长安,都城今址: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建⽴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起⽌时间:317年-420年,都城:建康,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晋元帝司马睿。
⼗六国,⼗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该时期⾃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成国(成汉)、在中原建⽴汉赵(后称前赵)时起,⾄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
这⼀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北⽅和西南则先后建⽴了⼆⼗多个国家。
中国历朝延续时间及疆域中国的历史可往前追溯五千年,自盘古开天,经过了:原始时期—黄帝—唐—虞—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东汉—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代按延续时间长短排序(不含动乱时代,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代)最长:周朝,东西周合并为八百五十六年(公元前1111年至公元前256年),共传三十五主。
第二:商朝,共六百四十二年,(公元前1752年至公元前1111年),共传二十八主。
第三:夏朝,共四百三十二年,(公元前2183年至公元前1752年),共传十七主。
第四:汉朝,东西汉合并为四百一十年(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西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共传二十四主。
第五:宋朝,南北宋合并为三百二十年(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共传十八主。
第六:唐朝,共二百九十年(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共传二十主。
第七:明朝,共二百七十七年(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 4年),共传十六主。
第八:清朝,共二百六十八年(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 1年),共传十主。
第九:晋朝,东西晋合并为一百五十六年(公元265年至公元420年),共传十五主。
第十:黄帝,约一百年(公元前2690年至公元前2590年)及唐朝(尧),约一百年(公元前2333年至公元前2234年)。
第十一:元朝,共九十年(公元1279年至公元1368年)共传十一主。
第十二:虞朝,约五十年(公元前2233年至公元前218 4年)。
第十三:隋朝,共三十八年(公元581年至公元618年),共传三主。
最短:秦朝,共十五年(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共传三主;新朝,共十五年(公元9年至公元23年),共传一主。
朝代疆域大小排序(只排前十一名)最大:元朝;世祖时期:统有中国本部及蒙古、东北、高丽、吐蕃、安南等地,另有四大汗国。
疆域东抵日本海,南连安南,北至西伯利亚,西尽亚洲,西北跨越欧洲,版土广阔为历朝之最。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领土面积秦朝的面积为:354.69万平方公里。
西汉的面积为:666.37万平方公里东汉的面积为:654.62万平方公里西晋的面积为:615.5万平方公里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平方公里唐(唐玄宗时期)的面积:889.59万平方公里吐蕃:453.88万平方公里辽:448.54万平方公里北宋的面积:283.56万平方公里,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
宋朝(960~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经历18位皇帝。
南宋的国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2122.74万平方公里,前期2122.74万平方公里。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
元朝的面积:960万+1207.82万-45.08万=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1233.38万平方公里清朝的面积:1284.65万平方公里因为面积这个问题有争论,这个是比较按小的说的,比如唐朝有的计算是1500万平方公里。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现在我们熟知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地三位。
但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的版图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就是清朝,唐朝和元朝。
清朝的领土总面积到底是多少?有人说是1200多万平方公里,有人说是1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把1860年前的清朝版图和现在的中国相比较,现在的中国至少减少了300多万平方公里,那就是沙俄于19世纪割占我国的超过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再加上分裂的外蒙古约1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个加起来就是320多万平方公里了,另外西藏先后被割去许多土地,比如那个“麦克马洪线”,起码超过1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西南失去的领土,如果还可以算上“尼布楚条约”中清朝放弃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至少有50万平方公里,恰克图条约放弃的萨彦岭以北之地,清朝至少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版图无可争议。
夏朝夏朝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夏、商、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
商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
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
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
西周西周,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东周——春秋时期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
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
东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秦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是中国历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西汉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征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
三国这其中缺少了东汉的版图,但是把三国的版图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版图。
曹魏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
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曹魏;越南大部分归属东吴;缅甸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晋西晋结束了三国鼎力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的时间仅仅51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扩大或缩小。
前秦/东晋(十六国)东晋十六国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缩,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五个朝代中国人历来喜欢大一统的朝代,如果哪个朝代的领土面积足够大,那么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就会很高。
直到近现代但凡开疆扩土或是守疆固土的伟人或是将士,都被称之为“民族英雄”。
那么到底中国历史上哪个国家的领土面积最大呢?第五名:西汉(609万平方公里)西汉疆域图西汉剿灭了南越王政权,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等地区,后又将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收复河套。
由此,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
东北地区灭亡了卫满朝鲜,设置了东北四郡。
所以,西汉的疆域在秦朝的基础上大大增加。
所以,西汉极盛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国土面积达609万平方公里。
第四名:明朝(1000万平方公里)明代疆域图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军事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是由于行政设置和皇帝国家观的思维模式,对于领土尤其是蛮荒之地和海上领土极为的轻视。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今越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第三名:大唐(1237万平方公里)唐朝疆域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
第二名:清朝(1310万平方公里)清代疆域1759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
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
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
中国历代疆域地理行政图及中国朝代列表2009年09月13日星期日13:51夏朝疆域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
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
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
商朝疆域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素一带)。
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
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
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朝。
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上图为:秦朝时期全图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再建统一皇朝──汉。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
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
大漠南北为匈奴地。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
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争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
上图为:西汉时期全图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
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
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