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 小提琴独奏谱 - 完整乐谱
- 格式:pdf
- 大小:494.98 KB
- 文档页数:19
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式分析《梁祝》在徵调式的基础上,以奏鸣曲式和民族调式的发展原则展开,演奏时融入中式弹奏技巧,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一)呈示部引子部分。
演奏开始时,首先听到的是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弱奏,如同大地般沉稳厚重,紧接着竖琴轻轻弹拨出由中到高的五个音,把听众的思绪从大地带向了天空。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清脆活泼的鸟鸣,这是长笛在高音区的演奏。
然后,双簧管的声音缓缓进入,柔和婉转,动人心弦,故事开始的序幕缓缓揭开。
作曲家以音符为画笔,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高层层递进地营造出了生动的空间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的明媚春光图。
其中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梁祝》的过门音乐。
主部部分。
接着进入正题,熟悉的旋律,在小提琴的演奏下依旧缠绵动容,竖琴和单簧管的伴奏恰到好处,清淡但有韵味,小提琴以其高低婉转的声音完美地将优美的曲调演绎出来,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就好像浮现眼前,这段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调,听之使人沉醉。
紧接着大提琴奏出低沉朴素的声音,与小提琴一唱一和,难舍难分。
在这段旋律中,独奏的小提琴从A弦开始,然后从高音区转入中音区,在G弦上重复一次,转入A徵调,主部以慢中板展开叙述,采用再现性单三部曲式,A乐段重复一次,起承转合。
此时,大提琴朴素低沉的音调与小提琴柔和的音色一问一答,就像少女在诉说自己甜蜜又紧张的心事,百转千回,欲说还休,而真挚的书生在温柔地回应,几轮对答后,全乐队共同演奏出爱情的主题,情感喷涌而来。
连接部部分。
第50小节的散板华彩乐段起到了连接过渡的作用,通常乐队会在这里停止演奏,让小提琴独奏者自由发挥。
虽然这段过渡音乐节奏自由,但对小提琴演奏者要求较高,需要有高超的技巧和优秀表现力,能够吸引听众的同时让听众可以感受到小提琴的魅力。
作者选用华彩乐段作过渡,使连接部有趣独立不落入俗套。
副部部分。
副部采用变奏曲式和三部性交融的边缘曲式,以快板表现“同窗共读”的情节,转为节奏明朗欢快,旋律热情奔放的回旋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与上一部分温柔抒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摘要: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国内被誉为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民族的交响音乐”,主要在于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运用艺术手法刻画形象上取得了成功。
整部协奏曲呈现出纯朴、清逸、幽思并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泥土芳香和仙乐般的境界,又运用西洋音乐的体裁和技法,成功地塑造出当代小提琴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研究这部乐曲的艺术特色、分析这部乐曲的艺术成就、总结这部乐曲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小提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结构;赏析《梁祝》创作于1959年,它取材于同名民间爱情传说,在题材的民族化上占尽了先机。
全曲的音乐语汇大量借鉴吸收了我国民族戏曲DD越剧的唱腔音乐素材,在乐曲结构上,以民族音乐的严谨连贯为特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公认为是“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认为,它“给交响乐的民族化开辟了一片新的田野”,“为西洋音乐民族化打出了一条具有典范性的道路”。
在国外它被认为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是最美妙的旋律”,“真正的伟大的艺术”。
它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笔者认为在于题材内容扣人心弦,画面展示惟妙惟肖,中外艺术巧妙结合。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58年冬他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何占豪1933年生于浙江,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与陈钢合作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后改编过琵琶、古筝、二胡、高胡、革胡及钢琴的五重奏版本。
其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等。
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梁祝》小提琴谱而《梁祝》这首曲子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下面是由整理的《梁祝》小提琴谱,希望各位小伙伴们会喜欢!《梁祝》小提琴版在线播放《梁祝》小提琴谱《梁祝》歌曲简介《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着十八相送。
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
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
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
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
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
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
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俞丽拿版沈榕版)怀旧音乐鉴赏故园怀旧创作过程:上世纪的一九五八年,是一个狂热和喧嚣的年代。
大跃进的歌声响遍了全中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赶英超美的口号更是振奋着神州每一个人的心!春季的一天,报纸上出现显著了的大标题:“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自行车诞生了”(永久牌)。
几星期后,“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也面世了。
当时的艺术院校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抽出一定时间,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就地为工农演出。
上海音乐学院(以下简称上音)管弦系的小提琴学生平时在校学的可都是西洋乐曲,演奏起来农民都听不懂。
有一次只有一位农民阿婆坚持听完,着实把大家激动坏了。
可经打听,阿婆只是要等学生们奏完后拿回她的凳子而已!小提琴手们怎不伤心?回到上音之后,大家一直在议论如何让老百姓接受并喜爱小提琴的问题。
系支书刘品首先提出了小提琴要“民族化”的意见。
当时小提琴进修班一年级的何占豪和不少同学都表示赞同,他们也幻想着能像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那样创作出自己民族风格的作品。
但他们毕竟没学过作曲,因此感觉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刘品的倡议下,八月九日那天,六位同学正式组成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他们是:何占豪、丁芷诺、俞丽拿、沈西蒂、张欣、朱英(俞丽拿开始因为要参加比赛并没有被列入,后来是她自告奋勇参加的)。
六位当时的分工是:何、丁主创作,俞、沈主演奏,张、朱主理论。
第一批作品包括丁芷诺编曲的小提琴独奏“二泉映月”以及何占豪运用越剧素材所创作的弦乐四重奏“梁祝”(后俗称小梁祝)。
正在这时,一个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捷克斯洛伐克弦乐四重奏组要来上音访问演出。
按照国际惯例,他们提出了要演奏一首中国的四重奏作品。
中方顿时陷入了困窘,因当时国内尚无像样的类似作品,实验小组成员丁芷诺有点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把何占豪的“小梁祝”摊到了桌面上。
何占豪急得直冒冷汗并打退堂鼓,但被领导喝到:“你一个学生,怕什么?拿出去就拿出去了!”令何占豪大感意外的是,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演奏家们决定当晚在锦江饭店试奏“小梁祝”,并特地请何前来指导那些民族风格提琴指法。
小提琴独奏谱抒情的慢中板 (Adagio cantabile) q = 50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刚曲q = 54A tempo44244444ppp (长笛)pCadenza ad lib.dolcepoco rit.mp (双簧管)dolcemfprit.1 mp14222432334A142mf3211132133411411mf212234224G22432D332341421G2Poco più mossoString.A tempo23211132133421411(双簧管)p(长笛)3mf332233cresc.43dim.erit.32p41rit.233332f224322215(乐队)23211132133411411(长笛)mp(大管)(圆号)Cadenza ad lib.2mp111133131313121163活泼的小快板 (Allegro) q = 1502424343214212661rit.22 8mf3122234222342(乐队)1134232342234323mf12311313324141424242A41E2423(乐队)f4mf432123433241f 21002p21004211f2p 2f 02pmf2cresc.2255mf1f22p2cresc.0poco1321a 2132poco3f 21ff3162f(乐队)mff0214(长笛)mf116(长笛) mf2f2dim.1 mf cresc.227mf 43104310(乐队) mf43204320243f 122427Meno mosso慢板 惋惜地(Adagio asssi doloroso) q = 44恋恋不舍地A tempo34222(长笛)mf(单簧管)mp(圆号)prit. e dim.(大提琴)pespr.8p222212332341333121D34mppoco agitato42mf432223dim.33(双簧管)pmoltoespr.(单簧管)Rall. molto91mp 13323328Meno mosso阴沉地 (Pesante) q = 60不安地(Affannato Più mosso) q = 104(Duramente) q = 138344434443444214332A332324222Arit.2242D(弦乐)10mpsfpmfpoco a poco accel.ffcresc.11(铜管)ff9散板 激昂地 (Recitando elevato)快板、坚决地 (Allegro molto resoluto) q = 160244424446464344464442424(乐队)12ffad lib.2310323112343153221112231543sfp322(乐队)ff13(3)1f(0)2121102341223412cresc.11ff214(3)1f2234243313413213133133134cresc.12124112(3)(2)3411悲愤地 (Partimento) q = 132凶暴地 (Rabbioso) q = 156 哀伤、倾诉地 (Lagrimoso) q = 484444cresc.cresc.ff1513ff4343321333pf(铜管)ffrit.ecresc.fff16(单簧管)pmolto espr.1p333122424224133D3mp111D422D323333mf3333133(大提琴)molto mf espr.11233234113急板 坚决地 (Presto resoluto) q = 160散板 哭诉地 (Allegro Moderato Recit Lamentoso)Allegromolto q = 160tempo24134(乐队)17fsff321ad lib.422412(弦乐)sostenuto recit.ad lib.mp11temposostenuto recit.ad lib.11temposostenuto recit.ad lib.3p33temposostenuto recit.ad lib.mf1311(乐队)f 18ff 3f32132314Allegro moltomf 2p2p cresc.poco2a2pocoad lib.2f 2sfp 2f(乐队)G.P.sostenuto193fG111115142434242441132103102412620(铜管)ff f sf (弦乐)f(铜管)ff7f sf(弦乐)2p332324322mf222ff2116悲愤地 (Patimento) q = 721444442142114343231321423432cresc.2322324ffffCadenza recit.1ad lib.2311sfp2222f(乐队)fffff fp17安静地 (Tranquillo) q = 50抒情的慢中板 (Adagio cantabile) q = 487423 p (长笛)pCadenza ad lib.dolcepoco rit.24(弦乐)pmp pcon sord.espr.psenza sord. 18Più mosso q = 63赞美地 (Magnificamento) q = 68慢板 (Lento) q = 48244444251p dolce1242233243ppmp313A2(乐队)mp26fmf(乐队)ffMolto rall.p3pp131113333calando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