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 格式:pptx
- 大小:7.01 MB
- 文档页数:5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古代家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商代时期,家具主要以木质家具为主,如榫卯结构的桌椅、箱柜等。
商代后期进入周代,家具的结构逐渐丰富,出现了更加精致的家具,如棺椁、床榻、案几等。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工艺上都有所发展,但仍然较为简单,主要以直线和方形为主。
到了秦汉时期,家具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个时期,在家具的造型上开始出现了许多变化,例如出现了带弧线的家具,如圆背椅。
另外,汉代家具的材质也更加丰富,除了木材外,还开始使用象牙、骨角等材料来装饰家具。
此外,汉代家具的制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木工结构,如榫卯结构和榫卯加框架结构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发展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家具不再以实用性为主要目标,而更加注重于艺术性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的家具更加考究和精美,绘画、雕刻等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家具的造型也更加独特和复杂,形成了檀木家具的风潮。
随着历史的进程,家具的发展进入了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出现了许多精致的家具,如卧床、案几、宜家椅等。
木材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如楠木、榉木等,使家具更加坚固耐用。
此外,宋代的家具在造型上注重简洁、优雅,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形成了宋式家具的独特风格。
随着明清时期的到来,家具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时期。
明代的家具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细,注重细节的雕刻和装饰,形成了木雕、漆器等独特的工艺技术。
明代的家具的造型多样化,从大小座椅、桌案到屏风、储物柜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而到了清代,家具的造型趋于庄重和典雅,再现了古代家具的精华。
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传统家具逐渐式微。
家具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冲击,许多传统的木材和手工技术逐渐消失。
然而,传统家具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被人们所珍视,近年来又出现了对传统家具的重新评价和振兴,将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家具作品。
中式家具简史1⃣商、周两代时期:铜禁、铜俎,反映了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
俎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几、案、杌、桌的类型。
禁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箱、橱、柜的类型。
另据商代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床、几的形象。
周代又出现了曲几、屏风、衣架。
2⃣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木质家具制作水平,髹漆和彩绘的技术成熟,有的家具上出现精美的浮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形制都很矮。
家具出现了新的品种和类型。
家具的卯榫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
屏风得到广泛的使用,汉代的床主要是卧具。
胡床是这时的新家具,轻便折叠,成为狩猎和战时的常用家具。
3⃣晋、南北朝时期:仍是席地而坐的生活活方式,但高型家具则已有萌芽。
床和榻的尺度有了加高,可折查叠移动的屏风出现。
也有了方凳、圆凳等新型家具的雏型。
4⃣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因而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
家具的品种有了很大发展,种类繁多,如短几,长、短案,方、圆案,高、低桌,方、圆凳,靠背椅,扶手椅,藤墩,床,榻,巾架,衣架,箱,柜,橱等。
5⃣宋、辽、金时期:高型家具普及,垂足坐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席地坐的生活方式。
室内布置均衡与对称两种格局并存。
矮型炕桌安放在榻上作为待客茶几,是一种新的布置方法。
这一时期家具造型更加秀气轻巧。
6⃣元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出现了罗锅掌,霸王掌,高束腰等新做法。
也出现缩面桌的新品种,只是因为不适用,不美观,在元代时兴一阵,并没有流传下来。
7⃣明代:海运发达,东南亚一带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输入我国以及我国自产的优质木材结合工匠的精湛技艺,创造出举世公认的明式家具的工艺艺术和浓厚的中国气派。
8⃣清代: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风格,变化不大。
到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代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素材来源于《明式家具研究》。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一、夏代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简易石器时代的家具雏形到现代的各种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家具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石器时代家具雏形:距今约1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进行劳作和生活。
最早的石器家具包括石凳、石桌等,是中国家具发展史的起源。
2.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制作家具,如青铜床、青铜桌子等。
此时的家具采用青铜材料,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实用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20年),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胡床、屏风、床榻等具有代表性的家具。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成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家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种类繁多,如案、椅、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家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如雕刻、镶嵌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的典型特点是简洁、大气,如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此外,家具制作工艺如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现代中国家具:20世纪初至今,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理念的传入,中国家具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现代中国家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之,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家具选择。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展开全文一、简述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
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摘自新浪网和中国连锁网的一些资料,本人又做了一些补充,原文是介绍各个时期的家具特点,及演变,我在原文艺工作者基础上加了文化与家具方面的联系及一些史资介绍(包括图片文字)另对各时期的各种家具做了配图。
主要是根据中国家具发展的几个典型阶段来论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
家具发展简史一、古代家具古代家具起始于石器时代,多为木质结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雕刻、镶嵌等工艺,以及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古代家具以实用性为主,如中国古代的床榻、案几、屏风等,既实用又富有美学价值。
二、中世纪家具中世纪家具主要为宗教和宫廷服务,其特点是粗犷、厚重,大量使用金属和石材。
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中常可见到精美的石雕家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民间家具,其特点是造型简练、工艺精湛。
三、文艺复兴家具文艺复兴时期,家具设计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厚重、粗犷转向轻盈、柔美。
这一时期的家具大量使用木材,雕刻工艺更加精湛,造型简洁优雅,富有节奏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四、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是欧洲17、18世纪家具艺术的代表。
巴洛克风格以其豪华、动感和戏剧性的特点著称,而洛可可风格则以其轻盈、优美和细腻的特点受到赞誉。
这两种风格的家具都大量使用了曲线和自然形态的装饰。
五、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具工业革命时期,家具设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具制作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以简洁、实用和方便生产为主,形成了现代家居的雏形。
六、现代主义家具现代主义家具设计始于20世纪初的欧洲,其特点是注重功能性和简洁的造型。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摒弃了传统的装饰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
现代主义家具设计对世界各地的家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后现代主义家具后现代主义家具设计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历史上的各种艺术风格,并对其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家具设计以其丰富的造型和独特的装饰手法而著称,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埃托·索特萨斯等。
八、当代家具当代家具设计涵盖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多种风格和流派,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家具,作为生活用品,在中国已有很漫长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家具从最简单的原始雏形逐渐演变为实用与审美价值都高度成熟的形态,每一件优雅、精美的家具都凝结了中华民族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式家具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王世襄旧藏南官帽椅原始时期“席地而坐”的习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改变。
这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具的形制,所以原始时期的家具大多是低矮的。
夏商周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比原始社会进步了很多。
贵族阶层互相攀比附庸,讲究家居日用器物的排场。
《周礼》中记载了十分繁缛的有关席、几的使用规矩。
另外,从已有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资料看,还出现了青铜制作的床、案、豠(chú)及置放酒器的禁等家具。
▲春秋战国·云纹铜禁春秋时期手工业发达,社会分工更细,家具的种类不断增多。
这一时期出现了凭几,衣架,柜,箱,案几以及四周装有栏杆的矮床等家具。
漆髹(xiū)工艺在当时已经趋于成熟,用漆来保护家具,装饰家具,并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当时被漆保护完好的家具文物。
▲汉代·彩绘银平脱奁汉代经济发达,国力雄厚,各行各业都兴旺,家具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几、案、屏风等家具开始形成富有意义的起居空间和接待中心。
东汉末年可以折叠的胡床又传入中原地区。
如《后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床,胡帐胡服…”可见此时已有对垂足而坐和高足家具的崇尚。
这一时期家具的装饰也进一步多样化,手法也日趋复杂。
▲唐朝·《胡服美人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战乱时期,也是南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时期。
这种交流影响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胡床出现后,方凳、圆凳、束腰凳及带扶手的靠背椅等高型家具的出现则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标志。
至此家具由低到高开始发展。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这些设计真是逆天了!中国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随着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了多层次的变革。
古代家具映射着古人的审美情趣、科学技术、生活习性,是文物,也是文化。
古代的设计师有很多逆天发明、奇葩家具,足以让今天的设计师们汗颜。
我们先来看几个:最早的原木框架结构折叠床公元前315年出品的这床,到底厉害在哪里?首先它是折叠床,带合页的,组装起来几下完事。
古时候,家具少地方大,天热又没空调,夏天到屋外纳纳凉最舒服了。
鲁班枕这件家具就历史悠久了,鲁班枕,传说是2600年前鲁班发明的。
用一块整板纸做成的、结构复杂、可折叠的木制生活家居用品,同时上面雕刻有各种图案与文字,可供欣赏。
甘蔗床甘蔗床是明清家具展中出现的最惊奇之物。
形制如板凳而面板向一端倾斜,并开圆槽与流口相通,以便蔗汁顺槽流入放在下面的容器。
榨板如一把拍子,尽端插入枨下,采用了杠杆的构造。
今天的榨汁机就是由这个演变而来的吧!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怎么样?这些古代的逆天设计,是不是觉得古人智慧无穷。
说到这,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
原始时期原始时期的先民们只能使用石块、树桩、茅草、树叶和兽皮等自然物作为坐具和卧具,只有编席勉强可以算作人工制作的家具,属于卧具。
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从历史文献可知,我国早在殷商以前就已发明了家具:席——榻之始;俎、几——案之始;禁——柜之始;扆——屏风之始。
商代铜俎而商代髹漆技术也被运用到家具纹饰上,还可镶嵌象牙、松石等。
春秋战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战国雕花木案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无钉榫卯体系为家具所共有。
战国错金银青铜案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简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想来,这样的生活该有多棒!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古代起居形式主要分为席地和垂足两种,家具的发展又是根据人们的起居方式变化而向前发展的。
各类家具在其功能、形制、尺寸等方面都要适应起居的需要。
从起居的方式演变过程来看,家具发展经历了由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的演变。
夏、商、周时期---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早在殷商以前就已发明了家具:席【榻之始】、俎/几【案之始】、禁【柜之始】、扆【屏风之始】。
这个时期的家具材质以青铜、石质和漆木镶嵌为主。
到了商代,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已经出现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还有镶嵌象牙、松石等。
主要以青铜家具为主。
夏商周阶段,整体文化氛围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封建,相信鬼神存在,所以家具表面纹饰多为凶猛的饕鬄纹,以求震慑鬼神,保护自身平安。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或跪于地上,所以这个时期的家具设计得较为低矮,以几和案为主。
几案一开始,主要用于祭祀,随着社会发展,后来在四条腿的基础上,在两腿之间加上横梁,起到加固的作用和美化装饰。
后来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出现了食案,汉代还有一种就用于书写的大几案,有点类似办公桌的意思。
古代常用的主要有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
他们各以不同的装饰手法而得名,又体现出不同的等级和名分。
玉几,即镶嵌着玉片的漆几,是等级最高的一种,常是最高统治者使用。
雕几,雕,即雕刻。
即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漆几,是专为年迈老臣而预备的礼节性较强的一种几。
彤几,意指红色漆几。
漆几,即黑色漆几。
古代漆不言色皆黑。
素几,即以白色装饰几身。
这个时期使用的坐具主要是茵席和卧榻,茵席可舒可卷,随用随设,即轻巧又灵便,极受人们喜爱。
茵席产生时间无法确定,但在夏的大禹时代,就已经使用,并且有花纹修饰,商代以后使用逐渐多了起来,还和繁琐的礼节结合起来。
中式家具简史中国家具发展史目录:1.夏、商、周时期家具2.秦汉时期家具3.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4.隋唐五代时期家具5.宋元时期家具6.明清时期家具7.民国时期家具8.近现代家具夏、商、周时期家具(公元约前16世纪~公元前249年)从旧石器时代的居无定所,到新石器时代的日出而作,我们的先民终于能够基本定居下来。
但当时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由于房屋的低矮和狭小,于是诞生了传统的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且延续了数千年。
当木构建筑出现人类脱离原始的穴居生活后,家具随之得到新发展。
夏、商、周三代,中国演绎了奴隶制社会和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
从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象几、俎、禁这样的青铜礼器成为后世家具几、案、桌、箱、橱的母体形象。
此时期青铜家具的特点是质朴浑厚、神秘威严,以饕餮纹、蝉纹、云纹等为主的装饰纹样和图案同样有力而凝重。
三代的坐具还只是席、筵,是在原始席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用篾编织,技术熟练,纹样有所创新,有的并以锦帛镶边,或用不同颜色的篾混合编织。
秦汉时期家具(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至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手工业的发展,髹漆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漆木家具开始出现。
当时的竹席、床、几、案、屏风、箱等低矮型漆木家具色彩艳丽,以黑色为底,配以红、黄等颜色,装饰以浮雕的四方连续图案,简单朴素而不失华美。
秦汉时期,家具的类型又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发展到床、榻、几、案、屏风、柜、箱和衣架等。
但由于席地而坐,几、案、衣架和睡眠的床、榻都很矮,几在春秋战国时多置于床上作凭倚之用;案到汉代多设于床前或榻的侧面,案面逐渐加宽加长;屏风呈两面或三面形,置于床的后边和侧边。
至东汉后期,胡床也由西域传入中原,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开始向以床榻为中心的生活起居方式转变,家具的品种和样式也由低矮型家具向渐高型家具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公元220~581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导致军阀混战的不断,也因此却促进了各民族、教派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使各民族的家具在形制与功能上得以相互渗透和吸收。